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刚刚开始不久,“BM风”就已经率先爆红出圈。
所谓“BM风”,是由意大利品牌品牌Brandy Melville衍生出来的风格,这个初创于意大利、主打美式少女风格的品牌定位明确——高中至大学的年轻女孩们。
一切设计围绕“青春”、“少女”展开,这种少女感体现在纤薄的身体,微微有起伏的胸部,和还没有弧度的胯。
BM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品牌,争议的点就在于,它只售S码。
在油管上有不少控诉BM体重歧视和身体羞辱的视频,例如“我为什么辞掉Brandy Melville的工作”和“我为什么拒绝购买Brandy Melville的衣服”等等。
最近,国内一些媒体也开始质疑,BM风的大火不仅制造了身体焦虑,也加剧了幼齿审美。
氧叔今天就从幼齿审美的角度来聊聊这件事
戳视频!来看
BM风的大火真的加剧幼齿审美了吗?

不方便看视频的宝宝别跑,下面还准备了详细易读的文字版
幼齿审美是生理本能吗

从基因角度来讲,人类对幼态长相的偏好来自于对后代的保护欲。
比如婴儿的头部占身体的比例较大,而成年人的头部占身体的比例较小。
看起来可爱的双马尾就是这样一种隐晦的放大头部的过程,通过双马尾间接的放大头部在身体中的比例,让人在潜意识里面注意到和孩童的相似性,并引发保护欲。
还有一些人由于“幼态持续”现象,在成年后保留了幼年特征,看起来不仅会比同龄人年轻,给人的感觉也会更可爱。
比如亚洲人在普遍意义上拥有较白种人和黑人更小的头身比、更短的四肢,更扁平的眉弓和较宽的眉眼距、以及较少的体毛等,这都算某种程度上的幼态特征。
166cm的李冰冰与175cm的米拉,李冰冰放在国内俨然是御姐代表,但对对比却显得异常娇小
所以普遍观点认为亚洲人比同龄的其他人种看起来更年轻,也更没攻击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对幼齿长相的偏好的确是刻在基因里的。
对青春期前形象的追捧
全世界范围内的“幼态”审美其实更偏向青春期前的形象,而并非头大身短的婴儿形象。
无论是我们经常说的“少女感”、清纯,还是对男性审美的雌雄莫辨、要求他们保留青春期前的朦胧感、模糊第二性征等等,这些都属于此类幼齿化审美。
青春期前正处于身高徒增阶段,四肢长度较躯干增长快,骨骼肌肉拉长,并且还没有横向发展,这个时期的腿长和头身比都非常优越,那些腿长手长,身材单薄的少男少女形象都具备这个时期的特征。
并且由于东亚地区,大部分人都有比较明显的幼态持续现象在自己身上发生,“白瘦幼”风格其实是相对好操作的方向,这一点也是幼态审美大众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芭比娃娃所代表的审美特征,也可以看作是欧美人种少女时期生理特征的略夸张定型,满足15岁之前的少女们渴望成长为如此美好的青春形象的愿望。
同时对这种青春年少身材的审美认知极大的影响了模特行业,选出的模特几乎都是这个类型的。
因为青春期后未婚女性的服饰需求最旺盛,商业文化也就特别倾向于把这一年龄段人群的特征夸大化,以突出这种特征,吸引目标人群的关注,进而扩散这种审美形式的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白瘦幼”和维密天使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如何看待BM风的流行
当某种审美标准成为流行的社交资本,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钻进这个套子里。
如果主流媒体平台都在宣扬“a4腰”“iPhone腿”“少女感“之类的话题,这意味着我们的主流审美都是趋向“白瘦幼”的,这些东西也的确成为了社交资本。
当以瘦为美的审美占有话语权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想方设法瘦下去,而这一行为又反过来加重了审美偏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其他审美特征同理。
当然氧叔也并不是在抨击“瘦”这种身材,也没有说“白瘦幼”不好的意思。我只是认为审美单一化是一种不好的趋势,尤其是在现在这个主流媒体平台经常传递身材焦虑的时代。

小码衣服和大码衣服在本质上存在的意义就是给人穿的,作为“被”流行的载体本身,是没有过错的。
一件衣服穿不上,是怪人还是怪衣服?
真正有问题的不是bm这个牌子,而是一些把这个牌子穿出优越感的人。
普通人,没有“每次多吃一粒米,都要说声对不起”的必要性。
穿不上的女孩们大可不必自卑,你们的美不该被死板的尺码和数字框住,你的身材也不该被品牌或者任何风气评价。
女孩们真正该规避的,其实是随波逐流和自我否定。
为了他们所说的“美丽”把自己框定在加小码里,既痛苦又没有意义。
最后,点个
在看
再走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