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dang归网”,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光点财经
编者按:方风雷是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开拓性的杰出人物,也是第一代本土投资银行家。1993年参与筹建了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公司。2008年他主导成立了厚朴投资,专注中国及中国相关的私募股权投资。最近他所写的《致投资人和合作伙伴:我对中国经济情况的思考》在业内引起了不少反响。本文即其中关于中美关系的部分内容。

(本文共3709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中美不会大规模地系统性脱钩,但有可能在产业链格局上围绕两国市场形成两个供应链体系。围绕中国庞大市场的供应链体系不会削弱只会加强。至于围绕美国市场的供应链能否形成体系,这要看美国自己的努力。
01
最近,在中国最南端的海南省建设自贸港的消息频现报端。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方案》)正式公布,开放力度可谓空前。海南自贸港不仅将实行货物贸易零关税、更加便利的免签入境政策,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还将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5%降至15%,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至15%,成为境内极具吸引力的“税收洼地”。
在金融方面,据人民银行潘功胜副行长介绍,将在海南自贸港设立QDLP(合格的境内有限合伙人)和QFLP(合格的境外有限合伙人)试点,并探索扩大海南居民的个人用汇自主权。引用《方案》中的提法,海南自贸港将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有人说,“海南将是今年最有增量的一个地方”。
“开放”在金融领域意味着会按时在年底完成全资全牌照开放。目前,中国股市中的外资占比仅2.7%,债市外资参与度仅2.3%,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占比一直在2%上下徘徊,保险业外资保费市场份额不到6%。而未来当这一数字变成10-15%的时候,请不要惊讶。考虑到中国市场规模之巨,百分比上的任何一点变动,都将带来绝对值上的惊人变化。相信没有人愿意错过这一轮金融开放所蕴藏的机会。
另一个重要的信号是国际大型企业在华投资热情未减。在全球物流巨头普洛斯首席执行官梅志明先生看来,一家企业“不深入参与中国市场,是谈不上拥有全球竞争力的”。普洛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长年稳居第一。2014年,厚朴牵头财团入股普洛斯,积极助力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于2018年完成私有化,成为亚洲历史上最大私募股权并购。过去10年,普洛斯每年在中国的投资金额占到所有外资在中国投资的1%以上,未来计划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又如,埃克森美孚在广东惠州100亿美元的独资石化项目投资已经开工。
不仅如此,外资石油公司还在加油站终端市场获得了更宽松的准入。这正是他们许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今年3月,壳牌在中国成立全资子公司——壳牌资本有限公司,加强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布局,其目标是五年内增加在华加油站至3,500家,将近目前加油站总数的3倍。还有更多的外资公司会加入这个行列。巴斯夫集团也启动了投资额达100亿美元的在华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建设项目。如果你知道中国每年大约进口两、三千亿美元的化工产品(芯片进口额约3,000亿美元,原油进口额约2,500亿美元),你就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了。
02
外资在汽车行业的投资也在加码。大众近日宣布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控股50%股权,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此次增资控股是继华晨宝马、北京奔驰之后,国内汽车合资股比开放政策发布后的又一案例。可以告诉各位,对汽车管制最严的北京市,在我写这篇文章时正在优化汽车牌照发放政策,今后无车家庭获得牌照的机率会大大增加,中国市场被抑制的购车需求会逐步释放。近期,汽车销量增速已由负转正,5月全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5%,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0%。
关于芯片,我不想过多谈论中国在芯片上的投资,而是想指出,境外企业在中国的芯片投资才刚刚开始。三星正准备在中国西安工厂增设第二条生产线,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投产。台积电、格罗方德等也均已在中国大陆建厂。尽管中国芯片产业还很年轻,但假以时日,5-10年后,境况也许会截然不同。波士顿咨询(BCG)2020年3月9日发布的关于芯片行业的报告做了最准确的分析:“73%的中国芯片需求可以被美国以外的供货商替代。如果中美贸易争端持续,或者演变为科技脱钩,美国芯片行业的全球份额将从目前的接近五成下降至三成,进而引发行业螺旋式衰退。”如果芯片领域有一个国王的话,不是特朗普,是市场。
过去40年,中国吸收外商投资达2万亿美元,建了78万家外资企业。这些企业贡献了中国GDP的1/3,基本上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分天下。货币学者有一个很妙的看法,外资流入在某种意义上起到基础货币的功能,也有乘数效应,会带来跟随投资和贷款。而且,这部分资金还带来了新的生产力,经济效益远高于普通货币。中国在过去20年每年都有超过1,000亿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资,为经济注入富有活力的动能。
