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一面照妖镜。
世界的真面目在这一年昭然若揭,人类裹覆了多年的太平盛世遮羞布被新冠疫情、政治对抗、经济危机、边境冲突、城市骚乱、种族纷争等丛丛荆棘撕扯得稀烂。
(1)
进入6月,看到中国的疫情大势已定,国务院正式了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旨在阶段化的对中国的抗疫工作进行完整记录和总结。
然而,就在各行业的复工复产即将全面迈向正轨、各年龄段学生准备全面复学之际,中国的首都北京却再度遭遇了原因不明的聚集性疫情,让中国的疫情局势再度陷入了波折。
初有起色的餐饮、文旅、航空等行业,也再度穿上了长衣,重新准备御寒。
与此同时,南方洪涝、森林火灾、频发的青少年轻生、突发的油罐车爆炸等事件,无疑让这一年变得更加的糟心、凝重。
跳出国内,环顾境外,无论是周边的地缘政治形势,还是全球的大国关系,也都在悄然发生着系统性的变化,让外部形势开始充满不确定性。
中美高层的夏威夷会晤虽然传递了积极信号,但却很难达成共识;美国虽然解禁了华为参与5G标准建设,但对其出口禁令却丝毫没有放松;港台问题尚没有收手迹象,美国又公然签署了“涉疆法案”;在美国的策动之下,连奥地利这个永久中立国也竟然开始公然排华……
这些国际层面的压力,无疑将伴随着各国疫情和经济形势恶化而逐步升温,而把中国当“背锅侠”似乎已成为了一种危险的趋势,非常值得警惕。
纵观周边,同样令人难安。
东北部的朝鲜,又突然和南边的兄弟翻脸;东边一衣带水的日本,又开始耍两面三刀的把戏;东南部的浪子湾湾,继续躬身陪社会大哥在刀尖上玩火;南海的邻邦菲律宾,又开始在电话里说起了讨人欢心的客套话;中南半岛的越南,则高调的开始和中国抢全球生意……
这些国际和地缘形势的骤然变化无疑让人忧心,但相比于西部边陲的局势,这一切又都瞬间不算得什么了。
连日以来,西部边陲的中印边境冲突,无疑牵动着国人的心弦。
虽然,近年来中印边境一直不太平,但总体可控,而且从未出现过流血事件。而这一次,却是双方出现了大规模的伤亡。
据报道,由于印军的非法入侵及严重挑衅,中印两军在位于边境加勒万河谷地区发生了肢体冲突,两军在未使用热武器的情况下,动用石块、棍棒等武器,进行了群体性肉搏,并致使印军的两名士兵和一名军官死亡,随后又有17名伤者因暴露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中而丧生,使得印军的死亡人数达到了20人。可见这次的冲突,是多么的严重、惨烈。
至今,没有任何官方关于本次冲突的影像资料流出,但据《环球时报》胡锡进主编分享,本次冲突是互有伤亡,但对于我军的伤亡情况,却是三缄其口。
对此,胡主编解释说,对于中国军人的伤亡情况,中国人很关心,印度媒体也很关心,还有印度同行向老胡私下打听的。但中方为什么没有公布呢?老胡认为:
中方没有公布解放军士兵在与印度军人肢体冲突中的伤亡数字,我理解,是中方不想让两国民众对双方伤亡数字进行对比,从而刺激两国公众的情绪。这是北京的善意。
最后老胡要再次呼吁,“请相信我们的政府和解放军处理边界问题的能力。不要听信任何来自境外对我方伤亡人数的传言。
可见,关于我军的伤亡情况,并不是没有统计,而是我方选择了保密,而保密的初衷是我方出于善意考虑,不希望双方的伤亡数字被别有用心之人拿来做文章,从而激化双方的矛盾。
但,从胡主编的话口来看,我军似乎并没有吃亏。
(2)
其实,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咬住伤亡的数字不放。
因为冲突或者战争的胜负,并不完全是以双方的伤亡人数作为判定的。最终,还是要看哪一方在最后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何况,任何武装冲突都不是一场比大小的数字游戏,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顶梁柱,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子弟兵。
