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置顶,每天一句话,学英语看天下
晨读 第526期
01:32起词汇讲解 | 08:42起只听点评 | 24:49起原文朗读
 怕太长你不听 
▸ “黑人”的英文表述有何讲究?
▸ 这次事件为何会引起如此大骚动?
▸ 特朗普的犀利表态应如何看待?
Tear gas and burning cars in US cities as unrest continues
微词卡和晨读营见文末
Tense protests over the death of George Floyd and other police killings of black men grew Saturday from New York to Tulsa to Los Angeles, with police cars set ablaze and reports of injuries mounting on all sides as the country lurched toward another night of unrest after months of coronavirus lockdowns.
来源   美联社
本期63词  |  累计24382词
Happy Children's Day!
本来是个天真可爱的日子,
但看看成年人的世界……
却是这般的复杂和暴力。
尤其是过去这周末,
美国发生的一切,简直让你怀疑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国——
这一边,钢铁侠马斯克成功完成史上首次由私人公司承担的载人航天发射任务,
再次印证了美国蕴藏在社会土壤里的科技实力;
另一边,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火光冲天、打砸抢烧的美国……
种族、暴力……
这个国家用无数疮疤累积起的标签,
如今又添上新的伤痕。
美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
或许是正在崛起的中国需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够回答、也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但放在眼下,我们可能首要关心的问题就是——
透过各种触目惊心的画面,
(首都华盛顿的骚乱,CNN总部被砸,记者被逮捕,白宫受冲击……)
美国这波骚乱到底有多严重?
以及(透过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极具冲击力但又带有相当碎片化的镜头)
我们该如何不失理性地来看待美国这波骚乱?
Ta的来龙去脉如何?
对特朗普的选情(乃至中美关系)到底有何影响?
今天一如既往,我们用事实打底,有一说一。
1
老规矩,首屏先讲英语。
想跳过英语直接看干货的,扫码一键直达我们只讲干货的新号——
先请上一贯被视作最客观、最中立的美联社头版标题——
(但即使是ta家,昨天的头版头条标题和配图也是非常扎眼)
随着动荡持续,美国多个城市已经出现了催泪瓦斯和被点燃的汽车……
坦率说,这标题都不是个完整的句子——
谓语动词都没有,更像是将有冲击力的字眼一个个给你罗列出来。
打头阵的——
tear gas:催泪弹或者催泪瓦斯,骚乱场面的标配。
tear,作名词表示眼泪;作动词表示撕裂
注意!!!
词性不同发音也不同。
除了催泪弹,还有燃烧的汽车(burning cars)……
这里若要死磕语法、词法,burn 不能忽视~
burn,作动词讲的时候,自带主动与被动的双重含义
① 人做主语,表示把……点燃:sb burns sth.。
我把那堆木头点燃了。
I burned the wood.
② 不强调是被谁点燃,仅表示……正在燃烧:sth. burns。
带着这感觉,burn 如果作形容词,有两种形式——
直接加 -ing,变成 burning,表示:被点燃过后熊熊燃烧的状态。
加 -ed 或者用其特殊的过去分词 burnt,表示:已经燃烧殆尽。
burning 强调正在燃烧的状态,而 burnt 是描述燃烧后的灰烬
所以这里,用词取舍之间,可见 burning cars 更有画面感,并且更像是仍在持续的事态。
而对于这场骚乱的定性,最中立的美联社选择的措辞是——
unrest,顾名思义,表示:不宁,不安;动乱,骚乱。
unrest 这个词那是相当的中性
既不像 suppression(镇压)——听上去就在责备当权者
也不像是 violence / riot (暴乱、暴动)——把棍子打在了示威者身上。
所以,就属这个 unrest (不安宁,动荡),是个最中性的说法。
那美国的这波骚乱因何而起?又闹得有多大?
