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曾被拖延、熬夜、沉迷幻想困扰过?珍惜时间的你,甚至多次下定决心也无法戒除?
因为我们常常在第一步就错了,这导致我们后面的一切努力,都成了无用功。
就像心理咨询师陈海贤说的:
我们习惯用自责,来给自己施加压力,认为这种压力能够帮助自己促成行动和改变。
但事实上,自责会加重你的焦虑和压力。
越自责,越放纵。
而解决拖延、幻想、和一切不自律之前,我们需要先调整好心态。
尝试着把自己当成朋友,不要责怪、给ta鼓励、帮ta出出主意。因为一次错误,就把自己骂得一无是处,对我们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社长也曾经在自律的路上跌倒了好多次,走了很多弯路。
今天终于整理出来一套超好用的干货方法,全部分享给你们,一起变得更加精进和高效吧。 
(信息密度较大,先附上一张思维导图)
爱幻想、拖延症
是怎么影响我们的行动和自律的?
为什么我们时常热衷于幻想,却总是逃避行动?
因为幻想,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我们之所以热爱电影,正是因为现代电影产生于人类的幻想,满足了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美好想象。(不过最早的电影受制于技术,用于写实)
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英雄,我们也不例外。
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
当我们开始幻想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即使幻想的事物并没有真正发生。
幻想让我们充满了欲望和动力,去挑战和达成目标。这一点上,我们是从中受益的。

但同时,幻想会让我们深陷想象的沼泽,从而束缚了行动。
毕竟电影里的男主,不只是沉浸于约会成功的幻想,而是付出了行动。(至少也要出现在女主身边)
因此,我们要把「幻想」拉到我们的阵营中来,成为我们的朋友。
而做到这些,只要把握一点——不要过度幻想
过度幻想会让我们脱离当下的现实,忽视问题和障碍的困难程度,并最终降低我们的行动力。
幻想使你的大脑,提前「享受」了愿望达成后的满足感;导致还没行动就开始奖励自己,去享受短期快感——打游戏、刷抖音、熬夜追剧……这很容易让我们沉迷,失去对时间的掌控感。
大脑里的奇思妙想幻想跟电灯通电一样快;而我们的学习成长,却是步伐缓慢的,我们需要从书中汲取养分,还要等它慢慢消化。
这一对矛盾,给我们的行动,涂上了痛苦的底色。
而一上来就跟完美对标,向大神看齐,看着自己停滞不前的进度条,很容易打击自信心,产生挫败感。
就像我喜欢打羽毛球,如果一上来就想打得和林丹一样好,结果却被体育课老师和校队成员一通吊打,可能就放弃挣扎,直接宣布退役了。
沉迷于幻想的美好,羡慕别人的完美成就,让我们短时间的付出,看不到价值。
动力的突然熄火和行动力的滑坡,让我们产生了对行动的畏惧心理。于是拖延和不自律,开始在生活中扎堆出现。
不过不必害怕,铁木君来救你们来了!
接下来让我们把拖延症和不自律的面具摘下来,狠狠地跺上两脚,再去打倒他们吧!
允许自己拖延
休息可以保持更长期的高效
刚刚我们已经看到,过多脱离实际的幻想,是带来拖延、导致我们丧失行动力的根源。
知道了这一点,现在我们开始动手解决问题:
第一步,把幻想里脱离现实的部分通通丢掉,放慢节奏,接受自己只能慢慢成长的事实。
谁都没办法完全战胜拖延症,甚至连比尔盖茨,也是拖延症行列里的一员。可这依然妨碍不了他越来越有钱。
我们只要把拖延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实际上就是赚了,而且赚得很彻底!
所以你要扭转观念,克服内心的负罪感,允许自己科学地拖延——休息。
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需要花费「意志力」和「注意力」,而它们需要通过休息来恢复。
休息的重要性就在于,我们的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
当我们通过能恢复过来精力,就是反脆弱,会变得更强大;恢复不过来,就会被拖垮。
它们都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我们需要管理好它们的用途,并通过及时休息再生产出它们以保持长期高效。
高效让我们更容易看到成绩,给现实按上加速键,带来更明显的反馈。别人用一晚上完成的任务,你早起之后一个小时就做完了,体验幻想中才有的开了加速的人生,是不是很美好呢?
想要成为一个持久的长期主义者,休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如何休息才能更好地恢复精力,不会让你越来越累?
