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2020年的香港惹人瞩目,讨论很多。
香港怎么一步步走到了今天?香港人的焦虑到底是怎样的?在中美经贸关系充满变数的现在,香港会何去何从?如果美国真的取消香港特别关税区地位,那么对香港、对内地经贸究竟有多大影响?
……
香港的问题不仅仅是香港人的问题,不能光愤怒、嘲讽,它也关系内地数百万家庭的生意和生活,怎样共克时艰走向共赢,才是可选项,这个目标怎样实现?
香港为什么能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
原因很多,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总结,那就是“运气”,过去百年,赌了三次国运,赢了三次。
1、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1937年的香港还很普通,在大英的殖民体系里各种指标都不显眼,抗战爆发,两样重要资源蜂拥而至。
一是人才。
当时内地人为避祸相继来此,香港人口短时间增加了60%,尤以上海人为主,等到日本人被击败内战开始时,更多的内地人来到香港。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说:“这两年,上海人在香港,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
中国杰出的知识分子、在野政客和富有商人都把香港视为最佳庇护所。
二是金钱。
1946年至1950年,内地流入香港的资金超过5亿美元,这可是一笔巨款,仅1949年8月11日一天流入的黄金即达2万两之多。
那几年,差不多半个上海搬到了香港,当时的上海是世界TOP级城市,远东“灯塔”,发达程度从这张淞沪会战时的老照片就能看出一二:
有人有钱,想不搞出点动静都难。
2、第二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50-70年代初。
史家有讨论,以当时兵锋之盛,为什么不直接武力解决?原因很多,当时高层的考虑是这样的:
那时候外部环境恶劣,香港就是大陆留下的一扇窗。另一层考虑是,当时美国试图接管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让香港留在英国手里,对我们更有利。
事实确实如此,50年代经济困难,朝鲜战争后美国允许“港制品”进口,并很快成为“港制品”的最大市场,香港有那么多产品吗?其实很多来自内地,比如江西共青城的鸭绒通过这个渠道出口,一度成为这里的主要收入。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从外部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渠道没了,那就只能转头向西方寻找,标志性事件就是70年代初总设计师主导的“四三方案”:用43亿美元外汇大规模引进西方的26套大型技术设备。
大家熟悉的上海石化,燕山石化,齐鲁石化,武汉钢铁,南京钢铁都是那时候引进的,但实操中问题很多,双方是两套规则,政策法律上也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一个在技术、物资、资金方面有能力的中间人搭桥,毫无疑问的,香港就是。
3、第三次赌国运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
如果说之前香港从大陆获益是间断和偶然的,那从改革开放之后,就变成了大流量的持续输入。
香港成了大陆和西方经贸往来的最重要中转站,巨大转口贸易量使得香港迅速崛起,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和自由贸易港。
看下香港的GDP就能看出这种趋势,70年代末,香港经济开始腾飞。
赌了三次国运,次次都赢,再加上香港人的勤奋和职业素养,终于有了现在的模样。
现在提到香港经济,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高房价。
甚至有人以为跟内地一样,房地产才是香港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实这是巨大的误会,高房价是果非因,几大富豪能把房子卖得那么贵,是因为数量庞大的中产支撑。
有钱人为什么这么多呢?大多数都来自于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金融、贸易、旅游和服务业。
香港统计处每个月都会发布四大支柱产业数据,实为香港晴雨表。
其中最大头的是贸易,贡献了21%的GDP,其次才是金融。
为什么贸易这么发达?
香港在世贸体系里地位特殊,属于特别关税区,是实至名归的自由港,有配额还免税,利用香港进行转口贸易,一定程度上就绕开了一些国家的进出口限制。
所以看中国大陆的出口目的地,第一是美国,第二就是香港,占比14%,超过日本+韩国+德国的总和。
贸易发达,所以交通繁荣,以香港弹丸之地,能出包玉刚、董浩云这样的船王,直到2004年之前,香港的葵青货柜码头都是全世界最繁忙的货柜码头。
这时候的香港用“钱漫脚面”描述一点都不为过,产业链的后端,则是发达的金融体系,各种服务业都无比繁荣。
香港人用英语迎接全球投资,用粤语在大陆寻找商机,钱赚的不要不要的。
这是快钱,模式简单、效率很高。
这就像高速公路的收费站,第二大经济体七分之一的货物途经于此,不赚钱很难;
这也像金融行业的牌照,光是制度套利可以赚的盆满钵满;
还有人说香港就是大陆的“马甲”,繁荣主要是因为背后的金主日渐强大。
归根结底,香港财源广进源自于“窗口效应”,这是过去四五十年繁盛的基础。
很多人不解,中国早都加入了WTO,为什么还要绕道香港做转口贸易呢?
