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责编;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来源:腾讯网
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伪装知道。——托尔斯泰
世人皆知无知的可怕,它有如黑夜无灯,或如身处迷雾之中无所自拔。可相较于无知更为可怕的是,假借世俗精神力量的伪装来充实自己。
一定时间内,或许自己尚能感受到填补了精神匮乏的满足,可理性思考过后,只剩余内心的空洞和无尽的虚无。世上最不缺乏的便是此等停留在表象的精神灌溉,一旦有所提升便幡然醒悟。
伴随中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众人的生活便逐渐与互联网及相关文化牢牢绑定。需要承认的是,通过互联网或更多相关的媒体平台,可以使世人便捷的获得精神愉悦和浇灌。借此由来,也衍生了众多以便于理解的文化知识为核心内容的网红。
甚至日前,有一位来自于复旦的思修老师,她的课程就一度遭人追捧。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爱情等情感问题在她口中俨然成为了通俗易懂的浅显道理。可日后学生及社会大众深究她的观点,却又将其严厉责备,这背后又有何种原因呢?
这位曾经名声在外的复旦教师就是人称"网红"的陈果教授。原本身为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的她,自从任教以来,便与"网红"结下了不解之缘。
"网红"教师的成名之路
如今已然是37岁的陈果,此前的生活似乎过于平静。外表出众,气质超群的复旦哲学博士,何以成为了备受争议的网红,或许还要从几年前她任教的科目寻找根源。
不论是国内的顶尖高等院校,或是普通高校,在学校接受培养的学生难以避免接触的科目之中,就有一门课叫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该课程的由来还要追溯到多年前国家在商讨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往事。如今该科目已成为所有中国大学生的必修之一。可因为其中的内容过于枯燥、平淡,多年来也饱受学子非议。
而陈果的走红正是源于她开始任教这门科目。原本身为哲学专家的陈果,在开始任教思修课之时,并非采取一般教师任教的方式。凭借出众的口才和善于分析的思想,陈果将自己上课的内容转换为当前社会学生乐于倾听的内容。
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她对于爱情观念的分析。初入大学生涯的众多学子,本就对爱情一无所知;加上陈果巧妙的言论转换,很快,陈果的课程就成为了众多校内学子奉若至宝的精神食粮。
当时的一众学生,并未在第一时间理性思考陈果讲述爱情观念的正确与否。反之,更是选择了第一时间大力推崇。久而久之,陈果的课程也逐渐声名远播。而她成为网红的契机,也恰好在此时成熟落地。
起初源于课程进展过程中学生录制视频的上传,陈果的形象也借此成功在互联网上掀起了波澜。当时对于国内"网红"的审美倾向还停留在对于美貌或者猎奇心理的表面程度。而陈果关于爱情观点的讲述瞬间与一众"网红"形成了天壤之别。
陈果知性成熟的气质和她身为博士教师的身份都给予了大众广泛的好感。以至于同很多学生一样,未及思考她讲述观点的正确性,众人便普遍选择了接受陈果的理论和形象。
从受人追捧到遭遇"炮轰"
前些年里,陈果在中国互联网中的形象一度形成了万人追捧的热潮。而她本人的形象也逐渐被广泛的赞扬。最火的那段时间里,陈果的思修课程无一不是座无虚席,甚至人潮涌动。她也毫无疑问成为了一代大学生和成人心目中的爱情导师。
可单单凭借个人形象和人格魅力所支撑的精神内容往往难以存留过久。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陈果备受追捧的原因也源自于她吸引人眼球的特异性。正因如此,当世人对此完全认知清楚之后,陈果的"网红"生涯也来到了终点。
原本追捧陈果的大多数民众集中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和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中年群体。他们在精神匮乏的人生阶段恰巧契合了陈果授课的观点,才有了当时的社会轰动。而对于这种停留在表面的"心灵鸡汤"式的安慰理论,很容易就受到了旁人的质疑。
同时,陈果讲述的爱情观念更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所有人发现她表达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很大差异的时候,她也自然跌下了神坛。原本的追捧因为价值观的对立受到了社会的批评,甚至被学生"炮轰",认为她传递了虚假的精神内涵。
再加上她走红之后,经常身处于各大节目之中,可她竟然错误将"耄耋"一词读成"毛至",更是让人不解和怀疑。带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作为人生导师的陈果终于走下了神坛。
课程被质疑背后的真相
从"女神教授"到"万人炮轰",陈果似乎从未改变她原本的立场和观念,陈果在自己热度消退之后,也默默回到了大学校园做起了她最初的授课工作。而如今,外界仍有无数的学者甚至各大媒体热烈讨论着陈果走红前后巨大反差的原因。
从莫衷一是的声音之中,世人尚可接受的是,陈果并非欺世盗名的学术骗。相较于当今社会残酷而明显的现实,陈果提出和崇尚的或许只是一种她精神世界的理想观点。她给予学生的思想文化更多集中在乐观生活和理论化的爱情层次,这也是最初她的课程走红网络的原因。
反观接受她观点内容的普通大众,真正迫切需要的是可以实际应用于现实生活的信息,这也就造就了陈果很快跌下神坛的结局。作为普通大众,更多需要接受的是现实生活的打磨,而非理想的神话。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