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K叔。
这是小号日更的第66天。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在2017年6月写的一篇周记。
前几天因为一个星友挖出了这篇老周记,我就重新回看了一下,真的挺有意思的。
  • 那会儿我还在央企工作,里边提到了一件事,当时有一家金融机构,年薪70W挖人,让我去面试,我最后还是没去。
  • 还提到当时去深圳做调研,一位华润的老总聊起王石和特朗普的趣事。
  • 当然还有我那个时候给自己确定的100天,10万读者的写作计划。
现在回看,人生真是有趣啊。
这篇两年多以前的周记,和你一起分享。
当然,这些周记都在我的知识星球「Kris的进化圈」里,三年时间,积累了142篇,260万字了。想阅读的同学,可以加入星球,一起写日课、写周记,复盘成长。
(了解更多,可以点击这篇,请忽略标题→)《他在北京自律10年,30岁在家带娃年入百万


本周金句
每一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标,要有一个干更大事情的目标(或者说使命,Purpose),最好这个目标要超越自己、心系他人。

——扎克伯格哈佛演讲
 1
     工作
1、近期对各中央企业总部调研的几点感受
最近集中对几家央企总部进行了调研,主题是公司治理和业绩考核。上周周记中提到了北京的几家,包括中粮、国投以及保利集团等。这周,目的地转移至深圳,调研对象包括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广核三家央企总部。虽然行程很密集,但收获很大,谈几点感受:
(1)145年历史的最老牌央企——招商局
招商局很牛逼,这是我去深圳之前对招商局的第一印象,看国资动态,今年1季度,招商局集团利润总额稳稳排名第二,且很有一举夺魁的势头。在到了深圳进入招商局已经有点历史的大楼之后,尤其是在和总部的相关领导同事交流之后,更加对这家145年历史的老牌企业肃然起敬。
招商局成立于清朝末年,是当年洋务运动时期由李鸿章主张创办的一家航运企业,后来辗转沉浮,从清朝到民国,再到国民党,最后成为了我党的企业。目前也是当之无愧的四大在港央企。
当天上午下了飞机,一人提前来到招商局大楼,一看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其他大队人马还在酒店,我便跑到旁边的一家咖啡馆,点一杯橘子摩卡,打开电脑,看招商局的材料。看了他们2016年的财报,被他们的盈利能力惊呆了,仅仅是招商银行一家的利润,就足以撑起招商局何止半壁江山。
说起招商局,就不得不谈一谈现在的保险巨无霸平安保险。当年马明哲还是招商局的一个保险事业部门的负责人,之后招商局出资51%,工行49%,创立平安保险,马明哲从此也算是从体制内变成了半个体制外的人。
但是,马明哲凭着自己敏锐的商业意识和广阔的视野,将平安保险从一家小公司变成了现在的一家保险金融行业世界级巨头公司。
和招商局大佬聊起这段历史,他显然有限惋惜,后来招商局从平安保险撤资了,具体的历史不太了解,但放弃了这样一家后来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确实是太可惜了。
有时候,商业选择的进退真的太需要智慧和决断,有的做对了,有的做错了,但回头看,其实都有一定的必然,即使招商局失去了平安,但招商银行这家在四大行之外做的最好的商业银行,确实显示了足够的商业智慧。
说招商银行,只说一点,前瞻性。
当年在大学的时候,06年我上大二,那会学生真的是穷,什么都舍不得买,学校食堂一顿10块钱的午餐都要一起闹罢餐。而当时信用卡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没有一家银行愿意主动找学生去办卡,因为人人都知道,学生穷啊,但是招商银行却看到了机会。他们一家一家的学校去做信用卡推广,即使办卡额度不高,但是对于无卡可办的学生来说真的是福音。
于是,招商银行的Young卡几乎成了每一个学生的必备信用卡。最后的结果是,我们这帮八零后穷学生已经变成了现在各行业的骨干,而招商银行早已经在十年前就完成了布局。
这就是眼界,这就是前瞻性,无与伦比。
(2)华润集团:十句话离不了夸自己的可爱老总
这次深圳之行,最让我震撼的是华润。
来之前,对于他们创立的流传已久的6S管理体系,5C财务体系,就已经有所学习,但是真的和那位老总面对面沟通之后,才知道,一家优秀企业以及优秀企业家和员工是什么样子的。
这位老总其貌不扬,刚见面甚至觉得有些些社会小混混的感觉,身材也已经发福,眼睛红红的,明显宿醉未醒。