举个例子就清楚了,大家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的金融和贸易到底有什么优势。
比如你在长三角有个公司,接了美国客户100万美元的订单,总成本70万美元。你怎么完成这个订单呢?
1、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双边贸易,你把货物报关出口运往美国,然后美国人把100万货款给你,你赚30万美元,但别忘了交税。
这里面有个风险。因为有外汇管制,额度是有限的,如果你超出了外汇额度,那超出部分的货款就结汇成人民币。你要是还有进口的需求,那也会有外汇管制的问题,超出的额度需要向银行购汇。
这就让很多企业面临汇兑损失的风险,汇率波动大时,搞不好就白干了。
像2018年航空公司因此损失惨重,中国国航汇兑损失23.77亿元,东方航空为20.40亿元,南方航空为17.42亿元。
2、第二种方式是在香港成立一个贸易公司,同样的订单怎么操作呢?
在接单环节,用香港公司的名义接定单,然后香港公司再向上海的公司采购,合同金额比如80万美元。
上海公司生产完了直接去报关,把货运到美国,虽然中间还有一些改提单之类操作,但利益是显著的。
美国公司会把100万美元打给香港公司,香港公司按合同把80万美元打给上海公司。这样上海公司的税基就只剩10万美元,比原来少了很多,汇兑风险也会小不少。
剩下的20万美元留在了香港公司,如果账户是开在香港的,那基本是自由的,可以直接提取,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如果账户是开在国内的离岸账户,那资金也可以自由汇给国内、国外、公司或是个人,无须提交任何政府批文、报关单、核销单、发票、合同等等。
大家都方便,而且利润更多,这就是转口贸易在香港大行其道的原因。
传统货物之外,高科技产品也很依赖这个渠道,在2017年,大陆就有价值331亿美元的通讯设备,258亿美元的集成电路设备,167亿美元的计算机设备转口香港。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半导体芯片行业,绝大部分的进出口也都经由香港,这早都是业内行规。
但很多七十年代后出生的港人以为香港生来如此,未来亦应这样。
怎么会呢?
香港崛起的关键,就是“买办”的身份,像当年广州的十三行商人,虽然富可敌国,但身份一消失,财富也随之灰飞烟灭。
为了保持香港的这个窗口,大陆常年专供生鲜蔬菜肉类甚至饮用水,城市财富亦在不断增长,但最近这些年,少数港人却日益不满,摩擦渐生。
其实一些香港人的绝望很容易理解。
因为一直有“奶水”喂养,别说断奶,奶水少点都受不了,习惯之后改变就很难了,最近这些年的技术革命、消费变革香港基本都没赶上,金融业也是在错失几个大机会之后才开始痛定思痛有了点变化。
最主要的是,整个香港被地产绑架,老钱纵横,普通人太难了。
70年代开始,大财团和地产商在香港崛起,开始操纵土地供应,先是颁布规则,70%土地只能做绿地闲置,只要有官员想改革增加土地供应,房地商“圈养”的各种组织就会被放出来咬人,通过“民意”逼迫他们减少供应。
每个买了房的香港人,也会为自己的既得利益摇旗呐喊。急剧减少的供应使得香港地价飞涨,楼价自然也是飞涨。
所以现在的香港,除了少数超级富豪和一部分中产,剩下的都是大批贫民。700万人的香港,居然有100万人是笼民。
其实不是没机会改。
1997年,第一任特首董建华上任,雄心勃勃的提出了“八万五计划”,每年提供不少于85000个廉价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七成家庭有自置居所,结果公屋上市时,50万有产者上街,抗议房价下跌,拉着横幅要董滚蛋。
于是没了下文,董只能寄望高科技,打算投资100亿干半导体,特地找了中芯国际的张汝京合作,然后,全港媒体都在连篇累牍的质疑台湾人来香港炒地皮,即便后来张汝京承诺只租不买,港人依然不依不饶,直到把张汝京赶出香港了事。
但这种“投喂”拉动模式能持续吗?好像没有先例。
上海自贸区2013年9月设立,次年逐步运行,对香港影响巨大,2015年香港转口贸易额同比跌了18.2%,主要就是因为内地贸易额的下降。
这种跌势没有延续,是香港更努力了吗?肯定不是,很多人抱怨自贸区的进度,其中未必没有照顾香港的因素。
而且一个确定的趋势是,内地越开放,香港越悲惨。
拿购物来举例子吧,二三十年前,香港就是内地人的购物天堂,自由行放开前,你说去趟香港,一堆人求你带货,自由行之后,大家蜂拥而去。但现在呢?不说海淘影响巨大,自由行目的地也越来越多,很多人直奔欧美日,香港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所以每个香港阶层都在寻求出路:
  1. 顶层目标明确,不论国籍还是资产都在“去香港化”,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非常希望时光倒流,回到20年前那样,香港成为大陆唯一的对外窗口,但怎么可能呢?
