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这段时间,总有朋友留言问我,所有育儿书都在说,父母恩爱对孩子成长发展很重要。

但有时候真的忍不住,我就只能在孩子面前装的很和睦。是不是在孩子面前吵架真的不太好啊?

夫妻之间的吵架,就好比生病。我们都知道“生病不好”,但并不意味着“不能生病”。而且如果利用好生病这个阶段,免疫力也就提高一步了。

1


家庭关系三角化

如果父母之间共同生活的基本目标还是一致的,只是因为某些事情的需求没被看到,当然可以吵架。

但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真的忍不住当着孩子面吵架了,千万不要在孩子的跟前说类似这样的话:

你干嘛这么凶?你吓到孩子了看到没?
孩子在跟前,你说这个话注意过影响吗?

这看上去非常自然正常,但恰恰是大忌,对孩子的影响反而更大。

美国心理师、系统家庭理论奠基人Murray Bowen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家庭关系三角化,意思是通过第三方的介入,将双方的冲突转移,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解决冲突。


而家庭环境里,孩子是最容易成为这样的“第三方”。它不仅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失焦,也让孩子不自觉地进入“补位”状态,陷入了“受害者”心理。

我真的受到伤害了
是我的错,爸爸妈妈才吵架的
我需要帮哪一个(因此也会产生“背叛”另一个的内疚心理)

说实话,在争吵中总拿孩子说事的,并不是真正爱孩子,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攻击对方,让对方背负道德责任。

这样的话可以说,是事后说,私下说,复盘的时候说,而绝对不是在孩子面前吵架的时候说。

在家庭三角关系中,孩子不该是每一次三角不稳定时的“联结者”。孩子没有义务也不应该承担起解决两个成人之间的问题。

一次一次拿孩子来补位,这是真正的为人父母的不负责。让成人先成为成人吧。


2


吵架三原则

吵架背后,其实是自己需求没被看到的渴望,是对“我们那么爱的人竟然也不理解我”的愤怒。

因此吵架是双刃剑,可以摧毁一段亲密关系,也能促进一段亲密关系。

在吵架的过程中,当我们不管不顾,简单直接地表达出了自己的需求后,我们的情绪宣泄了,同时对方可能才明白,长久以来忽略了什么。

任何亲密关系中都免不了吵架,谁都逃脱不掉这种经历。 孩子自己也会跟朋友吵架。

不要遮遮掩掩,让孩子看到,也能让他们明白,再亲密的关系都会有摩擦,吵架也是人际沟通中的一种形态,尽管可以有更好选择,但并不是完全不可以的。

但我们需要时刻谨记下面三个原则:

1、不羞辱

之前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尽管她看上去挺“泼辣”,但是这个底线她自己是清楚的。

吵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羞辱对方,为了吵架而吵架。

真的过不下去了,其实也没必要吵架了。所以千万不要在吵架中人身攻击、不能辱骂和羞辱。


2、表达需求

既然吵架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需求,那么就一定要学会表达。

最糟糕的吵架就是,自己的情绪一团糟,而对方还一头雾水,“你为什么会这样,你到底想干嘛”。

要学会表达事实,“放假到现在,你啥家务活都没干”; 
要学会表达感受,“你对我和孩子忽略,我很不开心”; 
要学会表达需求,“我希望你每天可以带儿子做作业,给我一点时间喘口气”。

每个人风格不同,但不管怎么吵,事实、感受和需求都要清楚表达,才是一个有效吵架。


3、不冷战

吵架也是一种沟通,那沟通必须是双向的。

有一些人习惯于在吵架过程中不说话,这问题不大。但要确保的是,吵架结束后,大家不冷战。

如果吵架过程中情绪过于激烈,无法冷静表达,是可以按下暂停键。给大家一个降温的时间,重新思考和理清楚需求、思路后继续有效沟通。

但要避免赌气不理睬对方,甚至刻意做出一些让对方不爽的事情,来逼迫对方先开口说话。其实你我都知道,这一点用都没有,只会引发双方更大的不满。

每一次吵架结束,越早开始第一次正常交流,就越有助于把吵架转向解决问题的模式。

这一步有时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容易的,那么在日常就约定一个暗号,来代替那句说不出口的“对不起”。


3


在孩子面前吵架
就在孩子面前和好

孩子对于事情的认知比我们大人更加简单直接。我们大人也许吵完了,该干嘛就干嘛,不说什么,大家都觉得互相原谅了。

孩子不怕我们吵架,怕的是爸爸妈妈不相爱了。他们看到我们在吵,他们就需要看到我们和好。

爸爸,我原谅你了
妈妈,对不起
互相拥抱

这些看上去很幼稚,但就是这样过家家的行为才能让孩子真正发现,爸爸妈妈没事了。而且说实话,尽管幼稚,你去试试看,说出对不起,一个拥抱,其实彼此感受会更好的。

如果真遇到一件很大的事情,你觉得暂时过不去。那不妨和孩子坦白,我和爸爸都需要冷静一会。等情绪稳定后,再找解决方法。

不用担心让孩子看到你的”不完美“或者失控。言传身教不是只向孩子展示完美的一面,而是即使”不完美“,也能让孩子从你身上学到处理这种”不完美“的思路和心态。


最后,还可以和孩子道个歉,向她解释我经常对小D说的是:

爸爸妈妈就好比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就会有冲突,就像你和好朋友玩一样。

有了冲突也会不开心,但只要问题解决了,大家就能和好的。我不是不爱爸爸,只是他的这种行为让我感到不开心、不舒服了。

当孩子意识到,最相爱的人也会吵架,就不会因为害怕冲突而刻意讨好。

这有助于形成人际关系的界限,对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交友观和恋爱观是积极作用。

4


健康家庭生态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励大家可以吵架。

斯坦福大学曾经有项研究指出,当孩子感到压力和害怕时,他的大脑会释放一种有毒物质,会损害记忆力区域的脑神经。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到放松不焦虑,是促进大脑健康发育的关键。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强调父母相爱,也会强调不要对孩子打骂。因为孩子的焦虑和紧张水平越低,大脑发育就会越健康。

但和学习任何育儿方法一样,知道了“最好”的标准,不能就此变得盖棺定论地觉得没达到都是不好。

总是给自己高要求,拼命忍、拼命装,这样的状态是不会长久的。


我总会提醒自己用“家庭生态环境”看问题。只要家庭主基调是健康温暖有爱的,那么一两次的吵架不是大问题。

我最理想的家庭的模样,就是每个人在外奔波受累后,回来就能安心做真实的自己。

那么“真实“的自己就包括了,我们是被允许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只不过我们都要学会一点应对策略。

当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后,良好健康的家庭生态环境也就建立了。

大J叨叨叨


昨天的文章《太敏感的人活得累,怎样可以让孩子不走我的老路》后台留言被挤爆了,好多好多人留言说,“你写的那些细节就是我啊!被你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心结打开了。父母真的要先认识自己,才能养育孩子啊“。

谢谢你们最近一直在给我点“在看”,阅读数我不那么在意,但“在看”数真的对我有很大的鼓励,这让我知道你们进来看完这篇文章后,没有觉得时间被浪费了,真的谢谢大家啊。

对了,我最近开了视频号了,已经被发现了,哈哈。

就广而告之一下吧,欢迎来找我玩,扫描下方二维码就能关注我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