正文开头就信息量满满——
围绕这位男主之死以及警方对其他黑人的杀戮所激起的激烈抗议,在周六继续延烧……
主语部分很长,动词 grow 前面的部分通通都是~
注意其中的中心词——
protest:抗议、反对。
这里用复数,更是表示遍~地~开~花~的抗议。
而且就程度来说,那是相当的紧张、紧绷(tense)。
除了抗议形式很吃紧,关键还要看抗议主题(protest over sth.)。
这里讲的非常明确,直接原因就是——
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
后面还紧跟其他原因——
警察对其他黑人的伤害。
这话一语双关——
既解释了前面这位乔治怎么死的;
也揭示这并不是个案,但更像是由导火索引发的一个蓄积已久的社会问题。
说到黑人(black man)的表述,容许我说一嘴——
我们经常听人讲,如今美国人为了政治正确,觉得用肤色来描述一类人涉嫌歧视,所以就不把黑人叫 black man,而是 African American (非洲裔美国人)
但你看这里,一向重视措辞的美联社,在这里就用了 black man。
怎么肥四?
我觉得是有意为之~
当然不是出于歧视,反而是为了凸显这种“歧视的存在”。
简单理解就是——
不管是在奥斯卡颁奖礼上面还是严肃媒体当中,但凡涉及对黑人不公的言论,都反而会刻意使用 “black”——其实就是为了点出这种由于肤色而歧视的现象。
因此在美国,围绕黑人的表述,真正准确的政治正确应该是——
不是不让说,而是白人不能说,黑人可以说;
或者用于凸显批判这种种族歧视性说法时,不仅要说,而且要大说特说。
回到原文——
紧张的抗议是由警察杀害黑人而起,
并且整个事态就用一个动词:grow ,≈develop,说明事件仍在发展中……
并且这种发展不仅在程度,也在于空间——
从纽约到塔尔萨再到洛杉矶。
塔尔萨(Tulsa),位于美国中部奥克拉荷马州的城市,人口才40万(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但这次却闹得非常凶。
另外比ta闹得还要凶,并且更受瞩目的——还有洛杉矶。
从纽约到塔尔萨再到洛杉矶,
从列举次序来看,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一路横扫……
这表明——
东西南北中,全美在骚动!
具体的场面描写得也很文艺:
with the police cars set ablaze 警车被点燃
其实逻辑上的完整表述应该是:police cars were set ablaze。
ablaze,脱胎于名词 blaze(火苗),表示:熊熊燃烧的,火光冲天的。
除了这样具象的画面之外,
受伤人数也在持续增加。
injury 表明有伤而没有亡,说明目前的骚乱还没有造成死亡(事实上后续已经有死亡人数报出)
但~是~
由于眼下骚乱仍在继续,
这里措辞出于严谨,你看——
不是直接用受伤人数(injuries)而是用了reports of injuries,表示被报出来的受伤人数。
受伤人数现在是什么状态?
mounting。
mounting 跟 mountain(山)一脉相承。
mount 作动词,表示:向上攀登;这里指:(伤者)人数持续上升。
之后内容更是表明——
on all sides,警方、抗议方、(支持当局这一方的)游行群众,都各有人员在这场骚乱中受伤。
看后半句对整个局面的概括——
整个国家又在摇晃中迈向另一个动荡之夜
lurch,本意指摇晃,步伐不稳的蹒跚前行,颠簸前行。
比如:谁颤颤巍巍站了起来。
He lurched to his feet.
汽车颠簸着向前开。
The car lurched forward.
像这里其实有点暗喻手法——
美国现在就像一辆行走在坑路上的车,一路跌跌撞撞驶向又一个动荡之夜……
也在暗示,之前的骚乱已经持续好几天。
而且这场骚乱的更大背景是——
因为疫情而封锁数月。
作为新闻社稿件,美联社的这第一段,
尽可能地将新闻要素塞全,
这里尤为直白的是,道出了这场骚乱的缘由——
直接原因:白人警察杀害了黑人;
更深层次的背景:这些年来时常就会传出的白人警察对黑人的暴力执法,以及这个国家已经历经数月的疫情封锁。
2
说完英语,我们今天着重谈大家关心的几件事:
第一,这场骚乱到底是怎么起来的?
毕竟美国种族问题由来已久,这白人警察对黑人施暴也不是一起两起,但为什么偏偏这次这事能闹得更大?
