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的影响力、经济实力、人们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邓公是当之无愧的设计师、塑造者,他的价值观、方法论,他所走的路线,甚至他的个性,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世界。毕竟改革开放出生的人年当40,正值壮年,代表着今天和明天。
尽管邓公在世时已是耄耋之人,我们都习惯叫他“小平”;
尽管他是国家掌舵人,威望如日中天,我们习惯称他“邓公”。
1抓了一手烂牌  叫出一个好局
邓公是那种举重若轻的帅才,看起来也不怎么爱看书学习,也没听说过他读过什么名著,只知道他十分痴迷于金庸的武侠小说。
邓公没有写过理论深刻的文章,他的著作都是讲话的集成,极少长文,没有华丽的辞藻,鲜见引经据典,也没有什么金句,大多是白猫黑猫之类的大白话。谈不上文采,却很务实、管用。
也许有人认为邓公谈不上大公无私,很顾念自己的小家。在下放江西时,为改变伤残儿子的处境,他诚惶诚恐给汪东兴写信求援,充满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和无助,就知道他和天下父母其实一样。
邓公工作之外的爱好是打桥牌,即使在职时,也尽可能抽出时间打桥牌、玩麻将。据说,在那个斗争的年代,他常常置身度外,邀约几位好友“终日”打桥牌,以躲避冲突。
说回来,桥牌是个好东西,一种考验智慧、机灵和沟通技巧的艺术。桥牌的要旨就在那“桥”上,关键是与同伴沟通得当、配合默契。一则,与你的同伴叫牌、应牌准确无误,有多少牌点叫成什么局,不能冒进,除非你和同伴都有一手互补的特殊牌型;二则,打牌时要审时度势,根据自己与对家牌型、点数,精心布局,相互过桥而完成邀约,千万不能把桥打断,否则即使点数再高也会宕牌而输局……
桥牌是一种公平博弈的游戏,即使你抓了一手烂牌,点数很低,牌型也不好,但只要你与同伴沟通得当、配合默契,顺利过桥,或者设法打断对方的桥,也可能打得无比精彩。
邓公是玩桥牌的高手。他第三次出山掌舵中国时,抓了一手烂牌:国家积弱、人民贫穷,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阶级斗争为纲,人人自危,社会疲惫;国际上,前苏联的威胁依旧,西方封锁没有打开,不仅中美关系、东西方关系没有正常化,与东南亚、与邻邦的纠结也没有解开……
在桥牌上,这就是点数低(即没有实力)、牌型也不好的烂牌。
怎么解这个局?
思想上,重新确立实事求是,大胆解放思想;
政治上,果断停止阶级斗争为纲,大刀阔斧拨乱反正;
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秉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三步走的现代化之路;
国内坚持改革,对外打开大门,且走出与美国建交的至关重要一步;
同时,果断终止对东南亚外宣广播,消除了一些国家的戒心,改善了东南亚的关系。
没有经验,就摸着石头过河,不怕犯错误;
为了改革开放大业不受干扰,坚决制止意识形态上的争论。
有人说邓公很俗,所以他接地气,知道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知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知道姓社姓资是无聊的争论,知道民富国强要一步一个脚印……
所以,邓公应对得当,尽管抓了一手烂牌,却叫出一个好局。加上他善于沟通,善于过桥,很快力挽狂澜,打开了局面,从而改变了中国。
有人曾评价,邓小平最大的贡献或许在于,把人的很多本真与常识又带了回来。
邓公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俗人!
中国有老邓这样一位领导人,是中国人的幸运。
2铁心改革开放 决不走回头路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非常幸运的是,邓公高度尊重普通百姓的利益。
他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浅显、易懂、接地气!
向松祚有文章说,他的母亲对邓小平的怀念,她说因为邓让人民吃饱饭,所以邓是个好人。这是一个俗人对另一个俗人的最高赞美。
为了改变贫穷面貌,他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条生命线,不让政治因素干扰。
因为他很清楚中国的国情,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认为:“承认落后就有希望,道理很简单,起码有个好的愿望,就是要干,想出好方针、政策和办法来干。”
他从不说“厉害了”,而是坦诚跟西方的巨大差距。
1978年10月,他在会见德国新闻代表团时说,我们“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
他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也够俗——因为跟美国关系好的(日、韩、新加坡、台湾等)都挣大钱了。这是小商贩的逻辑,却也是俗人的真理。
邓公不好大喜功。为了改变贫穷状况,他不提“赶超”,不高大跃进,不铺摊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
他深知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当时中国一切都落后,但最落后的是教育和科技。他1975年临危受命,主持国民经济的全面整顿恢复,选择的突破口正是教育和科技领域。
第三次出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高考。
他主持第一次科技大会,说出一个精辟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得主保罗.罗默,用严格的数学模型证明了邓小平的这个著名论断,可算是“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
他大胆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恢复高考、联产承包、企业放权、利润留成、取消指令性计划……
当有人宁左勿右,想走回头路时,他南巡讲话,扭回方向,坚定地说出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从而改变了中国和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有人质疑改革开放“姓资”,老邓铿锵有力地回答:改革开放姓社不姓资,谁走回头路谁下台!给了人民一个定心丸!
不要说改革开放是什么历史的必然,翻翻这四十几年的报纸,你会发现,没有邓小平及其后继者的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早就被改革了多少次了。
记得邓公在接受国际“刺头“、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在回答中国的现行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问题时,明确表示:
确定现行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现行政策对不对,对国家来说对不对,对人民来说对不对,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过一些。……如果人民认为现行政策是正确的,谁要改变现行政策,谁就要被打倒。”
80年代末,国内左倾思想开始回潮,甚至出现了否定改革开放的观点,改革开放一度徘徊,为了表明决不走回头路之决心,邓公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巡之旅”。88岁高龄、德高望重的小平站出来说话了: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
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这些就是左。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南巡视察途中,老邓说得最多、也是最坚定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走回头路”、”谁反对党的基本路线,就把他打倒!”
