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首场“战疫无国界”研讨会
于北京时间5月8日在网络上公开举行
研讨会全程回顾
导读
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Global Alliance to Combat COVID-19,以下简称GACC)首场“战疫无国界”研讨会在网络上公开举行。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越洋连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arry R. Bloom教授,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H. Vermund教授以及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Tisch医院医学主任Brian P. Bosworth 教授,在腾讯医疗副总裁、世界卫生组织数字卫生技术咨询小组专家成员吴文达医生的主持下,围绕“抗击COVID-19一线经验与战略的多边分享”主题,共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与挑战,为全球战疫出力。
《硅谷时报》在线参会,并整理收集了部分参会嘉宾的发言及观点,供读者阅读参考。
此次中美研讨会由中科健康、腾讯医疗健康、中投中财、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美中抗击新冠病毒行动网络主办。哈佛中国健康合作项目、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美国)、方李邦琴基金会、EMBA国际联盟、企鹅杏仁等提供协助。研讨会还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旧金山-上海姐妹城市委员会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27日,《硅谷时报》有幸见证了“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美中抗击新冠病毒行动网络”的成立,现场基金会创始人尼尔·布什(Neil Bush)、行动网络组织主席:旧金山湾区著名侨领、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和副主席方李邦琴以及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总领事王东华接受了《硅谷时报》的视频采访,并围绕全球抗疫这一主题阐述了美中抗击新冠病毒行动网络成立的意义及将要开展的系列“抗疫行动”。
详情【 图文+视频采访 】点击标题进入链接: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创始人尼尔·布什(Neil Bush)
接受《硅谷时报》采访
旧金山湾区著名侨领、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联合创始人和副主席方李邦琴女士
“美中抗击新冠病毒行动网络”主席
接受《硅谷时报》采访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总领事王东华
接受《硅谷时报》采访
 ——《硅谷时报》• 专题报道
(硅谷时报讯)美西时间5月7日(北京时5月8日)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Global Alliance to Combat COVID-19,以下简称GACC)首场“战疫无国界”研讨会在网络上公开举行。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越洋连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arry R. Bloom教授,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Sten H. Vermund教授以及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Tisch医院医学主任Brian P. Bosworth 教授,在腾讯医疗副总裁、世界卫生组织数字卫生技术咨询小组专家成员吴文达医生的主持下,围绕“抗击COVID-19一线经验与战略的多边分享”主题,共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与挑战,为全球战疫出力。
这场GACC研讨会,搭建了中美专家的交流平台。在90分钟的交流中,钟南山院士对中国抗击新冠疫情进行了全面的历史回溯;Bloom教授和Vermund教授则分别对公共卫生管理议题发表了演讲;针对新冠患者救治与照顾,乔杰院士、张⽂宏教授、Bosworth教授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此外,世界疫情发展情况、新冠康复者免疫能力等热点问题,也都在中美顶级专家交流中被充分讨论。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社会公众通过腾讯课堂、海外观众通过YouTube直播平台关注了本次研讨会的进展。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研讨会上提出,防控新冠疫情传播的关键是保持距离和戴口罩,在重启经济和封锁之间寻求平衡是每个国家都将面临的挑战。
 钟南山 