第二,这些出现了很多触目惊心的画面(包括商店被抢,汽车被砸……);
我看我们的媒体有的配文说这哪里是美国,简直就像叙利亚。
但关键让我们的三观冲击很大的是——
在这样一个新闻自由至上的国家,这次居然出现了在正常的直播报道中记者直接被抓,而且连CNN总部都能被砸,
所以不免会让人感觉:
美国这次是不是真的闹很大……
第三,对照着周末美国出台的一系列压制中国的强硬措施,
更是让我们感觉到十二般的困惑——
为什么自己国家都烽火连烟、火烧眉毛了,
还能这么跳脱,不安内,先攘外,到底图个啥?
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基于事实,一一说道。
3
先说说事情的缘起。
可能大家都听说了——
又是一起白人警察致死黑人嫌犯的故事。
很多真相其实隐藏在细节当中,所以整个过程我给大家具体讲讲——
事情的发生时间刚好是在上个周一
地点位于明尼阿波利斯——这是美国中部(注意不是在中南部)跟加拿大接壤的明尼苏达州,
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城市,但人口也就40万不到。
但在这座城市,有将近20%是黑人,远高于美国黑人12%的平均占比。
上周一晚近八点,故事中的这位黑人主角——46岁的乔治·弗洛伊德走进了一家街口的零售店。
店虽小,但据说因为能买到一款独特的薄荷脑味香烟而远近闻名~
当天,这位弗洛伊德跟店员一手交钱一手交烟
但没等他走出店门,店员就发现——他给的是一张20美元的假钞……
于是店员就跑出去,发现弗洛伊德就坐在自己车里面。
店员找他要回香烟,他不给。
不过据后来店员给警方的笔录称:
弗洛伊德在那时候“行为就不太对劲”,感觉他“那会儿已经喝得很醉了”,并且“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于是,店员在当晚8:01的时候向警方报警。
没多久,警察赶到。
注意!!!
这时候来的并不是这次引发风波的那位sir~
这位首先抵达的警察在店员那了解情况后,
开始非常谨慎地靠近弗洛伊德停在商店外面的那辆车。
而且据目击者描述:
当时警察在靠近弗洛伊德的过程中非常谨慎,
一只手还按在屁股后面的枪上……
原因有这么几点——
第一,车上除了弗洛伊德外还有另外两人;
第二,根据弗洛伊德当时的状态,警方怀疑他已经磕了药了。
很快,更多警察赶到,并且要求弗洛伊德下车。
再接下来,警察就要求他坐到警车的后座去,这个时候弗洛伊德表示了抗拒。
但是对于这一段,明尼苏达警方在最初公布的新闻稿里称,他是“肢体抗拒警方”
但根据后来起诉官的材料——
弗洛伊德根本就没有纠斗殴打警方,只是在不断的示弱。
一度说自己有“幽闭恐惧症”,然后又不断的说自己无法呼吸。
甚至后来警方让他站好,他都站不直
用起诉文件的话说就是说,他“故意地瘫倒在地上”。
此时,本案警方主角——44岁的乔文(Deric Chauver)就站了出来,
并且显然,他觉得弗洛伊德这番话要么是演戏,要么是因为磕了药。
所以任凭他怎么叫唤,
乔文直接将其双手倒扣,
摁在警车后方的地上,
然后就是引发这场众怒的历史性的一刻——
乔文把他的左膝盖死死摁在弗洛伊德的头和颈部,
相当于是以跪姿压在这位黑人的脖子上。
接下来,就是弗洛伊德在地上不断地表示:
I can't breathe. (没法呼气了。)
甚至都喊妈妈~
Mama, please!
