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雷斯林
来源| 为你写一个故事(raistlin2017)
最近,一个来自著名内衣品牌CK的广告,火了。
图中是CK新签的一位模特,Jari Jones。

再近一点:
她的确是一个很特别的人。许多网友说,CK签下了一个全美国“非常符合政治正确”的人。
首先,
Jari
是个黑人,来自非裔家庭,符合Black lives matter的精神。

其次,她是个姑娘,符合现在女权主义的潮流。
再然后,她身材偏胖,与传统审美中模特“麻秆身材”的标准几乎大相径庭,倒是符合现在所谓的“多元化审美”。

第四,她不但是一名同性恋,而且自己本身就是一名变性人。12岁的时候,她接受了变性手术,18岁成为一名完整的女人。
她还有一位变性人配偶,两人一起抚养了一名跨性别的孩子:

Jari是一名美国跨性别演员,同时也是积极的LGBTQ活动家,曾担任电影《港口管理局》的制片人,该片由马丁·斯克塞斯监制,于2019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放映,籍此成为该电影节上第一位跨性别黑人制片。
她的父母也十分开明,全力支持她接受变性手术转变成女性。
Jari和现在的伴侣、跨性别女演员科瑞·丹尼艾拉·坎普斯特交往两年之后结婚,结婚时科瑞尚未完全完成性别转换,婚内完成全部转换。
在这个大众审美多元化的时代,风格另类的她一下子走入了大众视野。
毫不意外,她收到了很多谩骂。很多评论者抗拒品牌对“美”的重新定义,反对此类“政治正确”!
有意思的是,多数男性评论者认为:又胖又黑的跨性别模特令人丧失和购买欲——尽管他们大多不是品牌的目标消费群体。
而多数女性评论者则认为:模特看上去健康快乐,提升消费欲望。
双方就此展开新一轮唇枪舌战。
而在ins上放出自己的这张模特照片后,Jari认真地说:
“能面对最真实的自我、并将这真实的形象展现出来是我的荣耀。这种形象曾一直被贬低、妖魔化、否定、谩骂,让我感到自己丑陋、做错甚至被扼杀。”
虽然抨击的声音很多,但是此次,赞赏的声音也不少:大家夸CK敢用,夸这位模特也很美,并且极力抨击另一边的声音。
正能量的评论包括来自中国网友,许多条评论都是这个画风:
有这样的评论,完全可以令人理解。
因为现在的潮流就是这样:
偏左一点的人,认为认为美是多种多样的,虽然她胖一些、五官并不好看、不符合主流审美,但只要她觉得自己美,那她就是美的。
CK的观点也是这样:美是主观的,美是无法被定义的,更重要的是,胖一些的女士也确实需要相应的内衣模特呀。
这没毛病。
当然,说她不美的人,也可以理解。
因为那些保守一点的网友,觉得上面这些人是在给他们洗脑。他们觉得,美是有一套标准的,并不是完全主观的。
所以他们说“你可以讲她自信,无所畏惧,但你不能说她美,因为她真的不美”,他们说:
“我们希望能有说她不美的权利。”
这同样也没毛病。
这两种观点的内核都是有现实基础的,纯粹看我们对美的定义如何。但这件事上,只讨论模特的美丑,显然走偏了。
问题来了:
CK找一个这样一个模特的用意是什么?
很多人立刻想到:这是他们在做“Pride Month彩虹骄傲月”的活动拍摄宣传嘛,而Jari Jones是其中一个模特,代表的是LGBT中的“T”(Transgender变性者)。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大码内衣模特,而是一次宣传活动,为的是表达“虽然我们小众,但是我们骄傲。”
这其实不是什么特殊的活动,每个国际品牌,或多或少都会做这样的活动,绝大多数都不会被人反对,更不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次之所以在全球都有人反对,其实主要反对的,并不是Jari Jones这个人。
而是CK的做法。