那就是远离那些和工作一样,需要消耗宝贵意志力和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回微信、看新闻。
正确的休息方式应该是:去楼下散散步、跟身边的人聊聊天,吃个水果,或者什么都不干……与工作越不相似越好。
我还有一个压箱底的休息办法,今天分享给大家:
那就是在休息时,玩一场「角色扮演」——假装自己是别人。
开个脑洞想想同事在干嘛,我这篇文章拿给他会怎么写,或者川普下一条推特会发什么内容。
亲测有效!(这会让我们最大程度地忘掉现有工作,好好休息)
随时关注自己的状态,精确休息,可以确保我们在关键工作中做到精力充沛。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合理的休息间隔,就是按照番茄钟的方法:每隔25分钟,休息5分钟。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以下三个方法来阻止意志力和注意力的流失:
1、优化我们生活中的信息源。
算法流app是黑洞,可以把我们注意力的通通吃光。为了不被它们掏空,我们一定要离得远远的。
2、避免任何可能出现的诱惑。
抵制诱惑会消耗意志力。
把手机的消息通知关闭,也不要有“学之前玩一会儿手机”的可怕想法!每一样让你分心的小事,都能轻易摧毁你的意志。
3、塑造一个简单的、整洁的环境。
过多的选择也会消耗注意力。
例如不要在桌上摆上各种颜色的笔,三种颜色已经完全够用。
好的环境能带来1+1>2的结果,减少我们行动的阻力消耗,更容易让效率开挂,甚至带来心流。
最后分享一个小tips:
那就是减少甜食的摄入。
很多人患有“糖分依赖症”,需要通过摄入甜食来缓解压力和疲劳。
而摄入过多的糖分,带来的非正常的血糖水平转变,容易引起诸如焦虑、激动等情绪问题。而当情绪恢复正常时,疲劳感会变得更强烈。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里,试着将幻想变成触手可及的现实。
比如将目标和口号,画成图画、写成文字,贴在墙上。想偷懒的时候,抬头看上一眼,可以调动我们的感官积极性,给体内的血液重新加热到沸腾。
同时也可以暗示自己,其实目标并不遥远,差的只是当下的行动而已。
画饼不能充饥
聪明人都量力而行
前面的休息和环境方法,能帮我们击垮拖延。
但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实现长期、可持续性的自律。
怎么实现?
把自律的好习惯日常化、行动阻力最小化,小到自己能毫不痛苦地完成。
因此我们不要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不要把计划安排得太满。
这可能会害了你。目标设得过高、每天的任务量过重,一味求快,是导致多数人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
无法完成任务和目标,会带来失控感和挫败感,这会形成负反馈效应,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不再付出行动改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
1、追求「微量成功」,阶梯式地坡道起步,逐渐积累起正向习惯和行动信心。
如果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见效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好生活中的碎片时间——上下班坐地铁时、午饭后的十分钟、洗澡的时间、睡前十分钟……
很多人喜欢在学习和工作之前磨蹭半天,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事实上我们进入学习的状态,只需要五分钟的启动时间。
其实只要使出抽空拿来打游戏、刷微博的劲头,日积月累下来,我们可以完成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2、时刻为可能的调整,留出机动时间。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们需要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我们要做节奏的掌控者,不要因为局部上的落后,导致了整个计划的滑坡。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那些学霸和大神,并不会时刻把目标挂在嘴边。他们一直做的,就是专注于做好眼前的事。
不要把自己当超人,恰恰是我们成为超人的第一步。
最后再说一个好方法。
那就是建立自己的「拖延库」,作为存放未完成任务的回收站。
当我们对当下的任务感到困难或厌烦时,我们不必再承担逃避它的负罪感;只需要标记好进度,放进拖延库中,并切换到另一件想做的事情上去。
我们当下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常常来源于过去任务的拖延。我们落下的任务越多,内心就越不安。
而这个拖延库不让它们在我们脑中游荡,给它们找到了归宿。将它们合理化,再抽空集中火力一件件消灭。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律,并非是想要偷懒,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不统一」。
我们要跳出角色的限制,完成从角色到身份的转变。
意思就是我们的身份是主动的,而角色是被动的。
我们可以扮演很多角色——成绩突出的学生、高执行力的下属、信得过的朋友;但我们想成为的身份,却只有一个。
扮演着过多的角色,而本体只有一个,这让很多行动被环境强行赋予,而非来源于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
这导致了很多贴着“不自律”标签的行为的产生。
突破角色的限制,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加「主动」的人生。
这时,我们不只期待于完成目标带来的满足感;努力的过程,也将成为我们人生的「刚需」。
作者:铁木君
来源:铁木君(ID:tetemu)

编辑:留木
你可能还喜欢:
点个在看,能顺手做的事情更不要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