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哈佛大学。
在学校的桑德斯剧院,正在举行一个颁奖典礼。
主持人说:今天能拿到这个奖的,都是科学界的骄傲…
但仔细一看,又好像有哪里不对劲:空中突然飞起了纸飞机…
有人穿着啄木鸟的衣服,上台领奖;
有人突然脱下胸罩,捂到了旁边人的脸上;
有人在台上喝起了酒;
有人转起了呼啦圈,有人开始cosplay起各种奇怪的生物…
这些看着不太正常的人,其实正在这所知名学府里,领取一个正儿八经的奖项:另类诺贝尔奖(也称搞笑诺贝尔奖)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教授、博士,颁奖嘉宾中,更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但是,乍听之下,他们的研究项目,和正经科研不太一样:
折断一根生的意大利面,为什么永远不会断成两根,而是三四五六七八根?
啄米鸟啄木时,眼球为什么不会飞出来?
空的啤酒瓶和满的啤酒瓶,哪个更容易把人打成痴呆?
有人把这些科学家的迷惑行为记录了下来,拍成纪录片:《趣味科学》
壹 | 尿急
众所周知,在许多不得已的情况下,人都会憋尿。
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认为,尿急的情况下,人们会为了赶紧解决生理需求,会做出冲动的决定。
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次,科学家玛丽安·图克和同事到商场买东西。
和其他商场一样,她注意到收银台前,摆满了零食和小商品。
不少顾客在等结账时,都会顺手往购物车上扔一两块口香糖。
玛丽安知道,在营销学上,这种行为称之为“冲动购物”,因为放在这里的商品,体积和金额都小,人们在排队的过程一般都会抱着“顺便”的想法买入。
但这天,玛丽安观察到一直有冲动购买倾向的同事,今天并没有买东西的打算。
一问才知道,同事在憋尿。
一直对神经学很敏感的玛丽安,不由得联想:膀胱爆满的时候,会影响人做决定吗?
在观察了周围上百人在尿急时的表现后,玛丽安找来10名志愿者,进行实验。
官方给出一套选择题:你会选择在明天拿10欧元,还是选择在一个月后拿70欧元?
志愿者分为急和不急两组,开始做题…
一边的志愿者在连喝两杯水之后,开始坐立不安…
另一边神态自若,优哉游哉…
实验结束后,玛丽安发现,在勾选选择题时,急着排尿的人,会倾向于选择来得晚但更大的报酬;
而不急的志愿者,几乎都选择了来得快但少的报酬。
经过检测,玛丽安发现,人在尿急时做决定,会更偏向于保守和谨慎。
这是因为,在进行膀胱控制时,大脑会自动抑止活跃思维,激活大脑中自控能力的部分,不自觉增强了自控能力。
专家们还观察到,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梅伦,每当进行重大决策和回应时,都明显在人有三急的状态。
这更有力地说明了,膀胱控制对冲动抑制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科学家也很贴心地表示,虽然尿急对做决定有好处,但长期憋尿会让身体出现尿毒症和结石等问题,所以憋尿需谨慎。
贰 | 啄木鸟
2006年的另类诺贝尔奖颁奖礼上,戴着啄木鸟头套的鸟类学家伊万·施瓦布,上台领奖。
除了是一名鸟类学家,伊万也对一切生物的眼睛也很感兴趣。(虽然我也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关联)
一次在乡下度假,伊万第一次近距离观察到啄木鸟。
看着没有一刻停歇的啄木鸟,伊万觉得这种生物太神奇了:每秒20下,不断撞击树木,一天下来,至少啄了一万两千次树。
这相当于以14公里的时速,把一个人的脸摔到墙上,每天摔一万两千次…
伊万有两个疑问:这么高强度的晃头,啄木鸟的眼球为什么不会飞出去?
啄木鸟会不会偏头痛?
伊万找来一架高速摄影机,窥探啄木鸟的一天。
在摄影机的帮助下,伊万发现了啄木鸟称霸晃头界的原因:
第一,当它每次敲击树干时,鸟类特有的瞬膜,会帮忙固定眼球、抵挡木屑,就像车上的安全带一样,固定住眼球,不让它掉出来。
第二,啄木鸟没有脑子。它微缩的脑子部分,被全部压缩在头盖骨里,无论多强烈的晃动,都不会损伤它的大脑。
每次啄木时,啄木鸟受到的冲击力,都会被下颔骨吸收,并分散传递到肌肉里,肌肉和骨头会紧紧包住头骨,形成保护…
伊万很兴奋:了解了啄木鸟的头,人类就可以拥有坚硬的头盔了!
叁 | 爆头
在颁奖礼上,获奖者史蒂凡·博力格尔博士,突然用头敲开了啤酒瓶。
他并不是在自残,而是用行为艺术宣告自己的成功。
在瑞士伯尔尼,有一间神秘的实验室。
这里的精密仪器,可以精确测量出,不同物体对人类的冲击力:
比如,用机器模拟和估算出逮捕过程中,嫌疑犯被警方压制时,受到的力度压制;
比如,突然被扎一刀时,人的血是怎么流出来的;
还有一个坚强的头盖骨,每天都要经受突如其来的打击实验…
一次,实验的主导者史蒂凡,在酒吧目睹了一次打架斗殴事件。
有人抄起满瓶子,有人砸下空瓶子,最后都伤得不轻…
在一旁喝闷酒的史蒂凡,突然有了研究课题:打架时,是用空瓶子还是满瓶子,才会让人的头骨瞬间爆裂?
他用凡士林和纸皮黏合,做出几块合成头皮,分别放在空的和满的啤酒瓶上;
铁球从高处落下,满的啤酒瓶在30焦耳的压力下,砸个粉碎;
而空的瓶子却可以忍受40焦耳的撞击…
史蒂凡得出结论:当瓶子内部装满液体时,内部充满压力,轻微的变形都会导致瓶子破碎。
也就是说,用空瓶子打人,会更容易让对方爆头。
但科学家仍然提示:虽然打架时,用满的瓶子比空的瓶子安全,但大家还是应该以和为贵,不要打架。
《趣味科学》是法国纪录片,拍摄于2012年。因为关注的人实在太少,关于它的资料也几乎空白…拍了一季之后,再也没有下文。
目前豆瓣得分8.5,只有80人评价。
但是,影片中提及的搞笑诺贝尔奖,这些年却因为研究的选题过于奇葩,频频被人注意。
从1991年开始,每年十月,哈佛大学就会举行一次颁奖。
与其他学术奖不同,搞笑诺贝尔奖得主不会拿到任何奖金,得不到各方赞誉,更不可能使科学出现革命性进步,但是所有获奖的研究,都会在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
每个颁奖者都只有一分钟时间致词,超过了就会有小女孩出上台阻止:别烦了,好啰嗦啊!
自费到场的获奖者,除了会获得普通A4纸打印的获奖证书,还会获得奖杯和奖品(虽然奖杯和奖品都会在一个月内烂掉)
但值得高兴的是,2012年起,官方决定加入经济奖励——面额高达10000000000000的津巴布韦币,约合人民币0.18元。

