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书单君

From  书单

微信号:BookSelection
山东冠县的陈春秀16年前没考上大学,如今她打算报考成人教育,却发现自己的档案里,“陈春秀”已经上过了山东理工大学,并拿到毕业证书。
山东济宁的苟晶,以前的同学听说她要来自己所在的学校教书,询问她的近况,才发现要来的“苟晶”根本不是她,而是曾经班主任的女儿。
一场名为“顶替高考成绩”的阴谋被彻底撕开,暴露在阳光之下。从目前调查的蛛丝马迹里,我们能看得出,这种事情绝非个例
除了她们以外,一定还有更多没能发现自己其实被顶替的人,在我们身边,也一定还有悄悄偷走了别人人生的人。
苟晶事件已经被讨论了多日,但主页君注意到,多数人的焦点,都放在苟晶被顶替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始作俑者的班主任如何卑鄙冷血上。对于那个顶替者,苟晶班主任的女儿,却反倒没有太多关注。
或许她并不是提议者,只是顺从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但戴上“苟晶”面具生活的人,偷走同学人生的人,都是她。
是整个事件最直接的受益者,却像一个影子,藏在这场阴谋的背后,置身于舆论的漩涡之外。
盗窃人生的人
主页君以前看过一个恐怖漫画,说一个小学时长相漂亮,讨人喜欢的女孩,不知为何,越长大就变得越丑,和小时候判若两人。
因为这份丑陋,她的生活过得一直很惨,但没有办法,她只能认为,这就是命运。
直到有一天,她偶然翻出了小学时的毕业照,在照片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她毫无印象、相貌丑陋的同学,长得和现在的她一模一样……
这个漫画,我每次回想起来,都感觉毛骨悚然。自己的人生被偷走,是一个多么恐怖的设定。而这样的情节,却真实地发生在了我们的生活中。
网友扒出,2018年和2019年,仅山东涉嫌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就有242人之多。
这242人盗走的,绝不只是一纸文凭,而是别人多年寒窗苦读的努力,和大学以后的全部人生。
这些盗窃者,把别人的名字和身份,像面具一样戴在脸上,而真实的自己,则藏匿在面具的背后。光是想象一下,我们身边或许有很多这样的面具,都叫人寒毛直竖。
书单君特别想知道,这些盗窃人生的人,到底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美国作家帕特里夏·海史密斯写过一本小说,叫《天才雷普利》,也改编过同名电影。它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盗窃了别人人生的“天才”。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或许可以窥到一点,那些顶替者的内心世界。
雷普利是个出身平凡的年轻人,在普林斯顿大学的音乐系里做钢琴调音师。为了赚取生活费,他时常替代普林斯顿大学音乐系的学生,去接些公演弹钢琴的活儿。
一次他穿着普林斯顿的校服,演奏一场室外的小型音乐会,被参与活动的一个富商看到。
富商找他攀谈,说自己的孩子迪克,也曾就读于普林斯顿。但迪克太过贪玩,是典型的叛逆富二代,如今人在意大利,不愿意回家。
富商希望雷普利能“看在校友的份上”,帮他去欧洲劝回迪克,给他1000美元作为报酬。
雷普利接下了这个活儿。他来到意大利,见到了在海滩上带着辣妹晒太阳的迪克,并很快混成了他的朋友。
迪克得知雷普利是老爸派来劝他回去的之后,便委婉地下了逐客令。我在欧洲风流快活,天天不是泡妞,就是包船出海,花天酒地,干嘛要回去被管。
雷普利毕竟是在社会底层混大的,他谙熟于投其所好之道,早在出发之前,就做足了功课,狂听迪克酷爱的爵士乐,把自己伪装成了和迪克志趣相投的“知己”。
迪克让他在家里住了下来,吃住全包,还拿着迪克他爸给发的工资,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爽。
然而,他住得越久,越发喜欢迪克,也越发嫉妒迪克纸醉金迷的公子哥生活。
“如果我是他就好了。”恶念一起,覆水难收。
雷普利这厮,别的才能没有,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模仿。仅仅是聊过几句天,就能模仿别人的语调说话;仅仅看过一次别人的签名,就能模仿得八九不离十。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驾船出海,在船上起了争执。雷普利手持船桨,将迪克生生砸死。上岸以后,他穿上迪克的外套,戴上他的戒指,开始以迪克的身份生活。
在那艘小船里,真实的迪克死了,但他的身份仿佛面具一样,被雷普利戴在脸上。而面具之下的“雷普利”,也随着迪克的肉体一起,沉入了大海。
成为别人的代价
抛弃自己的身份,以富家公子之名重新活一遍。这是多少人心中隐秘的幻想。由于几乎没法实现,我们只会以调侃的方式提起。
可真的实现起来,就会幸福吗,人生就一帆风顺了吗?
那是不可能的。
一旦成为了别人,就要处处小心,随时可能被他的亲人朋友识破。弥天大谎一旦撒下,就再也无法堂堂正正地做人。为了不露出马脚,这个人必须用一辈子时间,撒无数个谎,来圆最初的那个谎言。
成为迪克之后的雷普利,就游离在这样的谎言之中。
一方面,他要戴上迪克的戒指,穿上他的外套,用他的签名取钱。他还以迪克的身份,认识了另一个千金小姐,与她约会。
可意大利太小,迪克的名声又太盛,他好几次偶遇迪克的熟人,和之前经常见面的迪克“前女友”。这种时候,他又得把手背在身后,偷偷摘下戒指,以雷普利的身份撒谎。
可谎言总有瞒不住的时候。迪克的另一个富二代朋友,对雷普利的疑心越来越重。他听说迪克住在一栋楼里,前来拜访,开门的却是雷普利
雷普利声称,迪克出去吃饭了,自己只是暂时住在这里。但对方说,他了解迪克,他不会在下午五点就吃完饭,屋子也不会整修得这么“不酷”。
眼见谎言就要败露,雷普利只能痛下杀手,拿石膏像将对方砸死。为了圆谎,他又杀了一个人。
事情越闹越大,为了自保,雷普利以迪克的身份写了封遗书,暗示是迪克杀了那个朋友,并且自杀。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个真心喜欢自己的男人。雷普利开始以自己真实的面貌,跟他一起生活和旅行。
在航行的船只上,他遇到了自己以迪克的身份勾搭过的女生,于是只能重新戴上“迪克”的面具来欺骗她。这一切,被男友看在眼里。巧的是,女生认识他的男友,他的男友也见过真正的迪克。
回到房间,男友问雷普利:我彻底糊涂了,为什么他们会叫你迪克……
为了继续隐藏真相,雷普利只能哭着,杀掉了这个喜欢着真实的“雷普利”的人。
雷普利曾对男友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把关于过去的回忆放在一个地下室的房间,那里很黑,反锁着,没有任何人进来。但有时,遇到一个对你而言特别的人,你想做的只是扔给他们这把钥匙,告诉他们:“嘿,门开了,进来吧。”
但是你不能,因为里面太黑,还有魔鬼。一旦有人看到里面有多肮脏……我已经彻底迷失了自己,被困在了地下室里,不知道自己是谁。
成为别人需要付出的代价之一,就是面对不知情的人,永远也没办法袒露真心。而另一个代价,则是永远地迷失自己。
雷普利说:他总想着,做一个虚假的大人物,要好过做无足轻重的自己。
那些顶替别人上大学的人一定也想着:成为一个虚假的大学生,总好过做连大学都考不上的自己。
他们以为只要偷来了别人的成绩,人生就不一样了。但他们不知道,顶替别人以后,一个真实的自我,就死在了高考出成绩的那一天。往后的几十年,他都必须做一个虚伪的人。
这样,真的值得吗?

