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

那次,我在路边买了一兜老农自家种的黄瓜,深绿色的皮,弯的、直的、粗细不匀的,一看就是没有经过农药化肥的“浸渍”。
我买了一大兜,欢欢喜喜地回家了。可巧,母亲正好过来,看到那黄瓜也很是喜欢,说好多年没有吃过这样的绿色黄瓜了。我高兴,拿袋子就给她装了一半,让她带回去。但是,母亲却使劲儿推脱,各种理由拒绝,说什么都不要,我再给,她抬脚就走。后来,父亲看看我,觉得不合适,就回来拿了三根。
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两天后,母亲给我送过来一大袋子黄瓜。她说,想着我那天买的黄瓜肯定吃完了,说父亲要是不拿,我就能多吃两天。她连说了好几遍,话里话外都是怪父亲从我这里拿了三根黄瓜。
其实,母亲对我这样的行为,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她一辈子最不能欠别人的人情,这个“别人”也包括她的亲生女儿——我。我们之间只能是她送给我东西,却不能她收我的东西,她对我永远“客气见外”。每次,我只要给她东西,她就跟“打架”似的拒绝,语言加行动,躲闪逃跑。而这种战争似乎从十几年前我从她那里搬出来后,就开始了。
1
当年,孩子上小学后,我从她那里搬出来,但是虽说是自己过了,可是吃的用的母亲还是都会给我送过来。我总跟她说,我可以自己弄的,我应该学着自立。可是,她却不管我怎么说,该怎么给还是怎么给,馒头菜、肉蛋奶、大米白面、零食……一应俱全。以至于我在她的呵护下,内心的感受也从“被疼爱的幸福”渐渐变成了“不舒服”,毕竟自己这么大了,不想让母亲这样照顾。
为了治愈这种不舒服,我觉得我应该用“礼尚往来”来应对,母亲不停地给我买东西,那我就给她买好了,正好也搅拌一下我们之间的关系,让亲情更加浓稠。
我开始思考应该给母亲买什么,我想她是个节俭之人,消费水平还是停留在普通的日常吃喝用度上,对于“好一点”的享受从来不去消费。于是,我便把目标定在了那些内容上:
母亲平时买的水果一般是苹果、香蕉、桔子等普通水果,于是我就给她买一些不常吃的精品类水果;她平时的坚果除了花生瓜子核桃外,就再也没有别的了,然后我就给她从网上买了品牌的坚果;她平时的主要饮食就只是家常便饭,所以我就从网上给她买了各种各地的特色小吃……
对于我这样的“回报”行动,母亲每次都要说我半天,嫌我不节约过日子,但是我心里却获得了舒服。然而,在我这样舒服之后,就是母亲把我给她买的东西留下一点点后,剩下的全部又都给我送了过来。于是,我又不舒服了。
没办法,我又改变了套路,我直接给她叫外卖——放不得,只能当下吃。我从市里一些不错的饭店预订一些特色菜,然后在饭点时让骑士给母亲送过去。母亲无法拒收,就只能接受了。可是这样送过几次之后,母亲竟然在收到外卖后,马上骑车子又给我送了过来,同时一起送来的,还有她做的饭菜。嘿嘿,没有接受,反而增加了她的劳动,我更不舒服了。
我继续开动脑筋寻找回报她的方法,我开始表现得很贪吃,买一堆新鲜的东西,然后在她面前表演试吃。而结果当然是我觉得特别难吃,要扔掉的戏码。于是,母亲中计了,怕我浪费,统统就都收走了。
哈哈,我暗喜,为自己的聪明欢呼,觉得自己成功了。谁知,母亲转回头来,就用多倍的钱以各种名义回送给我家孩子。呵呵,姜是老的辣,我最终还是败了。
2
行动上斗不过母亲,我便开始给她讲道理:
“人与人之间要讲究‘礼尚往来’,你送给我,我买给你,这样,大家平等相处才舒服嘛。总不能你给我可以,我给你,你就总客气地拒绝。”
她不屑:“那都是外人,母女一家子哪用得着这样,你从小长到大,我不天天给你做饭洗衣吗,你那时也不觉得我客气见外啊。”
“但是,我现在已经长大了呀,我也有家庭了,就应该自己支撑起来。”
“孩子再大,在妈妈眼里也是孩子。”
我沉默,寻找对策,最后直接“使了小性子”:
“你送给我东西,你觉得你照顾我了,心里舒服了,可是,你想过我的感受吗?我给你东西,你总那么见外,我心里好受吗?你总要顾及我的感受和面子吧。而且,这样的客气只会拉大彼此的距离。你想想如果你在外和别人交往,别人光给你东西,却不收你的回赠,你心里舒服吗?”