相信中国在提升贸易便利度和降低进口关税方面会有持续突破。中国和美国每年进出口贸易额都在5万亿美元上下,但中国的进口额比美国少5,000亿美元左右。五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进口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中国应当做到进出口平衡,甚至一段时间出现贸易逆差都没有问题,因为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和直接投资的持续流入可以保证外汇充足。未来3-5年,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进口国。2003年,中国进口占全球进口仅5%,2019年,这一份额已经翻番,达到了10%。澳大利亚、巴西、日本、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已占其各自出口总额的25-40%。
这对全球产业链和贸易规则都有深刻影响。中国对外开放的举措会得到世界各国的热烈反应,而国际上的积极反馈也会反过来鼓励中国政府坚持这一政策,形成良性循环。
03
十年前,美国前财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曾向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提出降低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到4%的建议。包括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内的当时的政策制定者开始有计划地扩大消费在经济中的比重。十年磨一剑,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已由10年前的35%提升至50%以上(2019年的准确数字是57%),成为了中国经济新的长城,或者说新的护城河。而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在2019年已降至1%。我对中国未来消费的看法是,未来十年其占GDP的比例将达到70%左右,而且进口商品和服务的增长将尤为突出。这背后是4亿中产阶层的崛起。中国人均GDP去年首度超过10,000美元,2030年预计将达到18,000美元。“世界工厂”正逐步蜕变为“世界市场”。
今年前五个月,东盟成为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超越欧盟和美国。这个变化很有意思,一方面说明特朗普先生的贸易战有效果,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回旋余地也很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就已启动。中日韩FTA谈判正在推进。去年我随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率领的金融代表团访日时,周先生明确提出愿与日方讨论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近日,中国领导人多次表态,对于参加CPTPP,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政府的公开表态意味着实际上已启动加入程序。另外,也不排除中国同欧盟、俄罗斯、海湾国家、中亚国家、金砖五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
中美之间看似很多矛盾,有些其实是美国大选年的产物。有人说今年11月以后会好一点,也有人说如果民主党上台会更差。我不知道他们怎么理解“差”。最差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50年代的韩战和60年代的越战。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人不理解什么叫“差”。当时是中国最弱的时候,即便在那种情况下,美国都没占上风。以今天中国的情况,还会比那时候更凶险吗?我想清醒的政治家是不会做出极端选择的。
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巴掌拍不响。”中美要全面交恶,只能是双方共同作用,而自中美贸易谈判以来,中国总体是本着克制、合作的态度。中国无意也没有能力挑战美国。细心的人可以观察到,这两年中国做了一些调整,基本精神就是做好自己的事,不说过头话,对外寻求合作,真心诚意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中国五千年来就没有称霸的传统。而且,中国国内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改善6亿低收入人群生活水平就是一个足够伤脑筋的问题。
所以,如果中国采取“以和为贵”的态度,美国还想要什么呢?假设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双方达成协议,那可能会有一个新失衡,即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速,超过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增速超过美国对中国的投资增速(这在过去几年发生过,但非常态)。如果美国当局真为美国民众着想,这种新的失衡不是更好吗?
因此,我的结论是,中美不会大规模地系统性脱钩,但有可能在产业链格局上围绕两国市场形成两个供应链体系。围绕中国庞大市场的供应链体系不会削弱只会加强。至于围绕美国市场的供应链能否形成体系,这要看美国自己的努力。【完】
免责声明:上文不代表本号观点,版权属原拥有方。若涉侵权,指正立删。部分内容可能有删节或调整。
广告/合作
电话:13501779499
微信1:yang-heng-sheng
微信2:sunnylife258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