今天,向大家推荐南风窗的好朋友, 勿以类拒 
这里是青年人的部落,属于渴望“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的人。
它会分享各个角落的文化和潮流,有小众群体的新锐和独特,也有对大众文化的追寻和反思;
它将关注这个时代的青年,记录那些穿梭于林立高楼间、城市边缘处的年轻人的爱与恨、丧与燃;
它在意与读者的互动,愿倾听世界上每一个缝隙发出的声音。
关注 勿以类拒 ,和我们一起有趣,一起成长。
林达浪/文
“老天不一定是爱聪明的人,它的万分之一也会宠幸到我们这些笨小孩的,”在6月23日火箭少女毕业典礼上,杨超越边哭边嘶吼着的一席话,再次出圈。有人笑中带泪,认为她讲出了真实的人生。
这一哭将人的记忆再度拉回两年前火遍全国的《创造101》。成团决赛夜,微博热搜榜前50几乎全被该节目霸占,连虎扑上的男生都在抱怨,这热度把世界杯都盖过了。
不出意料,两年间,火箭少女的光环被太多的网红和直播间盖住。被大众至今牢牢记住的,还是出身底层,初中学历,来参加选秀节目却不会唱跳的杨超越。
我想知道为什么。
当时有人评价,她的“躺赢”是对传统造星行业的颠覆。但也许存在另一种可能性--选她的观众想要颠覆这个行业。
作家丁丁张在采访杨超越时评价:“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演艺偶像,她带有一种符号性质,代表这个时代的焦虑。”
现在的人们都很焦虑,包括爱杨超越的人和恨她的人。这是我在与多位杨超越的粉丝和黑子聊完后的感受。出奇的是,他们喜欢或者讨厌杨超越身上代表的符号,竟是一致的。从不同角度解读,有人认为这是她的闪光点,有人则引以为戒。
但她最与众不同的是,每个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生活中的投射点。那些爱她和恨她的人,都在拼命强调磨练自己,努力生活的价值观,且拼命抵抗资本的裹挟。
如果回溯中国的选秀节目史, 15年前的《超级女声》一定是鼻祖。它开辟了全民海选、全民投票的第一代选秀模式,湖南卫视主打的”零门槛”让几万草根有了第一次上电视的机会。
这档引发全民狂欢节目的总决赛夜,全国观众在两个小时内用手机短信投出了超800万票。最后,一个留着假小子头、中性打扮的女生捧起了冠军奖杯,这是对当年审美的颠覆。
同年,她登上了亚洲版《时代周刊》的封面,也被多家知名杂志评为影响中国的人物。
13年后,当人们厌倦了遍地是素人比赛的选秀综艺时,以日韩为原型的养成系偶像节目在资本的支持下逐渐崛起。
杨超越赶上了这样的转型时代-已经有签约公司的练习生们被分为A到F班,观众能在节目中陪伴选手们成长,并拥有最终决定其能否出道。
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杨超越就这样从F班被观众投票到了A班,并最终拿到第三名。人们用锦鲤来形容她躺赢的赛果,她也像李宇春一样,上了杂志封面,被《中国新闻周刊》封为影响当年中国的人物。
“粉丝”全权投票,本质上就是对权威的否定。大红大紫的背后,还是有很多人对她的幸运感到不解。
孙婉是一名在上海的应届毕业生,两年前偶尔看《创造101》时,她还对这个女孩没有太深刻印象,只知道“她唱歌很糟糕”、“跳舞在划水”。整个朋友圈都在转发杨超越“锦鲤”时,她也跟风转发了一次,就是“为了好玩”。
但过了一个星期,朋友圈里转发杨超越的锦鲤热还未褪去。孙婉才突然彻悟,这是营销,是一种人设,“杨超越要卖锦鲤人设卖到什么时候”。从这时候起,她成了杨超越的“黑子”。
在她看来,杨超越的成功最负面的影响是身后传递的价值观,让人以为没实力空有外貌的人也能一夜成名,获得名望。这是对公平原则的违背,也不利于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像她这样学历低,没有任何一技之长的人,最后打败了有实力的人。太不公平了!”
“但生活中有什么是绝对公平的呢?”来自合肥的一名研究生小臧反问。如果从社会结构来看,杨超越贫困的出生,无法让她从小接受舞蹈教育,这算不算也是一种不公平。
小臧是“村民”--杨超越曾自称“村花”,粉丝便给自己起名叫村民。这是他第一次当粉丝,他说是因为这个姑娘真实,不受世俗污染。他和很多杨超越的粉丝一样,都不停强调,在中国娱乐业里,实力已经没有那么重要,尤其是唱跳能力。
“现在又不是80年代,谁还看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呀?
小臧给的论据是,过去的娱乐业被称为文艺界,能登上舞台的都是高高在上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这是一个需要精挑细选的时代。
到了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偶像是自己选出来的。“如周总理说的,人民群众说好看你算老几。”
“偶像,能让人民群众开心就行了,”小臧总结道。
知乎上的一个提问,刚好能准确代表两方的心声:“如果杨超越们是你的同事,会是什么感受?”
提问者认为杨代表了职场上的两种人:一是凭借颜值、关系等替代业务水平但升职加薪的人。二是虽然表示自己努力,但最终呈现效果很糟糕的同事却得到领导的赏识。
总结看来,过程和结果公平依然是当代人最关心的。
而下方的高赞回答则反映了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一面,“假如我是老板,我开公司就是为了挣钱,被市场需要的才是好员工。谁有市场,谁有本事!”
