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疫情的次生危机很多。

朋友在在学校工作,说刚开完会,通报她们省,仅疫情期间,2-4月就有47个坠亡。4月7日一天就6个。
有好几个网友留言说,他们那也是同样。
问,孩子们为什么那么绝望?
我前天的文章《坠亡的缪可馨事件,每页都写着“吃人”!》收到快两百条留言。
留言区整整齐齐的都是关于孩子被暴力的记忆。

有还在读书的写的ing...

有到了五十岁还没有忘记还在挣扎走出阴影的...

有后悔自己在孩子被老师暴力时没有站出来的母亲...
有一条是个父亲写的留言。很长,摘录如下:
“我是有孩子的父亲了,除了心痛我们又不能帮上什么?一直在关注这事。其实我儿子四年级就碰到一个女魔鬼老师,儿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补课的事情我都是尊重他的意见,他不愿意补,那我就讲只要他觉得行,不补也可以,结果大家都想到的,不在魔鬼那补课,她就看儿子不顺眼,当然儿子一直也没说她的不好,有一次下午放学回家就叫着要吃饭,一口气吃了三碗。我才问儿子,今天怎么了,中午学校菜不好吃?儿子告诉我说被那个老师站了两个小时,中午不准吃饭,而且课间休息时有同学在吵,而不是他,儿子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要他站在讲台上。当时我就来气了,我立马打电话给学校副校长,要那魔鬼老师给我一个说法,不然我不放过她。我说要是学生不听话,老师打骂他我不会说,但不给饭吃,这情况严重伤害了我小孩的身体健康,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找教室局,找分管教育的县长。”
在这篇留言里,我看到了一颗父亲的痛心。
但哪怕在这种痛定思痛中,令人更痛的是这句:“要是学生不听话,老师打骂他我不会说,但不给饭吃,这情况严重伤害了我小孩的身体健康,”
很惨烈。

打人,在法律上都是暴力,不被允许。
但,只有在打这世界上最幼小的人--孩子时,是被允许,被鼓励的。
难道“教育”的唯一手段就是“打骂”吗?
饿一顿是不可以的,因为会影响身体健康。
但打可以骂可以。

因为子的心理健康与否,爹妈是很少看见的。
前两天,微博上有张关于青少年因为心理健康原因的自杀率数据图,十分触目。
今天本想插图在这里,居然找不到了,很多关键的数据就是这样一转没。你懂的。
所以这里贴张来自腾讯网的数据吧。

02、

有人问,坠亡之前,爸爸去哪儿了?
下面这条新闻里,爸爸在扔娃!
2020年6月16日河北廊坊,爹先把老婆从高空扔下,随后自己抱着8岁的女儿跳下,最终三人跳楼而亡。
这是赤裸裸的杀人。
和高利贷没有关系。
只有觉得老婆和孩子是自己在世界上的私有财产,才觉得自己可以决定她们的存亡。
然而,这种赤裸裸的杀人,被父母之情一装扮,经常就看不到刑事犯罪的颜色了。
这在新闻中不少。
新闻中经常有母亲带着孩子跳楼投河的,或者丈夫带着妻儿自杀的。
有听过老婆把老公先扔下去,自己再跳的吗?没有吧,就是因为扔不动。
但食物链的终端,都是孩子。
无论是爹还是妈,都会捡比自己弱的孩子下手。
比如2017年9月9日下午,北京左安门内左安浦园有一位妈妈带着女儿要跳楼,女儿哭喊着:妈妈,我不想死。
可是,妈妈面对女儿的呼喊无动于衷。
全程被人拍了视频。
邻居称,跳楼的原因是因为夫妻闹离婚,但是孩子他爸不管孩子,还有外遇。这个母亲最后没有下得去手。
但是这种企图谋杀就不是谋杀了吗?
有刑事追责吗?
这个被母亲在高空威胁要推下的女孩这一辈子还有健康的生活可以过吗?
所以说,亲子食物链里最弱的是孩子,最可怜的是孩子。
他们是工具。
他们是道具。
他们是财产。
他们唯独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03、

当然今年的疫情,也有乌云的银边.

由于不能聚众扎堆,往年的感恩盛事—在广场摆满1万多个洗脚盆给父母洗脚的活动,今年就没有了。
随手查了一下,原来江西“我给父母洗脚”的感恩活动居然还申报过吉尼斯世界记录。
谁说我们只是Made in China, 而不能Create in China.
你看,在洗脚磕头这种事情上,爹妈还是很有创造力的吧。

为了让江西给父母洗脚图好事成双,也只能配张2010年江西人口普查资料图(数据处理来自谷雨数据)。
江西2001-2010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了130.77。
这意味着在广场洗脚的孩子中每100个女生,就有130.77个男生。

江西男女性别失衡冠绝中国,难道是父母发现了洗脚这件事还是男生干得好,所以要把女婴都杀了,只剩下洗脚的男生?

孩子是一项感恩工具,而且女儿还干不了。
这不应该只申吉尼斯纪录啊。
这种伟大的科学发现,还得申报诺奖啊!

04、

在父亲节之际,重读了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有时候想想,真是搞笑,鲁迅的杂文都是时评,哪想到
过了一百年之后什么地方都用得着
,简直是个大预言家!