面具戴得再久,也不会长在脸上

顶替苟晶上大学以后,班主任的女儿要彻底改名成“苟晶”。她原本随班主任姓邱,如今,她姓苟。
设想一下,在大学里,老师点名“苟晶”,她要站起来回答;谈了恋爱以后,他的男朋友会叫她“晶晶”;结婚以后,她的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妈妈叫“苟晶”。遇到父亲班上的同学,她需要绕开道走,躲得远远的。
我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18岁那年,连名带姓全部更换,只是为了上个大学,却要像一个潜逃的杀人犯一样虚伪地活着。
不知道她回家的时候,班主任父亲是叫自己女儿的真名,还是叫她“苟晶”。
陈春秀的顶替者陈双双有两张身份证,两个身份证号,其中一套因为“无照片”而被注销,剩下的一套,她改名为“陈春秀”,去了山东理工大学。
既然要变成别人,代价就是,永远地抛弃原来的自己。陈双双也好,苟晶的顶替者邱某也好,在人间从此烟消云散,查无此人,社会性地“死亡”了。
书单君斗胆想象,邱某和陈双双,以及其他还未浮出水面的替代者们,会不会有一天也像雷普利一样,遇到一个特别的人之后,有过想要摘掉面具,坦诚相对的时刻?会不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突然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
这样的人生,想必也很痛苦吧,因为她们不仅毁掉了被替代者的人生,也因为顶替这一举动,彻底否认掉了过去的自己。
她们心里一定明白,自己配不上现在的一切,因为她们往后的所有成就,哪怕是通过努力获得的,自己都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
因为顶替的根基就埋在那里,往后的一切,都建立在盗窃的基础之上。
可是盗窃身份易,偷取才能难。
苟晶没有大学文凭,日子一度过得很苦。她曾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搞推销,也曾被骗进传销,又逃了出来。
她好几次去应聘阿里巴巴未果,后来开了家淘宝店,从电商这个不太看重学历的行业做起,如今已在杭州买了房,成为一家童装公司的电商合伙人。
她在采访里说道:“这些年我在外面,没人识破我的学历。从我的谈吐、气质,他们也看不出我是一个没有读过大学的人。”
兜兜转转半辈子,她过上了能匹配自己能力的生活。如果当年她没有被顶替,或许得到现在的一切,要容易得多。但她毕竟还是得到了,不靠学历,只靠能力。
反观顶替者邱某,和苟晶同样的年纪,读过了好的大学,最后只是在家乡的一所学校里当后勤。
苟晶的一个同学对她说:她顶替了你又怎样?现在过得还不如你,收入也没你高。
顶替的举动,没能拯救顶替者。
从这个角度讲,邱某其实很可怜。从18岁那年,她不仅失去了真诚与坦荡,也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真正掌控权。
有什么能力的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论过程多久,结果都不会相差太远,这绝不是一所大学,一张文凭可以轻易改变的。
也许,这是这场让人惊骇气愤的高考顶替风波中,唯一能让人感到些许欣慰的地方吧。
图源 | 《天才瑞普利》、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这里有一群三观正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推荐好书。关注书单,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变成更好的人。转载请联系“书单”公众号。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
本期推荐阅读:
后台回复关键词【教育】,阅读文章《这部豆瓣9.1、全球5亿人看过的恐怖片,拆穿了中国教育的骗局》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
为了让大家第一时间看到优质的海外内容
千万!千万!千万!
记得【星标】或【置顶】INSIGHT视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