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医伤医杀医事件,
该停了。
钟南山院士又一次被抹黑了!
事情是这样的。
在一次采访中,钟南山说到:“开会忙就用牛奶顶肚子,自己坚持喝牛奶”。
他还说出了自己经常喝的那款牛奶品牌。
于是,喷子们就“借题发挥”,质疑钟老在为产品代言。
前段时间,钟老说连花清瘟胶囊的疗效不错。
当然了,不止钟老,李兰娟、张伯礼等权威专家都说过。
可喷子的“炮火”偏偏就瞄准钟老。
不管三七二十一,钟老就是在“带货”,黑就对了。
5月16日,钟老在接受采访回应说:
“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企业和产品代言,我怎么会做那些东西?搞那个和我的业务有什么关系呢?”
此次疫情爆发以来,钟老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抹黑了。
他是第一个站出来提醒全国人民:疫情会人传人。
全国人民才意识到疫情的可怕。
可我怎么都想不到,喷子连这都能揪出来喷。
“钟在本次疫情的贡献是啥?人传人是他发现的么?”
“他不配被评价赞扬,整天说空话……”
看到这些觉得,既可笑又无语。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奔走在疫情一线,你不感恩就算了,还污蔑?
做人民英雄,太难了吧。
而比起人民英雄更难的是,当医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医生成了“高危”职位。
因为总有一把“隐形”的刀,架在医生的脖子上。
稍不留神,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1月20日,一位病人拿着刀冲进了北京朝阳医院。
这把刀捅向了陶勇医生。
病人拿着刀从七楼追到六楼,所有的怨气全撒在了陶勇医生身上。
等陶勇反应过来后,用手臂死死护住了关键部位。
幸运的是,他在逃命的过程中,遇到了同事和其他病患的帮忙。
后来同事回忆起来说:差一点,就差一点点
可不幸的是,他还是受伤了,很致命的伤。
颈部10厘米刀伤,左手臂肌腱正中神经尺,神经离断。
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其他人的及时相救,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更令人愤怒的是,病人持刀砍人的原因是:
对自己眼睛术后的效果不满意。
不满意?砍人的时候一砍一个准。
眼睛多余完全可以捐给有需要的人啊。
陶勇医生告诉记者,手恢复知觉,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或者更久。
但即使恢复了,可能也回不到受伤之前的状态了。
他本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未来有无限可能。
可现在就因为恶魔的怨气,他不得不选择另一种人生。
在伤口有好转的时候,他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即使不能亲临手术台,也要力所能及给大家普及更多的相关知识。
即使还在病床上躺着,也要竭尽全力为病患排解万难。
医者仁心,大概就是如此吧。
陶勇医生说:我不恨他了,但我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杀我
这个问题,也许永远都找不到答案。
你一心只想医治好他,而他,却在谋划着如何“报复”。
4月18日,陶勇医生发了一条微博。
“吃完馄饨,手就这样了。”
再加上两张配图,已使人泪目。
他手被烫到起泡,甚至已经烫伤了。
可是他没有知觉,感觉不到疼痛。
他曾在一个节目中说,自己变得越来越胆小了。
“我痛恨我变成今天这样子,我对自己失望!有时候,我宁可让一些患者,不要成为我的患者!”
如果没有这场悲剧,他的人生不会被改写,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可是,没有如果。
往后,他极大可能无缘手术台了。
是恶魔,把他逼成了胆小鬼。
而这样的恶魔,还有很多很多。
2019年12月24日早上6点,一个恶魔打破了北京民航总医院的宁静。
他在跟杨文医生交谈时,突然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刀。
没有任何防备,他用刀直刺杨文医生的脖子。
作案手段非常残忍,刀刀致命。
据称,这个恶魔原本是想要割下杨文医生的头颅。
事发距今5个月了,这张动图依然让人窒息。
最后,经过全力救治,杨文医生还是永远地离开了
杨医生遇害后,一位医生说:她也许算不上顶尖专家,但她一定是病人危急时,第一个冲上去的人,因为她在急诊科
她救过无数人,最后却救不了自己。
2019年12月27日,凶手孙文斌被逮捕了。
2020年4月3日,执行死刑。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但是这又能怎么样呢?
杨文医生始终没等到一句道歉,她再也回不来了。
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规律。
如果救不好患者的医生都要被杀,那谁还敢当医生?
更何况,你知道培养一个医生有多难吗?