这里摘录几段。
也是给前面一二三里的亲子关系照照镜子。

一:父与子之间并没有恩。以为父子间有恩的,无非是自私。
“单照常识判断,便知道既是生物,第一要紧的自然是生命。因为生物之所以为生物,全在有这生命,否则失了生物的意义。生物为保存生命起见,具有种种本能,最显著的是食欲。因有食欲才摄取食物,因有食物才发生温热,保存了生命。但生物的个体,总免不了老衰和死亡,为继续生命起见,又有一种本能,便是性欲。因性欲才有性交,因有性交才发生苗裔,继续了生命。所以食欲是保存自己,保存现在生命的事;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受谁的恩典。
 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竟与这道理完全相反。夫妇是“人伦之中”,却说是“人伦之始”;性交是常事,却以为不净;生育也是常事,却以为天大的大功。人人对于婚姻,大抵先夹带着不净的思想。亲戚朋友有许多戏谑,自己也有许多羞涩,直到生了孩子,还是躲躲闪闪,怕敢声明;独有对于孩子,却威严十足,这种行径,简直可以说是和偷了钱发迹的财主,不相上下了。我并不是说,--如他们攻击者所意想的,--人类的性交也应如别种动物,随便举行;或如无耻流氓,专做些下流举动,自鸣得意。是说,此后觉醒的人,应该先洗净了东方固有的不净思想,再纯洁明白一些,了解夫妇是伴侣,是共同劳动者,又是新生命创造者的意义。所生的子女,固然是受领新生命的人,但他也不永久占领,将来还要交付子女,像他们的父母一般。只是前前后后,都做一个过付的经手人罢了。
 “ 父子间没有什么恩”这一个断语,实是招致“圣人之徒”面红耳赤的一大原因。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力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我们虽不能说停顿便要灭亡,但较之进步,总是停顿与灭亡的路相近。”
二:父子之间只应有爱,只有爱是真的。要理解孩子解放孩子,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 所以觉醒的人,此后应将这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所以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日本近来,觉悟的也很不少;对于儿童的设施,研究儿童的事业,都非常兴盛了。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末的力量。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05、

鲁迅关于我们怎样做父亲的思考,我个人觉得100年后,王朔的《致女儿书》是写得最好的续集。
这是关于怎样做父亲的一本忏悔录和思痛书。不论王朔是怎样的作家或怎样的丈夫,但这本书里的那种非常平等的视孩子为独立个体的父女关系在现代男作家里非常少见和难得的
他写给女儿的下面这一段,我在文章反复引用过很多遍。天下没有一个孩子是自己要求出生的。为人父母从孩子那里得到了太多的快乐,那种脆弱,美好,赋予人生的意义,已经太大了。
“植物风一吹就繁殖了,人辛辛苦苦一年最多只能生一个孩子,孩子使人伤心,本来已经放下的,又要转身看,放得下自己,放不下孩子。又要做人。人还是挺美丽的,那样晶莹的质感,跑来跑去飘动的头发,突然嘴一撇滚滚落下来的泪珠。这么脆弱,美好,一下子就使人生充满了意义,就觉得死也不能解脱,特别特别绝望。 很多快乐到今天已不是快乐,你的快乐还是快乐。”
而他写给自己的父母一段,也很写实。中国亲子关系中什么感情都有,但唯独没有爱。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他们,大一点开始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
关于我们怎样做父母,隔了一百年,王朔和鲁迅还是一条心。
王朔说,奉行棍棒教育的父母无非都是脏心眼而已!我们这代父母能做得就是开始堵住这只自上而下索取的脏手。
我觉得中国人的家庭关系不太正常,孩子承担这么多的义务,父母拼命来要求孩子,说什么赢在起跑线上我特别讨厌这种说法,把孩子训练成一个赚钱机器,这就叫成功,表面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想自己将来有个靠山,无情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这是一种颠倒,颠倒的人性,这不是爱孩子,所以就会出现那样奇怪的逻辑,就是我为你好我可以打你,我爱你我打你。我靠,不带这么聊天的。(笑)你说你爱我,其实我很清楚你骨子里是脏心眼,是叫我将来在你老了失去劳动能力后保障你——你不肯学习意味着你将来不打算为我的衰老负责任。你看这么多父母都快——已经——把孩子打死了。我靠,您这不是爱,爱是不能交换的,无条件付出,不要回报,想都不想,起这念已是罪恶了,付出中已经达成次级回报——快乐奖赏了;跟牺牲肉体放弃清白遗臭万年享受痛苦那种境界又怎么聊呢——听都没听说过吧?我国人群的基本价值观是混乱的,混沌不明的,越老越不懂事。”
“我的全部经验告诉我,正确的生活态度实在和年龄没关,非和年龄挂钩也一定呈反比关系。父亲所能做的、大发慈悲的就是小心不要把自己的恶习传染给孩子,必须在孩子第一次发问时就学会对他说:不知道,我不懂。从我们这一代开始堵住这只自上而下索取的脏手,并且随时准备揭发上一代乃至上上无数代的伪善我是这么想的。
最后的最后,再摘一段纪伯伦的《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你们可以荫蔽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相关阅读:

*插图来自网络,侵删!

USDollar∣自由指南,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USDolla内容全为原创。微信内容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欢迎个人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转发朋友圈!
喜欢就请点「在看」,让此号可以常更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