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不雨亦潇潇
人的高贵,从来无关地位和财富。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人们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老人往往被看作是智慧的象征。

因为他们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对这个世界有了更通达透彻的认知,这是任何天才都无法速成的本领。
在《红楼梦》中,有才情、有谋算的女子并不在少数,但要说起具有“大智慧”的人,恐怕当属贾母与刘姥姥这两位老人家了。
贾母初见刘姥姥时,便欢喜地叫人请进来:“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这可是天上的缘分了。”
一个世家贵族的老夫人与一个贫寒落魄的乡野老妇惺惺相惜,乍听之下,似乎颇有违和之处。
但见到两位老人家的互动时,我们才明白,她们是真正活得通透之人。
见过了许多山与水、人与事,两位老人对人生的态度早已变得成熟通透,在为人处事中、举手投足间,无不蕴藏着深刻的智慧。
01
跟刘姥姥学做人
1. 礼数周到,与人为善。
刘姥姥刚一出场,作者便说她是“久经世代”。
女婿家中遇到困难,刘姥姥点破女婿铺张的毛病,又提出让他们投奔贾府。
男人好面子,女儿年轻害臊,刘姥姥挺身而出,与外孙板儿踏上行程。
她饱受生活之苦,心中却不存恶意。
仆人周瑞家的是她的旧相识,想起从前刘姥姥的好,心中过意不去,便出力为她引见凤姐。
二进贾府时,因为刘姥姥善良可爱,府中上下都对她不错,她感激道:“难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们,连各房里姑娘们,都这样怜贫惜老的照看我。”
一句话里,把所有人的好意全谢了一遍,圆满周到,赢得上下满意。
阅历不浅,刘姥姥是知道地位差别的,但她的感谢一人不差,这便是这位老人的修养。
在她心中,大家都好,她也都愿意交好。
强大的人格魅力下,几位太太、奶奶送了刘姥姥厚礼不说,连丫头平儿都将自己的衣服送与她。
人有旦夕祸福,而心存善意的人,无论何种境地之下,永远有路可走。
心存善意之人,是给自己的世界注入一道阳光,前途自然光明。
无论世事多艰难,学会与人为善,救赎自己。
2. 心性豁达,懂得欣赏。
很多人都觉得,刘姥姥进贾府是一段喜剧。
看见贾府中宝物无数,刘姥姥口中念佛无数,凤姐给她插了一头的花取笑她,刘姥姥却很高兴:“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日这样体面起来。今日老风流才好。”
她一会儿夸惜春好看又会画画,是个神仙下凡;一会儿夸人家的纱窗比自己的衣服料子还好;吃饭的时候,更是为逗大家开心,说出了那句经典的“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乍看起来,刘姥姥的表现流于表面,简直是太没见过世面,其实,刘姥姥的内心远比表面深沉丰富。
凤姐事后向她道歉,说取笑的事不要放心上,不想刘姥姥朗声一笑:“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
刘姥姥爱财,可小丫头鸳鸯逗她,要把贾母送她的金锞子扣下,刘姥姥却没有一丝不悦,她让鸳鸯只管留下。
这说明,在刘姥姥心中,钱财远没有那么重要。
其实,与其说刘姥姥进贾府的姿态市侩,不如说这是刘姥姥的通透之处:贾府中新奇事物数不胜数,面对这比画还美的景,比说书还奇的经历,刘姥姥选择了大大方方地欣赏。
她坦然承认了别人的优秀,用最单纯的目光,去接纳在贾府中所见的一切,使自己有了一段非常愉快的经历。
哲学上说,人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就更多。
世界上有太多人,不能接受自己的无知,不懂装懂,反而限制了自己。
其实,世界是属于懂得欣赏之人的,多学多看,肯进步的人,前途无可限量。
以释然和接纳的目光去看世界,学会欣赏他人之美,便是做人的聪明之处。
3. 灵魂高贵,热情慷慨。
刘姥姥起初是来贾府求接济的,但她绝不是只知索取之人,相反,她十分慷慨。
平白地受了凤姐的接济,刘姥姥感激在心,在度过艰难之后,主动送上自己最好的东西:第一批新鲜瓜果。
凤姐的女儿体弱多病,刘姥姥更知无不言,又是拜花神,又是起名字,引得凤姐佩服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
面对富有的贾府,刘姥姥没有生出一丝一毫妒忌,反而尽自己所能,将欢笑带给众人,把生活经验传授于凤姐。
贾府倾覆之际,亲朋好友都避之不及,只有刘姥姥闻讯大哭一场,又冒着风险赶去贾府,救巧姐于水火之中。
刘姥姥没有丰厚的财物,银钱上曾一度受恩于贾府,但面对众人,她自有一股热情,尽力奉献,这般发自灵魂深处的慷慨,比金银财宝更加可贵。