但是对于他的呼喊,其中一名警员表示了不屑,只是说:
“看你现在说话没问题”。
事实上,我看了这段视频——
确实这位弗洛伊德在表示无法呼吸时,他的中气真的还是挺足的,也不是那种有气无力的感觉。
但不管怎么说,他在脖子被膝盖顶着的过程中,却是越来越虚弱,到后来就完全没了反应……
并且在这期间,
乔文警官跪姿锁喉的画面被周围一大圈的路人拍摄下来,
并且不断有人让他把脚拿开,并告诉他膝盖下方的男人已经毫无反抗。
甚至我看《纽约时报》的报道——
乔文的一个同事还试图表达了担心,说要不要把弗洛伊德给翻过来。
而乔文的回复是——
NO!我们就要保持这个姿态。
结果,这个膝盖锁喉的时长被几乎所有的美国媒体都报道了——
乔文用他的膝盖压着弗洛伊德的脖子,足足压了有8分46秒,
并且在弗洛伊德已经不做声、没反应过后,乔文的膝盖还继续压了2分53秒。
在这以后,被发现已丧失知觉的弗洛伊德才被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并且在送院后不久的9:25被当地医院宣布死亡。
想想——
一个半小时前,弗洛伊德不过是揣着一张20美元的假钞从杂货店里买了一包烟而已;
一个半小时以后,人已经不在了……
4
结果第二天,也就是美国当地时间的周二,
这段白人警察对毫无抵抗的黑人跪膝锁喉的视频在美国社交网络疯传……
特别是在视频当中,
弗洛伊德反复呼喊“我无法呼吸”,
还有路人反反复复恳求(甚至咒骂)警察“赶紧松手”的呼声,
与乔文警官那无动于衷的姿态相呼应。
再到最后已经丧失知觉的弗洛伊德被抬上救护车那一刻……
视频:https://v.qq.com/x/page/y0972kyi6lo.html
坦率说,这个画面我看得非常揪心,
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第二天有这么多明尼苏达人要上街。
事实上到第二天的时候,明尼阿波利斯的警察局长就出来宣布——
涉及逮捕弗洛伊德的4名警察已经被全部开除,而且联邦调查局(FBI)已经介入调查。
但这依然无法阻止人们的怒火。
在上周二晚,就有数以千计的抗议者涌上明市的街头,
不仅喷涂破坏警车,并且砸掉了这4名警察所在的警局。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明尼阿波利斯乃至整个明尼苏达州局面开始失控——
一些商店(包括餐馆、汽修店)被抗议者点燃,
警方也开始向人群使用催泪弹以及发射橡胶子弹……
与此同时,美国其他地方的游行开始集结:
在中部,那些当年燃起黑人权利运动的地方——比如田纳西州的孟菲斯、肯塔基和佐治亚,从上周三(这起执法致死案发生的第三天)起,就已经组织起了街头游行。
而这时候美国各大城市也出现这种有暴力倾向的游行——
比如,在洛杉矶的游行中,
就有部分抗议者从和平示威的游行队伍中分化出来,
直接阻断了美国那条著名的101公路(从洛杉矶沿着太平洋海岸一直可以开到西雅图的那条主干线)。
面对这种愈演愈烈的局面,
明尼苏达州长在上周四首先宣布:
启动国民警卫队来恢复秩序。
并表示——
现在明尼阿波利斯发生的一切,
已经“不再是关于弗洛伊德被谋杀,而是对市民社会的攻击”。
紧接着上周五,特朗普也出来讲话,
给明尼阿波利斯的抗议者们下达最!后!通!牒!
并暗示说:军队可以使用武力来镇压骚乱。
并且这位一直力挺美国警方严厉执法的总统,
直接将抗议者们称作是“暴徒、恶棍”(thugs)。
并且他还放了句狠话——
“当这种趁火打劫开始的时候,对他们的射杀也就开始了。”
结果特朗普此言一出,
又刚好赶上周末,
更多的抗议者在美国各地涌上街头……
尤其最扎眼要属首都华盛顿——
抗议者们围聚在白宫外面,致使特勤组还暂时关闭了白宫。
再有就是纽约——
数万名抗议者与警方在布鲁克林和曼哈顿上演了激烈的冲突,
其中一辆警方的大面包车被点燃(但据说这辆车本来就已经报废了)
在当晚的冲突中,纽约警方逮捕了至少200号人。
另外最引发国际关注的就是在亚特兰大,也就是新闻频道CNN的总部所在地。
游行者是在周五下午来到了CNN的门口,
并且我们在新闻里也看到了——
有人砸了CNN的玻璃,还试图要往里面冲,
所幸是被警方拦下了。
据统计,仅仅截止到周五,
全美国至少有75座城市已经爆发了抗议游行,
10个州因为暴力升级已经启动了国民卫队的介入。
明尼阿波利斯和其他美国多地也发布了晚上8点以后的宵禁——
对于很多哪怕在美国土生土长的人来讲,
家门口如此肃静的场面可以说是连疫情期间都没出现过的……
真的,活久见。
5
那么好,这样的名场面说了一大堆,其实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到底美国这次骚乱有多严重?