市场与流量,当今世界的残酷物语。
杨超越的出身,是中国农村青年的典型。生活贫苦,母亲也在她12岁时因家里太穷而选择离婚出走。一次受访时,杨超越父亲回忆,“家里当时存了七八千块,但她一分都没拿就走了。穷怕了。”
杨超越写的诗
这是当年《创造101》选择杨超越的理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畅畅是节目总编剧顾问,他一直持有的观点是,选秀节目吸引圈层群体只是初步行为,利用这一群体进行传播与推进,让圈外人也加入到话题的讨论中来,才是终极目标。
有着农二代背景,资历平平却面容娇好的杨超越身上有太多的冲突。这些矛盾点能让人们立马找到生活和情感中的投射,同时吸引圈外人关注节目并参与她的走势。
这亦是多人讨厌杨超越的开端。打情感牌、低学历却总爱哭,杨超越身上的矛盾点在《创造101》的24小时摄像头里被放至最大,甚至成为一种噱头。
“黑子”孙婉告诉我,以杨超越为代表的低学历爱豆会让她心生鄙夷。爱豆们只用唱歌跳舞,还不用较高的文化水平,仿佛向大家呈现的是,这个社会谁都能“混”出来。
这背后还藏着孙婉的一个隐秘心态。她认为,接受多年教育、文化素质较高的孩子,很多都经历了被家长逼迫学习、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而这位初中就辍学的杨超越,已经说明其在毅力和价值观上,不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当学历焦虑还在裹挟着大部分人的神经时,杨超越在天时人和下,却实现了阶层的跃升。而她代表的“三低”人群--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往往成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弱势群体。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他们是那批走进城市,却与精英文化格格不入的一群人。
这是很多杨超越粉丝的画像。村民小臧分析,绝大多数粉丝支持她的原因,都因为她的出身,“一个底层的人太值得大家推她一把。”
杨超越的语言表达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这是这两年她活跃于综艺节目并能持续被喜欢的原因。大多数没有杨超越这样生活经历的人,也能在她的发言中看到自己,一个同样在社会手足无措,拼命生存的人。
知乎网友缪斯的情人在听完她上周在毕业典礼的发言时,忍不住感叹,“一个中年老男人,看到她‘丑态百出’的样子,心里莫名被触动了下。”
她太像我们,像我们这种扔在人群里就销声匿迹的人,可能大半生都在平庸活着的人。像极了在公司年会上领导逼你跳舞,四肢不协调的你不得不顶着压力尬舞。
杨超越的确是在稀里糊涂中成为了受人艳羡的出道选手,同时感受到了一夜成名带来的压力。在与丁丁张的访谈中,她表示这不是成名的代价,因为干哪一行都很苦。
她的目标依然很具体,从前打工首先是“为了生存”。现在火了,“可以考虑在上海攒钱买房”。
杨超越很务实,所以喜欢她的人总觉得,她就像自己身边的人一样,同样平庸与努力。即使一夜成名在人们眼里仍遥不可及,但她的成功已经给他们带来很多希冀。
吊诡的是,草根的力量在传统综艺节目中不再有作用,如曾牢牢占据中国电视收视率前三榜单的《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人们摒弃了看厌了的草根选秀节目,转而去追逐有着精致妆容、穿着统一制服的偶像。
而到了这个五光十色、用资本砸出来的舞台,人们却转而支持出生草根的杨超越,为的是听见底层的声音。换句话说,如果把张超越,刘超越们放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谁也不可能有杨超越的影响力,他们更不会成为当下的时代符号。
所以孙婉总想让我问下杨超越的粉丝,“你真的相信她背后没有资本的力量吗?你们真的觉得杨超越的成功能长久吗?”
杨超越的粉丝也在警惕资本。支持杨超越就是他们自认为与资本对抗的赛道。26岁的村民“李坚”表示,支持杨超越是在反资本的审美,反对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出来的偶像。“资本总认为我们会喜欢唱跳皆佳,肤白腿长的女孩,或者是那些打着耳洞,留着短发的个性女生。”
“但我们选了杨超越,她符合传统的审美。人美心善,孝顺家庭,自立自强。”李坚说,他不认为这是资本会预料到的。
年轻人在想尽办法和资本抗衡,所以李坚、小臧等村民很少在微博上为杨超越刷榜,“这是一个只靠流量和资本撑起的地方,”小臧说。他们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知乎、B站、百度贴吧、以及虎扑,给杨超越开了无数个窗口。
孙婉也在排斥资本,所以她只喜欢实力派的演员和歌手。她只相信实力沉淀后被资本选中的力量,比如同样为农村出身的赵丽颖。
只是,人们该意识到,资本裹挟的速度比人们反抗的速度要快得多。人们不在《中国好声音》而是在创造101里选出杨超越时,或者选择成为杨超越的黑子时,资本就已经赢了。
编剧顾问吴畅畅受访时表示,偶像要能传递的是:每个人都希望奇迹是可以降临在自己身上的,是机会均沾的。这种心理距离感的消逝是至关重要的。
这是中国式爱豆,是造星工厂在中国的特殊产物。比起唱跳实力,对人精神、心理的影响力成为了评判标准。杨超越的出圈,说明中国人缺的还是安身立命的精神内核。/完
To define is to limit.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