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所见微尘,皆因有光》。
《所见微尘,皆因有光》
毕淑敏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刘姥姥在《红楼梦》里的是一个戏份不多的小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如同微尘的小人物,却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刘姥姥不仅心地善良、勤劳能干,还风趣幽默、头脑灵活,她“三进荣国府”,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硬是翻身成了小康之家。

刘姥姥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人生智慧,还在于她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生命格局的样本。在与贾府众人的比较之中,我们感受到了微尘众生溢出的蓬勃生命力,会发现欢笑未必就是愉悦,哭泣未必就是忧伤;富贵可能是一种约束,贫穷可能是一种救赎。
可以说,大千世界,众生百态,即使是最微小的人物,也可以勇敢无惧,逐光飞翔,活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读的这本《所见微尘,皆因有光》,聚集了国内当代一线作家的散文作品,这些优美的文字描绘的都是逐光的生命。这些微尘众生组成了一个庞杂而多情的世界,读懂这些文字能够让我们体悟到生活中最鲜活的东西。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一起去感受那些跃然纸上的生命活力。
遥远的历史
有人说,福建的榕树像一座绿色的塔,永远不知疲倦地卓立于天地之间。它的浓绿似乎是经过过滤的,不带有一点粉尘;它的枝干似乎是相约好的,每条都努力向上。
不生虫蠹,不随陨落,永远姿态昂扬,朝气蓬勃,这已经成为了榕树不移的性格。榕树的生机盎然,源自于对土地的虔诚与笃信,更是那些历史深处不屈灵魂的真实写照。
如果你有机会去福建的马尾造船厂参观,一定会发现一株虬枝横生的古榕树,虽然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但依旧郁郁葱葱,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沈公榕”。
当年马尾只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江的湾坞,中间有零星的稻田,要建厂就必须要造地。于是,人们购买土石填出了一片土地,但前临大江,让土方常被湍急的水流冲垮。
为了保证厂基的坚固,时任船政大臣的沈葆桢下令打桩固土,并在岸边种植榕树,保持水土。后人便把这些榕树称为“沈公榕”,以示对他的纪念。
晚清重臣沈葆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同时也是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后人尊称为“中国船政之父”。
说起沈葆桢,很多人可能对他很陌生。的确,在晚清重臣中,沈葆桢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名臣比起来,名声是稍逊了一些。但是他为中国船政事业所做的贡献,真的是功高志伟。
沈葆桢一生最为人所称道的政绩,一是总理福建船政大臣,主持创建了马尾船政局,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和第一所海军学校;二是办理台湾等处海防,抵御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沈葆桢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特殊的身份让沈葆桢从青年时期就对“洋务”二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66年沈葆桢接替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开始主持福州船政局。当时,创办船政是一项新鲜事物,遭到了国内保守派的反对,也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嫉妒,暗中挑拨洋人雇员之间的关系。沈葆桢在主政开始就力排众议,上疏驳斥保守派,并且革除了造谣生事的洋人技师,让船政得以继续进行。
从1866年到1875年,沈葆桢总理船政9年,他坚持“权操在我”的管理理念,在待遇上厚待洋人,在管理上坚持国格。先后开除了违反协约规定的洋技师二十多人。同时,他还兴办船政学堂培养技术人才600多人,其中严复、陈季同、萨镇冰等才俊还被派遣出国,造就了诸多栋梁之材。
到了1907年,马尾船厂很快就成了当时远东最大、世界第三大船厂,制造大小战舰40多艘,其中沈葆桢任上建造了16艘战舰,近代中国的海军从此肇始。
不仅如此,沈葆桢还在建设台湾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沈葆桢曾经两任钦差大臣赴台,总计在台任职时间近13个月。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保卫和开发台湾的第一位功臣是郑成功,第二位就是沈葆桢了。
1874年,日本借故侵犯台湾,沈葆桢率领福建水师赴台,并招募台湾乡勇,组成“安抚军”,投入对日作战。