因为,Jari Jones作为一名模特,她身上的标签实在太多了:演员、模特、胖子、黑人、变性人、同性恋、变性人同性伴侣、跨性别认知的孩子...
多到让人怀疑,CK到底是怀着怎样一种心态,把她签下,又是怎样一种心态,把她做成巨幅海报放在墙上,然后去宣传她身上那些标签的?
到底是觉得“她很美,她应该骄傲”;还是觉得“她这么胖又有这么多标签,一定能引起话题,我要把她展示出来?”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把她展示出来,就说明宣传方爱她的。
这使人联想到一百年前的美国,还有那种让人不适的“畸形秀”,也同样是展示。
但我们都明白,那是马戏团团主,在利用那些不一样的人,在卖票赚钱。
我们同样也注意到,其他的标签也许无害,但有人抨击:Jari Jones的胖,已明显超出了健康的“微胖”范畴,达到了医生建议减肥、对身体有害的那种肥胖程度啊。
不论是内衣模特,还是时尚大牌,宣传健康阳光的形象都是重要的信条。前几年,奢侈品牌拿皮包骨头,过瘦的模特出来走秀,大家都在骂,说“太不健康啦,明明是在倡导不良价值观!”
法国甚至立法,禁止品牌用过瘦的模特。随着时代审美的变化,很多人也都意识到上面这种瘦是病态的,是不好的。
于是,审美真的变了。2018年最重要的九月刊上,英版和美版 Vogue都选择了呈现“丰腴之美”。
英国版为当时18岁的模特苔丝·麦克米兰(Tess McMillan)拍摄了一组照片。
苔丝说,在17岁之前,她都对自己的形象无比烦恼。即使受到鼓励入行、为多家大品牌拍摄过广告后,她依然缺少自信。
采访中,她坦言自己患有“人群恐惧症”。
美国版当时是拿碧昂斯做了封面,并刊登了她自己写的一篇文章,谈到自己第二次生育后,决定不逼自己瘦身了。
“生下第一个孩子后,我被社会上对我的身体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的评判所牵制,不断给自己施压……”
而这一次,碧昂斯在慢慢学着接受更为丰满的身体曲线,“我的手臂、肩膀、乳房和大腿依然‘饱满’,我身上多出不少赘肉,但我并不那么急于摆脱它们……”
“无论男女,都应该发现并欣赏他们自然身体所拥有的美丽之处。我现在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去接纳自己。”获得了大家的支持。
但网友又开始质疑:
既然禁止过度宣传和使用的“纸片人”,那如果发展到另一个极端,超重到肥胖的模特出来,说自己骄傲,就一致叫好呢?难道不是过往矫正吗?
“这种程度的肥胖会带来高血脂、高血压;会影响人的行动能力,甚至大大缩短我们的寿命啊!”
反对的声音认为:这位模特应该做的,并不是以自己的体型自己的肥胖骄傲,好歹是想办法减轻自己的体重,让自己回到一个健康的范围中来呀。
如果CK把这也作为标签或者卖点宣传出来,究竟是为了博人眼球,还是宣传正能量?
要知道,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获取热量变得越来越容易。现在,超重的人远比过瘦的人多得多得多。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网站的最新统计数据,美国超重的人数已经达到2/3,肥胖的比率也高达42%。
肥胖,被形容为一种“普遍、但严重、高耗费的疾病”。
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也都不容乐观。即使在中国,也有至少6200万名肥胖人士。
那么既然肥胖问题已经不是小众,CK这样宣传,到底是在为“小众群体”呐喊,还是在讨好美国的肥胖人群呢?
"无论如何,CK宣传方的目的达到了啊,通过标签和争议炒热了话题,还赚了一波LGBT大潮的好感度。”

有些网友还认为,模特还帮这些品牌,承担了许多骂声,背了黑锅。
但从另一方面讲,不管商家在背后如何操作,所有健康的形象,都应该受到尊重。
如同大码模特Georgina Burke 所说,她作为大码模特很受关注,并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只有当大码模特变成平常事情的时候,我们才算是走上了正轨。”
最后,还是那句话,美是一个主观概念,是后天塑造的结果。在这个大众审美多元化的年代,完全没必要把美的定义绝对化。
不过,如果商家把不健康当作美去宣传,用这样的卖点来营销,或许只会带来更多的不健康,所以还是要注意过犹不及呀……
你怎么看呢?
本文作者雷斯林,欢迎关注他的公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