  2. 底层希望渺茫,最希望变革,但没有话语权。
  3. 中间层纠结,不仅担心收入,还有严重的身份焦虑。
大英帝国回不去了,但骨子里又看不起内地人,以前还有收入上的优越感,这些年这个优势也越来越小,于是一些人开始把内地设定为出气孔,总的态度就是你支持的我反对,你反对的我支持。
典型的例子比如被人指为“赴港生子源头”的庄丰源案,就能看出其中的抵触情绪。
庄丰源1997年9月在香港出生,父母都是内地人,在赴港探亲期间生下了他,由拥有香港居留权的祖父照顾。但香港政府根据《入境条例》认为其身份不合法,要将庄丰源遣返回内地。庄的祖父提起诉讼,法院据基本法要判其胜诉。
内地提醒说,这可能会刺激更多内地产妇赴港生产,这个建议被公开后,港人“民意”不干了,认为这是干涉香港法律,庄丰源终于获胜。
不过其后每年数万产妇赴港,大小医院被挤爆,港人苦不堪言,香港法院只好再次修改司法解释。
奶粉也是一例。有些内地代购的扫货行为确实令人发指,港府于是下令无限期禁止游客携带大量奶粉出关,违规者将没收奶粉并高额罚款,但禁令一出,香港奶粉却变得滞销,如今,海淘盛行,想挣这个钱也难了。
香港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除了背靠大陆赌国运,另一个关键词就是“开放”,不过这些年,旅游、购物时不时就出现摩擦而且不断放大,甚至香港引以为豪的大学教育也针对大陆学生,这就真让人诧异了。
香港的个别“精英”甚至提出了“大陆人禁入”的倡议,情绪替代理性,愤怒不过是无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个逐渐封闭的香港没有未来。
从2004年丢了全球最大集装箱港口的宝座之后,香港的排名一路下滑,上海港增速倒是越来越快,吞吐量越来越大,到现在已连续9年是全球第一货柜港了。
没有贸易,自由港怎么支撑?而且新的威胁也来了。上周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向国会递交报告,威胁取消香港的特别关税区地位。
这个威胁真要是成了真,那香港可真麻烦了,这么多年建立的优势:
全球自由经济体排名第1;
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排名第2;
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第3;
全球金融中心中排名第3;
股票市场世界第5、亚洲第3;
基础建设竞争力全球第1;
航空货运量全球第1;
机场国际客运量全球第3;
……
这些都可能逐步瓦解,像很多曾经繁荣过的港口城市一样。
但这些极端情况出现的概率不高,这是美国人放出的博弈新砝码,就像之前的华为一样,但香港更复杂,全球化如丝般缠绕紧密,不会因为一个政策逆转,过去几十年,上千家美国公司来到香港,美资也是香港最大的外来资本,按蓬佩奥的建议,没有赢家。
对于大陆,尽管自贸区尝试越来越多,但香港仍旧是最佳窗口,它所拥有的贸易便捷度和金融自由度,还是大陆城市短时间无法取代的,怎么处理香港问题,考验执政智慧。
有人说香港又走到了十字路口,其实可选择的只有一条路,这不光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内政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容讨论的,说到底,大家都在一条船上,香港需要好运气的再一次光临。
丫丫商务合作微信:shantouwushuxi
(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合作事项)
丫丫内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