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辑今日看到一个有趣的小短文👇

来源:公众号“饮铁的海风“
因为突发的疫情,极大地加速了“脱钩”的声浪,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比作夫妻,“脱钩”就像离婚,一般来说被动离婚的人要更依赖对方一些,美国主动提出“脱钩”,那中国依赖美国的最核心要素是什么呢?
是经济吗?是科技吗?是文化吗?都不是!
最核心的是发展的原创驱动力。说具体点,就是开创全新科技、全新产业、开辟全新生存空间的能力。 
如今的美国民众能够享受高水准生活,靠的不是什么石油美元,也不是什么强大的美军,而是美国源源不断的从无到有开创新世界的能力。这个新世界包括新的能源、新的材料、新的医学、新的农业、新的信息、新的发展空间。
美国从新世界不停的带来诱人的新产品,全世界都乐意高价购买美国人开发出来的新玩意儿,譬如飞机、交流电、留声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子计算机、空调、激光器、光纤、计算机操作软件、互联网、芯片、移动电话、特效药物、太阳能电池、机器人等等等等。所以美国人才能不停的获得投资、获得回报,再用回报去开发更多的新东西。
美国军队能够打赢战争,也不是完全依靠强壮的体魄、严明的军纪或者吃苦耐劳的精神,而是靠着不断涌现的颠覆性的军事技术,一次次让敌人的武器装备过时导致敌人面对美军时只能被动挨打而毫无还手之力,比如飞机、潜艇、雷达、气密增压式远程轰炸机、原子弹、喷气式发动机、雷达隐形技术、激光制导技术、巡航导弹技术等等等等。
正是这个原创力支撑了美元、美债、美股和美军,而不是反过来。所以打击美军、美元、美债和美股的行为纯粹是本末倒置,不会有任何结果。
而在发展的原创驱动力上,客观的说中国现在还根本无法与美国匹敌,这里面不仅仅是人才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制度的问题。这才是根子上的问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问题不解决,靠一时(此处删除可能引起争议的词句)偷学的那一招半式的科技,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如果跟美国领导的西方世界隔绝以后,用不了20年,中国一定又会再次落后。中国就如同一块在西方现代文明这个火炉旁边烤了17年的砖头,烤的滚烫以后就以为自己可以替代火炉了,可以象火炉那样持续的发光发热了。问题是,砖头连火炉为什么能够点燃、燃烧机理是什么都没搞明白,又何谈取代火炉呢?
有人说中国落后于美国是暂时的。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是落后!而是依赖!是那种对从0到1的能力的依赖。就是说中国缺少完全依靠自己凭空想像、独立开发研制一个全世界本来不存在的科技并成功转化为一个新产业的能力。
几乎每一个20世纪的新产业,比如航空、洗衣机、空调、电子、半导体与芯片、激光、光纤、机器人、互联网、大众传媒、碳纤维、计算机软件、网络商务、网络娱乐、现代医药、快餐连锁等等等等,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原创。
如果不是因为美国率先搞出来,中国自己根本就不会费事去创造的,此处删除可能引起争议的词句。就如历史上的中国,用了1000年的火药都没进步到TNT就是个明显的例子。烧了2000年的蜡烛都没进步到电灯是另一个例子。看了3000年的罗盘都没进步到GPS是第三个例子。三个发明分别对应的是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和数学。这背后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思想的蒙昧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中国这种思想的蒙昧和科学精神的缺失一日不除,中国对美国的原创驱动力的依赖就会持续下去,而不会是暂时的。
所以说,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此处删除可能引起争议的词句更离不开跟美国的交流。如果中国跟美国和西方世界隔绝开来,用不了20年,中国又会重新回到科技落后的状态。有人说,美国的这些领先都是美元支撑的,一旦没有了美元这个支柱,美国的创新就会立刻停止。美元的祖坟苏联早刨过了,最后把苏联自己累死了,也没瓦解美元体系。为什么呢?因为美元是美国文化和制度的副产品。是美国的创新能力支撑着美元,而不是反过来。
美国总是可以通过创造新的科学技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可靠的质量替代现有的体系。这个“更”指的不是10%,20%的提高,而是一个数量级的提高,甚至凭空创造出本来不存在的新产业为自己输血。前者的例子就是隐形飞机对传统的飞机,后者的例子就是软件、移动通讯、互联网、网络商务、网络游戏产业。
你戒手机一星期甚至三天,就明白人类生活已经完全离不开移动通讯了。你戒软件一星期,就明白人类离开软件已经完全无法工作了。你让周围的朋友戒王者荣耀一星期,就立刻会知道青年人离开了电子游戏已经没法活。因为须臾都离不开,所以整个人类才心甘情愿的为美国这些新玩意儿没完没了的掏腰包。
一个帝国的崩溃是从货币的崩溃开始的,而该帝国货币的崩溃是从这个帝国资不抵债开始的。而有整个人类为美国的财政掏腰包,美国财政怎么会垮掉呢?美国财政不垮,美元又如何会垮掉呢?