这要看你怎么看~
从涉及面来看——
确实挺大的。
尤其是一些惊心动魄的画面——抗议者烧警车、砸商店;警方投掷燃烧弹,甚至用橡皮子弹开枪……
这些画面无不让人感到:美国已陷入一种战火纷飞的局面。
但坦率来说,这些冲击人心的画面并不能代表整个事态的基本面。
毕竟——多数游行请愿不是打砸抢烧。
而且这当中,有几个乱中有序的点,
我觉得有必要给各位一个完整的呈现。
譬如大家都很关注的关于CNN的两件事——
一个是游行队伍要冲进CNN。
我一开始从画面上看到这件事情时,先是被砸玻璃的画面惊到……
关键是我没太想明白——
CNN作为一个偏左的媒体,在种族问题上一直是站在偏黑人这边的,但为什么这次却被下了黑手?
但我看了更多报道的细节后才发现——
这些示威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并不是跑到CNN去撒气的,而更像是去请愿;
他们去到CNN的门口,只在CNN立在门口的大logo上喷涂了他们的口号,以此获得更多人的关注。
而真正跑去CNN去砸窗子、往里闯的人,
想必就跟那些砸商店、抢奢侈品、抢耐克鞋的人一样,
恐怕并不是跟这些商家、跟这家媒体有什么仇和怨,而就是一种趁火打劫式的狂欢。
对此,特朗普这两天的态度倒像是对CNN有点幸灾乐祸——
自己之前决定要对这些暴徒下重手的时候,CNN还在那假慈悲,结果——被蛇咬了吧,呵呵。
另外,这两天CNN广受关注的还有另一件事。
CNN 记者在明尼苏达州示威现场做连线报道时,居然在直播镜头中被当地警方逮捕。
关键这名被捕的记者本身就是一位黑人和拉丁族裔的混血。
对于这件事情,国内媒体只截取了这位记者被逮捕的当下画面,但前因后果都没有再跟进……
事实上——
这件事情在美国媒体界也炸了锅,
《纽约时报》甚至专门写文章,一帧一帧地还原整个逮捕事件的过程——
先是记者,随后制片人,甚至最后摄影师都被逮捕了。
整个摄影机最后被倒置在地上……
这家 CNN 也乐得把这样的画面定格在那里,
冰冷的水泥马路上,远处是一重军警。
而画面上打上的标题是:
突发新闻:明尼苏达州巡警逮捕 CNN 报道团队
其实,在当天晚些时候,CNN这票人就被释放了。
不仅州长出来道了歉,并且官方还解释——
当时在游行示威现场,CNN 的记者不肯按警方的要求往前移动,这才将其逮捕。
但对此,美国的自由派媒体(包括CNN在内),
也是口诛笔伐,甚至上纲上线。
《纽约时报》标题——
逮捕CNN,就像是审查制度的样子
CNN自家标题是:
在抗议事件中逮捕记者,就是在冒犯(保护美国人言论自由的)宪法第一修正案。
可见,这样一次“抓了就放,还外加州长陪笑脸”的逮捕事件,
我们不仅应该看到事件本身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打脸,
还应该看到反打脸——
看这件事在美国社会带来的舆论反弹是多么强烈。
6
再有就是一开头跟大家细细描述的,白人警察谋杀黑人的案件细节
事实上这起案子之所以引发众怒,
关键就因为:
有群众们街拍的视频上网……
针对这样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视频,
纵使美国政府有多大能耐,却绝对没胆对其作处理下架。
并且媒体对于案件本身的报道,其实从当天就开始跟进了,
甚至对这位白人警察和黑人死者间的关系,媒体都深扒到手——
俩人曾经在当地一所夜总会里做过同事,都做过这家夜店的保安。
并且在上周五的时候,当地检方就已提起对这位用膝盖索命的白人警察的起诉——
他被控以三级谋杀罪+二级过失杀人罪。
如果罪名成立,他最多会判35年监禁。
并且我不得不说的一点——
在这起事件发生过后,从各路媒体那里可以看到:
对案件细节近乎巨细靡遗的报道中,自然有让人触目惊心,甚至冷血的部分;
但确实也在报道中看到一些有意义的细节,
甚至有些细节并不是一味迎合“死者为大”的这方。
譬如,死者弗洛伊德可能是在这位警察用膝盖锁脖之前,
就已因为使用毒品而出现了这种由于心脏病发作导致的呼吸窘迫的情况。
并且,这名警察被控的是三级谋杀,
不是一级或者二级谋杀罪,
就是因为没有办法显示他预谋杀人的动机。
