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朋友们是否还有印象,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有这么一个著名的营销事件。
当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黑龙江保健饮料品牌,为了进入北京市场,搞出了一个“寻找小雨点”的活动。
厂家先是在《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投放了一则《寻人启事》,煞有介事的寻找“小雨点”,让当时思想还很单纯的北京市民都以为这是在找一个小女孩儿。很多热心市民看到广告后,纷纷拨打热线电话询问情况,其中不乏京城的民警同志。结果打了电话,大家才知道,原来这是一个卖饮料的在炒作。后来,厂商又推波助澜的推出了“北京正在寻找小雨点”的第二波次广告,将北京市民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了,那时候笔者虽还是青少年,但是也听到很多街坊谈论过这个“小雨点”的事。
最后呢,厂家看势头差不多了,赶紧乘胜追击打了第三波广告“小雨点找到了!”,将这种叫“小雨点”的保健饮料和盘托出。
可是没想到,虽然前期的造势非常成功,“小雨点”的知名度已经非常之高,结果产品上市后,却完全没人买账,市民对这个厂商的炒作行为大失所望,感觉自己被玩弄了,对这种保健饮料也是毫无兴趣,结果没出几个月,这个产品就退出北京市场了。
后来这个营销事件成为了很典型的一个“雷声大雨点小”案例。
而就在昨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玩了一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
此前,在中国全国人大通过“关于港区国安机制的决定”后,特朗普声称将在本周末前宣布对华的强力回应措施,似乎是要放出什么大杀招了。
一时间,国际社会纷纷开始揣测,特朗普到底会祭出什么大杀器。
北京时间30日凌晨,特朗普终于在特别召开的记者会上宣布了自己的“菜单”,然而随着发布会的结束,人们却发现,这些操作并没有超出预期,甚至还有“缩水”之嫌。
关于香港,特朗普表示:
香港已经没有足够的自治权,不能享受美国给予的特殊待遇,他的政府将开始取消给予香港特别待遇的政策豁免的程序。他今天宣布的决定将影响到美国与香港达成的全面协议,从引渡条约到出口控制和技术。美国将采取行动,取消香港不同于中国其他地方作为一个单独的海关和旅行地区所享有的优惠待遇。
特朗普还表示,美国将采取措施制裁那些参与破坏香港自治的香港官员。美国将修改国务院针对香港的旅行建议,以反映“监视风险增加”。美国将暂停美国认定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来自中国的特定外国公民入境。
此外,他还将指示工作组研究在美国股市上市的中国公司的不同做法
最后,特朗普再次谴责了世界卫生组织并表示,美国将终止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关系。
这就是发布会的全部。总结起来,就是三点:
  • 制裁香港及部分官员
  • 打击美股中国公司
  • 终止世卫合作
实际上,这些举措除了第一点直接与香港有关之外,其余几点以及后续宣布的“禁止部分中国留学生及研究人员赴美”都仍是美国全面打压中国,胁迫中美“脱钩”的继续。
这几点回应,对中国影响最具杀伤意义的一点就是对香港的政策。因为制裁香港,相当于是要关上中国连接世界的“阀门”。
但美国这么做,也等于是彻底伤害了香港。
因为这些政策虽然看似绵软,但打击的是香港的国际地位。在美国的干预下,至少澳加英等铁杆盟友将严格遵照美国的制裁决议对港府的政治、关税、贸易、法律、签证、金融机构重新制定政策,进而让香港赖以生存的金融和贸易彻底从英美体系中剥离、衰退恶化。
这将引起两方面后果:
  • 首先是港府连接西方的优势地位、对外交流的便利性受损,进而导致可能的经济波动,这必然会加剧部分港人对港府的不满,以至于给GD更多的借口和可乘之机。
  • 其次,是大陆依托香港的转口贸易和国际融资难度加大,令中国的部分国际贸易受阻、经济形势雪上加霜。
但相对于第二点,第一点对于国家而言无疑会应重视
因为人大通过《决定》的初衷绝不是为了让香港衰败,而恰恰是为了让香港更稳定、保持繁荣。因此,针对第一点隐患,国家势必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来进行对冲,譬如释放政策、引流资金、引导香港进行产业转型等。
实际上,香港急需转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城市之间的竞争,即使没有今年的这些意外,香港的国际竞争力也是在逐渐被削弱的;而在多次寻求转型失败之后,香港趁此境遇,重新谋划转型,找准正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正逢其时。
况且转型和融入,并不意味着香港将失去繁荣和自由,相比于内地,香港无疑仍然是中国最为自由的城市。