单单在时间上就要花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如愿以偿当上医生。
可谁能想到,终究逃不过恶魔的刀。
“人民日报”曾发过一条微博:医学生的日常
一学期的专业课本有50公分高。
在网上也曾流传着一张照片。
医学生本科五年的教材——蓝色生死恋
有一句话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话糙理不糙,你好不容易熬过了本科。恭喜你,可以开始3年的硕士生涯了。
硕士完了后,还有博士生涯、规范化培训、主治考试……
假设你19岁读大一,中途没有大波折的话,可能也要30岁左右才能开始职业生涯。
等真正熬出头那天,你的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了。
可你,还要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继续慢慢爬。
当然,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多。
据数据统计,中国超过84%的医学毕业生最终不会当医生。
更扎心的是,《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中显示:
60%的医生不让自己的子女从医。
  图片来源:《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
也许你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我想告诉你,这是大多数医生们的心声。
因为当医生,真的太苦太累了。
有一张这样的图片,可能大家都看过。
睡在地上的是一个急诊科医生。
那天,他一个下午连续接到4位急诊病人。
而且,4位病人的情况都很严重,如果不及时抢救,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
所以几个医生连轴转,不敢有片刻的松懈。
做完手术后,其中一名医生直接倒在地上睡着了。
要是遇上特殊时期,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休息。
而这,已成为他们的常态。
四川有位医生叫杨文凯。
他在连续两周手术之后,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了。
可是还没等回到家,他已经累倒了。
这已经是累到什么程度了啊。
我不敢想象。
还有一个连续做了9个小时手术的医生,为了坚持到手术完成,他让同事往脖子打了一针封闭。
不得不说,“医生”两个字分量太重了。
他们不得不扛起所有的重任,全力以赴,不允许丝毫疏忽。
一个小疏忽可能就是一条人命。
他们赌不起。
尤其是这次疫情,我们把“医生”都神化了。
可是我们都忘了。
他们脱下白大褂,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有血有肉有爱。
和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
他们没时间伤心。
2月11日,火神山医院的一位护士,得知了母亲突然去世的消息。
病房外的她泣不成声,朝着家的方向三鞠躬,悼念母亲。
在自己母亲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能陪在她身边。
之于她,是多么撕心裂肺的痛。
但大疫当前,她连流泪的时间都没有。
无独有偶。
河南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位医生,在2月18日凌晨4点接到一个电话。
这个电话让她瞬间崩溃,终生难忘。
父亲突发脑梗去世了。
她隔着手机屏幕,看着父亲的呼吸慢慢停止,心如刀绞,失声痛哭。
她说:“我的亲人已经没了,不能再让更多人失去亲人”。
纵使再痛,也要把它藏在心底,继续工作。
而这,已经成了他们默认要遵守的“规则”。
2019年11月23日,陕西一位医生的父亲去世了。
当时就在他的医院。
可碰巧,正好有一台手术等着他。
他只能匆匆忙忙跑去见了父亲最后一面,又快速回到手术台。
没有时间悲伤,因为还有另一条生命在等他抢救。
病人第一,其他都要往后排,包括家庭、父母……
没有光环、没有歌颂,只有心酸和疲惫。
可这,就是属于医生最真实的生活啊。
《中国医生》纪录片里,有一个画面是这样的。
“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国家差不多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如果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你看,他们见过无数的生离死别,却依然畏惧死亡。
只因害怕自己还没尽到该尽的责任。
培养一个医生很难很难,但摧毁一个医生很容易。
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
59.79%的医务人员曾受到过语言暴力,13.07%的医务人员受到过身体上的伤害。
简而言之,总共有72.86%的医务人员受过伤害。
这真不是一个小数据。
冯唐曾在《医隐》中写道:
“我怀着一腔热血踏上行医之路,最后却命丧于信仰之下。”
极其讽刺。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不管是被污蔑的钟南山、被砍伤的陶勇,还是被杀害的杨文。
他们选择这条路的初衷是为国家、为人民。
可是我们呢?简直就是“投我以生命,报之以伤痕”。
我们能做的不多,也无法100%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和艰辛。
但最基本的尊重,还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恳求大家“转发”此文,告诉更多人,将心比心,去尊重和理解他们。
愿此后,“暴力伤医”事件不再重演。
别再让“人民英雄”寒了心!
有一部纪录片
真实地还原了医生们不为人知的脆弱
看完后我沉默了很久
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去表达
值得一看
后台回复“医生”,即可观看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