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仁妈之前分享过一篇关于孩子分床分房睡的文章,很多家长留言,其中有不少是关于亲子同床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方面:
  • 与父母同睡一床,到底对孩子有没有负面影响?
  • 同睡行为是不是一定要趁早纠正?
  • 最晚到孩子几岁时,必须得分开睡?
于是,果仁妈紧急跟作者沟通,让她继续查阅论文,她拿出了当年写毕业论文的劲儿,却发现对于亲子同床睡的影响,科学家也没有统一的结论!
🛏️🛏️🛏️
 1 
亲子同睡?这很普遍!
尽管美国儿科学会等权威机构,提倡婴儿期就让宝宝独自睡小床,并且在欧美国家,多数家长习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分开睡,但放眼世界范围,亲子同床睡的情况其实还是普遍存在的
此前有统计发现,在美国和英国,小于3个月的婴儿中有20%-25%的比例是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或曾经同睡过[1][2]。其中英国新生儿与父母同床睡的比例更是达到了46%[1]
而2010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一项关于婴幼儿睡眠的跨文化差异调查显示[3],全球0-3岁婴幼儿同床睡发生率分别为:英国5%,澳大利亚8.57%,加拿大12.38%,美国15.14%。
相比之下,亚洲地区受历史文化与集体主义依赖观念的影响,婴幼儿同床睡比率显著高于欧美地区(64.65% vs 11.80%)。其中,香港27.55%,日本67.72%,印度72.63%。
在国内,亲子同床睡同样是大众最常见的选择。2018年,教育部联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环境与儿童健康重点实验室开展的一项睡眠调查[4],随机抽取了全国8省市1304名0-35月龄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发现,孩子与家长同床睡比例高达84.8%,同房睡比例为13.2%,独立睡比例仅为2.0%。
可以说,同床睡是我国三岁以内婴幼儿最常见的床睡方式,发生率远高于欧美国家
 2 
婴儿同床睡,有危害吗?
尽管让孩子独立睡是国际上推荐的睡眠方式,但这意味着亲子同床睡眠一定不可取吗?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到底为什么那么多专家和权威机构都建议孩子要趁早分房睡。
上一篇文章中已提到,趁早让孩子分床分房睡,可以将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降低50%(AAP,2016)[5],并能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节律(Ian M. Paul,2017)[6]。因此,在1岁内及更早的月龄就可以让宝宝分床分房间睡的倡议,是基于安全和提高睡眠质量的角度来考虑的
那么对于婴儿来说,这是不是代表和家长同床睡觉的危险概率就肯定高呢?
2014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7]母婴同床本身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避免了特定的危险因素以后,没有证据认为孩子与父母同床会导致SIDS
结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去年3月发布的,最新同床睡眠安全指南的建议[8],这些特定的危险因素包括:
  • 与宝宝同睡的大人酗酒或服用了药物(包括嗜睡的药物);
  • 与宝宝同睡的大人吸烟;
  • 宝宝为早产儿(37周或更短);
  • 宝宝是低出生体重(低于2.5kg);
  • 宝宝俯卧;
  • 床上有枕头、床单、毯子或任何可能妨碍宝宝呼吸或导致其过热的物品;
  • 宝宝与成人一起在沙发或扶手椅上睡着;
  • 完全没有母乳喂养过。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条。
有研究发现,哺乳母亲是最大的同床群体,母婴之间的睡眠接触有助于夜间母乳喂养,亲子同床睡为母乳喂养提供了便利条件。
而在与宝宝同睡时,母乳喂养的妈妈会通过特有的蜷缩姿势为孩子留出睡眠空间,并且保持警觉[9]。而从未母乳喂养的妈妈表现出这些保护行为的频率较低[9][10],从而更可能发生危险。
总而言之,如果以上任何一条符合实际情况,就不要与宝宝同睡。在预防了这些危险情况的前提下,亲子同床睡眠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至于睡眠质量方面,确实有不少研究发现,同床睡婴幼儿自主入睡能力较弱,夜醒次数更多、时间更长,总睡眠的时间更少[11][14];同时也会对母亲的睡眠造成影响[12]
但此前也有相关文献报道,并没有发现同床睡对婴幼儿的睡眠时间与质量有显著影响[4][13]。这可能与样本量、是否考虑了除父母以外的其他共睡家长等因素有关。
 3 
同床睡真的影响心理健康吗?
在一些育儿书籍与公号文章里,往往会主张家长在孩子学龄期之前,完成分房睡,有的甚至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比如:
“三岁四岁不分房,五岁六岁悔断肠”
“三岁开始有性别意识,就应该引导分房睡,再晚就迟了。”
“5岁前必须分房,否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
在大众普遍观念里,三岁以后依旧同床睡的孩子,会“缺乏独立性”、“依赖性强”,甚至还有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和今后的“人际交往”……
真是如此吗?