保持距离和戴口罩是防控关键 重启和封锁需平衡
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认为,中国在控制新冠疫情时采取了强力抑制措施,他将其总结为4个具体措施。
视频截图

       首先是1月23日武汉封城,即不要去武汉,不要离开武汉。
第二是公开透明,全国范围内每天实时播报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措施,称为联防联控机制,包括落实至基层的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例如戴口罩、待在家里等。他提出,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在一些国家,新冠肺炎一开始需要到疾控中心确诊。但在中国,政府较早就决定大型医院可以诊断新冠肺炎,这让诊断变得更加快捷。”
最后一点是实时定量PCR检测,对所有密切接触者,包括无症状接触者进行检测。
  钟南山分享的全国疫情新增趋势图显示,在这些措施下,两周内中国的新冠肺炎病例数达到了峰值(1月23日至2月4日),四周内基本控制。
视频截图
钟南山提出,防控新冠疫情传播的关键是保持距离和戴口罩。“当你参加会议或者聚会时,需要佩戴口罩,以防止人们把病毒传染给你。如果你病了,佩戴口罩则可以防止你把病毒传染给他人。”
  他在分享中提到,广东近期有更多的输入性病例进入,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当然需要更多的开放、交流和交通运输,但这也会导致更多的输入性病例。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他认为,这对政府的政策是一个重大的挑战,需要在重启和封锁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完全重新开放,经济当然会得到发展,但也会提高疫情传播的风险;如果选择完全封锁以保护人们免受进一步感染,也会对经济发展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是所有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方面,钟南山介绍,中国目前有三种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包括1个mRNA疫苗和2个灭活疫苗,分别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视频截图
钟南山还分享了新冠肺炎的早期干预措施。他指出,85%的病人是轻症和中症患者,绝大多数经治疗可以康复。“在中国,很多当地人会使用中国的连花清瘟胶囊,我们将会很快发布相关的数据。”
  对于15%的重症患者,他认为需要有效、便宜的药物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例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集落因子(rhG-CSF)和氢氧混合吸入气(H2-O2 inhalation)。
视频截图
钟南山在研讨会的问答环节提出,国际合作对于防控疫情十分关键,如果一个国家的疫情还很严重,全世界的新冠疫情就无法得到控制。他提醒,追踪密切接触者和戴口罩还是很重要。
 张文宏 
严格的防控措施外还需采取其他伴随措施
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
张文宏教授

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中心主任张文宏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GACC)研讨会上以上海市为例,向中美专家介绍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他表示,上海的防疫策略主要集中在积极检测、严格追踪密切接触者等关键要素上。社区支持是中国的一大优势。
  张文宏介绍,在疫情初期,他们计算了上海ICU病床的数量。如果疫情大规模暴发,他担心出现大量危重患者,“因此我们需要在早期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事实上,在1月底疫情发展的早期阶段,上海就下大力气进行积极的新冠肺炎检测。
  张文宏认为,武汉的情况和上海完全不同。“武汉是中国的疫情中心,疫情快速发展,所以需要严格的措施来控制本地传播。”在疫情形势相对较轻的地区,例如上海,则更多地关注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试着找出所有的患者以停止本地传播。
  张文宏提到,如果采取非常严格的防控措施,则还需采取其他伴随措施,例如社区支持等。“在武汉,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地配送新鲜的食物、蔬菜和水果。”他认为,社区支持是中国的一大优势,许多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帮助武汉抗击疫情。
  上海的情况则不同,早期主要在控制武汉的输入性病例,政府采取更轻的控制措施。“我们没有采取严格的封锁,只是要求市民待在家里,但不是强制的。市民可以外出购买食物、去医院等。所有的生活必需设施在上海保持开放。”
  张文宏提到,上海最近还面临输入性病例的挑战,因此,近期建立了一个包含近300家发热门诊的网络,希望可以在未来收集所有疑似患者的样本。
 Barry R. Bloom教授