在军事力量和供给补养上,沈葆桢的军队都优于日方,后来这次侵台事件以清政府赔款、日方撤出台湾告终。这次事件之后,沈葆桢认识到,台湾防卫实力的增强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为此,沈葆桢采取了一系列开发台湾的措施,改变了清政府的消极治台政策,成功地发展了台湾的经济、政治和军事,被史家成为“近代台湾建设第一人”。
俗话说,21世纪是海洋的时代。
今天的我们已经走在了海洋强国之路上,我们不能忘记沈葆桢,更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秉持着“权自我操,逆流而上”的精神,稳步地走向胜利的彼岸。
亲情的温暖
著名作家苏童说:“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和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父爱一直以特有的沉静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父爱怪就怪在这里,它是羞于表达的,疏于张扬的,却巍峨持重。”
父爱就像是一口深井,我们都是那些浅浅的水桶,常常以为看到水面就知道水的深浅。可是我们终其一生,也无法抵达父爱的深度。
在《所见微尘,皆因有光》这本散文集中,小说选刊前主编杜卫东,就深情回顾了老父亲对他的爱。
杜卫东的父亲1946年在傅作义部队服役,后来随部队起义,他受过私塾教育,毛笔字写得极好。不过,父亲性格孤傲,不善交际,是一个非常宅的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略显木讷的父亲,却为了作者杜卫东两次放下了自己的面子。
父亲第一次放下面子,是在作者杜卫东当兵的时候。那个时候,杜卫东的指导员在探亲返回部队时,特意去杜卫东家做了一次家访。
父亲为了自己儿子的前程,不顾自己身体多病,硬是陪着指导员逛了故宫、天安门和颐和园等景点,并且在游览时,坚持不让指导员付账。
指导员返回部队后,非常感慨,说作者的父亲真是个热心的人,在北京麻烦了老人家,他很过意不去,让作者一再向父亲转达他的谢意。
作者心理明白,父亲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自己,每当他想象父亲佝偻着腰在北京街头行走时,一想到他疲惫而坚韧的背影,作者内心就油然生出感恩之心。
父亲第二次放下面子,是在作者1976年专业分配的时候。当时,作者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抽调到刚刚恢复业务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帮忙,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出版社对作者感到很满意,想要正式调入。
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作者退伍后在北京第一机床厂当了铸造工人,他完全不能适应那种环境,而且他的写作特长也不能发挥,所以他内心非常渴望这次调动。
但是好事多磨,接到出版社的调函后,机床厂的车间主任坚决不同意。这位思想狭隘的车间主任说:“想进高楼坐办公室,门儿都没有,就让他蹲沙坑,修机器。”
作者感到非常绝望,他知道没有人能够帮他,父亲是一个饿死也不求人的性格,又刚刚退休,他怎么会为了自己的儿子舍下脸求人?
哪知道,听完了作者的具体情况后,父亲并没有说话,只是紧皱眉头,一根又一根地抽着烟,直到烟头在烟灰缸里堆成了小山。
第二天,作者下班后发现父亲不在家,晚饭后父亲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到家后还是一言不发。到了第四天晚上十点多钟,父亲一进屋就瘫坐在椅子上,仿佛一个经历坎坷的旅人终于得到了解脱。
过了许久,父亲睁开眼睛说:“老四,你调动的事情应该有眉目了。”果然,不到半个月,作者就接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正式调令。
后来作者才知道,父亲为了自己的工作调动承受了多少辛苦。父亲辗转打听到,当时北京某局的局长秘书曾经是他的老同事,父亲找到了同事家,头两天他去了没好意思敲门,第三天去时同事又没在家。
第四天时,父亲一直守候在单元门口,终于在晚上九点多等到了许久未联系的老同事。父亲很艰难地说出了求人的话,接着就沉默着等同事答复,仿佛是等待判决的囚犯。而那位侠肝义胆的同事,看到父亲窘迫的神情,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老杜,这件事我一定会努力去给你办的。”
父亲听到这样的回复后,握着同事的手,几乎要落泪了。
的确,父亲的爱就像大山一样,往往沉默不语,但是却苍茫起伏、气势磅礴,成为我们永远的依靠,为我们遮风挡雨,容我们任性不羁……
生命的感叹
三十多年前的春天,一个怀抱着圣经的“诗歌王子”倒在了正在转轨的巨轮之下,他的自杀犹如在中国诗坛扔下一颗核弹,强大的冲击波在三十年间不断穿透时间的壁垒,牵引着人们一次次反思着当下中国诗歌的来路。这位“诗歌王子”,就是海子。
海子是一位少年天才,他十五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就开始了诗歌创作。198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4年,在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时,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
