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医学研究进展”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病;预防;反思
1. 存证溯源
(案板是重点)
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市场检测的517人中45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这与最早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情况有相似性。
希望这半年积累的大量COVID-19临床经验和公共卫生干预经验能迅速派上用场,更希望这一次能保留市场中所有样品的信息,并进行极为彻底的接触者追踪,为寻找疫情起源和复发来源提供突破口。
三文鱼本身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对于鱼类和新冠病毒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已有的一些研究结果均表明,鱼类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很低。
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在bioRxiv发表的论文中,研究者分析了215种脊椎动物的ACE2蛋白同源物和TMPRSS2蛋白同源物与新冠病毒之间的作用,认为在哺乳动物之外,新冠病毒很难感染鱼类、鸟类和爬行类动物
该论文的题目是“SARS-CoV-2 spike protein predicted to form stable complexes with host receptor protein orthologues from mammals, but not fish, birds or reptiles”,预印版发表于2020年5月1日。
但检测到新冠病毒的案板则需要重视,这一次也许可以为寻找中间宿主提供重要启示,比如活禽贩运链
不过随着隔离解除,社会全面开放,再考虑到新发地市场是一个大型的零售商品集散地,和长途汽车站也很近,大量人员流动,因此排查和确定源头具有难度。
2. 扩大排查
(科学排查。来源:JAMA)
目前相关部门公布的7例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的COVID-19病例,病例2于6月6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12日就诊北京天坛医院,核酸检测为阳性。这说明该患者6月6日已经发病。根据之前提及的JAMA总结的COVID-19病程,患者往往在发病前1-2周感染,对于此患者可倒推至5月23日至30日。由此推测五月下旬新发地市场中的隐匿社区传播业已发生,传播链可能已经建立
因此在做流行病学回溯追踪时,应尽可能排查五月下旬的输入性传播可能,比如有国内外疫区旅行史,和来自国内外疫区的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士,或野外活禽接触史。
从现在的经验,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链建立,往往首先来源于个别“超级传播者”,而后在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蔓延。市场的环境可能有利于新冠病毒传播。
目前暂时要求排除6月份之后有交集的人群,很可能会漏掉关键的传播者。
3. 保护感染者
(不怕被歧视,感染者才能充分暴露)
病例2于6月6日就出现了症状,但是12号才确诊,中间间隔了6天。出现了症状的感染者,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诊,显示了防控中的漏洞
一方面与感染者的意识松懈有关,毕竟国内都已经控制的非常好了;但另一方面,媒体及管理部门也需要反思,从感染者的心理,看到了其他感染者的隐私被暴露、甚至受到伤害,就有可能就会因为畏缩而出现等等看的侥幸心理。
充分保护感染者、并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新冠患者不会受到歧视和伤害,他们才能更主动暴露自己。
降低感染者的经济负担,也有助于感染者主动求医。
发热门诊是诊治新冠感染的桥头堡,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危机下,流程和筛检手段与之前大不一样;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这一筛检对患者的影响。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些朋友抱怨负担的费用,比如做胸部CT检查。
声明:
本公众号推文仅为学术交流,不构成对临床诊治的意见。
也欢迎医生和生物医学研究者加入我们的临床科研群。请加微信号Healsan,备注专业领域以便于分群。
既往推文
更多经典论文解读及专家述评,
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