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4 29 
WWW.KIDULTY.COM
 # Nike # Sneakers
 # Brainstorming 
Text / 
Max
( 封面来源:nikeshoesbot )
毫无疑问,Nike 是位于运动市场金字塔顶尖的品牌,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研发资本,都令其他品牌望尘莫及。举个简单的例子,尽管受到疫情影响,股价下跌,Nike 的市值仍有 1462 亿美元,我们常用来和其比较的 adidas,市值还不到 Nike 的二分之一。
如果说 adidas 有什么数据和 nike 很接近的话,大概是年搜索量吧,根据 Google 统计,adidas "只" 比 Nike 少五千亿次搜索
(图片来源:forbes)
作为全球最大的鞋服供应商和运动器材制造商,得益于极其出色的营销战略,Nike 给消费者营造出 “最会讲故事” 的品牌形象,将基本的球鞋赋予文化意义,配以饥饿营销和替代款战略,拢获中高端球鞋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同时将科技简化应用至基本款也稳定低端市场份额。
每年 Air Max Day 都是一场“气垫故事会”
(图片来源:sneakerfreaker)
疫情居家期间,我们从英剧《Doctor Who》中获得灵感,做出一个有意思的设想,如果 Philip Knight 当初老老实实地在普华永道做他的注册会计师,没有创立 Blue Ribbon Sports 公司,之后的 Nike 公司也不会存在,会对现在的球鞋市场有什么影响?
说的就是您,劳驾踏踏实实做个注册会计师
(图片来源:medium)
请注意,本篇文章皆为我们的推测,如果你也有自己的想法,欢迎留言加入我们的畅想。
 「『气垫』 归 Puma 了?」
我说“Nike”,你说“气垫”
(图片来源:Nike)
假设 Nike 从未存在过,其庞大的研发科技资源将会由其他品牌瓜分,Nike 最引以为傲的 “Air” 缓震科技首当其冲,而这项科技的归属,需要根据 NASA 航空机械工程师 Marion Frank Rudy 会如何选择做出判断。
已逝气垫发明之父 Frank Rudy
(图片来源:straatosphere)
上世纪 70 年代,Frank Rudy 在 NASA 地面缓震研发团队中设计出一种将惰性气体密封至吹塑成型橡胶腔体内的缓震设计,他构想这一设计在运动鞋领域会大有前景,便与多家品牌联系尝试合作,但当时品牌对科技的认知还为达到现在的水准,仅有初出茅庐 Nike 向 Frank Rudy 抛来橄榄枝。
左图:年轻时的 Frank Rudy
右图:Frank Rudy 的设计专利
( 图片来源:uspto )
1979 年 Nike 推出第一款带有气垫技术的跑鞋 Air Tailwind,一年之后的莫斯科奥运会中英国选手 Steve Ovett 上脚夺得金牌令其名声大噪。Frank Rudy 也得以在 1980 年成功将气垫缓震技术申请专利。
左图:Steve Ovett
右图:Nike Air Tailwind OG 1979
( 图片来源:zimbio )
如果没有 Nike,这项专利会花落谁家呢?首先可以排除 adidas,整个 70 年代至 80 年代,adidas 都处于公司内部纷争之中,创始人 Adolf Dassler 的继承人 Horst Dassler 去世,公司被 Bernard Tapie 收购,根本无暇技术创新领域的发展。
左图:adidas 创始人 Dassler 兄弟之一 Adolf Dassler
右图:Adolf Dassler 之子 Horst Dassler
( 图片来源:adidas )
其次排除掉 Converse,70 年代到 80 年代初 Converse 处于运动鞋垄断地位,又收购掉主要竞争对手 PF Flyers,并未意识到缓震科技对于篮球运动的重要性。而帮助 Philip Knight 起家的 Onitsuka 也因为我们的假设,失去了进军美国市场的机会。
左图:“上古时期 NBA 就是我 Converse 的天下”
右图:“抱歉,我只是个会计”
( 图片来源:Tes )
那么机会给到了美国本土跑鞋品牌 Saucony 和进军美国市场的德国品牌 Puma。80 年代 Saucony 势头正猛,低廉的售价和扎实的做工征服了美国包括欧洲的一众跑步爱好者,缓震也是持续困扰 Saucony 的一大问题。
Saucony 的老广告海报
(图片来源:thedeffest)
Puma 这边因为早前赞助非裔运动员 Tommie Smith 和 John Carlos 在奥运会中做出著名的 “Black Power salute” 动作而身价倍增,正筹备进军篮球市场,同时 1986 年的公司上市也让 Puma 有足够身家去投入研发,简单看来,Puma 的赢面更大,毕竟就算 Nike 在的时候,Puma 也执拗的模仿 Air 研发出了 CELL 技术。
左图:著名非裔平权抗议“Black Power salute”
右图:Puma CELL 仿气垫科技 
( 图片来源:nytimes )
「YEEZY 也消失不见了?」
如果 Nike 从未存在,那么对于篮球和街头领域最大的变化便是 Air Jordan 和 Nike SB 两大系列随之不复存在,毫无疑问这是引发巨变的两个因素。
Nike 的两大金主支线
(图片来源:sneakernews)
首先来看最强支线 Air Jordan,最近大热的纪录片《The Last Dance》把观众重新带回那个最纯粹的篮球时代,从篮球之神 Michael Jordan 进入联盟的那一刻起,便成为各大品牌争相夺取的 “肥肉”,其中最有力的竞争者成为 Nike 和 adidas。
"听说我还挺抢手?"