中国什么时候原创过这样的科技,开创过这样的产业?没有,从来没有!现实情况是:手机支付抄的paypal、百度抄袭google、阿里巴巴抄袭亚马逊、、华为抄袭思科和高通。这些事实都完美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
希望“脱钩“永远不要发生,否则最终损害的还是中国人自己的利益。
END 此处结束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发觉并不能完全认同以上观点。是的,小编辑也是这么想的。
上文所述虽然偏颇,但也指明了中美依存关系的部分本质。当然这种关系中中方目前也存在重要的竞争优势,那就是完备,高效,庞大的制造业生态,这种优势甚至可以说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相比都具备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
此文让小编辑想到的是“后发劣势”这个如今早已找不到太多公开文章的经济学理论。
但是还是很想和读者们分享这一理论所持的视角。
有一篇2001年底天则经济研究所的“世纪争论”,其中部分摘选如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找相关资料。

小编辑:有一位过世的经济学家叫沃森,他在财政联邦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很有建树,“后发劣势”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他提出的英文名称叫“Curse To The Late Comer”,就是“对后来者的诅咒”。他的意思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在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为什麽说“诅咒”呢?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但是,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关于坏的私有制,我想我们的看法没有什么区别。我没有说英美制度是绝对优越的意思。我们最近有本书叫《发展经济学》,里面介绍了一个观点,就是现在的历史学家都强调西欧的政治不统一是制度演进的一个动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英美体制和欧洲大陆体制的竞争,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这个推动力量就是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间,法国有超过英国的地方。比如说英国早期是不准在大学里面教工程和技术的,它都是讲人类文化,法国则强调在大学里面教工程技术。因此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比英国有比较优势,它在许多方面包括修高速公路等都有超过英国的地方。因此两种制度是在竞争的。不过总的竞争过程中,英美制度还是占一些优势的。比如很早以前大陆国家就模仿英美的地方自治制度,法律上也在向英美普通法靠拢。 
就是说如果以英美模式为基础去思考,就要求我们都要从制度上去学它,否则就会永远落后。但不能忘记英美模式出现之前,什么模式占优势呢?我想中国起码在唐、宋之间的时候,在全球是领先的。但你要想到是否如果当时不学中国模式,就会永远落后?所以我觉得制度变迁有向外学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内生的一面,这非常重要。 
要看到中国的很多特点都与法国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中国在信仰上不是以某一个教廷为集权的,中国的儒教不是西方的宗教形式,它在信仰方面非常宽容。另外一点是在法律制度上,我猜测中国的法律制度就是判例法。你看过去的《三言两拍》,很清楚表现了这一点。此外,现在也不能很简单地讲私人企业不能进入了。我觉得对于80年代的改革还是应该认真的看待的,现在不能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技术上的模仿,确实存在一些比较深刻的变革。包括刚才讲的私人企业现在在不断地改进它的境况。
比如我们已经有股份公司了,而且各种专业词汇层出不穷,让我们这些教经济学的人感觉很好。但在基本的关系当中应该有一个层次。比如说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有一个基础的信用关系,要讲诚信原则。
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上市公司又有董事,又有监事,还有什么治理结构等等,所有这些词汇都进来了,可行为改变了吗?所以我们在模仿制度的时候,有的东西变的很快,有的东西变的很慢,这种不协调产生出了许多问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