作为国人,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军队不吃亏甚至毫发无伤,若是吃了亏,也必然会义愤填膺的叫嚣着去复仇。
但战争不是儿戏,需要付出的绝不仅仅是巨量的资金和资源,更会有更多的同胞将为此献出热血和生命。所以,我们克制的选择隐忍,善意的不报告我方伤亡,大家真的没有必要过分解读。我们只是不想进一步煽动仇恨。
对于我军的战斗力,我们要有信心。
毕竟在此前的多次中印冲突中,我们都没有吃过亏。
此外,中印边境虽然爆发了惨烈冲突,但双方政府显然还是理智理性的。
不仅一线层面保持了克制,且两国外交部长也于昨天进行了通话,互相表达了关切,阐述了立场和要求。
虽然双方必然是各不相让,但起码可以看出,双方还是努力争取和平化解冲突,而不是将事态进一步恶化升级。
2020年,为了帮助印度抗击疫情,总部设立在北京的亚投行已向印度累计提供了近85亿元人民币的主权贷款。可见中国一直在试图与印度推进和平友好合作关系。
然而,在全球乱套的情况下,印方想趁火打劫的心思已经表露无疑。
一方面印度国内的疫情正处高峰,随时都有失控内乱的风险,所以适度的转移甚至激化外部矛盾,将是其必然的手段之一。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目前的地缘政治形势持续波动、中美关系陷入持续对抗的僵局、北京又于近日再度爆发疫情,印度不免会对中国应对边境冲突的能力和决心产生误判,从而不断挑战我们的底线,以期从中占到便宜。
但显然,印方明显低估了我军边防部队的能力以及维护边境稳定和领土主权的决心。
这说明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并没有将印度彻底打服,甚至一直令其耿耿于怀。这么多年之后,随着国力和军事能力的增强,印度一直在等待机会一雪前耻,这是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
中印之间,没有核心利益冲突,但也从来没有友好传统。
甚至在同样怀揣着大国复兴崛起雄心的印度眼中,“龙象之争”是一场事关未来国运的宿命之战。
边境冲突也好,插手我国西藏、台湾内政也好,疫情期间鼓动抵制中国货也好,都是印度对华意识形态的客观反映。
一个明显的信号也显示出了中印两国当前的微妙处境。
2020年以来,中印双方的领导人似乎并没有任何沟通,甚至没有进行过通话。这对于将“电话外交”视为今年重要高层外交手段的我方而言,显然在与印方高层的沟通上出现了一些阻力。这与2018年莫迪一个月内两度访华之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大国外交本来就如同三岁孩子的脸,说变天就变天,谁要是真把国际关系的阴晴冷暖放进心里去,那只能说明不成熟。
国与国之间,本就没有纯粹的感情可言
一起浴血奋战的盟友美苏,在战后马上翻了脸;曾经不共戴天的美越、中日,如今也能敞开天窗做生意;在历史上从未亲密、甚至有过战争芥蒂的中印两国,出现关系的波动变化就更加的不足为奇了。
世界从未太平,危机从未远离。
只是我们经历了太久的安逸,已然忘却了边境的紧迫局势和战争的生死威胁。
我们不希望战争,但也绝不能容忍挑衅和侵犯。希望我们的善意,不被对方所曲解。
作为国人,我们无力左右两国关系的走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信任并爱戴我们的边防子弟兵。
因为,我们得以安居乐业、过着衣食无忧的“剁手”生活,正是由于他们,用生命,铸就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
2020年6月18日
于北京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号交流:vfusifang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
感谢关注“薇父私房”,并赏个“在看”。
更多好文,正在脑海中酝酿,即将汹涌而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