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静物》
[英] A. S. 拜厄特 著  黄协安 译

读客文化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0-03
在当代英国文学史中,A.S.拜厄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1990年,拜厄特凭借小说《占有》获得布克奖和爱尔兰国际小说奖。2008年,她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英国50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与乔治·奥威尔、托尔金、多丽丝·莱辛等一干文坛巨匠并列榜单。然而,相比成名作《占有》,拜厄特更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她耗时近30年写就的“成长四部曲”——《花园中的少女》《静物》《巴别塔》《吹口哨的女人》。四部曲以一位英国知识女性弗雷德丽卡的成长史诗串连起二战后几十年英国的历史变迁,其中,女主人公弗雷德丽卡身上敢于追求自我的独立精神无疑有着作者本人的印记,折射出作家在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蜕变。
近日由“读客文化”译介出版的《静物》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聚焦弗雷德丽卡与姐姐斯蒂芬妮的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一边是刚刚进入剑桥大学的弗雷德丽卡面对越来越开阔的世界,在试错中不断探索;另一边是步入婚姻生活的斯蒂芬妮被女人、妻子、母亲、姐姐等多重身份裹挟而深陷泥潭,渴望重拾自我。相比《醒来的女性》《82年生的金智英》等女性主义作品,《静物》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对男权社会的控诉上,而是通过展现女性内心世界的丰富,从更广泛的视角讨论女性议题,甚至包括从生物学、哲学层面反思生命和死亡的意义。在当下,女性仍然面临重重困境,而《静物》借由弗雷德丽卡的人生回应我们:“同时追求生活理想和作为女人,这肯定是有可能做到的。”
《异国绮谈》
[日] 谷崎润一郎 著  陈龄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3
1918年,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首度来华。自朝鲜进入中国后,谷崎由北向南先后到达北京、汉口,又沿长江南下,走访了南京、苏州、上海、杭州等地,整整旅行了两个月。回国后,他写下《苏州纪行》,表达了对中国风土人情的感怀和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关切。时隔多年,谷崎润一郎于1926年再度来华,这次他只游览了上海一地,并通过友人介绍结交了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等一批文艺界重要人士。这些经历被作家写入《上海交游记》和《上海见闻录》中,成为日后人们了解中日文化往来的珍贵记录。
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秦淮之夜》曾集中收录谷崎润一郎以中国为背景写下的游记、日记、散文作品,这本《异国绮谈》精选了其中三篇代表作《秦淮夜》《西湖月》《天鹅绒之梦》,并增添了一篇关于西洋人的小说《德意志间谍》以及两篇描绘印度风情的小说《玄奘三藏》和《哈桑·罕的妖术》。值得一提的是,谷崎润一郎在作品中格外关注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常常以异国文化为参照物来审视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其唯美的笔触更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正如三岛由纪夫所言:“谷崎润一郎擅长在对于真实事物的描写中融入细腻的自我感观,构建出一种凌驾于一般想法之上的独特魅力。”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
曹乃云 董天琦 等 编译 

乐府文化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04
“讲了100万次的故事”系列是乐府文化新推出的一套有关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的丛书。丛书以不同国家和地区划分为八卷,分别是挪威、非洲、北欧、法国、俄罗斯、德意志、印第安、芬兰。
如同格林兄弟汇编而成的童话故事集一样,这套从书中的故事已历时久远,却都是经过一代代读者的阅读和讲述流传下来的经典之作,也是不同民族和整个人类童年里最原始和最优秀的作品。例如,法国卷中的故事是从法国一批民间文学专家和杂志记者搜集的各地区口头童话故事整理汇编而来,印第安卷则是由编译者根据前苏联进步出版社1864年出版的《北美印第安人的传说故事》和前苏联国家文学艺术出版社1962年出版的《拉丁美洲印第安人的传说故事》两书的俄译本译出,全面展现了印第安人早期的民间文化。
有趣的是,这些故事虽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却都一致地运用了大自然的意象。在北欧童话中,岛国和海洋成为故事的背景,主人公则多为海豹、水妖、精灵等与水有关的神秘生物。在非洲的民间故事中,风物故事和动物故事亦占据不少篇幅。它们凭借想象力与趣味性给人启迪,让今天的读者可以跨越时代,领略不同文化的发展脉络。
《黑色雅典娜:
古典文明的亚非之根》
(三卷本)
[英]马丁·贝尔纳 著  郝田虎 程英 等 译