但是,当他一开口,所有的坏印象一扫而空。他是江浙人,普通话不算好,但是每一句都有趣,让你生怕漏过任何信息。
下属准备好的PPT,帮他翻页,他笑着说,不用了,我直接讲吧,这些东西都是我设计的。
谈到最近的万科事件,他在不泄露商业机密的前提下给我们讲了一些好玩的故事。最后,他的结论是,任何一家企业经历了类似万科这种事件之后,基本上就会走下坡路。即使现在深圳地铁接盘,万科高管团队也不算重大变动,但是以后的万科应该不会像以前那么蓬勃发展了。
他说,和王石算是老朋友了,88年那会儿王石没做地产还在倒腾玉米的时候,他们就认识了。前段时间他们一起吃饭,他跟王石开了个玩笑,好像还把王给弄生气了。
王石点菜,菜上来之后,这位老总说:“今天的菜太素了,要是来电红烧肉就好了”,哈哈哈,太逗了(具体红烧肉事件大家可以百度,是关于王石和田朴珺的)。
谈到华润的商业进退,对于他们的商业判断和对行业的理解深感敬佩。他提到,在2011年的时候,他们在做行业研究的时候,发现很多未来的新兴产业追溯到上游之后,都集中到一个地方——锂。
没错就是我们手机、电动车等的电池,还有其他的一些高新商业材料,上游端都是锂,深入研究,果断决策。当然,因为高层和政策的一些原因,华润未能进入,反倒是我们公司还算在锂电有一席之地。
他有一个很好玩的特点,就是十句话之后必然要夸自己一句,比如,说到华润一系列并购重组动作,他说:“华润做并购最牛逼的有两个人,一个人被2000万年薪挖走了,另一个就坐在你们对面。”
哈哈哈,太牛逼,太可爱了。还有,他曾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过很多年,对于美国政治也很有兴趣,提到川普,他又不忘自我吹嘘一下,“93年的时候我去美国考察,当时还在川普的办公室里见到了他,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有一天成美国总统了!”
但好玩归好玩,能够做到这个位置的人,绝对是有硬实力的。关于华润的管理体系,他如数家珍,20多年的华润人,他传承了一种敬业、创新的精神,很多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做试点,做推广,做完善,做优化,很多看起来宏伟异常的体系、制度全是他一人起草完成的。
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在一家公司的价值和作用实在太小了,但是当这个人是如此牛逼闪闪的时候,就会慨叹,没有什么不可能啊!
2、请叫我“Promblem solver”
这句话来自于曾经的一个本科同学的QQ签名,但交集不多。当年我们都在打游戏的时候,他就立下了志愿要做学术,后来去了哥大,再后来就失联了。
但他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而且最近也越来越感觉这句话的霸气侧漏。
昨天在同事聊天,提到一个人在职场上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不是学历、不是背景、这些统统都不是,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领导推了大半年依然毫无进展,而有的人或者团队则会大刀阔斧,点子频出,很短时间内就把问题解决了,这就是能力。
工作中,最有趣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会议上听各部门和单位的大佬们辩论,这个时候,没有所谓的面红耳赤,这些绝对的大佬们太懂讲话的艺术,谈判的艺术,高手交锋,电光火石,兵不血刃。有的领导,说话节奏不紧不慢,但步步紧逼,以理服人让周围哑口无言,有的领导看似激情澎湃,但很多例证明显站不住脚,高下立判。
想到这里,其实觉得挺惶恐的。有时候对那些特别想搞定一件事,却始终搞不定的领导甚至有些同情,担心会不会下一个这样的领导就是我。哈哈哈,想的也太远了。
对于那些牛逼哄哄的领导,自己总结了几点,需要在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不断学习和练习:
(1)宏观视野
不要局限于细节,大领导看的是战略,看的是大局,如果仅仅着眼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既保不住自己的权利,也会破坏了别人的领地。
(2)扎实的专业能力