尤其是像我们前面细节所讲——
这名警察并非第一个到达现场,
而且是被报警电话调度安排到现场的。
因此很难认定他是“有预谋”要结果这位夜店前同事。
7
所以综上——
看过这些从大处到细节的骚乱报道,我们可以从这些碎片中得到的观感是:
美国确实问题一大堆,种族歧视,暴力执法……
甚至很多时候执法者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可以说是保护不力,
任凭暴徒如此的打砸抢烧。
但我觉得——
一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复杂性当中,
才使得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美国。
可能坏的方面显而易见;
但在应对这些坏的方面,
ta又有一套与之配套的应答机制。
譬如针对警察的暴力执法,甚至有时候出现的公权力对记者报道权监督权的践踏,
ta自有一套强大到连公权力者都无法钳制的舆论空间来予以回击和监督,
时时敲打这些敢于恣意妄为的越权者。
所以,当我们曝光美国的种种不靠谱时,也应该把对应的这些靠谱机制一并考虑进去,才算得上认识完整。
再者,美国种族对立的局面,问题显然是一大堆,也未尽然能很快解决,
但是从过去这几十年的趋势来看:
我想无论是什么肤色的美国社会群体,
大家的共识依然是:尊重和遵循国家的基本政治和社会制度,甚至还有文化共识。
比如——
这次引爆网络的视频里,画面中用镜头拍下和指责这些白人警察行径的人,有不少都是白人;
这些上街抗议、反对种族歧视的人当中很多也是白人……
反过来,当这场游行进行到后面,出现了大量打砸抢烧行为时,
我看无论是白人还是黑人,
社会上都有相当主流的声音认为:
这些砸玻璃、抢商品的人,
他们已经不是在为种族权利而抗争,而是应该绳之以法的暴徒。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
为什么特朗普在这个敏感事件的当口,
依然敢把这些示威者称为暴徒,
甚至敢说出“你们敢砸,我就敢开枪”这样的狠话。
事实上在这样的表述背后,我想这体现的才是美国社会的基本面,是主流的民意。
说的大白话一点——
就美国这回出现的这些示威游行,
你看新闻报导得再大,媒体再怎么断章取义、别有用心,
都不会动摇(甚至反而能体现)美国的一些立国根基。
相反有时候,怕的不是你在镜头上看到了什么,
而是你在镜头前不能看到什么。
来自这几天订制晨读营的中学生笔记:
<<  左右滑动可查看全部笔记>>
欢迎有定制需求的学校和老师联系小沈老师(tigerteacher2019)。
526期微词卡
unrest 
[ʌnˈrest] n. 动荡;动乱;骚动
ablaze 
[əˈbleɪz] adj. 熊熊燃烧的
mount 
[maʊnt] v. 登上;渐渐增加
One Word, One World
今日重点词:

unrest 
重点词造句练习:
由于对新的税收政策不满,市民们骚动不断。
(参考例句下期公布)
上期参考例句(查看上期)
Hopkins' hopes were dashed when his appeal was denied.
这次骚乱,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原文 :
https://apnews.com/c743eaecd9a5948a4576565b12e3230d
编辑 | 校校  校对 | 橙子   排版 | 张桥剪辑 | 阿锚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 华尔街日报:死亡人数两天翻倍,美国终于拿出了这两样空前的武器
 - END - 
"在下林伯虎"官方备胎
哪天被消失了,记得来这里找我
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在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