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我关注滞留海员话题至今,每写一条都会收到警告,让我小心“敲锣女救母”的后半段重演。
海员们在海上很久了,也不是很了解简中网新词汇。有来问我“敲锣女救母“到底是啥意思?
嗯,敲锣女救母,大致等同于农夫与蛇的真人版,或者过河拆桥。
这个典故出处是这样的:
武汉疫情时期,有李姓女子,因母亲染疫无处就医,便在自家阳台敲锣呼救。
夜色漆黑,锣声凄烈,视频上网后,除了网蛆质疑和辱骂她抹黑抗疫形象外,成千上万正常良知的网民都发声支持了敲锣女。当时许多武汉病患无法入院,敲锣女阳台哭诉得到舆论关注后,她的母亲住院了,得救了。方方在也日记中讲述了这个故事,史称,
敲锣女一次敲锣。
武汉敲锣女在疫情中通过在阳台上敲锣获得公众关注和话题得到自救后,五月突然在微博上反水,说,外界舆论利用她的家事给XX势力递了刀子!一时舆论再度哗然,当时骂过她的网蛆们突然都变成了她的网上好朋友。此次反水,史称,敲锣女二次敲锣!
想了解详情的,请Google/百度“敲锣女”三个字,这个典故在汉语写作里已经汗牛充栋了。
不夸张地说,这个词语能进辞海,这个典故将上史书。

于我个人而言,
敲锣女这个典故最让人感到恐惧的不是敲锣女本人,而是恐惧本身。
02、
这两天,我和朋友们讨论过这个“敲锣救母”的时代性。

我说,
敲锣女两次敲锣都是为了自救。
同样我能理解微博上有些海员们在求救的时候,想要撇清的姿态,因为她们最终还是要回家的。那里啥文化,我们大家都清楚。

这也是一种避免秋后算账的自救方式。
这里有很多具体的恐惧。

而留学生由于无业,没有约束,这种恐惧相对少一些。所以我在写留学生话题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发过“敲锣救母”的警告。
我在昨天的文章《留学生,海员,劳务工...到底多少人滞留海外?》写了某国内口碑很大的纸媒记者想要采访滞留海员。有需要的可以去联系她。
后来,这个记者告诉我,她联系了微博上所有发声的海员,
但没有一个海员答应采访!!!!
有海员私信我,说,她们所在的船公司大多是外企,所以公司没有因她们的发声给予任何压力,她们只是害怕回家后秋后算账。据说,有人在微信里说了不该说的话,护照都被没收了。
有一条留言说,国内海员分布在国企和外派服务机构。一旦不服从管理会一辈子就在系统里无法上船挣钱。而海员当中有相当比例来自贫困家庭,如果不跑船他们挣不到现有的工资。他们这时候如果发声,断的是全家人的活路。
留言的人,让我理解弱势群体进退两难的状况。

我说,当然理解。一笔写不出两个中国人。
针对海员面对媒体静默的事情,博友@voiceyaya 说:“在人屋檐下,怎能不低头,这个时候怎么取舍,什么发声,什么时候暂时沉默,各有各的考量。正因为如此,所以那些暂时不在屋檐下,利害关系没那么大的,还有一定自由话语权的,就应该多帮助发声啊。”
非常同意。
各有各的考量,各有各的艰难。
但还有一定话语权的,愿意发出声音的,能发一点是一点吧。
这也算共克时艰吧。
03、
“敲锣女”的二次敲锣,伤害了很多公众善意。
它就像南京扶了老太被反咬事件的社会影响一样,当人们再度看见倒地的老人时,伸出手救助的本能会被理性的迟疑所消解。
它不仅伤害了当时地的公众善意,也是提前消费了将来的公众善意。
被敲锣女咬过之后,有人自然会质问其意义。
所以有人私信问我,“
这些滞留华人上岸后,会秒变战狼!你写这些文章有什么意义?”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我可以在这里条件反射地贴一段鲁迅爷爷的金句。

如这一句:“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你听了,肯定觉得很肉麻,是吧?

所以鲁迅也活不到今天。
我真的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但这个“有什么意义”很值得思考。
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就是,人能赋予生活一些意义,而动物不能嘛。
这两周简中网上最值得关注的新闻就是美国黑人当街被警察膝压而死的事件,想了解详情的可以点击《美国大骚乱,评论大反转》
由于中国网民都是美国议员,所以议政高潮自然是美国💊。
然而,我和几个美国朋友聊这件事,她们说,这件事最让人痛心的是为什么individual conscious 当时不在现场?为什么当一个人当街死去的时候,旁边有那么多录像的人,也有喊STOP的人,然而却没有一个人有勇气敢上前直接上去搬开警察的手?
试想,当你躺在街上,被人暴力碾压的时候。你希望有人在摄像,在喊STOP,事后为你游街,还是有人当时能克服对公权力的内心恐惧,上来阻止那令人窒息的力量?
哪怕只是当时当地分散掉一点点呢?
一点点有用吗?
Not sure.

但也许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这么一点点!
我的一个朋友在疫情中积极转发过“敲锣女“的求救贴。
敲锣女反水的时候,我的朋友说,她被人性的卑鄙和时代的恐惧而震惊,但是她一点也不后悔曾经给予的注视。她说,当时做这件事,是一件对的事情,那就值得做。
她鄙视敲锣女,但她不会因为敲锣女发声而懊悔。
这也是我的想法。
如果一件事,值得我做,我能做,我就做了。
敲锣女是否敲二次锣,由她去吧。
我们总不能把自己变成哑巴,把世界让给敲锣女这种卑鄙的人吧?
你说呢?
文后通告:
又及1:昨天推送
里关于德国留学生的投稿者,请后台与我联系,有人愿意给此留学生提供食宿(包吃包住包零花钱)!谢谢同胞们的守望相助!

又及2:后台催我更理财的呼声,我都听见了。本周一定会更!谢谢等待!
*插图来自网络,侵删!

USDollar∣自由指南,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USDolla内容全为原创。微信内容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欢迎个人分享至朋友圈。
欢迎转发朋友圈!
喜欢就请点「在看」,让此号可以常更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