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文学版图,无论如何,都不太可能缺了《百年孤独》这一块。
它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峰。
梁文道曾经形容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写作,“写出来的所有句子都闪着光芒”。
他说,“马尔克斯简直在耗散自己的才华,因为到处都是密集而充满华彩的段落,每一页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句子,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高度紧张、凝练的能量”
只说开头一句,“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下午。”
这一同时包含过去、现在与未来三种时态的奇迹般的开篇,在上世纪80年代,那个文学爆炸的黄金时代,曾令莫言、余华、苏童、陈忠实等后来的中国文坛大家醍醐灌顶——小说竟然还可以这样写。
至此之后,马尔克斯天才般的杰作,无形中影响着中国文学大河的流向。
去年年底,看理想App终于上线了《百年孤独》有声书。无论你是否读过《百年孤独》原著,这部有声书都将带你重新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魔幻史诗世界。(点击试听《百年孤独》有声书▼)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收听《百年孤独》有声书完整版
看理想主讲人杨照也从历史学和文学的双重视角,借由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马尔克斯的生活经历,解读这部经典之下痛苦与真实的生命体验。
拉美的历史,
不用“魔幻现实”恐怕无法书写
讲述 | 杨照
(内容摘自《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
我们看一下地图就可以知道,哥伦比亚在南美州的西北边,它的领土依照不同的地形分成了两大块——首都波哥大所在的山区,还有加勒比海沿岸的区域。

01.
“香蕉大屠杀”

哥伦比亚在殖民统治下的发展,是从加勒比海沿岸开始的,早先的西班牙人,还有后来的美国人,沿着海岸修了铁路,目的在于串联这个地区大型的香蕉园,而不是着眼于当地哥伦比亚人的交通和生计。
1905年,以波士顿为总部的美国联合水果公司进驻了这个区域,从此,巨大的香蕉园是哥伦比亚在殖民经济下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收入主要的部分却不是归哥伦比亚人、不是归当地的农民所有,而是进了美国和欧洲殖民者的口袋里。
加勒比海沿岸的这些香蕉园区,因而象征了殖民统治所带来的严重伤害。
当地香蕉的生产是由美国公司严格控制的。控制机制的一环,利用火车将所有的大香蕉园串联起来。因此火车在哥伦比亚人心目中的意义,和我们一般的理解、想象大不相同。
当我们说到火车,想到多半是人坐的、载人的车厢,然而,在哥伦比亚火车主要不是给人坐的。如果一天有40班火车,其中大概38班是载货的,而这38班当中,可能超过30班都是载香蕉的。
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在《百年孤独》里,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为什么会写出永远走不完的,一节又一节的货车车厢从面前经过,那样一种鬼魅的意象。
加勒比海沿岸的大部分的居民,他们都是香蕉公司的雇员,他们为香蕉公司工作换来的薪水不是钞票,而是只能够在几家特定商店使用,换取一般日常生活所需用品的这种代券。
这些商店当然是与香蕉公司有关系的殖民者开的,甚至就是香蕉公司的关系企业,这套严密的殖民控制——将种香蕉的劳力换得的收入,以垄断日常品贩售的方式再剥削一次,严密的控制、层层的剥削,再加上殖民者的傲慢,制造的长期不满,终于在1928年年底激发了一场大罢工。
罢工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到后来几乎整个加勒比海沿岸区域的香蕉园都加入了。但大罢工最后却是以政府动用军队收场的。
换句话说,哥伦比亚政府动用国家暴力来帮助美国的殖民公司镇压、屠杀哥伦比亚自己的农民,被称之为“香蕉大屠杀”的事件终结了大罢工,然而却没有确切的数字显示,究竟有多少农民死于在这场大屠杀当中。
事件的官方报告和民众的常识认知南辕北辙。官方报告说,事件当中一共死了9个人,如果只牵涉到区区9条人命,根本构不成大屠杀。
当地人们他们流传的说法则是,大概有两三千人在罢工之后就消失了。
02.
