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学美为大家深度解析了美本申请中,招生官的“分配”以及美本的审核要素。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有很多学子在后台给我们留言,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下“划区分配”下招生官究竟是怎么审核的。
1
世界很大,不同区域录取标准很多都是不一样的即便将一个国家视作一片区域,其中有教育环境优质的学区,也必然有众多在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上处于劣势地位的家庭。
美国国土面积辽阔,有约3亿人口。其高中阶段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地区的资源也不一样。诚然,纽约市、波士顿市这些比较富有的地区教育资源特别好,所以这些区域的优秀学生也较多。
但如果全美国的大学都只录取最优秀的学生,类似路易斯安那州则可能会出现学生很难入读常春藤的情况。
因此有两个同样优秀的美国本土申请者,大学显然会考虑那个家庭和社会资源相对弱势的学生,因为在弱势环境,也能如此优异,说明他的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未来的潜力可能会更大。
所以在申请美国大学之前,请大家注意一个观念,即美国大学并不一定挑选现阶段最优秀的学生他们更想要那些进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及所申请的大学后仍然能成为最优秀学生的申请者,或是毕业之后能在各个行业成为成功人士,有更大的机会成为最优秀校友的人。
美国优秀大学的资源本来就很宝贵,要给最需要的、最值得给的人,而不一定给现阶段最优秀的人。
2
美国本土申请者都会被这样筛选,那来自中国大陆的申请者又会遭遇什么样的待遇呢?
近年以来,北京和上海的家长心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现在申请美国名校战绩愈发惨烈
家长很困惑,他们身边不少公认很优秀的学生,都没能进入理想的好学校,反而像是南京外国语高中的学生近两年申请的结果比较好。类似分数条件的学生在甘肃、长沙就能被哈佛录取,郑州、昆明的学生能被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北上广是中国出名的三大城市,相对而言教育资源也会比较丰足。
在北京和上海,英语教师水平很高。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例如烟台,英语教师本身托福成绩可能都达不到特别高的分。这种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如果能考到108分,相较于在上海的学生、甚至是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学生的同等分数,这个来自烟台的学生非常有可能得到美国招生办人员更多的认可。
这就是美国大学思虑每个学生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不相同,而分别考虑的结果。
3
根据上面所说的,可以看出来美国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很重视申请者今后的发展潜力
现在北京和上海的很多家长开始培养小孩打网球、游泳,甚至有私人教练指导骑马、打高尔夫球,而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小孩直到高中才刚开始接触网球。
像美国加州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的小孩从小就有私人教练教网球,可是住在新墨西哥州的小孩很可能进入学校之后才拿到网球拍,还可能只是因为学校刚好有这个社团。
如果A学生从小就有网球教练,学了10年的网球,进入高中时成为校队队员。而B学生是高一才开始学网球,结果高一选不上校队,高二选上仅是板凳球员,高三时B学生升为主力球员。而高一时就已经选入校队的A学生,在B学生高三成为主力球员的时候还是普通球员,请问谁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比较强
当然是B学生。
所以课外活动在招生办官员审核中,观察的角度也不一定如中国家长和学生所想的那样,常常也和一些所谓专家的建议有出入。
美国高中很重视课外活动,在国内习惯性思维下,认为进大学的目的是要学习专业知识,为什么招生办还要看课外活动呢?
这是因为招生办是要观察你有没有留意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以及坚持学习的耐心,同时也从中观察和预测你的潜力
4
因为国内外信息不对等造成的差异性,中国学生在申请过程中总有很多误区。
因此请大家特别注意“资源”观念,这样在整个美国大学申请过程中才能保持思路清晰,否则大家总是会停留在错误的思考中。
  • 有的认为学生明明成绩很好但申请结果不好,可能是活动参加的不够多。
  • 或者是成绩很好,活动也参加的够多够好,但还是录取不好,肯定是申请文书写得不够好。
  • ......
其实这里误区太多了。大家要特别注意,越是好的大学越珍惜自己的平台。有限的位置要给最需要的人
什么是最需要的人?就是能够把学校资源使用和发挥得最好的人所以说不一定是选现在最优秀的申请者,而是选不仅现在很优秀,在未来也有发展潜力、能给予人想象空间的申请者
中国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好,是得到美国名校招生官们一致认可的。但他们申请美国名校却变得越来越难。
名校招生官们会反映,这些成绩全A、校辩论队、数学竞赛获奖、可能同时还是小提琴家、学生会干部的申请者,也越来越难给委员会成员留下深刻印象。
因为拥有类似条件的申请者实在太多了。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许多家庭经济条件明显改善,家长有能力也舍得花钱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正因为如此,中国学生失去了先前因出身贫穷或是成长背景特殊而具备的优势条件
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哈佛和耶鲁开始减少录取上海和北京的优秀学生,转而录取一些中西部和东北等二三线城市学生的根本原因。
虽然依照国内家长的评判标准,中西部或二线城市的学生不一定比一线城市的好学生条件优异。但在这些城市中申请美国本科,尤其是名校本科的人数,在全国总申请人数中所占比例不大。
所以,虽然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等局部地区录取人数增多或录取率提升,但宏观来看,中国学生被美国名校录取的困难性还是增加了
不过也不用过于紧张,只要努力了,必然就有收获。再大的困难,有百分百的努力信念做支撑,也能跨越!
 如果觉得我们文章不错,点个关注,每天给你推送更多留学干货。
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预约咨询,我们的专业顾问提供高/本/研方向的个性化申请建议和留学服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