事实上,此前相关研究做过很多,但并未达成一致。
比如,2017年发表在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上的一篇论文[15],追踪了3583个巴西儿童从出生到六岁的成长轨迹,研究与父母同床对孩子的影响。
研究者将这些儿童分为四组:非同床组(44.4%),在童年早期同床组(36.2%),长大后开始同床组(12.0%),持续同床组(7.4%)。
通过评估所有孩子在3个月、1岁,2岁、4岁和6岁时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发现,从出生起与父母持续同床睡觉的儿童,有更高概率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在6岁时,他们呈现出的外在问题(如精神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失常等)和内在问题(如焦虑、抑郁等)的比例分别为非共床儿童的1.7倍和2.1倍。
再比如,也有研究(Kelmanson, 1999)[16]认为,与父母同床睡不利于增进孩子的独立性以及积极情绪的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分析指出,这些研究本身存在着缺陷。比如尽管发现了相关性,但没有区分同床睡行为的动机,并不能代表因果关系;或是样本量过少、研究对象年龄过小,因此被认为研究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
与此同时,也有截然相反的结论。
比如更早的2002年,美国开展过一个关于亲子共眠的大型研究项目[17],自1975年以来,跟踪了205个白人家庭从母亲孕晚期到孩子18岁的成长过程。
在这些孩子6岁和18岁的时候,研究人员对他们的认知能力、性格取向、社交能力、思维能力、情绪行为、创造力等方面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与父母同床睡”与“儿童独自睡眠”这两种睡眠方式对上述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由此,该研究得出结论:在保证孩子睡眠的安全性的前提下,不必过于担心亲子同床睡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因为这种担心是没有依据的
同期意大利的一项样本量为901的研究[18],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该研究的对象是901名6-12岁的意大利学龄儿童。这其中,有5%的孩子和父母同睡。结果发现,同床睡与否对于孩子行为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在该研究中,同睡的孩子在焦虑、夜醒和妄想症量表中的得分更高)。
综上所述,我们并不能武断地认为同床睡对于学龄儿童一定存在着心理及行为上的负面影响,因为对此结论尚不明确。至于孩子的独立能力,也毫无证据表明是靠与父母分房睡来获得的。
 4 
同床睡最晚到几岁?
看到这里,是不是能够极大地缓解家长们对于分床这件事的焦虑心情了呢?
那么,到底应该在孩子几岁之前不再与父母同睡呢?
目前,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答案,最终决定权在家长和孩子
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在睡眠方式上,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到底是分房分床睡还是亲子同睡,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住房条件、家长和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孩子的心智水平与接受程度等等
此外,尽管目前关于同床睡是否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并没有定论,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能在分床、分房睡这件事情上毫无作为、佛系到底。
无论如何,在决定分开睡时,一定要与孩子充分沟通,做好他们的心理建设。毕竟,这意味着孩子的又一次成长,他们才是整件事情的主角。
- END -
作者筱恬,一个三岁半女孩的妈妈,生物学硕士,职场妈妈,亲子文自由撰稿人;喜欢用文字记录宝贝成长,用科学理念实践养育日常。
编辑
丨章鱼妈,一个两岁男孩的妈妈

参考文献
[1]BlairPS,BallHL.The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parent-infant bed-sharing in England.Arch Dis Child 2004;89:1106-1110.
[2]McCoyRC,HuntCE,LeskoSM,etal.Frequency of bed sharin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breastfeeding.J Dev BehavPediatr 2004;25:141-149.
[3]MindellJA,SadehA,WiegantB,etal.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infant and toddler sleep.Sleep Med,2010,11(3):274-280.
[4]杨芳,林青敏,王广海,等.我国婴幼儿睡床方式及其对睡眠结局影响的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6):602-605.
[5]SIDS and Other Sleep-Related Infant Deaths: Evidence Base for 2016 Updated Recommendations for a Safe Infant Sleeping Environment.
https://pediatrics.aappublications.org/content/138/5/e20162940
[6]Ian M. Paul, Emily E. Hohman, Eric Loken, Jennifer S. Savage, Stephanie Anzman-Frasca, Patricia Carper, Michele E. Marini, Leann L. Birch. Mother-Infant Room-Sharing and Sleep Outcomes in the INSIGHT Study. Pediatrics.June 2017.
[7]Blair PS, Sidebotham P, Pease A, Fleming PJ.Bed-Sharing in the Absence of Hazardous Circumstances: Is There a Risk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An Analysis from Two Case-Control 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UK. PLoS ONE 2014;9:e107799.
[8]Co-sleeping with your baby:advice from The lullaby trust
https://www.lullabytrust.org.uk/safer-sleep-advice/co-sleeping
[9]BallHL.Parent-infant bed-sharing behavior:Effect of feeding type and presence of father.Hum Nat 2006;17:301-318.
[10]VolpeLE,BallHL,McKennaJJ,Nighttime parenting strategies and sleep-related risks to infants.Soc Sci Med 2013;79:92-100.
[11]Mileva-Seitz VR,Bakermans-Kranenburg MJ,Battaini C,etal.Parent-child bed-sharing:Thegood,thebad,and the burden of evidence.Sleep Med Rev,2017,32:4-27.
[12]Iwata, S., Iwata, O., &Matsuishi, T. Sleep patterns of Japanese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mplications for co-sleeping. Acta Paediatrica, 2013,102(6):e252-e262.
[13]YuXT,SadehA,LamHS,etal.Parental behaviors and sleep/wake patterns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in HongKong,China.World J Pediatr,2017,13(5):496-502.
[14]王惠珊,黄小娜,蒋竞雄,等.中国城市0~5岁儿童睡床习惯的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4):420-422.
[15]SantosIS,BarrosAJ,BarrosFC,etal.Mother-child bed-sharing trajectories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t the age of 6 years.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7(1):163-169.
[16]Kelmanson, I.A.Parent‐infant bed sharing and behavioural features in 2–4‐month‐old infant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9,149: 1-9. 
[17]Okami, P,Weisner, T,Olmstead, R.Outcome correlates of parent–child bedsharing: An eighteen-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2002,23:244-253.
[18]F Cortesi,FGiannotti,TSebastiani,etal.Cosleeping and Sleep Behavior in Italian School-Aged Children.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Behavioral Pediatrics Jdbp,2004,25(1):28-33.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