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高净值TIMES团队 Jay Huang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高净值TIMES(ID:HNWI-TIMES),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这两天意大利华人圈传出一件逃税丑闻。
随着新冠疫情在西方国家长时间徘徊不退,众多西方国家除了在医疗上积极抗疫外,为了避免普通民众日常经济奔溃,还纷纷出台了救助法案。
救助方式相当接地气,直接发钱。
有些国家是无差别发钱,只要是本国居民,一律发放固定金额的现金补贴。但大多数国家采取的是扶贫措施,申请人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可以领取救助金,意大利就属于这类国家。
我们的主角,一对意大利华人夫妇就声称自己是困难户,伪造了一份1.3万欧元的低收入证明,向政府申请了抗疫救助金。
没想到这次申请成为了导火索,这对华人夫妇不仅钱没拿到,自己35万欧元的房产和其他资产还被没收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们在2012年到2016年连续四年零申报,也就是说,他们跟政府说我们4年都没赚钱。
但另一边,他们市中心有公寓,市郊有别墅,还有两台豪车代步,出入光鲜,而且还在学习小提琴。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意大利也多的是红眼病人,有知情人向税务机关举报了这对华人夫妇。
孰不知,税务局也早就盯上了他们,没收入哪来的钱买车买房,哪来的钱做高消费?
于是税务局启动了银行资金往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他们账户有高达80万欧元的资金往来与一家中国公司有关。
经过进一步资料分析以及来自中国税务机关的配合,意大利税务局发现该中国公司的股东其实就是这对夫妇,而且该公司的资金入账大部分都来自于意大利。
至此,事情的脉络基本就比较清晰了,这对夫妇实际上在意大利做生意,不过他们要求他们的意大利客户把钱打到那家中国公司去,而不是直接在意大利收账。中国公司收到帐后,再把钱打回到其意大利个人账户。
本来税务局想的是放长线,钓大鱼,先不着急收网,再等段时间观察观察。没想到这对夫妇逃了税不说,还冒充贫困人士申请救助金,这个不能忍,税务局果断提前收网,老账新帐一起算,欠税加罚款把他们的房子和车子给没收了。
其实他们的这种逃税方法并不新鲜,加拿大和澳洲等华人众多的国家大把人这么干,而且可能是欧洲华人相对比较少,他们的逃税手段远远没有加拿大和澳洲华人的精细缜密。
最典型的逃税场景就是代购。
代购的客户大部分来自于中国,代购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及其他社交媒体发放广告,在收到来自中国的订单后,就开始组织采购和发货。
中国客户收到货后,就把钱打到他们在中国设立的个人账户上,都不用换外汇,方便消费者。有些谨慎的代购不会用自己的名义设立账户,而是用国内亲戚的名义设立账户。
最后把钱一次性换成外币汇往自己在海外设立的账户,由于是亲戚关系,所以名目可以设立为“捐赠”。
由于捐赠在西方是免税的,因此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逃税闭环。更精细一点的还可以通过设立在本地的各换汇公司进行协助。
这类案子之所以难查一是链条,二是成本。
链条指的是税务局还不是特别熟悉像微信这种在中国比较流行的社交软件,他们一般还是用Facebook居多,所以资料收集有困难,另外他们也搞不清楚中国的王二,王三和这边的王大是什么关系。
最主要的还是他们不是老虎而是苍蝇,以上说的这些困难如果真想查还是可以查的,只不过稽查成本太高,税务局觉得不划算,有时候虽然明知你不老实,但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小也有小的好处。
不过呢,这里面有一个漏洞不知道读者有没有发现,虽然这种模式在海外所向披靡,但钱的汇出方是个关键问题。
作为收钱的中方,不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平白无故收到一大笔钱,你怎么解释?这些钱在中国交税了吗?以什么名义汇出,汇出是否符合外汇管制条例?
随着中国税收征管的进一步完善,这个在以前可能还比较容易糊弄的关键问题现在也变得越来越难了。
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才是正道啊。
资产上千万的富豪只有1元年薪,他们背后打的是什么小算盘?手握香港人核心命脉,进军英国投资的李嘉诚,为什么要配好几本护照?关注高净值TIMES(HNWI-TIMES),到他们的后台,回复“真相”看全文
如果您有税务筹划移民需求,欢迎添加智谷潘潘(ID:zgtrend116)详聊
如果觉得不错,
记得点击『在看』
表示鼓励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