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站出来,做个勇敢的人。
方文山、陈漫、秦朔、麦肯锡高级合伙人、高盛集团董事、布朗大学前院长力荐,长居京东畅销榜榜首的《从常青藤到华尔街》的作者,易美教育招生官顾问委员会成员。
面对不确定时,她如何与智慧和风度同行?
易美教育招生官顾问委员会成员刘佳妮
刘佳妮
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应用数学与东亚研究双学位
布朗大学中国峰会创始人
毕业后担任布朗大学校友面试官
易美教育招生官顾问委员会高级顾问
曾被福布斯、美国ABC电视台、美国SupChina等美国主流媒体专题报道
百人会杰出青年领袖、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
入选达沃斯杰出青年,出席瑞士达沃斯年度峰会
曾在世界青年科技大赛中担任中国代表队队长
曾就职于麦肯锡投资咨询部
曾任华尔街美银美林投资银行部分析师
曾代表中国参加奥地利维也纳世界青年物理学家大会,获得铜牌
曾作为主角之一拍摄李安导演投资的国际学生纪录片《彼岸》并获得蒙特利尔独立电影节奖

之前,哈佛大学校长的一段话在网上忽然火了起来。因为我的家人在哈佛读书,所以哈佛也将我的联系方式列入了能够收到重要通知邮件的名单中。疫情期间,哈佛校长给学生的每一封邮件我都第一时间看了,可是怎么也没想到,如下这段话,会在网上盛传:
没人能预知在后面几个星期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什么,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COVID-19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表现出的超越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己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和风度同行。
文字很优美,单看这一段,给所有正在抗疫的人带来了一些温暖,可哈佛学生以及像我这样的学生家属,读完可能丝毫不觉得温暖,因为这段文字的上面,是哈佛大学正式的通知——本科学生需要在本周周日前搬离宿舍。
在美国留学过的我,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的朋友问我,哈佛做这样的决定,有没有想过:
  1. 自己国家疫情十分严重的国际学生,他们怎么办?不能回国,因为回国被感染的风险很大;即使可以回国,不一定短时间内能买到回国的机票,那么他们这段时间,住在哪里?是否会流落街头。虽然是少数,但是拿全额奖学金来上学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原来由校方承担的食宿该如何解决?面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他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学校已经有疫情爆发的势头,但很多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学校也没有给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当学生开始出现一些症状,如果需要帮助,该去找谁?学校提出了搬离的要求,但没有提供帮助的解决方法,接下来这些学生如果需要紧急帮助,该联系学校的哪个部门?
朋友说,学校没想过这些吗?
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有能力雇用世界上最优秀的、专业的、具有教学规划和统筹管理的人才。他们当然想到了这些,然而,这个学校(包括这位温暖的校长)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回家或搬离宿舍,以便躲避接下来繁琐且很难有好结果的责任。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学校让学生们不再聚集当然是正确的决定,但并没有考虑到一些非本地学生可能会面临无处落脚的情况,更没有为可能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解决办法和必要的帮助……所有这些,都是管理者共同作出的决定。
校长的话很温暖,但在我看来,它所代表的美国昂贵且精英的大学,并没有做出作为一个精英学府应该展现出的“超越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更离“与智慧和风度同行”有很远的距离。
智慧源自独立思考
自从美国开始爆发疫情,我每天醒来,常常收到这样的信息:
“听说纽约街上已经有部队站岗,怕是枪战要开始了?”
接着对方便发来一个装甲车在曼哈顿街上的视频。
“听说街上的奢侈品店和银行已经被抢了?”
紧跟着几张店铺支离破碎的照片。
虽然我在公寓里隔离,但从几十层高的住所向下看去,还是能看到楼下的街道上几乎空无一人,并没有装甲车,行人也很少。
恐惧不只来自这样的视频,还来自直播新闻中政府的态度和防疫政策执行后依然居高不下的感染者人数。这也让我思考,在充满恐惧与不确定的时代,究竟什么最珍贵呢?
我想,也许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稳定的情绪、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在挫折中不断成长的勇气。
那么,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何而来?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现象,我们如何分辨真伪?如何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为?
首先是信息处理。当你看到信息时,是否会考虑信息从何而来?如果来自于网络、媒体,是否可以找到本源?比如,在朋友圈看到的、《纽约时报》报道的你无法理解的新闻,是真的吗?很简单,上谷歌用英文搜索这则新闻,看看是否能在《纽约时报》上找到出处,然后再分析这则新闻的可信度。互联网时代,想知道一件事的真假,完全可以自己上网找信息源头,而不是不断问周围的人:“你看到×××了吗?是真的吗?”
接下来,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凡事皆有逻辑,逻辑上不通,很可能就是不存在的。很多逻辑复杂的事,也可以以史为镜,比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类似事件,回忆事件的发展,因为历史往往是重复的。了解过去,就能帮助我们推测未来。所以,懂历史、讲逻辑很重要,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用各种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我们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别人知道的更多、明白事实真相的时候,会做什么?