发起人马克·亚波拉罕斯说:
这个奖项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去发现,那些让人在笑过之后思考的东西,慢慢促使人们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
虽然听上去非常无厘头,但是近30年过去,相关的科研人员,仍然孜孜不倦,每年都有别出心裁的科研惊喜:
1995年的心理学奖中,日本几位教授对鸽子进行培训,使它们成功区分毕加索与莫内特的作品;
1996年物理学获奖者,是英国的罗伯特·马修斯,因为他对墨菲法则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实验展示,证明: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面包片,通常是涂抹有黄油的一边。
2015年的医学奖,则研究出了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接吻;
2017年的物理学奖比较出圈:一只猫能否同时处于固体和液体状态?
答案是:可以。
上图所示:(a)图可以被认为是固态猫;而(b)(c)(d)就可以看做是液态猫。
201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研究出坐过山车,能加速肾结石脱落…
2011年的和平奖,颁给了维尔纽斯市市长。因为他发现,用一辆装甲车,就可以轻易解决豪车违章停泊的问题。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每个被看作是闲得蛋疼的实验,其实都有着独特的应用领域:
憋尿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会对神经学的研究有参考价值,也在某些领域,比如对社会决策、治安犯罪提供数据;
啄木鸟实验中,科学家会根据啄木鸟的构造原理,制造出安全的头盔和防护罩,保障人们的安全;
在爆头实验中,看似残暴又无聊的撞击,会为恶性事件的判决,提供科学数据…
不得不说,在枯燥和习以为常的生活中,找到有趣的连结,保持好奇心,也是一种本事。
2006年,搞笑诺贝尔奖颁给了疟疾专家,巴尔特·克诺尔斯。
在非洲和印度等地,疟疾起码造成几十万人的死亡。
而传播的罪魁祸首,是繁殖力极强的冈比亚按蚊。
为了找出按蚊对人体最感兴趣的部位,巴尔特会自愿当小白鼠,走进蚊子箱里,忍受几百只蚊子的攻击。
他发现,蚊子最喜欢自己还没清洗的双脚…
仔细闻脚之后,他发现,脚的臭味和他平时吃的林堡奶酪气味非常相似。
显微镜下能看到,脚上带的细菌和浸泡奶酪的细菌非常相像…
经过一连串研究后,巴尔特和团队,研发出了奶酪捕蚊器…这种机器,能有效吸引蚊子自投罗网。
巴尔特说:你可能会觉得我们在胡闹…但我敢说,每一个搞笑诺奖,都是新颖原创的,能为未来科学作出贡献的。
有人回忆起,两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当居里夫人开始搞研究时,大家都说她在没事找事…但结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吧。

我很赞同科学家马克说的一段话:接触新思想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不安或者好笑,这很正常…
但可贵的是,每一个获得诺奖的人,都有被嘲笑的勇气。
这或许,就是搞笑诺贝尔奖的意义。
后台回复 趣味科学
获得观看链接

涨知识了,点亮“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