海子是非常高产的,从1982年到1989年不到七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二百万字的作品。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海子在中国诗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诗歌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文化的一个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正如著名诗人顾城所说:“诗是在事物转换最新鲜的刹那显示出来,像刚刚凝结的金属,也像忽然而至的春天。它有一种光芒触动你的生命,让生命展开如万象起伏的森林。”
的确,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热播,读诗已经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生活方式。读者们结合自己的人生历程,以饱满的热情体验朗读诗歌时,这些诗歌仿佛变活了,变得更加打动人心了。
读海子的诗歌更是如此。他的诗中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想象力,比如那首著名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
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这首淳朴明净的诗,饱含了海子对生活的强烈渴望,但是生活却让海子陷入了无边无际的尘埃里,他的生命在虚弱和疲乏中挣扎,无法自拔。在心灵无法承受最后一次战栗时,他选择了离开人世。
海子是孤独的,他的生活简单而贫瘠。他当时住在昌平的一间陋室里,没有一件像样的生活必需品,他甚至连自行车都不会骑。海子曾有过恋情,但结局都是分离。
他在《夜色》中写道: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
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
诗歌、王位、太阳
这首诗明显表达了海子内心的孤独感。
但其实,他最让他孤独的还是没有理解他的诗,他悲哀地发现,除了西川等少数几个朋友,几乎没有人能理解他。在物欲的裹挟下,人们已经习惯了麻木,他们排斥诗歌,拒绝思考。
曾有一次,海子走进一家餐馆,要为老板朗诵诗歌来换酒喝,却被老板当成神经病轰了出去。老板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是你不能在我这里朗诵什么狗屁诗歌。”可以说,这样的打击对于以诗歌为命的海子,无疑是致命的。
郦波教授在《今天我们为什么读诗》一文中说:
“诗词只给人以修养,给心灵以港湾,给灵魂以芬芳。所以诗词是且只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
时至今日,诗歌的魅力终于被人们重新发现,但人间已没有了海子。
愿海子在天堂没有孤独与寂寞,愿海子的诗歌能在天堂里绽放异彩。
思想的火光
对人类来说,毛发有着特殊的力量。毛发顽强地附着在人体皮肤表面,日夜地生长着,争夺着人们的视觉注意力,一刻都不曾停歇。
毛发有着忠实于岁月和时光的力量。年轻时,一头乌黑锃亮的头发,让头发的主人英姿飒爽、豪气十足;而老年的一头蓬松的白发,却让人显得疲惫、颓唐了许多。
关于毛发,在《所见微尘,皆因有光》这本书中,作者梁鸿鹰讲述的是两个关于理发的故事。
在作者儿时生活的小镇,一南一北有两家理发馆,“红卫理发馆”居镇子之南,里面十几位理发师傅,每天都围绕着高大的理发椅忙碌。其中,有一位老赵,风风火火,干劲十足,但始终不受人待见。
老赵为了抢活儿,每天都在理发馆的门口守着,来理发的人一进门,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人按到自己的椅子上。
老赵理发全程说话,唾沫星子四溅,而且理发速度极快,真的让人受不了。如果你抱怨他理得太短或太偏,他就沉下脸来开始驳斥,不会给你任何插嘴的机会。
相反,镇子东边的“东风理发馆”里,只有一位白白胖胖的陈师傅,他是作者小学同学的父亲。陈师傅手艺很好,而且人话不多。
他理发时,动作轻柔适中,大人孩子都一视同仁。正是因为他的随和、友好,总是有回头客宁愿排队也要找他理发。
芸芸众生中,毛发最能体现人的精神面貌,它们是门面,可以转化为人的气质符号,是我们无法绕开的程序。
所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一些“刚需”职业总是屹立不倒的,比如说理发师、厨师、医生、入殓师,人人都不能不受他们的“摆弄”。
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上说:“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否?”
微尘众,多到像沙尘微粒一样的众生,在六道中流转。时间无限循环,世间万物重重无尽,小到极微之微,念念成形,形皆有识。
人生路漫漫,时间永无停歇,每个生活在这世间的微尘众,都有属于自己故事。当我们能够沉下心来,追溯点滴记忆,就会发现这些过往的人和事,往往都藏着我们未曾发现的光和热。用心体悟,自然可以获得此中三昧。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君说”,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