于是,全国人民都知道走不了回头路了,改革开放的路子直了、宽了,心也安定了!
尽管邓公也不是完人,也遭遇争议,但每个国人都会对他领导的改革开放给予最高评价。
3睁眼看世界  建立东西方桥梁
邓公是睁眼看世界的人看清了当今世界大局。
开放初期,邓公就说:这些年来,凡是和美国关系好的国家都发展得不错!
他亲自到美国去看,去体会什么是发达国家。看的过程中,就说美国可以用先进的东西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让中国富起来。
邓公有句很接地气的话:“回头看看这几十年来,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国家,都富起来了。”言外之意,中国也得这么干。
中美建交的全部谈判过程,邓公都是亲自参与,亲自决策。双方谈判几次遭遇“谈崩”的时刻,都是他力挽狂澜,果断拍板,推动中美两国迅速建交。
就这样,打开了中国富起来的大门。
 他在世时,老有人嚷嚷要跟美国全面对抗。老邓说:我是会打桥牌的,不要以为你有四个K就了不起了,别忘了人家还有四个A呢。
他特别说了一句话:中美关系决不能像玩牌那样换来换去。他不是从眼前、而是从战略的角度、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
邓公并非对外软弱之人,他一句“主权问题没有讨论余地”,就让撒切尔夫人惊出一个跟头。
当年荷兰向台湾出售潜艇,邓公果断下令将两国外交关系降格为代办级,以儆效尤。
他也警告美国政府、国会和政治家,要从长远的角度、政治观点来看中美关系,不要搞外交手法。
毛泽东说他绵里藏针,是钢铁公司,名副其实。老邓原则问题上决不让步,但他是务实外交,他也是以务实赢得世界的尊敬。
为了融入当今世界,邓公清醒地意识到:不能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于是,他反复强调,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从容地发展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
中国有句名言,叫做“人怕出名猪怕壮”。猪养壮了,就要任人宰割。国际关系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老邓一直坚持一条原则,叫做“不称霸、不当头、不结盟”。
邓公如是说道:我们千万不要当头,中国也永远不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还说,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
邓公说得好!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立场上把握住。
他反对允当世界领袖,认为领袖不好当,吃力不讨好。如果你成了世界领袖,那么必须要放弃许多,全世界都要跟你玩“贸易顺差”,你却又不敢有脾气。
他因此告诫说:“不要主动去向世界承诺什么。”
他也反对国际政治搞小圈子,强调说我们不搞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
他深知中国的底子,实力远没有美国、没有西方强,也担忧中国人争强好胜的特性,所以对于后代处理国际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不太放心,在退出政坛之前告诫接班人:
要站稳脚跟,沉着冷静;要韬光养晦,不要出头;不要当第三世界的领袖……
大概是担心中国人的争强好胜,邓公特别交代“不要张扬,韬光养晦,少说多干“,稳住阵脚,把中国自己发展起来。
他意识到西方国家对我们始终是有戒心的,甚至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会对我们有敌视和恐惧心理,所以他的态度是:
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不随便批评别人,指责别人,过头的话不要讲,过头的事不要做。在外交活动中,要趋利避害,不为自己树立对立面。要埋头实干,发展自己,而且越发展越要谦虚。
对于三起三落的邓公来说,韬光养晦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忍得主”是一种大格局的战略定力,是卧薪尝胆的力量蓄积,是忍辱负重下的发愤图强,是坚强意志的持续展现,为的是养成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这正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4务实接地气  而深受人民爱戴
当年,看着“小平你好”的条幅,邓公喊出:人民万岁!他的心就和人民紧紧连在一起。
邓公从来没有当过一把手,没有党政一把抓,什么职务都揽在手中,去有着无人挑战的威望。他的威望不靠职位,不靠吹捧,靠的是历史功绩,靠的是改革开放为人民带来的实惠。
据邓蓉回忆,邓公临终前看到央视播出的纪录片《邓小平》,但他看不清楚,问片子里的人是谁,当知道是自己时,他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有人评论说,老邓的羞涩,是他对世界最后的告别,他是那样谦逊,他不认为自己是个伟人,也不希望人民崇拜他。他很清醒,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公的一切成就其实很简单,就是根据国情、想着人民,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本本、计划、框框。他最反对的是繁文缛节、层层上传下达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那一套。
邓公最喜欢讲的一句话就是“实事求是”。在著名的南巡讲话里,他多次强调,要提倡实事求是,不要提倡本本。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他谋划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是解放思想。
1978年,经过举世瞩目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公成功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吹响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号角。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在这个著名讲话里,有一段掷地有声的精彩论述: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公的讲话通俗易懂、入情入理、情真意切,就这样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改变了整个世界。
邓公有血性、有气魄、有担当。当广东省委提出建立深圳特区构想时,邓公表态:“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一通南巡讲话,推动中国迅速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邓公是一个敢于放手让下属做事的领导,你只管解放思想大胆做事,只要不是为个人谋私利,出了事他兜着。他总是逼着下面的官员主动改革,不允许他们“等、靠、要”中央来改。
他常常用“不要怕犯错误”、“闯出一条血路”这样的话语,来激励人们改革。在邓公的时代,无数人争当改革者,可以用群星璀璨来形容。
邓公推动的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其影响力持续到今天,直至永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