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思想地图

来源:思想地图(ID:sixiangditu)
文章已获授权

山东人口1亿,全国第2;GDP7.1万亿,全国第3;人均GDP7万,全国第8,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但这都是存量,增量不容乐观

比如,2019年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省份为山东。

山东GDP增速的全国排名一路下滑,2016、2017、2018、2019四年全国排名依次是16、17、22、26。每年下一个台阶,4年整整下滑了10名2016年GDP增速7.6%,全国排名16;2017年GDP增速7.4%,全国排名17;2018年GDP增速6.4%,全国排名22;2019年山东GDP增速5.5%,全国排名26。
但2018年全国各省GDP“挤水分”的时候,山东省终于勇夺全国第1,挤出了1万亿的水分,远远领先其他省份:
那么,山东到底怎么了?
背后肯定很多原因综合起作用。其中,从近日乃至近年山东发生的一些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事中,可见一斑。除了山东省,很少有哪个省能在近年连续出现这么多让我记得的事,大到官府,小到草民,再加上山东经济发展等,以至于引发对山东“第二东北”的激烈讨论。
个人能主动想起来的发生在山东的事,从近到远依次有8件
第一件事:合村并居。
把农民的自建土房、砖房拆了,合并几个村子,集中一个地方盖楼,让农民住上楼房,好像就是城里人似的。如果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本来是个好事,毕竟有的农村发展很快,有这个需求。但是政策制定、执行歪了,变成强拆,全省一刀切,新房还没盖好,旧房已经拆了,导致农民捡破烂似的在野地里搭窝棚。

既然农民那么反对“合村并居”,为什么还要强上硬干?山东一位基层干部说得好:所有人、所有事都是为了一两个人的政绩。农村实不实用不重要,粮食、农机具等存放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农村要看起来漂亮,合村并居后的挤出来的土地还能多卖钱进财政。这是典型的官本位、形式主义。

第二件事:“被冒名顶替上大学”。6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对历年该类事件进行清查,结果显示2018至2019年间共有14所高校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并取得学历。最近网上又爆出来连续2年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其中一位顶替者系班主任女儿。第一个被爆出来的被顶替者陈春秀表达了想重新上大学的意愿,但是山东理工大学第一反应是以“无此先例”表示拒绝。被骂后改为可以就读。
第三件事:鲍毓明性侵事件烟台芝罘区警方不作为。南京警方一脸问号:你们是不是派出所?我希望你们正规点!部分体现了山东和江苏的政府行政差距。
第四件事:山东大学学伴事件。这个不评论。
第五件事,济南火车站。这事比较久远了,但是印象过于深刻。21年前,济南铁路局为了扩大站场,不顾专家和学者的反对,将德国人于1904年修建的济南火车站拆除。如今,又宣布投资15亿元复建老火车站。"一蠢,再蠢。"一位教授直言,"原址已破坏,材料与工艺也发生了变化,图纸尚未找到,‘魂'变了,怎么可能原汁原味?"
第六件事:(略)。2018年的事。关键是这事能一直贯彻下去,没有人提不同意见,然后就全国出名了。
第七件事:留美女博士夫妻回国探亲被父砍死,父亲称不后悔。起因是父亲要姐姐出钱给弟弟在县城买房子,姐姐没钱,就发生了悲剧。这事体现了山东传统封建思想还非常严重。
第八件事:山东官场的反思勇气。山东潍坊市委书记万字谈考察体会:我们跟南方不在一个时代。刷屏网络。
…………
1.传统保守的文化