思想家杰弗逊说过:“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拥有一颗给予之心。
赠人玫瑰,尚手有余香,活得慷慨,必会被命运善待。
学会慷慨待人,给自己的人品加分,越慷慨,则灵魂越丰满。
02
跟贾母学做事
1. 深谙世故,通达人情。
《红楼梦》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情世故,是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
有人恼它,最恨逢迎之事;有人爱它,最善左右逢源。
其实,一个成熟的人,可以是“知世故而世故”的。
贾母是贾家最大的长辈,按理说,她大可恣意享乐,不去操心那些家族琐事。
但她不仅没有贪图享乐,反而处处照顾他人:黛玉敏感、宝玉顽皮、熙凤泼辣......是贾母一一将他们的性情记在心里,细心呵护,使众人百花齐放、各展所长。
看得透人心,让所有人都觉得舒服,这才是做事的大智慧。
有一次贾母生病,家人请大夫来诊脉。
面对满满一屋子人,大夫紧张地不敢抬头,贾母仔细看了大夫的衣服,推断出他的太医身份,于是便笑着问道:“供奉好?这位贵姓?”
接着又夸道:“记得当日太医院有个王君效,好脉息。”
太医回道:“那是晚生的家叔祖。”
贾母又笑说:“原来也是世交。”
简单的几句客套话,就让客人倍感亲切,世故老练,使人如沐春风。
《孟子》有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凡事如果能做到体察人情,使人人满意,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一个成熟的人,要懂道理,更要通人情。
深谙世故的人,往往情商更高,事情也就做得更漂亮。
2. 御下有道,尊敬他人。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作为富贵人家的老太太,拜寺庙,舍米舍钱给穷人,似乎是常规操作,但贾母对下人,还多了一份平易亲和。
刘姥姥来道谢,贾母吩咐下人给板儿抓果子吃,让人带出去玩,就连自己的菜也分给刘姥姥,头上簪花也喊刘姥姥。
如此周到有礼,哪里是把刘姥姥当下人,分明是真正把她当成了亲戚。
那天,凤姐翻出了几匹“软烟罗”,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对这比御用还好的料子,贾母却随手送刘亲家两匹做帐子挂,剩的做些夹背心给丫头们穿,免得“白收着霉烂了”。
东西再好,也没有人重要,一个简单的举动,让众人感动不已,自然也就无人不拥戴她。
御下之道,在于引领而不是压制,给足别人面子,别人才会给你面子。
笛卡尔说过:“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尊重别人,就是在装点自己。
所谓说话办事,无非一个态度问题,而想要把事办好,就要放下架子,学会用心交流。
3. 适可而止,养身惜福。
金满堂,银满堂,富贵名利,儿女情长,是《红楼梦》一书的主基调,但贾母和刘姥姥初遇这一段,却极其朴实自然。
刘姥姥向贾母请安说:“请老寿星安。”
贾母也欠了身问好:“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两个老人没有多加寒暄子孙等事,而是讨论起眼睛、牙齿,刘姥姥说:“都还好,就是今年左边的槽牙活动了。”
面对比自己大几岁,却还是身强力壮的刘姥姥,贾母笑呵呵地告诉她:“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什么福,不过是个老废物罢了。”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对一个老人来说,功名富贵远比不上身体康健,贾母对众人的一番玩笑,既是自嘲,也是服老。
凡事不强求,这是贾母的养生之道,更是处事哲学,假如凤姐能学得贾母这般豁达,或许便不会在生病时心力交瘁。
凡事努力是为不留遗憾,但做不到的事,也应懂得量力而行。
一个懂得放下之人,才更懂得珍惜拥有,更能福泽绵长。
对不可为之事,如能抱有适可而止的态度,自己的人生也可清减许多。
《明贤集》中有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贾母和刘姥姥这两位老人,明明处于完全不同的圈子,却能相谈甚欢,正是因为她们的灵魂同样高贵。
人的高贵与否,从来无关地位和财富,而是看你对人生的态度。
愿你能够读懂两位老人的故事,成为更加通透练达的智者。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3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洞见君↓↓
你若喜欢,为洞见点个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