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东北的13岁男同学钟美美引起热议。
这名男同学,用极其生动的言语表情和肢体动作,在视频中塑造了一些鲜活、做作,又极为熟悉的中青年女子的形象,这些形象有老师、售票员、售货员等等,但无论是什么职业,其实这些形象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丧”!
“丧”,是一种极其令人不舒服的说话方式和负面情绪,这种中青年人对待不同对象、尖酸刻薄喜怒无常的假惺惺嘴脸和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小市民之态,却被13岁的钟美美深入骨髓、活灵活现的复刻并传神地演绎出来。
看过视频之后,我们在赞叹钟美美的高超模仿天赋之余,却不免摇头苦笑,甚至无奈叹息。
这些惟妙惟肖的“丧”形象,不就是活跃在我们生活里、出现在我们身边之人么?
在很多服务型窗口行业,我们不是早已对这种“丧服务”司空见惯了么?
这种以满满的“负能量”来应对消费者的“丧服务”,早已充斥各个窗口行业,你根本不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因为什么而总是臊眉耷眼、满嘴枪药,明明我们是消费者,却还要低声下气、和颜悦色的极力逢迎这些窗口服务者,以换取更为实在、快捷的服务,以免被坑蒙之后,再遭遇一顿数落,破坏大好心情。
真的不知道,既然这么不开心,这些“丧服务”者,为什么还要干这份工作?说白了,还是没有压力吧。
更可怕的是,近年来,这种“丧”情绪,似乎越来越有蔓延之势。
随着马路上的私家车原来越多,开车的人越来越丧:
看见开好车的,便会暗骂对方臭显摆;看见开车不守规矩的,就会骂对方傻X;看见开得快的,会骂对方作死;即使都是好好开车的,只要堵车了,也会埋怨大家为什么要出来凑热闹。
看见有人打灯并线,赶紧加油封堵住路线;看见前车太肉,恨不得用喇叭把它震飞;看见黄灯亮了,不是马上刹车,而是马上加油,生怕又耽误一个灯,其实你也并没有什么着急的事儿……
即使是在同一社区里的邻居,也是越来越没好气了。
看见遛狗不栓绳的,必定会紧皱眉头、骂骂咧咧;看见占了车位的,马上心生怨气、破口大骂;看见楼里又有装修的,马上烦的不行;看见有熊孩子在院子里喧嚣,马上打物业投诉……,这要是遇见两边脾气都比较冲的,那必然是一场民事纠纷,甚至还可能引出刑事案件。
不过不管是闹出多大事,到最后一调解,双方基本上都能握手言和,伤人者赔偿、肇事者道歉。因为,归根到底这些事根本就不是什么你死我活的大事,纵然是有些人素质不高,有些行为令人不齿,也不至于如此大动干戈。可见,还是我们的现在的出事心态变化了。
这些个不文明现象、不文明之人,其实一直都有。但在早年间,似乎大家的火气并没有现在这么冲,很多事,一句玩笑话,就能把问题解决。
可是如今不然,人们似乎早已没有了和陌生人、甚至是邻居和颜相处的耐心,特别是在大城市里,这种因为人口极度扩张、城市空间、资源过度拥挤、竞争越发激烈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得人们变得越来越“丧”。
而这种“丧”,显然已经传染到了校园之中。
无论是钟美美所模仿的那个活灵活现的虚构女老师,还是缪可馨事件中那个饱受争议的袁老师(袁灯美),她们共同释放出来的一种情绪,就是“丧”。
在针对缪可馨事件中袁灯美老师的爆料里,我们可以惊愕的发现,袁老师的很多行为和做派,居然和钟美美所演绎的那位老师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以上爆料可以看出,无论是袁老师其对学生的强势态度、极尽揶揄的语气甚至体罚,还是对学生家长的敷衍和胁迫,均可以看出,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公立学校的一些老师,正在变得越来越霸凌化、专制化、情绪化、唯利是图化。
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班干部,她们尚且可以和颜悦色,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则全是暴风骤雨,甚至是更具影响力的软暴力。
而学生对于老师,能做的只有——顺从、服从、遵从,因为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其能够获取到现在的学籍就已经费劲了大把周折。
如果对老师有任何的不满,只能换班,但是换班,就意味着与现在老师的彻底决裂,这对孩子今后在本校的处境和发展,无疑极为不利。
而转学,更是谈何容易,不但要让本校同意放人,更要接收学校同意接收,这在如今以户口和房产为划片依据的就学体制下,简直是白日做梦。
于是,在这样的无奈情形下,我们或许将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袁老师”,将看到了越老越多的河滨小学,也将看到越来越多缪可馨的同学及家长们。
但我真的希望,不要再出现下一个缪可馨。
袁老师希望缪可馨传递正能量,这话固然没错,但需要正能量的不是逝去的缪可馨,而恰恰是袁老师,和我们整个社会。
而正能量的一个表象,就是不要那么“丧”。和颜悦色、心平气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当我们的生活中的“丧”情绪越来越少,我们的社会必然会更美好。
这很难吗?
或许是吧。
2020年6月19日
于北京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号交流:vfusifang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
感谢关注“薇父私房”,并赏个“在看”。
更多好文,正在脑海中酝酿,即将汹涌而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