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越远,经历的越多,才会更加理解方方日记存在的重要性。
走了那么远的我,为什么一定要支持方方?
文/涓涓的溪流
看了二湘回忆她读书时燕园宿舍楼的故事,我也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校园生活。我不是从著名的学校毕业的,我从一个很小的学校走出来,当年的我甚至对她充满了怨言,总觉得自己天生不跟这所学校匹配。可当多少年过去了,我依然怀念,依然感激自己的母校。我就是从那里走过,那里是我最初获得知识,认识这个世界的一座桥梁。
我的学校有两个校区,一个南区一个北区。理工科院系都在北区,文科类院系和图书馆以及行政楼在南区。我们去图书馆上自习要跑到南区,中间经过一个大十字路口。我所在院系的主要活动都在北区。院系所在楼叫硅工楼,系办和实验室都在这个楼上。这是个老楼,古老沧桑的感觉,它的里面总是凉丝丝的,那个时候我总是想来这里度夏该多么美好。大学时代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在这个楼里做的。
硅工楼的前面是机电楼,我们大学物理的实验在那里做的。后来还去一些其他院系的机房上机也是这座楼里。硅工楼后面是校办工厂,我们的金工实习、电工实习都是在那里。就是在这些楼里,带着对各种问题的好奇、探索,第一次接触到了对做研究的认识。
学校的图书馆不是多么大,但还是够我看的。几个不同的藏书馆分门别类,我那个时候好像就是去期刊阅览和理科借阅处比较多。但在人文社科的借阅处,十分清楚记得借阅过叶永烈的《美国!美国!》。当前不久得知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的消息,心里一片怅然。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印象已经模糊,但他的美国游记十分记忆深刻,甚至我今天还能记得从图书馆什么位置的书架上拿下来,我在那里翻看了一会才借阅出来。
我还借过一本《留学美国的日子》,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完完整整仔细读了一遍,事后还跟我们一个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老师谈起书的作者来,他笑说“我跟他有八杆子傍不着的关系”。
这些书就是我对美国的最初认识,也是从那个时候产生去美国的愿望的。总也学着去翻看全英文的原版书籍。虽说想去美国,但作为一个专科学校的学生那简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梦想。可人就是靠着不切实际的梦想活着,然后再一步步走过来的。
03年的非典疫情,我们封校,图书馆去不了。那一次没有对社交距离的要求,也没有戴口罩的要求。只是记得大家都跟憋疯了一样。学校的英语角还照例举行在每周四晚上。在那里总能碰到英语说得特别好的同学。
我其实说得并不好,只是有这样的一份热情。慢慢会认识一些同学,其中 YJ 英语口语说得特别好,他是自动化系的。我们后来还有过一些交往,有次去宿舍找他,他在阳台那里认真地读《毛泽东选集》。这样更加增加了我对他的另眼相看。再后来毕业离校,没有了联系。不知道YJ 你在哪里,希望你过得好。
在专科学校不要指望你身边有多少志同道合的同学,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选择学习,选择玩没有人干涉。学校的资源还是蛮够自己用的,但那个时候也总是好奇我的高中同学,那些考上好学校的他们的生活。201电话卡成了煲电话粥的必备。后来自己居然攒了一小摞的201电话卡。没有人知道那些电话卡里充满了多少我对那些名校的羡慕和神往。
还有件刻骨铭心的事情,一位上海的网友给我寄了一张上海地图。这是我多么朝思暮想的一份地图。我一直感觉上海就是离美国最近的地方,我没有缘由的这么相信,也许是从书里读来的一种感觉吧!
等几年后我终于来到上海并生活在这里的时候,真的很感慨当年对上海的那份神往是多么有价值。只可惜我想给我寄上海地图的那位网友当面说声谢的机会都没有了。后来在网上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你还好吗?你在哪里?我一直对你都心怀感激。
再后来有机会在香港生活过一年,哇,这次算是开了眼界,为什么同是中国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多的不同?我第一次知道他们的各种博物馆都是免费的。无论是学校,博物馆,一些公共场所都有随手可得的小册子。上面有教你怎么洗手的详细教程,有在雷雨天外出的注意事项,有各种各样的介绍。
为什么他们的眼神,面部表情都跟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他们那么真诚地对待我每一次的问路、询问?当交流不畅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会拿起笔来写,但写的是繁体字。我也是中国人,可是单独拿出一个繁体字我可能就不认识了。
为什么在香港大家是那么的友善?有次我的背包拉链开了,后面的人都会主动提醒。还有一次去昂坪玩,我玩累了把自己随身携带的电脑包忘在了一个人流熙熙攘攘的地方。当我想起电脑包的时候,再回到原处,电脑包好好地停留在那里。
为什么香港那些寺院庙观里的善男信女那么虔诚,没有看到一个跟你收钱或者变着花样收钱的地方?一年的时间很快,还没有想清这么多为什么就离开了。慢慢明白,香港一直有它自己的生活方式,各种文化汇聚,各种文化又相安无事。为什么不好好在我们的土地上保留这样一块独特的地方呢?
香港之后,我来到了美国,这是我当年苦苦期待,心驰神往的地方。仍旧记得下飞机后的那个傍晚,路上的车快速穿行,天边落日的余晖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后来的生活紧紧张张,遇到了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美国人不在乎的东西,生活在这里的中国人却很在乎。比如你毕业于什么学校。我就亲自感受过一个本科毕业于国内 top1或top2的人那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感。最爱显摆他的学校。而我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的最怕提及学校。异国他乡,寻求精神上的优越感也能理解,但一些中国人经常在国人圈子里做一些偷鸡摸狗,小坑小骗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做罢是不是也会把自己跟哪所学校毕业的联系起来?
生活至今已经快有十年,发现大家同属中国人的共识似乎很难建立起来。远离中国人的圈子是我的选择。但自己是中国人,还会情不自禁的关注有关中国的事情,因为那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美好的回忆。
象这次方方日记,提起来我就义愤填膺。我已过了做愤青的年纪,也很多年没有关注象方方日记这样的热点了。年前回国,我也算是疫情中的亲历者,从那些网上流传的视频,从我所相信的一个作家的使命,我相信方方日记里写得都是真的。
方方秉持一个作家的良知,真实做了记录,写出了实话。这样难道就触动了谁吗?难道不高唱赞歌就是错的话,那多少世界名著得重新定义?
方方日记里最关注的是底层的老百姓。她在为普通人呐喊。我从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的一路走来,体验了求学的艰辛,体验过望眼欲穿的感觉。每当我看到一些社会不公的报道,看到那些苦苦挣扎的人们,我就会想到我何曾不是跟他们一样?我可能不是为了生活的物质需求,可我从每一小步跨向一大步的时候,其中的艰辛无奈只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
我的经历告诉我,必须支持方方,支持方方真的是支持我们自己。我真的看不惯也理解不了那些本来处于底层,却把自己放得高高在上,跟领导一样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真不知道一些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他家人的头上的时候,他会做何反应?
如果支持方方的呐喊不能成为主流,我们的社会就真的岌岌可危了。总有一天,灾难降临,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谈自己生活学习经历的变迁,到最后说到了方方日记。我对这份日记情有独钟。经历过生活艰辛的人才会理解方方日记,才会感悟到生活的酸楚无奈。我们感谢方方老师,她用她的笔让我们每个人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武汉人民在疫情中受过的难,吃的苦。
~the end~
作者简介:
涓涓的溪流,80后,曾生活在河北、河南、上海、香港,后在美国多个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科研人员。方方日记的阅读者和支持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