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一周以来,因黑人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所引发的抗议活动已蔓延至全美数十个城市其中一些城市还引发了严重的骚乱
事件发生于明尼阿波利斯市。5月25日,乔治·弗洛伊德因被怀疑使用20美元假钞而遭警察拘捕;在没有明显反抗的情况下,白人警察雷克·肖万用膝盖压住其脖颈长达9分钟,在此过程中,弗洛伊德不断哀求:“我不能呼吸了”,最后喊叫着“妈妈,妈妈”陷入昏迷,经送医抢救后不治身亡。
这一过程被路人拍下传到网上之后,引发了民众的极度愤慨,美国多地迅速爆发了多场大规模的抗议示威,白宫也因遭到示威者围堵而一度关闭。
因黑人引发的暴动并非第一次
事实上,因警察暴力而引发的黑人暴动在美国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比如1992年著名的“洛杉矶暴动”,事情就起因于1991年一件有名的“种族歧视”案件。
当时,非裔美国人罗德尼·金(Rodney Glen King)因为酗酒驾驶并拒捕而遭到四名白人警察的痛打。其实一直以来,黑人区的居民和警察的关系都很紧张,但之前从未被媒体曝光过;这次的事件经由一位路人拍摄下来,并把录像带寄到了电视台,而被媒体广泛报道,这就好像点燃了一根导火线,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集群暴动。
当时,我住的地方离暴乱地点仅几公里距离,那几天学校全部停课,大家不得不躲在家中,从电视直播里看到自己熟悉的餐厅、超市和商店被抢,被烧,被打劫;马路上不断呼啸警车声,到处都是警察的呼喝和连绵不断的枪声。
很多朋友也许会说,在美国社会,类似这种街头暴动、校园暴乱,种族歧视等社会现象是“非常态”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美国社会中凸显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与矛盾恰恰真实反映了美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这些“事件”正成为一种社会常态,代表着美国文化中激进而狂热的那一面,这也正是由美国社会价值观所决定的。
差异化带来的矛盾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元分化的社会。富人十分有钱,穷人非常贫穷,博学多识的人有很多,学识浅薄的人也不在少数。在美国,有高达70%的人没有护照,也从来没有出过国,而另一方面,很多美国人喜欢环游海外,增长见识。这些都是美国文化中最为普遍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穷人和富人所在的区域之间,差异也非常大。
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s)
比如在洛杉矶,你开车十几分钟,就能从非常富裕区域--比弗利山庄(Beverly Hills)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到康普顿(Compton)区,一个非常危险落后的地方。美国当地人管康普顿叫:南中央洛杉矶(South Central Los Angeles),这里主要是黑人聚集区,治安很乱,也比较危险。
你常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关于那里如何糟糕的报道,比如有个小男孩因为穿的球鞋比较新,走在街上就会被人开枪打死,球鞋也会被抢走。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你不是黑人,不住在那个区,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千万别去那里。一般来说,美国人很少从一个区跨入另一个区,因为社会文化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这在美国人看来就很平常,这不过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从数据上来看,穷人和富人之间,似乎和人种有着一定的关联。
在富人区,绝大多数居住的都是白人,而在穷人区,多数居住的是少数族裔,这其中占最多数的就是黑人。根据美国多州提供的统计显示,黑人群体的新冠肺炎感染率和死亡率相对其他族群而言也显得较高。原因之一就在于黑人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体力工作,比如服务员,快递员,加油站员工等等,疫情期间,他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坚持工作,由此增加了该群体的感染风险。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管理这些区域的警察大多又由白人组成。想象一下,一个贫穷的黑人区,管他们的却是白人警察,这其中的关系就很微妙了,也不断会引发各类冲突。
所以,当每一次类似暴动发生的时候,其背后所激发的矛盾并不仅仅是种族歧视,更深层的原因是财富、发展等方面的机会不均所形成的巨大差异,由此而引发的矛盾。
事实上,类似矛盾并不仅仅发生在黑人群体中。无论黑人、亚裔、还是白人的各个种族(爱尔兰裔、意大利裔等等),外来人群在试图融入美国本土主流社会时,种族差异和歧视一直都存在,并且长远地影响着社会关系的稳定。
究其原因,除了历史移民关系、宗教等传统因素以外,现如今也越来越受到诸如政治、经济、司法等关系的影响。
但究其本质
一方面,这是由外来种族能否跳脱其本原价值,接受并融合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这也由美国本土社会对于多元价值的包容与吸收所决定。
美国社会一个最大的矛盾,就是其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成功吸纳来自其他种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其自身依然矛盾重重。这就使得在不同种族共同生活的社会背景之下,美国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点,来试着在种族差异与歧视背景下针对所有人群,求得最大程度的社会公正与平衡。
关注抖音号(zyliaomeiguo),了解更多美国资讯
黄征宇
著名跨国金融投资专家、宇沃资本美国董事长、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美国白宫学者、亚洲协会21世纪青年领袖、考夫曼基金会学者、萨尔兹堡全球论坛学者、《征途美国》、《终身学习:哈佛毕业后的六堂课》及《思维故事:掌控人生剧本》作者、英特尔前董事总经理。
10岁随家庭从上海移民至美国,在斯坦福大学的四年半时间里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工业工程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还在哈佛商学院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拥有特别的东西方经历,对中美关系有深刻的认识,也对华人融入美国社会、职场、学校的种种挑战了如指掌,他一直致力推动资本、商业、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融合。
黄征宇先生独家授权本微信公众号“黄征宇”(ID:Huang_Zheng_Yu)刊登其个人原创系列文章《征宇聊美国》,欢迎个人朋友转发至朋友圈,其他机构和公众号如需转载请先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及授权。
《征宇聊美国》在网络上热传文章的部分精选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