(图片来源:GQ)
球鞋老炮儿都知道,新秀即有签名鞋让帮主最终选择了 Nike,而在我们的假设中,Nike 并不存在,这就让 Jordan 签约 adidas 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毕竟高中和大学时期,篮球之神已经受够了 Converse 的残酷脚感。
左图:Michael Jordan with Converse
右图:Michael Jordan with adidas
( 图片来源:sneakerbarnews )
有趣的是在现实中,在 Air Jordan II 推出后 Michael Jordan 对 Nike 的工作心生不满,如果不是 Tinker Hatfield 带着 Air Jordan III 的设计图力挽狂澜,篮球之神没准就真毁约转投 adidas 了。
Tinker Hatfield 带着 Air Jordan III 让帮主没能跳槽 
(图片来源:jordansdaily)
另一方面 90 年代 Converse 在篮球领域也开始发力,越来越多的品牌投身篮球领域让 Converse 感受到一丝危机感,油包缓震等科技相继推出,《The Last Dance》新一集中主要人物 Dennis Rodman 便是受益者之一,从 Converse 那里得到 “太阳花” 等经典签名鞋鞋款。
Dennis Rodman with Converse
( 图片来源:dennisrodman )
在我们的假设下,公牛王朝大概会变为 adidas 的领地,而联盟则会成为 Converse 的天下。90 年代的联盟中,“大鸟” Larry Bird、“魔术师” Earvin Johnson、“大虫” Dennis Rodman 和 “大妈” Larry Johnson 等联盟一线球星都身处 Converse 阵营,这令 Converse 在篮球领域拥有绝对优势。
当年 Converse 也是一双 Weapon 打天下
(图片来源:nicekicks)
再看街头,Air Jordan 消失带来的震动将会更大,因为如果没有 Air Jordan I,Nike Dunk 也不会存在,十几年前 Sandy Bodecker 掀起的 Nike Dunk SB 狂热也将不会发生;另一双街头 “神器” Air Force 1 也不会存在。没有 Dunk SB 和 Air Force 1,板仔弄潮儿脚下便会成为 adidas、Converse、Vans 的 “大蛋糕”,这三个品牌都拥有适合滑板与刷街的长青鞋款,可都缺少能够运作起来的话题性。
Sandy Bodecker: "好像没我什么事了"
(图片来源:hypebeast)
非要拎出来一个品牌说能崛起的,那只能是假设这三个品牌之一在千禧年刚过设计出一款兼具性能与设计,还带有话题性的鞋款,还得刚刚好赶上运动鞋生活化的大趋势,不断推陈出新带来新的创新科技,再坚持到时尚设计圈下沉潮,便可以达到类似 Nike 的高度。
Kanye West 与 Nike 也算是一对相爱相杀
(图片来源:sneakerfreaker)
这样看来,没有 Nike 的存在,YEEZY 也不会诞生,正因为 Kanye West 和 Nike 的合作让整个行业看到明星联名能够带来营收红利和品牌形象的大幅提升,这才有了之后的 Kanye 出走入主 adidas 创立 YEEZY。
“做会计师真是委屈您了 Philip Knight 先生”
(图片来源:Nike)
以上都是我们浅显的推测,Nike 不存在不仅会对运动品牌市场造成影响,也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不小的波动,短短一篇文章根本无法写完。至此还剩一个问题,在这种假设下,市场龙头会是谁?
我们认为会是 Converse,90 年代如果没有受到 Nike 的强势冲击,Converse 毫无疑问可以在篮球领域有一番作为,同时也可以大概率避免债务堆积和最终的破产危机,大量不必损失的资金可以转向投入研发,以应对来自 adidas、Puma、Reebok 等品牌的威胁。如果运气足够好,没准可以早于 adidas 开启数字科技在球鞋上的应用,以及一众缓震黑科技的研发;再加以利用百年品牌的积累,成为一个 “会讲故事” 的品牌。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更想见识见识你们的脑洞,如果真有异想天开,敢不敢写在留言中与我们分享一番。
〈  滑动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Kapital 火了,就开始「浪」了
疫情肆虐,数字化能拯救时尚界吗?
《The Last Dance》来了,《Mamba》还会远吗 
以上平台搜索「 KIDULTY潮流先锋 」
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商务合作 : [email protected]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