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省、38个市县、400多个村庄、4000多人、300多条建议。
“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体温枪,我们当时什么都没有,但面对这些高危人群,我们这些村医也得冲到前面去。”
这是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李乡苏刘庄村村医马文芳的一句话,他自17岁起成为村医,至今已经53年了,2008年他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今年也是第13个年头了。
这13年来,他从未停止过为基层奔走、发声。7个省、38个市县、400多个村庄、4000多人、300多条建议,这就是村医马文芳走过的13年。
受疫情影响,“医学界”无法当面拜访马文芳,但即使是在电话中也难掩他对基层的满腔热情。
马文芳
迎战新冠病毒
1月25日,苏刘庄村的村支书、党员、干部齐聚在村委会,召开了新冠疫情防控紧急动员会,会议结束后,抗疫工作有了分工。由党员、志愿者及村干部组成几支突击队,在村庄内开展走访摸排工作。
摸排工作并不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马文芳等突击队成员把全村上下每一户都进行了排查,经常工作到夜里12点才结束。
最后,一共排查出25名外地返村人员,其中,5人来自武汉,还有2人途经武汉。按马文芳的话说,最“危险”的就是这7个人。
对于这7名返村人员,马文芳等人也制定了工作计划——每天2次家访、2次消毒、2次测温。
马文芳在村内进行消杀工作
计划有了,实施方法也有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东风”就是口罩等物资,这也是最难的一步。疫情暴发后,防护物资价格不断上涨,而且还面临着有钱也买不到的困境。
马文芳率先捐出了3000元,他的两个儿子也捐了2000元,再加上其他村民的捐款,一共筹集了2万元。他们就是用这些钱,为村里置备了消毒液、口罩、体温表、隔离衣等防疫物资。
3000元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村医们,却是2个多月的工资。
为了取得隔离人员配合,让他们自觉佩戴上口罩,苏刘庄村每天为他们分发新口罩。据马文芳介绍,最便宜的时候,口罩也要四五元一个,贵的时候甚至要三十几元。
面对未知的病毒,马文芳也十分紧张,但他却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还是全国劳模,这种时候我要冲在前面,保证我们村不出问题。”
深夜,马文芳仍然坚守在疫情防治卡点
“我看到了基层的希望”
虽然疫情期间十分辛苦,但农村的变化以及村民们意识的转变让马文芳看到了希望。
“农村的面貌变了。”马文芳说。首先是手卫生情况,疫情前,村民们每天洗手洗脸的次数有限,往往出门前洗过后,一天内就不会再洗了。
但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普及后,村民们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干活后都会洗手洗脸。
其次,垃圾清理情况也有所改善。过去,大部分人对农村的印象是脏乱差,但疫情发生后,党员及村民自发组成了团队,每天进行垃圾清扫,再由县里统一收走。
最后,村民们对村医的认可度以及村民的凝聚力也提高了。开始,大部分村民都不配合,但看到村干部、党员、村医全体出动,不分昼夜地开展防疫工作,全村百姓也渐渐配合起来。
虽然村医待遇、编制、养老等问题仍然存在,但是马文芳在今年的两会上看到了希望。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表示,要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总书记的这些话给我们基层指明了方向。”马文芳高兴地说。
基层的很多问题根深蒂固,得到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国家的重视让马文芳等村医意识到,国家认可他们的工作,这份认同感对基层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3点建议
马文芳指出,这次疫情暴露出了基层医疗工作的短板,为此,他提出了3点建议。
第一,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疫情发生后,村医详细调查了每名村民的行动轨迹,并监测体温,但是“可疑”人员却无处隔离。
马文芳建议,希望能在村里建一两间隔离房,一旦疫情暴发,可以及时隔离高危人群。
马文芳
第二,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能力。“在俺那村,当时没有任何防疫物资。”马文芳说。村卫生室里仅有几个口罩,疫情暴发后,只能托人高价购买。如果基层能够加强物资储备能力,下次面对疫情时就能更有底气。
第三,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面对这次新冠疫情,不少老百姓都表现出了焦虑情绪,这时候医生的话就是他们的定心丸。因此,基层医生们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在疫情来临时,不慌乱,而且要做好群众的工作。
尽管马文芳是全国人大代表,但他对自己的定位仍然是一名村医,他说自己是一个“小桥梁”,要把农民们的期盼向国家反映,国家如果能据此制定出惠及农村百姓的政策,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因为169元,他干了一辈子
“人生七十古来稀”,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马文芳依然坚守在村医的岗位上。他这一生对村医岗位的坚守,与“169”这个数字有关。
1961年,马文芳10岁,此时正值中国3年自然灾害,许多老百姓因为没有吃的饿死了,而饥饿还不是唯一的灾难。伤寒在农村大地上肆虐开来,1961年正是我国伤寒疫情的一次高峰。
马文芳32岁的母亲不幸感染伤寒,他的父亲四处借钱,最后只借到了1块6分钱,半个月后,马文芳的母亲去世了。
母亲去世的第5天,又一个噩耗降临到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马文芳年仅8岁的弟弟也被感染了。“这是俺家最痛苦的时候。”马文芳说。
家里一分钱都没有了,弟弟的身体也每况愈下,就在这时,全村的父老乡亲们伸出了援助之手,1分、2分、5分,除了本村的百姓,周边村的村民们也来捐钱,最后一共筹集到169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
虽然凑够了钱,但马文芳的弟弟还是因为医治无效而去世了。老百姓没处看病的困境触动了马文芳,“这个时候我下定决心,这辈子我什么都不干了,就当医生来给老百姓治病,报答父老乡亲。”马文芳说。
疫情期间,马文芳为村民测量体温
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一辈子,但现在马文芳最担心的就是村医即将“断代”。马文芳的两个儿子也曾担任过村里的村医,但迫于生活的压力,只能外出打工养活家人。
马文芳表示,现在年轻人来做村医的太少了,他调研时曾发现已经有几个村没有村卫生室了,没有村医,村民们的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诊疗工作由谁来负责?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啥事,但等到无人可用的时候就晚了。”马文芳说。
马文芳的话语非常质朴,但却处处流露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担忧。
结束语:
“我说的是农村土话,你不一定听得懂,但是没办法,我一辈子没学过普通话。”马文芳笑着说。就是这样一群老村医,用了一辈子的时间,为基层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基层卫生健康
作者:沈紫薇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