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6月30日刊登题为《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将更多是呜咽,而非巨响》一文,作者为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育川和该研究院初级研究员杰里米·史密斯。现将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相关报道截图
无论是通过关税还是通过法令,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寻求减少对中国商品依赖并重振美国工业的良方,并减少赤字。
在近期接受的一次采访中,特朗普指责“遍及世界的愚蠢供应链”,进一步威胁要“切断”与中国的“整个关系”,并驳斥这样一种观点,即取消这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广泛联系是要作出权衡的。
特朗普资料图 新华社发
但如果经济脱钩真的发生,这将代表过去数十年来由市场推动的供应链演变的重大中断。尽管人们在谈论彻底改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亚洲制造业的依赖既是根深蒂固的,也是非常稳定的。
另外,我们已经分析过保护性关税对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平衡及其全球伙伴的影响。
中国增加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以弥补对美国出口的损失,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商品出口总额几乎没有减少。再加上从美国进口的大幅减少,尽管爆发了贸易战,但中国的总体贸易平衡实际上有所改善。
与此相反,美国潜在的总体贸易平衡和制造业实力却有所恶化。
中国出口市场的多样化以及美中双边贸易的减少表明,某种程度的经济脱钩正在发生。而考虑到美中关系的糟糕状态、关税的持续存在以及由新冠疫情揭示的供应链紧急情况,更多程度的脱钩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未来脱钩的程度是很多推测的主题,但有理由相信,更大胆的预测可能过头了。
首先,通过转运及改变组装地点以躲避关税,会导致对美中贸易数据的误导性解读。这些做法可能导致来自中国的商品被记录为来自越南等中间伙伴,从而夸大脱钩的程度。
其次,以及更根本的是,受到政治和安全要求进行的供应链重组与强大的经济力量——成本压力和相对优势——背道而驰,企业将抵制这些举措。
中国提供的大多数优势在其他地方无法轻易复制。这不仅包括其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庞大的劳动力,还包括其世界级制造生态系统中独有且现成的零部件。
第三,贸易网络的任何重大重组都将需要数年,而不是数月,不管是因政治还是市场力量引起的。
推测的美国跨国企业大规模撤离中国的情况尚未体现在数据中:美国商会在5月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这场疫情期间,只有2%的受访者考虑在未来3年至5年内离开中国市场,只有4%的受访者考虑将部分或全部制造业迁出中国。
只要中国的增长保持强劲,服务国内市场的企业就不大可能迁移。中国仍然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国投资目的地。
尽管改变之风肯定正在刮起,但存在大量惯性,以维持某种类似于美中贸易关系现状的状态,这应该能缓和人们对更具灾难性情况的担忧。
文章编辑 | 卫嘉
微信编辑 | 闪峥
微信审核 | 冯灵逸
致无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点赞是态度 分享是美德 
点亮星标不走散
独一无二的参考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