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6月4日,国际知名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由于该文章的许多观点涉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因而触怒公众舆论,一片口诛笔伐。
据悉,该文章系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的Tomas Hudlicky所作,题为《Organic synthesis—Where now?” is thirty years old. A reflection on 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该文本来是从三十年前的一篇综述文章出发,针对这些年来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发展情况而提出的一些评论性观点。然而,作者将‘科研劳动力多元化’列为阻碍领域发展的负面因素,认为学界对女性、少数族裔等群体的关注过度。此外,文章还点名道姓地指斥中国学术造假,暗示中国论文发表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国际期刊平均质量降低。许多观点荒唐到令人瞠目结舌。
此文一经发表,推特上登时炸了锅。在这个本就敏感无比的舆论时期,人们对该文的愤怒迅速发酵起来。以下是节选的部分推文:
发生了什么?我该从哪开始说?还有我该怎么撤下我的论文?
我刚刚读到了什么?它怎么做到发表的?
天,文章一团糟。患有莫名其妙的技术恐惧症(我们真的已经有qNMR和Hi-res MS了,宁知道吗),拿着一套老掉牙的方法论,好像这些还不够,还要把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贯彻到骇人听闻的地步。(*笔者注:作者在文章中声称担忧学生丢掉传统的实验技能,有些仪器已经不会使用)
真的恶心。
如果有该刊作者想直接投诉的话,出版团队的邮箱在这:[email protected],我已经发了邮件了,需要模板直接找我
把言语付诸行动吧。@angew_chem请把我从你们的编委会移出,我马上辞职。
被汹汹舆情所震慑,Angew不得不光速撤下了文章,并在推特上致歉,主编发推文称:“该文包含与我们价值观相龃龉的观点,已删除。这篇文章并不是最终版本,尚待进一步编辑和审查,只是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我们将致力于做得更好,这不是我们,我们将采取行动。”随后期刊官网上发出的声明更是言辞恳切,一面垂头认错,一面立场坚决地与文章观点划清界限。
不过,公众舆论的怒火自然不会轻易平息。而遭到抹黑的中国化学界更是愤慨不已。6月6日,中国化学会发声谴责作者Tomas Hudlicky,要求其尽快改正并公开道歉,并敦促《德国应用化学》严肃处理此事。
由于该文已经撤稿,部分读者可能都没来得及看到。笔者在此将这篇文章的争议部分摘录了出来,希望能与各位读者一同讨论——Tomas Hudlicky的这篇文章的争议观点具体是怎样的,为何会引来学界如此激烈的反弹呢?
该文章主要论述了影响有机合成领域发展的八个方面,分别是:实验技能传承、劳动力多元化、资源竞争、研究方向多样化、文献可信度、新型仪器技术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影响、大学的企业化。如下图所示。作者认为,除蓝字标出的三个方面是有利有弊外,其余提到的几个方面都仅为领域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中,作者在劳动力多元化的论述板块被质疑歧视女性和少数族裔;在文献可信度的论述板块则被质疑抹黑中国学术界,将各种帽子扣向中国学者;在实验技能传承及大学的企业化板块,其“学生应对导师绝对服从”等观点饱受争议。以下逐个列出。
01
过分强调劳动力多元化,已经影响学术公平
Hudlicky认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许多群体或个人被指定赋予了“特优待遇”。此举罔顾了一个事实,即学术界和制药产业中的女性及少数族裔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大增加。社会总是平衡的,对一个群体的优势待遇必将导致其他人的竞争劣势。”他强调,“每个候选人应当有平等的机会去谋求职位,而不应仰赖于身份或是种族。”
Hudlicky举例称:“在戈登研究会议(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s)上成立的Power Hour组织中,就可以找到一个人们更加关注“未被充分代表的少数群体”的现实案例。尽管该组织(Power Hour)在为促成女性投身科研工作方面的成果值得赞赏,但它却贬低了男性(或其他群体)的贡献。”
以美国黑人为例,美国黑人族群遭受到的歧视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这也确实导致了美国黑人族群的发展滞后。因此,出于补偿正义的考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启动了照顾政策(Affirmative Action)。这一政策在就业和就学方面不局限于平等规则,对黑人种族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优先待遇,以期消除种族歧视的影响。经过的多年的沉沉浮浮,这一照顾政策已经逐步被认可在维护国家的多元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这种观念能够在西方政府成为强大的政治正确的重要原因。