我认为,最可贵的是能够产生同理心。
你开始学会换位思考,开始理解很多人的心情。比如,对于引发热议的“留学生是否应该回国”问题,你开始明白因为留学国家的政府不作为、学校停课,一部分留学生也只有选择回国才更加安全,他们也是无奈的受害者;你开始理解政府的强制分流复工措施;知道了病毒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知道了如何在经济复苏与保障生命安全中做平衡与选择……
当你明白了这些,而不仅仅是跟着社交媒体感叹、抱怨之后,你开始对别人及其生活方式的艰辛产生同理心,发自内心地萌生出一种善良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尤其可贵,因为它建立在你对世界的清晰认知基础上,而非在混沌世界里随波逐流的结果。
与此同时,你会开始学习生物医疗知识,了解传染病,了解人类历史上类似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你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开始有自己的成长,无论是珍惜家人、珍惜身边美好的事物,还是能够开始静下心来,读书写字冥想,都是可贵的成长。
疫情期间我出了一本书。
这本书汇集了我这很“年轻”的十年对中美教育、文化、女性话题的思考,是我作为千禧一代的很多亲身经历与反思。
生活在中美两地,如今“有幸”疫情打全场,却有了更多时间静心重新思考这本书,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你一些对过去的怀念、如今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憧憬—— 
无论你的未来在哪里。
这是一本我从大学一直慢慢写到毕业后 5年的作品集,很多文章其实我当时写的时候很激动,也妄下了很多结论,批判了很多“偏见”,如今重读,更多的感受是,有了“平和的心境”。我更加愿意反思,从很多表象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并总结下来。
本书素材完全来自我最真实的生活,我一边努力生活、一边跳出来认真感受。如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 ’,我反复努力进入一层层最有挑战性的环境,不停反思,试着记录我十年离家的挑战、失败、成功、快乐、心酸、孤独和惊喜。
这本书有我考上常青藤名校的经历,有我对精英教育的思考,有作为校友招生官的经验之谈,有华尔街面试的“套路”分享,也有在顶级公司工作的光环背后的心路历程。
10年时间,从努力到渴望与反思,再到如今的淡定,我想把这10年的观察和思考,一点点地,分享给你。一起思考在动荡之下,风暴正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在充满焦虑的当下,放下很多包袱,感受到幸福。
《从常青藤到华尔街》
接受“混血教育”的我们,如何与时代共生。一个中国女孩的留美10年,讲述光环之下的荣耀与偏见。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多元化世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站出来,做个勇敢的人。布朗大学前院长巴雷特·黑泽汀、麦肯锡高级合伙人彼得·沃克、靳羽西、方文山、秦朔、陈漫等多领域名人矩阵力荐。
内容提要 
常青藤盟校是如何进行海外面试的?
美国大学对国际学生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恐惧?
新冠疫情爆发后,身处纽约“震中”的华人留学生,如何自处?
这场全球大疫,我们能学到什么?
刘佳妮,“千禧一代”中的典型代表,从一名重点公立学校的芭蕾舞特长生,考入美国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学。毕业后,接受过每周工作110小时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历练,也曾在麦肯锡咨询公司旗下的投资基金努力打拼,直到创立自己的公司……从中国公立学校,到美国私立大学,从曾经渴望融入,到如今的淡定、自信与从容,她用了10年时间。
名人推荐 
“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身在中国的人了解美国教育;也希望有一天,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美国孩子,了解重要的中国。”
——巴雷特·黑泽汀 布朗大学前院长,终身教授
”佳妮的经历——从接受常青藤盟校教育到华尔街咨询和投资银行的工作——深深扎根于美国的社会之中。这本书的特别之处,是她在这些经历中的深度观察和持续的好奇心。任何对这个世界两个拥有强大力量的国家感兴趣的人都会发现,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读。“
——彼得·沃克 麦肯锡高级合伙人
”佳妮虽然年纪小,但是有很强的做大事、做对事、做好事的热情,尤其是在中美教育与文化交流方面。作为千禧一代,佳妮努力用年轻人的方式,热情地讲述自己作为“文化桥梁”的故事。我很喜欢她。“
——靳羽西 羽西化妆品创始人
“对时尚,她有自己的主张、品位以及态度;对文字,她有采访、编辑和撰写的能力。刘佳妮同学,毕业于常青藤名校,在纽约这个国际大都会的金融圈里有一席之地,而这真的真的很不容易。一位来自中国的东方女孩,在以白人男性为主的华尔街,闯出一个你不得不读的世界。”
——方文山 作词人
“我在纽约认识了佳妮,看到了一个女孩到女人的成长不再局限于空间和时间。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经历铸就了新女性的格局。她们见识了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具有理解的能力,才能更懂得爱和如何去爱。愿更多的女孩、女人通过这本书去看到女性成长的一种方式,更勇敢、更轻柔地带给世界更多的理解和爱。”
——陈 漫 摄影师
“本书展现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中国女孩在美国读书、工作的成长与观察,更是一段由此及彼,又由彼及此的心灵记录。”
——秦 朔 《第一财经日报》前总编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