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星言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视频,几个六七岁的孩子在公园里玩唱歌游戏。
老师让大家唱儿歌接龙,结果大家一开口,都是《学猫叫》《小苹果》这类的洗脑神曲。
当时第一反应是,现在的小孩都只会唱这类歌了嘛?
仔细想想,好像这些年,根本没有什么适合孩子唱的歌。能想到的可能还是上个世纪那几首经典,简直就是创作大断层。
偶尔能听到的几首,有歌词也特别让人不忍直视。
比如,有一首歌叫《我有一个好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亲来骂是爱,那也是好爸爸。”简直让我三观崩塌。
还有什么《大笑之歌》,全程除了“哈哈哈……”,就是“哈哈哈哈……”,毫无灵魂可言。
现在很多孩子歌单,要么是日韩的流行音乐,要么是国内的一些网络成人歌曲。
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业内人士说,一方面是老一辈优秀的儿歌创作者相继辞世,部分音乐机构转型改制,所以没人写了。
而另一方面,其实是经济利益的驱动。更多人会把精力投入到那些,受众广,传播速度快,收入高的流行音乐的创作上。
如此一来,根本没有多少人关心孩子应该听什么歌,更没有人给孩子写歌。
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说:
我们现在特别缺少优越的儿童歌曲。良莠不齐的国外流行音乐大量涌入,对孩子的审美观价值观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深以为然。
很多人觉得,不就是儿歌嘛,没多大事儿。
然而,孩子的事儿无小事。
在孩子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那些萦绕在耳边的旋律,那些不断重复的歌词,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而同样的,好的歌曲,能给人美的熏陶,更能引导孩子向善,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
幸运的是,终于有人开始重视这件事了。
早在2017年,腾讯联合北京荷风艺术基金会发起了“艺术行动。”
去年六一,“艺术行动”发起了“为孩子写首歌”的儿童音乐共创大赛,为的就是能让全社会各界的力量集合在一起,给孩子写好歌曲。
有特别多音乐领域的牛人,和有创作才华的人,都参与了进来。
比如,腾讯邀请了中央音乐学员的院长俞峰,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国际钢琴大师郎朗,还有音乐教育家周海宏老师做评委。
还有好多其他音乐人,明星歌手,大众创作达人,也都来给孩子写歌。活动收到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2000多个师生提交的8150个作品!
其中有一首歌名叫《爸爸》,特别让我感动。
有你的世界如童话般,伤心时你是我的靠山,捧我在手心呵护百般……所有的困难您来承担……
每一句,都是满满画面感,那个为了保护整个家而辛苦的父亲,好像就在眼前。
作者邬静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为了帮她实现音乐梦想,她父亲就开出租车供她上学。
这首歌就是在爱与感恩下创作出来的。
好的艺术,能让人感知美,更能让人创造美。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孩子有机会得到好的艺术教育。
蔡元培曾说:“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
在很多人眼里,艺术教育也许可有可无。然而,真正的教育,从来是润物细无声的。
好的艺术会在不知不觉中,为孩子播下美与善的种子,然后在某一天发芽壮大,为梦想插上翅膀,成为点亮他们未来的光。
雄安新区雄县,有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叫梁天琪。
梁爸爸在当地做冷饮批发的生意,平时店里有个小音箱,晚上没什么事儿的时候,爸妈会把音响拉到门口,天琪和小朋友们就可以在店里唱歌。
那是每天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可是,那时候学校没有什么资源,他也没有什么机会真正接触音乐。
2019年腾讯举办了“田埂上的梦想”艺术行动音乐会,他作为学校的代表,登上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舞台。
那是他第一次站上那么大的舞台,第一次穿演出服,第一次化妆涂口红,第一次给那么多人唱歌。
那时的他也许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和郎朗,许巍,朱亦兵这些音乐领域的大牛同台表演。
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和王俊凯一起唱歌,一起录音!
今年儿童节,腾讯艺术行动推出公益数字专辑《儿歌新唱》,其中的主打歌《点亮》,就是来自雄安新区的梁天琪、常天爱、佟梦恬小朋友和王俊凯一同演唱的。
这张公益数字专辑,已经在QQ音乐正式上架,里面有陈粒等多位明星演绎的儿歌作品,还收录了4首全新的在“共创大赛”中获奖的原创儿歌。
其中有一首歌叫《雪娃娃》,超好听。
远方的雪娃娃,你是否真的如诗画,让我亲爱的爸爸想你在天涯。远方的雪娃娃,我一定牵着你的手,因为你是故乡亲爱爸爸的家。
那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写的词,她是南方的孩子,而她爸爸却长期在北方工作。
想念的时候,只能打电话,爸爸就会告诉她北方下雪的样子。
于是她写了一首雪娃娃,不是因为她想要玩具,而是因为她想变成雪,这样就能陪着在北方工作的爸爸了。
音乐是情感的寄托和爱的升华,而艺术教育的意义,不就是应该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美,发现爱吗?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过: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为什么我们说,艺术教育特别重要?
我们不是要求孩子一定要成为艺术家,而是让孩子有更开阔的眼界和视野,更多的信心和审美,更广阔的未来和可能性。
因为艺术,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2020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提出,要把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系统。
要把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严格落实,要把以前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其实,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艺术教育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芬兰,音乐是6-12岁孩子的必修课。
在法国,幼儿课程中,绝大部分都是和音乐美术相关的。去旅行时,你会看到各大博物馆里,到处都是小学生认真欣赏艺术的样子。
在俄罗斯,周末大家去得最多的地方,是歌剧院。孩子从小就会穿上小礼服,沉浸在音乐的熏陶里。
其实,艺术教育,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些印刻在脑海里的歌曲,那些看过的展览油画,那些亲手制作的工艺品,都会成为他们将来自信和创造的源泉。
然而,城市里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展览,甚至可以和名家一起学习。在一些偏远乡村,艺术教育其实是非常匮乏的。
哪怕是距离北京仅仅2个小时车程的乡镇,据调查也只有16.7%的中小学有专门的音乐老师,而且这些人还大多数都是非科班出身。
换句话说,对于很多人来说,艺术教育是可望而不及的奢侈品。
令人欣慰的是,腾讯艺术行动开展了“互联网音乐教室”的项目。
全国包括新疆四川在内的10个省份,有100所音乐教室都已经落地了。通过音乐智能设备,和专业的音乐老师的在线授课,超过8万的乡村师生,有机会体验音乐教育。
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腾讯发起了“王俊凯AI唱我的歌”项目,十点读书也作为特邀媒体支持参与其中。
腾讯用AI Lab打造了一个数字人,只要你选择代表自己童年想象的关键词,人工智能“艾灵”就能在线创作乐曲,并且唱出来,简直不要太牛!
如果你想唱歌,在线就可以学,并且还能得到智能AI的实时反馈,相当于身边有了一个全天候的专业音乐老师,超级方便。
也正因如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里,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越来越多的孩子有机会接触音乐,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我始终觉得,内心充满艺术和美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
艺术教育,不应该是属于少数人的奢侈品,也不应该成为学习之余的附加品,而应该成为每个人孩子成长路上的必需品。
☟点击阅读原文,和王俊凯一起,给孩子们DIY“新歌”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