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问读者对微信公众号有没有意见和建议?总会有人问,订阅的公众号能不能有个分组的功能?
我坦白,对于这个需求,我从没有向微信团队建议过。微信团队也不可能做这样作茧自缚的设计。
为什么这样说?
分组,或是分类,是很糟糕的解决方案。
如果一味的满足用户的诉求,而不能理解用户的需求,那么,产品经理,就会在产品里不断引入这种坏品味的设计。

没有深度思考能力的产品经理,会很愿意引入「分组」的这个设计概念。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设计初期再简单不过,而且,又能满足用户的呼声。
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分组的场景,可以说,每个烂产品都一定有分组这个功能。
但是,产品的背后是有成本的。分组,技术上的成本相当高。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分组对数据处理和后端的压力不大,数据量到了一定规模之后,技术复杂度和难度一下子上升特别多。没做过技术,或是不太理解技术的产品经理,不太能考虑到这一点。
分组的使用率又相当低。用户虽然经常喊着需要这样的功能,但是有了这样的功能之后,用户又未必经常使用。这似乎很矛盾,用户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用户一方面希望可以「过滤」,另一方面,用户希望可以「查找」。这两方面的需求,一是可以通过搜索能力的提升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有些场景下使用了「标签」的能力。
微信通信录引入了标签的能力,这个标签的能力,主要用于搜索的改进和加强上,对用户起到了正反馈的作用。微博的「关注的人」则使用了分组,实际上增加了使用成本,对搜索改进帮助不大。
有人会说,标签不就是分类?从设计的角度看,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标签是属性描述的体现,标签是一种 Meta 数据(元数据),但是分类,不是这样。如果是产品经理写文章,可能就标签和分类的区别与联系都可以写出几千字来,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具体的实践过程里,经常会忘掉这些的原则。
或许有人说,用户觉得自己订阅的信息源太多,所以需要分组的能力来进行「缩减」,对用户的这个需求,如果试图用「分组」来做到的话,那意味着订阅能力对用户没做有效的限制,是一种错误的设定。这时候的产品改进,则相当于打补丁。

所以,微信公众号的订阅上限设置为 1000 个,超出这个限制不允许用户继续订阅了。对我这样的少数用户而言,这很苦恼。但是如果一下子放开,对更多数用户而言,就会带来新的需求问题。
如果换了一个团队做微信公众号,可能很早就上了分组的功能,但那恰恰意味着产品在不断妥协,是智力上偷懒的体现。
Windows 用户,很喜欢用「文件夹」,一个文件夹又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面还有文件夹。这样一个又一个「容器」符合人的直觉,但是,如果找到某个文件然后打开,则是灾难性的后果,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你可以自己操作一下,看看常规操作要进行多少次操作,做个计时。更好的方式是什么?搜索。这样才会快速定位并打开文件。有了搜索意图和能力,也就无需弄一大堆目录。这是 macOS/Unix 用户的思维。
近些年,Windows 平台已经有了不错的文件定位工具,自身搜索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加强。这是个好的趋势。
还有一个相似的话题是「类目」,比如电商平台的类目设计。涉及到商品的呈现。类目的设计和管理可以说是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果初期设计糟糕,后面的维护将会带来极大的成本。再比如,一个公司属于什么样的行业?在一些网上提交自己的公司信息,有时候需要选择,公司属于什么行业?我从来都搞不定。只好随意选一个。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这样的分类是有标准的,有些甚至还有国家标准规范,但是,到了使用场景,用户一头雾水。再比如,我在百度百科提交了一个新词条,先问我「词条类型」,一下子就把我搞糊涂了。这样的设计,其实是让用户「思考」,而是直接让用户懵圈了。
另一个常见的场景是收藏的功能。微信里的收藏,操作步骤有几部?不会在中间过程引入另一个让用户困惑的操作。而坏设计是,点了收藏之后,弹出一个页面,问你要放入哪一个分组?要不要创建一个新分组?这种设计比比皆是。这是我说的设计坏品位的体现。

整个微信平台里,有些地方是有分类的设计的。比如,涉及到认证的流程,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了分类的选项,从体验上看,基本上到了这个环节也是比较晦涩的,好在,只有极少数专业用户才要面对这样的选择。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公众号订阅分组功能可能真不会有,不要一次次的问了。有读者会说,如果某天微信团队做了咋办?会打脸不?那就意味着他们产品能力下降了。
但是,虽然不会有分组功能,潜在的需求会持续得到满足。无论是从公众号订阅者的角度,还是从公众号作者的角度,需要有更好的方案,而不是一个人人都能提出建议的方案。那都不能算解决方案,只是需求的另一种表达而已。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题图:Félix Vallotton

这其实是一道产品经理的面试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