加西亚·马尔克斯登场
1948年4月9号,在首都波哥大发现发生了一场暗杀事件,被刺的政治人物叫盖坦,是当时自由党的党魁,他之所以能够在政界崛起,因为他勇敢地突破禁忌。
在1929年年底,他深入加勒比海“香蕉大屠杀”的区域,一个一个非常耐心地访问当地居民,试图拼凑出香蕉大屠杀的真相。盖坦很有耐心,进行了地毯式的访谈,光是那样的用意和他的姿态,就感动了当地许多当时还惊魂未定的人。
他们看到这样的一个年轻人不顾自己的前途,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坚持不断地去问,到底大屠杀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人们对盖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由他们的强力支持,盖坦一步步在政坛上升。
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他当上了自由党的党魁,并且非常有机会在1950年当选哥伦比亚的总统。盖坦的背景和政治前途有一个清楚的方向,他是以调查国家暴力和美国殖民公司的勾结起家的,依赖在香蕉大屠杀当中被屠杀,被伤害的加勒比海沿岸的居民们的支持取得的权利。
在这种情况底下,有人喜欢他,更有人痛恨他。所以在1948年4月9号下午1:05的刺杀事件发生之后,波哥大全城立刻流言满天飞,认定这应该是盖坦的政敌所主谋的。
盖坦被杀的消息引发了波哥大城市暴动,许多人愤怒地走上街头,为盖坦举哀,同时抗议常年跟美国殖民公司眉来眼去的这些买办的势力。抗议的人群相信,正因为盖坦如果当选了总统,就一定会阻挡、破坏这些买办的势力。所以这群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先下手杀了盖坦。
从下午到晚上,暴动当中的波哥大城内好几条街都陷入了火海,一片混乱。在4月9号下午三四点钟,距离盖坦遇刺地点大约500米,整个区域在暴动当中起火了,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一个波哥大大学法律系的学生,他在街上惶惶然地奔跑着,他遇到了一个朋友,对朋友喃喃念着,我完了,我完了,我完了。
朋友当然很意外,就问他说,你什么时候变成了激情的盖坦的拥护者?他回答说,不是,我的小说稿都被烧掉了。这位痛惜自己的小说稿被烧掉的人,就是加西亚·马尔克斯。
那一年他刚满20岁,刚刚在波哥大的文坛崛起,在重要的媒体《观察家报》上连续发表了三篇短篇小说,引起了重视,受到了鼓励。他狂热地埋首撰写他新的小说,但是很可惜,他写作的手稿竟然都在波哥大事件中被毁掉了。
对加西亚·马尔克斯来说,这次事件造成了比失落小说手稿更深远的影响。这个事件还有它延续的混乱,使得来自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年轻人,没办法继续待在波哥大,被迫回到了海边。
03.
拉丁美洲超越个别国家的统一性
1948年4月9号的波哥大事件发生在哥伦比亚,然而大部分的历史叙述提到这件事都会讲到卡斯特罗。因为在盖坦遇刺的那一天,卡斯托罗正在波哥大访问,他本来就是在这一天约好了要去见盖坦。卡斯特罗不是哥伦比亚人,而是一个跑到波哥大来参加拉丁美洲学生大会的古巴人。
这件事情表明了“拉丁美洲”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是拥有远超过地理意味的一个完整的文化单位。
古巴人会跑到哥伦比亚去参加革命,因为对他们而言,拉丁美洲具有一种超越个别国家的统一性,源自于殖民历史和语言因素的统一性。
拉丁美洲除了巴西使用葡萄牙语之外,其他的地方都属于西班牙语区。而且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之间有很多类似之处,很容易沟通。
沟通的语言就使得拉丁美洲的知识分子可以彼此互相了解,进而互相帮助、建立认同。
不过在文化统一的基础上,拉丁美洲同时有着严重分裂的政治局面。例如说哥伦比亚,是在1819年独立的,大概从1812年开始,它的历史就是一连串仿佛打也打不完的战争,先是反抗殖民者的战争,好不容易打完赢得独立了,紧接着就开始内战。
甚至反抗殖民的这战争还没有获胜,一边跟殖民者抗争,一边被殖民者之间就已经分裂、彼此敌对、展开内战了。延续超过100年的内战当中有各种势力的变动、流窜,有合纵连横,也有欺瞒背叛,大部分的时间里谁跟谁是敌人,谁跟谁是同志,整个状况都暧昧混沌。
以至于传统现行的历史整理,就是哪一年什么战役,谁输谁赢,谁掌握什么样的地区,谁又失去了什么样的权力。在这个地方要来讲述哥伦比亚的历史,就变成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我们曾经试图去理解哥伦比亚历史,我们就会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他在《百年孤独》里运用魔幻写实的手法,产生了不太一样的认同、更深刻的一点感受。
因为真的没有其他方法能够讲述这些内战到底是怎么打的。写实的历史叙述式的条理在这里瓦解了,不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知识形式所能够胜任的。
任何整理,都必然会偏离真相当中的那一份荒谬、混乱,那样一种庞大的不真实的感受,所以只有用魔幻又写实的手法,才能够去逼近,才能够去呈现那一段历史。
于是让加西亚·马尔克斯留名于世界文学史的小说杰作,就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诞生了,这就是《百年孤独》。
*文字节选自杨照《马尔克斯和他的百年孤独》,经出版社授权使用,由杨照本人讲述。
附:《百年孤独》人物关系图
(收听有声书时可对照使用)
📖
《百年孤独》有声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马尔克斯笔下的魔幻世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