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标⭐「维小维生素」
一起做一个有料的人
● 作者 | 白菜      ● 责编 | 维小维
“坚持原创的公众号不到7%,你真有眼光”
这是「维小维生素」第392篇原创文章
全文阅读约需8分钟
职场女性
从来没什么公平可言

上周我参加一次报社的线下读者会,去早了,等候的间隙,有一位主办方的工作人员吸引了我的注意。
看上去年纪不大,穿着庄重又不死板,负责登记参与人员,认真仔细地分发纸笔,分散引导逐渐密集的人群,还负责问答环节的话筒传递。
这本来没什么,但是从她的表现中,我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她很热情主动,像小松鼠在树上跳跃一样,灵活地穿梭在会场中间,就差没牵手带你找座位了。
会议自始至终,笑容都洋溢在脸上。最重要的是,有空就逮着人问开会的感受,有没有什么宝贵意见下次改进。
我们俩碰巧交流了几句,没一会就熟悉了。我夸她积极工作,她的笑容却很快凝固在脸上:
“唉,积极也没用啊,我们也只能争取一下参与这种线下活动,作为编辑,没什么机会出外采访的机会,主编总是担心干不好。”
明明有足够的勇气和热情,但是却因为性别被拒之门外,失去了展现的机会。
这是职场女性的常态:水深火热的工作氛围,若隐若现的歧视压力、结婚生娃的门槛限制。每位女性好像都游离在被拒绝的边缘。
花旗全球财富管理公司CEO、有“华尔街女王”之称、《财富》杂志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的萨利克劳切克写了一本书:《勇气》。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女性掌控事业、家庭及金钱的独门秘笈。
事业和乐趣
永远都不是绝对的
前段时间一位实习生找我谈心,说明年年6月份就要毕业了,还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我也能理解,别说职场人了,就连大学生都开始迷茫和焦虑了,他们的脸上写着四个字:青年危机。
我问她:“如果不考虑外界因素,完全顺从自己的意愿,你的理想职业是什么?”
她果断地说:“想做大学老师。”
我又问:“那你为什么没朝这个方向努力呢?”
她说:“现在大学老师都需要博士学位,但是读博的专业课程真的没什么意思,而且当大学老师还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工资太低。”
那么问题又来了:想做大学老师的根本动因是什么?
她终于说了实话:“因为大学老师受人尊敬,稳定。”
老实说,受人尊敬、稳定、高薪、自由四个条件中,我们能遇到的工作,最多满足两个条件。
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能一辈子保持热爱。
你到底想要什么?其实并不绝对,只是相对平衡的结果。
就像紫牛基金的合伙创始人张泉灵说的:
“曾经有很多人都问我,做记者那么辛苦,我为什么还愿意?
我的回答是,乐趣。因为做记者能够让我进入之前不能进入的空间,碰到不容易碰到的人,经历别人经历不了的事情。”
但是她现在是少年得到的董事长,重点研究儿童教育产品。她觉得,从一个妈妈的角度,让孩子学到他们最应该了解的知识,也是乐趣。
但是无论是曾经的央视记者,还是后来的少年得到董事长,靠的都不是单纯的乐趣,而是持之以恒的毅力。
喜欢和乐趣都是会变的,只有凭借毅力做事,才能成功。
人这辈子,光靠喜欢,成不了事。
工作和家庭,
如何两者兼得?
如何平衡职场和家庭,这永远是现在或即将横亘在每位女性面前的一道难题。
美国普林斯顿的女院长安妮-玛丽·斯劳特的现身说法告诉你:做不到。
曾经,安妮也认为事业和家庭是可以达到平衡的。于是,她高兴地接受了希拉里给她的offer——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周一到周五离开家庭去华盛顿工作。
没多久她就遇上了麻烦: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大儿子又进入了青春期叛逆。
家里一地鸡毛,工作自然做不好。
于是,在完成一个任期后,她中止了政坛工作,重新回到学校做一名老师。
看到连学识渊博的院长都hold不住,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大多数女人无法兼顾事业和家庭。
即便能兼顾的,也绝不是凭借一己之力。
工作一定会有,生活也一定会有,问题不在于两者能否共存,而在于它们如何共存;不在于两者能否平衡,而在于两者混杂会是什么状态。
我认识一位财务姐姐,整天忙得脚不沾地,北京广州两边跑,下班还要去学校接孩子,陪娃做作业,周末陪娃逛公园看画展,简直是辣妈一样的存在。
其实,财务姐姐的工资并没有很高,工作压力却特别大,但她从来没有想过辞职。
偶然间问起,她对我说:“因为有一天,我女儿对我说,她在百度上搜到过我的名字,说以我为傲。”
财务姐姐之前被单位评为“工作积极分子”,这让女儿欣喜万分。
面对工作和生活两难的问题,女性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在一旁看着,你会怎么做?
一直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最好的生活,践行自己信仰的价值观,努力让自己的所作所为为社会带来一些影响。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不同。
你想在孩子心里塑造怎样的形象?想成为什么样的榜样?想为他们留下怎样的世界?
想清楚这些,大方向明了,所有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写在最后
诚然,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公。
  • 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的CEO中,只有4%是女性;
  • 女性的工资水平只是男性的78%,其他肤色的女性比例更低:52-64%;
  • 超过80%的职业女性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存在职业歧视。
  • 要到2133年,才能实现男女性别收入的平等。
但是女性的身份和角色正在迅速变化,且更加重要。
就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没有人可以忽视女性的力量,除了女性自身。
与你共勉。

小维の叨逼叨:
想要这本书吗?我们今天就从留言区点了“在看”的朋友里面抽一位,送出这本《勇气》,价值59元哦!赶紧举爪子,在留言区分享你的“勇气”故事!
-END-
标⭐「维小维生素」不再错过有料文章
小维推荐的好物团购
更多文章
猜你还想看
作者简介:白菜,跨行的不爆文作者,没有好看的外表,只想要有趣的灵魂。
不用赞赏,只需要点一下“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