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血液,这种鲜红色的液体,对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并将细胞产生的废物运走;调节人体温度;防御和抵抗细菌等病原体入侵以及调节人体酸碱平衡等。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血液就充满着好奇与幻想。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义结金兰”饮血酒,大家把手指割破,将血滴入酒中同饮,意思是从此血脉相连,情同骨肉。还有滴血认亲,凭一滴血判断有没有血缘关系。将两人的血液滴入同一容器中,如果两滴血融合,表示存在亲属关系,不相融就不是。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滴血认亲并没有科学依据,血液相融只是因为血型相同,不能证明有血缘关系
图片来源:Pixabay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血液有了更多认识
,也发现了血液更多的奥妙。

1.血液既是液体,又是固体
血液是人体内的一种结缔组织,由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对大多数人来说,血细胞约占血液的45%,主要是红细胞,只有1%是白细胞,剩余的55%是血浆。血液中任何一种组成物质的过量或过少,都会导致疾病,如贫血。
不像淋巴、软骨等固体的结缔组织,血液是液体。但是当身体受到损伤,如被割伤,血液就会像其他结缔组织一样变成固体。这就是所谓的“凝血”。
“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会粘附在伤口上,然后可溶性纤维蛋白原(一种血浆蛋白)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在伤口周围形成“网状物”,防止进一步失血。随着时间的推移,伤口的愈合,伤口的网状物和堵塞物会被分解,如果有痂的话,也会脱落。
图片来源:Pixabay
2.血细胞不断地产生和循环
平均而言,男性每微升(1毫升=1000微升)血液有470-610万个血细胞,女性每微升血液有420-540万个血细胞。
一般情况下,人体每秒会产生大约200万个红细胞,但同时也有相应数量的红细胞衰老死亡。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稀薄,人体可获得的氧气少,此时红细胞会大量增加。
血细胞不断地在体内循环,当血液流失时,人体可以制造更多的血细胞。这意味着一次可以捐献大约200-400毫升的血液。男性需要12周、女性需要16周的时间,来完全补充所有捐献的血细胞。
3.血容量总是在变化

血容量,顾名思义是就是血液的总容量。平均而言,男性通常有5-6升的血液,而女性只有4-5升。如果血液流失超过了血容量的40%,人体就会死亡;失去10%-20%,身体就会休克。在休克状态下,身体会试图通过增加心率和呼吸来解决问题,此时身体会出汗,皮肤会失去颜色。
人体的血容量在24小时内会发生变化。午餐前血容量最小,因为血液中的水分会被带入体内。此外,血容量还会随饮水量的变化有一定波动,但波动的范围比较小。在怀孕期间,孕妇的血容量可以增加50%,这是为了支持子宫里正在发育的胎儿。
图片来源:Pixabay
4.血型不止有4种
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即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存在抗原A与抗原B,将血液分成4种血型:仅有抗原A为A型血;只有抗原B为B型血;若同时存在抗原A和B则为AB型血;这两种抗原都没有为O型血。
还有一种我们熟悉的是Rh血型系统,即根据红细胞是否带有D抗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当一个人的红细胞上存在D抗原时,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为Rh阴性,用Rh(-)表示。Rh阴性血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熊猫血
此外,还有一些更加稀少的血型,如P血型系统、孟买血型系统等。血型不相同的人,血液不相容,相互之间不能输血,否则将引起免疫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5. 血液有“保质期”

在过去,输血时必须要使用献血者的“全血”,即成分完整的血液。现在,血液会被分离成不同的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以确保尽可能有效地使用血液,因为病人可能只需要一种血液成分。
血液还有使用期限,但这取决于血液的成分。红细胞可以储存约6个星期;但血小板只能存储几天,所以需要持续不断的补充。其他部分,如血浆,可以冷冻长达一年;白细胞会从捐献血液中滤除。因为白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将其输注给受血者后,易引起输血不良反应。
图片来源:Pixabay

6.“放血”是一种治疗方法
“放血”治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世界各地早期医疗史上,大都有所谓的放血疗法,不过很多放血疗法,都是荒谬的,缺乏科学的依据。随着医学的发展,放血疗法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还有少量采用。
许多放血疗法的案例,使用的是水蛭,以吸吮臃肿块附近的淤血。在整形手术或重建手术中,也会用到专门养殖的水蛭,有助于清除组织中需要愈合或附着区域的凝固血液。水蛭每次可以消耗5-10毫升的血液,大约是其体重的10倍。
另一种放血的方法是,用一根针来清除血液,减少体内的铁含量,从而治疗血色素沉着症——体内的铁含量过高。
放血疗法只对于某些特殊疾病有用武之地,而且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普通人群不要自行操作,以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7. 并不是所有的血液都是红色的
人类血液是红色的,是因为血红蛋白。虽然血液中血浆的含量较多,但血浆是淡黄色的。
南极冰鱼的血液是清澈、无色的;新几内亚石龙子家族的多种蜥蜴,血液是绿色的;花生蠕虫有紫色的血;许多昆虫和甲虫有黄色的血。
血液的颜色是由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质决定的。这些蛋白质的颜色可能取决于物种生活的环境,为它们提供一些生存优势
尽管医学取得了进步,揭示了血液更多的奥秘,但科学家们仍然面临着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制造出与人类血液一样高质和高效的人工血液。我们希望科学家们能早日找出其中奥秘,造福更多需要输血治疗或生存的患者。
参考资料
[1]  Seven things you might not know about blood. Retrieved May 14 ,2020,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5-blood.html

[2] 葛均波,徐永健,王辰. 内科学[M]. 第9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3] Anemia. Retrieved May 14 ,2020,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nemia/symptoms-causes/syc-20351360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e药环球(ID:ey_global),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