三辉图书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0-02
一直以来,古希腊文明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根源,世界文明则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展开。历史学家们普遍相信,古希腊文明是来自北方、充满活力的说印欧语的雅利安人征服土著居民的结果。然而,英国学者马丁·贝尔纳在《黑色雅典娜》中驳斥了这一“雅利安模式”。他指出,现在流行的观点并不符合古典时期的希腊人的历史经验,事实上,古希腊文明的根源在于亚非语文化,特别是埃及和黎凡特文化。据史料记载,古典和希腊化时代的多利安国王就声称自己是埃及人和腓尼基人的后裔,而在语言学、文学、哲学、宗教、神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也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古典文明源自东方。
自出版后,《黑色雅典娜》在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传统历史研究对“古典文明的古典性来源”这一问题的思想基础。近日由三辉图书推出的《黑色雅典娜》共含三卷,其中第一卷集中讨论了1785-1850年浪漫主义和种族主义对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揭示了为何北欧文明向其他大陆的拓展可以得到巩固,而亚非语文化却被系统地忽视、否认或压制了。在第二卷中,贝尔纳考量了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间斯巴达社会的“埃及化”。第三卷中,他从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说明近40%的希腊词汇是如何合理地从两种非亚语言——古埃及语和西闪米特语演变而来。这些对古代模式的修正将提供我们审视历史的全新视角,重新认识世界文明的形成。
《新政之后:
警察、军阀与文明进程中的成都
(1895-1937)》
[美] 司昆仑 著  王莹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0-04
1895至1937年,中国由于受到欧洲思想和东亚殖民地城市的影响,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第一个历史时期。当时,一批中国城市改革者们效仿西方,试图通过在人口中心区域推行一种有序高效的城市社区制度来寻求改革中国城市的契机。本书研究的即是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历史管理进程,聚焦的主要地区是四川省府成都。
尽管成都远离外国势力在中国的中心地带,这座城市却有一种政治上的特别之处。对于改革者而言,成都相对来说不受明显的帝国主义压力干扰,更适合建立和推行新的改革。在书中,美国汉学家司昆仑从近现代中国的两个重要城市改革计划入手展开分析:一个是起始于晚清时期的新政改革,改革者主要参考日本东京的模式,推行了一系列以“文明化”为标志的城市管理内容,其中新式警察制度颇为关键;另一起改革是1920年代的城市管理运动,民国时期的政治分裂降低了成都作为省城地位的重要性,警察的势力也逐渐衰落,由更具影响的“袍哥”和“五老七贤”取代,共同填补了由于成都军阀对城市事务的冷漠所造成的管理真空。
尽管两次改革的动机和方式不同,却都对成都的城市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成都的经验代表了那些远离海岸和首都的城市在近现代发生的变化,对今天中国推进新一轮的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伪装的艺术:回忆录小史》
[美] 本·雅格达 著  王喆 / 殷圆圆 译

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04
本书探讨的是“回忆录”和“自传”这类由作家本人自述人生经历的文体。在传统的定义中,“自传”(autobiography)与“回忆录”(memoir)之间的差异在于,自传完全聚焦于作者自身,而回忆录则关注其他的人或事物。到了21世纪后,“回忆录”的含义渐渐与“自传”趋同——作者成为了绝对的焦点,而与之相对的是,这类文体试图描述的“真实”变得愈发不确定。
在本书中,美国文化评论家本·雅格达盘点了跨越两千年的数百部自传体作品,揭示了从古罗马时期的战记到当代名人回忆录中隐藏的历史脉络,为读者看待传记文学提供了全新视角。正如作者指出的,回忆录本身就与不带任何主观倾向的记忆截然不同。在深入研究过大量名人传记后,雅格达发现,“事实是,一旦你开始写自己人生中真实发生过的故事,还想把它写成别人可能感兴趣的样子,你就会开始降低真相的标准。”
因此,与其说回忆录和自传揭示的是作家“真实的一生”,不如说它们展现了作家“希望自己呈现给他人的样子”。其中的每一个事件、情节或人物,都暗含着作家对其一生的诠释,而如何将“真实”的记忆、对世界的认知、从各处收集来的线索以及对过往记忆的回忆组织在一起,便是身为作家的“伪装的艺术”。
《卢浮宫的幕布之后》
[法]贝雷尼丝.若弗鲁瓦-施内特 著  [法]露希尔·皮凯蒂 绘  赵飒 译

启皓文化 | 东方出版社 2020-02
对于许多人而言,去卢浮宫瞻望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有生之年必做的事项之一。这座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博物馆建筑面积为36万平方米,其中8.6万平方米对公众开放,其余的空间则被一重重的庭院、长廊、通道和花园占据,即使是长期在内的工作人员也可能不小心迷失其中。面对这样的巨型宫殿,多数游客只能选择走马观花,因此忽视了许多遍布在卢浮宫四处的玄机。
本书作者贝雷尼丝是资深艺术评论家,毕业于卢浮宫学院,对卢浮宫的藏品及其运行十分了解。在书中,她从卢浮宫各色人员的职业经验入手,例如随身怀绝技的修复师和装裱师、掌握着12000多把钥匙的“锁务”管理员、负责夜间巡逻的安保人员和消防员,还有档案员、新闻专员、布景专家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份极具专业性又妙趣横生的卢浮宫参观攻略。这些平凡又神圣的工作体验见证了卢浮宫博物馆系统的复杂与精密,也启发人们以另一种方式观看旷世杰作。
《科学家如何思考: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法] 安娜贝勒·克雷默 / [法] 弗朗索瓦·奥利斯拉格 著  马青 译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05
19世纪30年代,刚刚从剑桥大学毕业的达尔文加入了由英国政府组织的“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计划,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展开了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的一系列探索。历时五年,这艘军舰带领达尔文穿越大西洋、太平洋,途径澳大利亚、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终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1959年,达尔文最重要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部书中,他首次提出了自然选择是演化的机制,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无疑,《物种起源》是一本划时代的科学巨著,因为它“不仅改变了一个学科,而且改变了全人类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本《科学家如何思考》揭示的正是达尔文在科学道路上的思想演化过程。作者结合传记、手稿、插图与科学谜题,为我们梳理了达尔文时代的地质学、生物学背景,以及达尔文本人的求学和旅行经历,尤其重点叙述了达尔文如何运用思维的力量突破当时科学界普遍认定的错误观念,一步一步推理出物种起源的真相。此外,本书还涉及达尔文的其他动植物学以及人类学研究,适合生物学及自然科学爱好者阅读。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陈佳靖,编辑:黄月、林子人,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