Hudlicky这样的行为无疑踩到了一根敏感的神经,受到舆论的强烈反弹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事实上,学科发展之上还有伦理价值,作为学者不仅仅需要顾及学科发展,更要兼顾伦理导向。
02
中国学界是国际期刊学术不端频现、发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在文献可信度这一方面,Hudlicky先是论述学术不端的行为近年来有明显上升,他称:“ 在过去的三十年中,文献的内容体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期刊分页的增加证明了这一点(见下表)。而实验部分的整体质量却出现下降。数据错误或不完整导致撤稿现象频繁发生。同样,潜在的学术欺诈行为也变得很普遍。
文章所例举的期刊分页增长量(以Angew. Chem. Int. Ed.为例)从1962至2018增长了24倍
然而接下来,Hudlicky却突然话锋调转,直接点名道姓地说到中国:“一项关于化学出版物的定性调查表明,在十九世纪的化学出版物里是德国占主导力量,在二十世纪是美国、英国、日本和苏联占主导力量。而到了二十一世纪,来自中国的关于有机合成的出版物则在数量上胜过其他任何国家(见下表)。中国学者在西方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压力是巨大的,因此欺诈和不端的论文发表行为很普遍也就不足为奇了。
文章所例举的各国学者在两种刊物上论文发表比例的变化
Hudlicky这段话的逻辑,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往的化学出版物体量大大增加,而中国在国际刊物上的论文发表量大大增加,因此中国学界就得为国际刊物学术不端现象变多负责,因此就是中国学界拉低了国际刊物的发文质量。这等思考逻辑,可称作张口就来的典型。如果要得出上述结论,显然需要有关于各国学术出版物中学术不端现象的确切数据统计,且不论这样的数据获取的难度如何,作为一个学者,既无确切事实支撑,就不应该凭空捏造结论。如果证据拿不出来,结论先有了,这恐怕正是彻彻底底的学术不端。不知道Hudlicky落笔成文时,是否有考虑到这一点。
然而,Hudlicky究竟还是在这样一个严谨的学术期刊上,用这样一种完全断裂掉的逻辑链条,形成了一个想当然的事实判断,还将其堂而皇之地称作“影响有机合成发展的八个方面”之一,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除了认为其对中国学界抱有莫大的偏见与敌视之外,笔者无法找到其他更为合理的解释。这也让人们对Hudlicky产生更多的怀疑:他对学界劳动力多元化的反思是真的确有所本、有确切事实作为支撑,还是说也仅仅是拍脑门的想当然?
03
学生需要无条件服从导师

对新一代专业科研工作者的培训与指导必须按照“师父和学徒”的模式来进行,标准不得放宽。Polanyi指出了成功技能传承的必要两个条件:1.如果这项技能在三代人之内得不到传承,它将永远消失。2.学徒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其师父。这不仅适用于科学,还适用于音乐、艺术、武术等领域。
Hudlicky在这一板块论述了两方面的想法,一方面是学生需要继续学习经过实践检验的经典实验方法,第二方面是这种实验方法的传承必须要以“学徒-师父”的相处模式来进行。他对这一模式的阐释是,学生需要无条件服从导师。这听起来十分刺耳的相处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其作为导师对自身日益缩减的权力范围产生的不满。至于所谓的实验的“经典技艺”需要传承,则更是大谬。科研从来都是求新求变,才能有进益、有创新。何时又开始讲起安分守己学手艺的“匠人精神”了?这样大谈特谈这种子虚乌有的技艺传承,难免让人觉得是在自我鼓吹。
在其关于学校企业化的论述里,他继续谈到:“许多学生不愿服从教授要求的任何努力。并且大学也不支持教授这样对学生提要求。因为这些大学将学生视为金融资产,因而保护他们免受‘师父’要求的非难。”他宣称企业化的大学所形成的“新系统可以视作学术封建制度,即教职工对校园治理不再有任何影响,学校运作完全由‘行政精英’控制”。从这里可以看出,Hudlicky不仅认为学者作为导师的权力正在不断缩小,还认为学者作为教职工对校园事务的运作也在丧失发言权。
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实际上以一种微妙的平衡存在着,须得两头兼顾。Hudlicky所鼓吹的“绝对服从”“类比师父-学徒”云云,显然极容易滑向导师对学生利益的无限压榨,可以称得上是十分糟糕的想法。可作者竟然还言之凿凿地想要把这种标准固定下来,推而广之。若真是这样,彼时师生关系又当如何呢?
Tomas Hudlicky
Hudlicky自己在前言中写道,这篇文章本是为了向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ETH)有机化学实验室Dieter Seebach教授的文章致敬,称其三十年前的这篇文章对自己的研究历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笔者想,既有此等情怀立意,下笔就不应如此鲁莽。Hudlicky自己本身也是学术圈的一分子,应肩负起学者的责任,为自己的所说所写负责。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舆论,都在等着他的一个答复。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