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已夺去美国十万人的生命,触目惊心的死亡人数促使大部分地区颁布史上罕见的封城令。
很多医学专家也从一开始便支持抑制病毒传播作为应对策略,全世界只有瑞典等极少数国家采取“群体免疫”措施。
到底群体免疫是不是个好办法,这里请听一位华裔医生的个人观点。
在纽约执业的张学书医生表示,华裔同行中赞成群体免疫的人寥寥无几,他本人是其中之一。
太强调新冠会增加其他疾病死亡率
他表示,“武汉封城时我很反对,因为除了新冠,还有其他疾病,如肿瘤、心脏病,你太强调新冠,会增加其他疾病的死亡率。”
纽约抗疫期间,医院几乎都是新冠病人,患有其他疾病的人担心受感染而不敢去医院。
张学书表示,有个病人平时抽烟喝酒,几个星期前病人拉肚子,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叫他去急诊,但病人不去,怕去医院感染新冠病毒。
“晚上11点我劝他去急诊,第二天我去诊所,发现他等在门口,他说如果我感染了病毒就死定了,他浑身发抖,血压只有80和40,快休克了,我叫了救护车,送他去急诊,查出患了肠炎,他身体脱水,如果晚一点去医院,可能会穿孔死亡。这个例子说明,医院如果太强调治疗新冠病人,其他病人可能会耽搁治疗而死亡。”
不能保证有新冠疫苗
纽约封城,张学书也认为没有必要,“我认为应该以保护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为主,年轻人可以出去上班,当然前提是有防护。群体免疫在年轻人中可以形成,瑞典就是一个例子。”
群体免疫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打疫苗,另一种是让病毒自然传播,当受感染人数达到一定比例时,有了抗体的人便能阻止病毒继续传播。
张学书表示,多快形成群体免疫,要看病毒的传染性,像麻疹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需要90%的人感染才能群体免疫,新冠病毒可能需要60%到70%感染。
乐观估计的话,疫苗最快年底能出来,但也不能保证有疫苗,像艾滋病和丙肝疫苗,研究了40年都没成功。
新冠死亡人数怎么算才准确
据报道,瑞典死于新冠的人数高于比邻的丹麦和挪威等国家,因此有人指出群体免疫要付出重大代价。
但张学书认为,瑞典死亡人数应该跟本国往年同期的死亡人数做对比,以及与今后5年做长期性对比,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出死于新冠的人数。
他指出,很多死于新冠的人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例如西班牙和德国的新冠死亡病人平均年龄大约80岁,如果不感染新冠这些人不久也会死亡。
他引用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指出,纽约州2019年3月1日到4月25日期间,死于癌症、心脏病、意外事故、中风、流感、艾滋海默症等的人数大约1.6万,与今年同期死亡人数只相差大约5000人。
“新冠到底导致多少人死亡,该怎么计算才比较准确?我认为应该拿纽约往年从1月到5月的死亡人数,来跟今年1到5月的死人人数做对比,才能有比较准确的数据,”张学书说。
经济损失会造成更多死亡
张学书认为,封城会有长期负面影响,如果经济水平下降,医疗水平也会下降,死亡会随着增加。“人是离不开正常生活和人文关怀的,硬性封城,很多人会死于其他疾病。”
他指出,在考虑生命代价的同时,也要衡量社会损失和经济损失是否值得。
“生命是不是真的无价?生命无价,那是理想社会,这涉及到伦理观问题,例如有些病很罕见,病人一年要花100万到200万医疗费,这些钱也可以用来医治那些可预防的疾病,如果为了少数得了罕见疾病的人,放弃了对更多人的救助,是否值得?所以,生命并不是无价的。”
“任何决定都要考虑价值,一方面代价太高,会忽略其他方面的照顾。如果一年后还没有疫苗,难道再封一年吗?经济引起的衰退,进而引起的死亡,可能会大于今天。”
群体免疫不等于不采取措施
反对群体免疫者认为,即便新冠死亡率只有1%,美国3.5亿人口,死亡数量也会非常巨大。
张学书指出,纽约州政府的调查显示,纽约市约四分之一的人感染了新冠,相当于200多万人,这就意味着,新冠死亡率可能只有大约0.4%。
如果从一开始把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保护起来,死亡的人不会这么多。“群体免疫不等于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是让健康的人不受封城管制。我认为对健康的人来说,不应该这么严格地要求他们居家。”
张学书指出,纽约市25%感染率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是轻微感染的人很多,第二是非常容易感染,25%相当于两百万,防也防不住,但绝大部分都挺过来。
“有几个老人家问我,四分之一人感染,我怎么办,我说你少接触,做好防护,有位75岁老人家抽烟、患慢性肝炎,他心态比较乐观,也康复了,因此要乐观,不要恐惧,但防护要做得好。”
纽约继续封城是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张学书说,“抛开集体免疫,也不能有那么严格的管制。要在合情合理下适当给大家自由。经济是社会运行的支柱,弄垮了会造成方方面面的影响,现在我们看到小商家不是担心感染问题,而是更担心未来的生存。怎么应对都有它的缺点,但我一直赞同瑞典的做法,只要保护好老人家,做好防护措施,完全可以重开的。”
精彩推荐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