财务部有一位领导,就是楷模。对于公司运营的所有情况一清二楚,几乎所有的核心指标都了然于胸,你提任何质疑他都可以有理有据地反驳你,被骂了也心服口服。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人家足够扎实的专业能力,当你足够扎实的时候,即使狂傲,也有了狂傲的资本。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但真正考验实力的环节,是你能不能解决问题。公司里曾经有一个烂事,回款不力,换了几任领导专项督办依然没有任何进展。而另一位S领导入驻之后,则大刀阔斧开干,推出了一系列在外人看起来有些冒进的措施,剑走偏锋,看起来有些不靠谱,但是对于那种死活推不动的破事,必须拿出一些魄力和意外之举,最后结果是成功搞定。
过程艰难自不必说,但最令人敬畏的还是他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周老大讲党课,主题是《人民的名义》,我给老大做了PPT,讲了其中的几个人物。老大没有完全按照讲稿来念,而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一点让我很触动。
对于易学习和李达康的对比,他说易学习当然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但是从工作能力上来看,他确实与李达康有很大的差距。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干事创业需要踏实肯干,但同时也需要开拓创新,有些人是好人,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人。做好人要做,但强人有时候却是力不从心。
3、男怕入错行,哈哈哈
周三晚上6点的飞机从深圳回北京,结果因为雷暴天气一直延误到零点40分才起飞。到京三点多,到家快5点了,然后7点半起床赶去上班。一天都昏昏沉沉的。下午三点多接了电话,是本科的同寝好友从上海来北京出差,虽然全身疲软,但觉得好多年不见必须得给老同学接风,约了在公司附近,再叫上另一个同寝同学,三人约好晚上好好聊聊。
好多年不见了,大家都说没怎么变,另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是当时学校的吴彦祖,曾经有一次我俩在食堂吃饭,总感觉旁边女生怪怪的,扭头一看,这姐们正拿着手机给“吴彦祖”拍照,哈哈哈,真的帅到掉渣。
他俩现在都算投身了金融圈,一个做PE,一个做二级市场交易员,听他们聊那些金融圈的好玩事,很过瘾。
谈到工资,大家兄弟毫不回避,税后我30多,上海同学50多,吴彦祖120多,哈哈哈,我瞬间感觉自己弱爆了啊。而且听吴说另一个同寝的同学,当年挂了无数科,每天都在骂学校骂老师的同学,现在保守估计已经200了,哈哈哈。
一方面为大家的薪资高兴,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薪资发愁,我痛骂他们:“你们这些资本家太赚钱了”。
以前对于所谓的“男怕入错行”有些嗤之以鼻,总是以一种传统的想法认为行行出状元,但其实反过来想,每个行业都有起伏,每个时代都有赚钱的营生,而现在的时代最赚钱就是金融加信息无疑。
但赚得多,压力确实也大。吴聊起前年救市,那些钱全是自己砸进去的,直接尾盘跌停板扫货,准备好的以为足够重组的弹药,不到两天就全部打完了。
又谈到了当时的私募第一人XX,这哥们也算是倒霉,当然资金来源我们真的不知,但是能够做到这么大规模的人,全都是被盯着的。
吴开玩笑,当时正好他休假,另一个交易员被关了一天审问,他算躲过一劫。不过,一切都清清白白,这是他的底限,我也超级信任他。
他也有苦的日子,当年本科毕业之后,会计专业很难直接转到金融,于是他执行“离目标最近”的策略,各种曲线救国,进步了证券核心,那就去证券做会计,从营业部开始做,慢慢跳槽,积累经验,从小券商到大一点的,再大一点的,最后终于跳到了现在的TOP券商。
但心态也很重要,他说:“我其实很满足,感觉自己现在也就值1万块钱”,但其中的技术含量何止1万块可以搞定,但这种谦逊令人敬佩。
我表达了目前行业的局限,他们给我鼓劲:“K哥,当年你是唯一一个上了研的人,也是当年学校的风云人物,现在你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工作平台之外赚到钱的人,你才是真牛逼!”
哈哈哈,不管他们说的真的还是假的,我就当真了。当年其实也曾经考虑是否选择做金融,但曾经的一些实习经历觉得不想那么累,那会可能也是因为对于经济承受力估计不足。
其实前段时间有一家金融企业挖人做风控,睡前70W,但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没去,如果拿牺牲家庭时间来换钱的话,我想还是算了。
想一下,如果接着干,可能干10年都拿不到吴彦祖的钱,但其实谈性价比,也还算可以。先做好眼前的,保证自己的竞争力,说不定有一天跳了呢?