但转型过程中,必然会有人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也是不可避免的结果。那就要靠港府积极关注港人的心理情绪变化,进行及时必要的教育和宣导工作了。
而整个国家的核心要务,仍是要维护住自己的底盘,只要经济底盘稳住了,那国家就能稳住。而香港今后的路途,仍是要交给港府,只要“一国两制”稳住了,香港就依会是世界的香港。
必须指出,香港被美国制裁,并不是被全球制裁,美国与中国“脱钩”,并不是中国与世界“脱钩”;美国“退群”,并不必然意味着全球化时代的结束。
即使遇到了巨大挫折,但去“全球化”并不是世界大多数国际的意愿,事实上,深化合作依然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共识。
5月28日下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总理在回答日本记者关于“中国今后是否有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计划?中国今后在中日韩自贸协定(FTA)和自由贸易体系建立方面计划如何推进?中国打算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吗?”的问题时表示:
在去年(2019年)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至于全面与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美国突出TPP后,由日本主导的新框架),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
由此可见,即便疫情使国际交往陷入了低潮,但是国际交流与合作并没有中断,各国对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仍然在贸易合作方面有着迫切的需求,在消除误解和争议之后,世界无疑还将回归到合作的主流之中。只不过,疫情在全球有效控制,病毒来源纷争得以搁置或缓和,将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在中国的地缘政治格局中,香港问题并不复杂。
实际上香港对大陆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金融、贸易和经济,而是主权宣示和“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一个繁荣的香港,对中国特别是大陆而言,固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但稳定,才是香港繁荣的大前提,而“一国两制”,更是香港维持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
稳定,对于任何国家都至关重要。
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这几天也陷入了骚乱之中。任何骚乱都必然事出有因,但归根到底还是被煽动的民怨。
美国乱了,但我们决不能隔岸观火,要警惕这种民众情绪被蓄意引导转化为更大的民粹主义。
在疫情和骚乱的双重重压之下,不再“爱”中国的特朗普,会不会歇斯底里彻底丧失理智?后续又将推出哪些新的制裁?希望我们做好充足准备,不要掉以轻心。
今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发了一个大写的“CHINA!”。
后面紧跟的惊叹号,可谓杀气腾腾,似乎是满腹幽怨、又似咬牙切齿的一句警告。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鬼畜的方式进行戏谑的理解。但戏谑除了自嗨,别无用处。
很多人认为特朗普打“中国牌”是在为大选造势。
这种思维未免太乐观、太不切实际了。
特朗普对华态度的正式变脸,并不是这一两年的事,而是始于2017年“十九大”之后的访华。也就是说在他首次踏足中国后,在中国遇到的某些因素强烈触动到了他,或者验证了他的某些判断,故而在归国之后,他下定了打压中国的决心。而此时,距离他入主白宫仅仅一年而已。
所以,寄望于特朗普或美国在大选之后调整对华策略,实属一厢情愿的幻想。
特朗普抛出的“强力反应”是不是雨点,仍然是众说纷纭。
但既然懂得未雨绸缪的道理,那么就算掉下来的真是雨点,我们也不该掉以轻心。
因为雨点落下,必然不会马上云开雾散,而更可能是电闪雷鸣。
2020年5月31日
于北京
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号交流:vfusifang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
感谢关注“薇父私房”,并赏个“在看”。
更多好文,正在脑海中酝酿,即将汹涌而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