医疗保健是本地的,而健康研究是全球的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Barry R. Bloom教授

医疗保健是本地的,而健康研究是全球的。”5月8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前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Barry R. Bloom教授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肺炎联盟(GACC)举办的首场研讨会上提出这一观点,得到钟南山院士等嘉宾的赞同。
Barry R. Bloom说,人们在当地的医院接受治疗,但医疗研究绝对是全球性的。“到今年年底,可能每个国家都会有新冠肺炎病例”。他希望每个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分享经验,建立且保持信息交流,传递知识和数据。
他指出,全球会因国家间的竞争而变得更加极化,例如美国、亚洲和欧洲国家之间竞争。这种竞争可能会有一些价值,但不是对全球健康而言。他担忧,除非医疗健康社区和其他很多学术社区分享努力和承诺来一起合作,否则科学将出现分裂,这种情况的发生对防治疫情不会有帮助。
Barry R. Bloom在分享中描述了他所预见的新冠疫情新世界。“新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人们可能会持续担心被感染,例如新冠肺炎是否可能卷土重来?或者变成一种季节性的疾病?是否会出现新冠病毒新毒株等等。”他认为,公众对健康安全和感染疾病的这些担忧可能会持续数年。
他提到,这次疫情可能强化已经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例如个人隐私在社交媒体中被误用、人们开始思考哪些信息可以信任。“其中一个最值得相信信源的是科学,但是总有人不支持、不相信科学,这些人可能对科学的努力造成损害。”
最后,封锁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很多工作被改变了。很多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工人患病,影响了工厂继续生产的能力。“工厂可能会使用更多的自动化设备,从而威胁美国和其他国家工人的就业。”
Barry R. Bloom认为,在发生这些改变的同时,人们也将会习惯一个新的世界。例如餐厅可能会重新开放,但是人们需要将餐桌分开放置、学校也可能会把椅子分开放以实现社交距离。“社交距离措施很难实现、成本很高、在政治上也变得很不受欢迎”,适合的解决方式可能是逐步释放。
他还指出,目前的新冠检测完全不够,需要大量的努力去研发更快的检测方法,例如研发出能够在15分钟之内出检测结果的方法,使用更为方便、价格上更加便宜。
视频截图
GACC的成立,连接起了全球顶级专家战疫资源,旨在搭建全球医疗顶级专家的合作平台,共同分享经验,相互提供技术支持,共同抗击COVID-19病毒。据悉,此“无国界联盟”将组织一系列在线论坛和学术研讨会,活动目标受众主要由世界各地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和政策制定者组成,部分特定活动向公众开放。
今天的话题,你也有一些想要分享吗?
欢迎在下面留言
《硅谷时报》
聚焦硅谷 洞见未来
提供专业有态度的优质新闻内容
近期,我们《硅谷时报》特别制作的系列专题#旧金山湾区硅谷抗疫日志#视频节目已经陆续上线各大视频平台,其中多期综合阅读量达30万+,得到了央视视频、西瓜视频等大力推荐,微博阅读总量达1000万+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关注
#旧金山湾区硅谷抗疫日志#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视频报道~
“今日头条”爆款2天达80万阅读
微信小程序单条14.8万
还有更多优质原创内容
5G时代,线上流媒体突起,
优质视频成就品牌,
《硅谷时报》原创视频平台
助力合作品牌中美跨境有效传播
———— / END / ————
美编:Aaron Kuo
图片:网络、视频截图
新闻素材:网络视频会议、新浪、头条
编辑组稿:James Tang
审核:主编Lina Yu
新闻热点
关于硅谷时报
美国悦海国际传媒旗下《硅谷时报Silicon Valley Times》以美国硅谷为地标,报道各类头条新闻、探索投融资、创业创新、华人创业故事、为焦点事件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媒介动力、为“硅谷”里那些活跃的面孔定义精彩——以探讨中国式的硅谷发展道路,倡导传播创新进取的硅谷气质、文化和精神,“聚焦硅谷,洞见未来”,正是《硅谷时报》的使命。
旗下视频访谈栏目《硅谷领航者SV VISIONARIES》整合YouTube、腾讯视频、以及各网络视频媒体、移动互联网媒体、图书出版、杂志等150余家美中主流媒体平台,打造全方位的新媒体矩阵。栏目旨在探寻品牌背后的故事,从政界、商界等多角度与维度中发现硅谷成功的所在,在助力提升创新品牌在美中两地国际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品牌领袖、行业组织、品牌机构及广大中小企业、品牌营运商提供一个权威、跨境的品牌传播平台。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
“悦海传媒小助手”微信号:CASV-PVM
 欢迎关注 | 置顶 | 联系我们
相互守望共同抗疫 请点“在看”传递正能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