山东是传统文化大省,孔孟之乡,儒家发源地。山东人非常重视教育,全国高考最惨烈、分数最高的省。我大学室友说他们高中每个星期只休息半天,半军事化管理,而我的高三还有双休日,被碾压。
但就是因为传统的思想,导致文化很保守,甚至封建,比如我近年偶尔去山东农村吃饭,有时候仍然是男人坐上桌吃饭,女人下桌,泾渭分明。再比如,留美女博士夫妻回国探亲被父砍死,因为姐姐要帮弟弟买房子。都是传统封建文化的体现。
传统的人际关系还体现在酒文化的严重程度上,山东人均饮酒量全国第一:
2.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
在中华文化传统里,学而优则仕,科考、当官几乎是读书的唯一目的。孔孟之乡的山东人热衷考公务员和这个不无关系。
我一个表弟,全国排名第10左右的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找了深圳的企业,高薪,至少比公务员工资高2-3倍,但是被父母阻止,要求回山东老家考公务员,1年考不上,考2年,天天在家啥都不干,就是准备考公务员。报了公务员辅导班,专业备考2年,终于考上一个县里的职位。然后继续考,又考了2年,去了中央某部委。
山东人不但在本省考公务员,还经常跨省考。我的一个省直机关的朋友说,他们单位除了本省的人,就数山东人最多。
山东人热衷考公务员,从网友的评论里也可见一斑,比如上面凤凰网关于山东潍坊市书记的报道下面,得到最高点赞的评论:
还有另一篇关于山东的文章,获得最多赞的评论,也是要么公务员,要么国企,获得了442个赞。
3.“无此先例”式的官本位
第一个被爆出来的被顶替者陈春秀表达了想重新上大学的意愿,这是多好的一个宣传、标榜教育公平的机会,但是山东理工大学第一反应是以“无此先例”表示拒绝。
“无此先例”四个字极好的体现了部分山东人或官员的做事风格,保守,闯劲不足。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2018年,山东任职省委书记的刘家义直白地揭露了问题:“南方一些省的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向前看’,用创新的思维寻找解决办法;山东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看有没有成规惯例可循、有没有现成经验可用。”对比下山东理工大学的“无此先例”?(补:这么直白揭露山东问题的书记,不是外省赴山东任职)
官本位的作风、思维,一方面是较少从民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另一方面也较少听取民众的意见,你说的你的,我干我的,基层民间的声音几乎没什么影响。
比如“合村并居”不从农民的角度考虑,蛮干硬推,为什么基层的声音没有用?比如,第六件事,那么尴尬的词语,为什么没人反对,还大肆宣传?拆济南火车站,那么强烈的反对声音都没用。烟台警方一推二五六不为民做主的官僚作风。

山东省的官本位风气,一方面是传统封建思想影响,也有农业大省、国有企业大省的经济方式的影响。和东北一样,山东也有着以传统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国有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
而市场化程度越低,官本位风气越重,因为国企比民企更多的行政化管理。
对比之下,南方政府更多服务于民营企业,就更能换位思考,“民本位”就多一些。
“官本位”的政风的基础是民风,影响深远,其中一个重要负面影响是创业、创新不足,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不足,互联网、IT等新兴领域存在感低,虽然GDP全国前3,也没有诞生如腾讯、网易、新浪、华为、大疆等类似的大型互联网或科技企业。
对于上述问题,山东从政府到民间,都在反思,尤其是政府官员的反思的勇气更是难能可贵,比如2018年省委书记的反思《山东终于意识到自己落后了》,2019年潍坊市委书记的反思《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等等。
认识问题、承认问题是改变的第一步。但是憾泰山易,憾人心难。相较起来,憾政风易,憾民风难。如果做过管理者就明白,从决策到落实,从领导认识到位,想干想改,到真正改变,还有十万八千里。山东的问题,如果仅仅上层领导推,中下层配合不够,基层、人民观念不改,也是解决不了的。山东发展绝不仅仅是少数领导的责任,更是全体山东人民的责任。
最后,难道只有山东存在上述问题吗?中国北方其他省份如何?
山东从上到下尚且有反思,而北方其他省,连反思的声音都听不到。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右下的"在看"吧~
关注我们
起点人文
ID:qidiansd
长按并识别关注


起点人文:严选深度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