“这是在家里,不是在单位,咱们是一家人。你说我客气见外,可是我给你东西,你不舒服,你这不也是跟我客气见外吗?”
“可是我现在是一个成人了,我不想总被你无偿照顾着。”我有些着急。
母亲也看出了我的着急,便说:“你又上班又管孩子,哪有时间采买,我闲着也是闲着。而且,给你们采买,我还锻炼身体了呢,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感谢你给我锻炼身体的机会。”
呜呜呜——我无语,说到最后,竟然成了她要感谢我。好吧,在跟母亲比赛互送东西这盘棋上,我还是输了。
3
母亲继续“照顾”我的生活,对我的“客气”也还是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不接受我的回赠,就连平时在一起吃个水果,我给她切上一块,她也总是拒绝。
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母亲也像很多文章里写的那样,告诉我“她不爱吃鱼肉,只爱吃鱼头”。当时的我虽然知道母亲是舍不得,想要留最好的给我,可是那时的我却在送给她鱼肉,又被她夹给我后,安于接受了她对我的爱。当时我就想,那就等着我长大以后,再把“鱼肉”让给她吃吧。然而,现在我长大了,母亲也老了,却依然是把“鱼肉”全部给我,一直都没有变。而我,在一次次的据理力争之后,渐渐地也就开始妥协了,不是心里接受了,而是觉得累了。
父亲体会到了我内心的不舒服,就安慰我:“你妈妈年龄大了,她怎么高兴就怎么来吧。孝顺孝顺,顺为孝,你听她的话,就是孝顺她,不用给她送东西。”
我点头,领悟了父亲的话。是啊,从今往后,我只管尊重母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安心接受她对我的呵护和关爱就可以了。我让自己逆向思考,我让母亲高兴了,也就算是对她的回赠了。而且,母亲高兴,我就高兴,我一直追求的不就是这样的结果吗?
于是,在母亲又一次给我送她蒸的馒头时,我对她说:“妈妈,你下次给我蒸锅包子吧,茴香鸡蛋的,我特别想吃。”母亲一听,脸上现出了许久未见的惊喜:“好啊,明天我就给你蒸,以后你说吃什么,妈妈就给你做什么。”
我瞬间感受就到了母亲巨大的开心,想着这样也挺好的,让我觉得妈妈还没有变老,还是当年我那年轻的把我捧在手掌心的妈妈。
本文为读者投稿。
如果你对社会热点话题有敏锐的感知力与丰富的写作经验,欢迎自荐为《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艺术时尚、影评娱评、美食体育、旅游地理等任一领域有所专攻,欢迎随时给《三联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请与原创投稿皆发至:
[email protected]
此邮箱长期开放。
投稿需从未在任何公开平台发表过(包括个人微信公众号)。
一经投稿,即默认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修改及发送。20天内未收到回复可另投他处。
来稿请写明联系方式,标题注明“自荐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领域”。
稿件字数2000~3000字为佳。
一经采用,我们将提供有竞争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大家都在看

B站解读☞UP主:三联编辑部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头发的问题」

▼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三联青少刊》众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