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天才,一半恶棍
这是大多数人对奈保尔的评价。有争议的诺奖作家很多,但奈老师引起的口水仗尤其强烈且持久,若参加个“诺奖有你”的话,也能常居热搜榜首。

用作家鲁敏的话来说,讲述奈保尔是有风险的,“因为很多人不太喜欢他,有的是不喜欢他这个人,有的是不喜欢他的作品,也有的两者都不喜欢。”
自私、势利、毒舌、无情、粗鲁、易怒……
很难想象,人设已经崩成这样的奈老师,其作品却被全世界人民竞相捧读。
不过在麦家看来,也许因为“诺贝尔是地球上少有的几个人造太阳之一,凡是有幸登上这个奖台的人,必将不幸地在灿烂中裸露,每一根汗毛都会被聚光灯丈量,在口水里肥沃。”
2014年奈保尔首次来华,麦家作为对话者之一,得以一见82岁高龄的大师,此前他对奈保尔的印象来自传言及其作品——“奈保尔的作品里有一股狠劲,一种深深的冷,让人伤感,甚至绝望。”
但这次会面让麦家及很多中国作家对传闻中的奈保尔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便有《大河湾》中文版首发式的主持人止庵
奈保尔与止庵
公众面前那个“易燃易爆炸”的奈保尔,不是止庵认识的奈保尔。相反,止庵觉得他“风雅有趣、彬彬有礼,甚至有点儿羞涩。”
而四年后,听闻奈保尔离世(2018年8月12日奈保尔去世,享年85岁)的消息,止庵回忆起那个在黄浦江边与奈保尔一起喝酒的夜晚,依旧动容。
文学世界的漂流者
“那时候奈保尔已经很衰老了,但其实在私下里还是能够交谈的。吃晚饭的时候,席间我们聊到日本,奈保尔的太太就问奈保尔,‘你对日本哪一方面满意,哪一方面印象深’,奈保尔说,‘一切’。
奈保尔的太太还介绍奈保尔喜欢歌舞伎,她自己喜欢能剧,他们还买过一些浮世绘作为收藏。”
奈保尔曾说,“我去一个地方之前不能预先有答案,我要去看,而且我不能光看那些报纸,我要去看看那边的人怎么生活。”
在止庵看来,这也是奈保尔写作的方法论。
奈保尔之前一代的“旅行写作”——罗伯特·拜伦、伊夫林·沃、彼得·弗莱明的作品常常以逃避的形式出现。奈保尔写印度、非洲、加勒比海、拉丁美洲、亚洲有时很滑稽,但却不是这一类型。
奈保尔“创造世界”,全靠他的双眼和双耳——
“他听人们说话:不光是他们的观点,还有他们的语调,他们对词汇的精确选择,甚至他们的闪烁其辞;
他的双眼同时记录下一切:服装、姿态、表情、那些能让他进行精准白描的物理细节,就像一个鳞翅目学专家研究蝴蝶。”
无论写虚构还是非虚构,奈保尔的声音都是个人化的,因为他从个人经验中抽取材料。
这也就是为什么奈保尔那么喜欢日本,却从没写过,因为他觉得对日本的熟悉,不及对印度、美洲等地。
卓见与先知
奈保尔在《世间之路》里曾经发问,“作家的看法是以什么为基础?他了解哪些别的世界,他把哪些其他经历带进他的观察之中?”
在止庵看来,奈保尔是超越于不同文明之上,对各种文明都有深刻理解的世界级作家
他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明眼人,是文明的批判者:
“我觉得奈保尔很像一个先知。说这话好像把人过于拔高,但我们可以把先知理解成是站在终点说话的人。我们通常都是站在起点说话,面前有一条道路,觉得无限宽广,但是置于终点的人,他能看出这条路是怎么坎坷,哪个地方修得不好,哪个地方是坑,这些前一种人根本不能知道。”
因此,奈保尔的作品有一种预见性,好像世界的整个进程就是为了证明他的卓见与先知一样。
作为奈保尔的忠实读者,止庵对其每一部作品都有极高的评价,而一定要从中特别推举一部的话,他的选择是《大河湾》。
在对谈中,止庵提到《大河湾》写的虽然是非洲的刚果,但其实很像中国,奈保尔就问,你为什么说《大河湾》写得很像中国?
……
👆点击收听止庵谈奈保尔,获取答案
书写现在等于看见未来
在《大河湾》中文版的首发式上,奈保尔说:
“我认为只要你非常认真地写作,专心地写作,就意味着你在书写未来。你书写的现在就等于你看到了未来会发生什么,这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我的写作方式。我是这样写《大河湾》的,也是这样写《非洲的假面具》的。”
除了《大河湾》《非洲的假面具》,在奈保尔的著作中,最被中国读者熟知的可能是他早期的短篇小说《米格尔街》,这本书也影响了很多中国作家。
非虚构作品中比较有名的是“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和“美洲三部曲”——《重访加勒比》《失落的黄金国》以及《南方的转折》
《为什么要读奈保尔?——与止庵一起追忆文学大师》中,止庵分享了自己阅读这些作品的感悟心得。
对止庵来说,这个世界上的作家有很多种,有的作家很有才华,有的作家保有知识分子的立场,有的作家对一种文化或者说对文化下面的生活特别熟悉,以洞彻见长。
奈保尔包容了这一切,甚至他所提供的还要更多——他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同时兼具深刻和广大的作家。
当然,伟大的作家正是通过其作品获得永生,与我们同在,而追忆他们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重新阅读吧。
在2014年的那场发布会中,临结束时止庵问:
“奈保尔先生写了这么多杰出的作品,您现在已经过了80岁,在人生或者写作上还有什么遗憾?如果有的话可以说一说吗?”
奈保尔回答:
“有一个遗憾……”
奈保尔的遗憾是什么呢?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奈保尔?跟随止庵,一起追忆文学大师奈保尔的创作人生。
🎙
 小课主讲人 
止庵,传记与随笔作家,出版有《惜别》《周作人传》《樗下读庄》《游日记》等二十余种著作。2014年8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唯一一次访问中国时,曾全程陪同并担任活动嘉宾主持人。
课程目录
01 印象外的奈保尔
恶棍天才?睿智老人?
奈保尔与日本
02 站在终点的先知
明眼人?批判者?先知?
对世界指出病症,但不开药方
03 文学世界的漂流者
持续一生的“水土不服”
奈保尔的写作方法论
04 文明的批判者
止庵最推荐的奈保尔作品是?
为什么止庵说写得很像中国?
05 书写未来的观察家
奈保尔批评文明时持怎样的立场?
今天重读奈保尔的意义是什么?
点击上图订阅《为什么要读奈保尔?》小课
(中读VIP用户可免费领取)

福利时间
中读周年庆送好礼啦
各种福利礼包等你来拿
可在下方海报中查看领取方法
作者/Barr

排版/鞠欧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为什么要读奈保尔?》小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