 2
     生活
1、闭关
上周提到多线作战,疲于应付。这周状态依然如此,说说这个周末要做的事情:
(1)周记:前期收集,加周末3-4小时
(2)工作会会议报告:预计需12个小时
(3)工作书籍编写:5万字,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现在在周六下午),还未开始
(4)计量经济学考试复习:下周二考试,还未开始复习
(5)公众号文章例行
以上这些东西,在周五晚上的时候一想到就觉得暗无天日,马不停蹄的日子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但真的开始做的时候,发现只要静下心来也都能一一搞定。
上面提到的那顿饭局,我说我这工资低的可怜,他们说,你能够在另一个平台开始盈利赚钱已经超级厉害。换句话说,我把自己逼的太紧了。
是的,确实太紧。那天去学校考试,中午在同学宿舍里接着准备下午PPT,他们说:“K哥,没事,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搞定就能解放了!”我笑笑说:“你们现在有那种考完试就轻松的感觉,但我已经彻底告别那种日子了,因为永远都有一堆事情等着我。”
所以,要闭关了。
我这人经常间歇性闭关,比如复习考试、减肥健身,一旦有新目标,或者有大困难就要闭关,这次也是。这周的公众号文章依然没办法给太多时间,只能疲于应付。质量打折扣,增粉也明显势头不足。
闭关的几个点:
(1)看微信时间只允许一天最多半个小时,所以最近群聊我会参与很少了,另外一些新的周记加入需求,可能也不会处理了。
(2)睡眠时间调整,早睡早起,11点睡觉,5点起床。从周日开始严格执行。
(3)工作时间一定要提高效率,不要追求完美,一定先出活,把所有工作赶在前面。
(4)跑步数量减少,争取每周2-3次,更多的转为晚上做一点无氧,算是调剂。
(5)路上时间利用好,恢复路上写文章提纲的习惯。
以上是暂时想到的,时间长度加长,更重要的是时间质量要做好。忙可以,但不能忙得像个无头苍蝇。
 2、想妻儿了……
 3
     书影音
1、读书:
《沧桑看云》:这本书当时在一个二手书店随手买的,结果买来以后爱得不行,看那些曾经的风云人物云卷云舒,感慨世事无常,也慨叹人的渺小。那些埋入土中的故事,才是最打动人心的。
《计量经济学》:下周二考试,抽缝隙时间再把知识点过一下。这学期上课一次没到,其实感觉很不好。有时候看着博士的同学每天上课、吃饭、聊天打游戏的日子,觉得真是羡慕啊。可既然选了一条难走的路,那就继续搞下去吧。
晚搞不如早搞。
2、电影
《金刚狼3》,漫威电影我看了没几部,因为好像确实没有太大兴趣。这次是在飞机上,睡了醒,醒了睡,大概2点多,还剩一个多小时落地,干脆开了电影,边看边睡。只记得金刚狼和她的女儿各种血腥暴力,疯狂挥爪,但似乎还是找不到兴奋点,以后还是不看漫威电影了,可能我心中总是种不下虚构的英雄。
3、音乐
听了两张专辑:
《Letting U in》:Kris allen去年的新专辑,很喜欢。之前在周记中提到过,我的Kris名字也是因为他,当时和老婆在大学时候一起看《美国偶像》,那一季他打败了当时的大热门Adam lambert,以黑马身份成为冠军。从后来的发展来看,确实不算很顺利,但是明明每首歌都很好听啊,或许喜欢的不是歌,而是爱屋及乌吧。有时候听歌听得就是回忆。
说明真的开始老了。
《Song of Innocence》:对于U2,其实有些遗憾,因为在初中时代最喜欢听歌的时候,我们的小县城还从来没有见过U2的卡带,然后等到不怎么听歌的时候再听,发现已经没有了对音乐以前的激情了。没关系,最近开始回听他们的经典,真的是精品。
U2来自爱尔兰,已经40年的历史了,绝对是摇滚史上的明珠。
《矮大紧指北》:毫不犹豫的买了算是对多年来免费听高晓松《晓说》、《晓松奇谈》的补偿。虽然每次更新只有十几分钟,但是听他讲排行榜,讲他的闲情偶寄,非常喜欢,喜欢窥探自己喜欢的人的生活。要是他也出一个周记,我一定也毫不犹豫地买,哈哈哈。
4、写作:
进度滞后,增幅降得厉害。这一周几乎连看留言,回复留言的时间都不敢有了。依然,重点倾斜,闭关战斗。
本周拾遗
听高晓松的《晓说2017》,这期分享他那些年的音乐故事,提到了乐坛大哥李宗盛。
当时他还年轻,李宗盛和他说了一句话,对他影响极大:
“人这辈子,就两个字,一个是拼,一个是忍,与其忍了半辈子才想起要拼,不如早点拼。”
【说的太好了。拼过之后,才有选择继续拼还是停下来的权利,既然如此,何不早点拼?】
Kris于北京xx咖啡馆
2017年6月25日

最后,放一张星球二维码,欢迎各位去置顶区
挖更多我以前的周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