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一木
截止4月30日,全美covid-19确诊人数已达106万,甚至纽约州单州都以30万的数字超越了中国,同时死亡人数破万。美国确诊数字的这个飙升速度和死亡率令人咋舌,美国的抗疫措施也饱受诟病。今天让我从医疗角度分析,为何美国这次抗疫做得“那么差”。
毕竟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有着世界一流的医疗科技资源,大家都预料不到美国可以把一手好牌打成如今这个样子。
作为疫情大爆发最晚的一个国家,网友吐槽美国是连开卷考试都考不好,纷纷表示让美国好好抄抄中国的作业。
可我认为,美国如今的状况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政府职能部门不作为。而且,由于中美医疗体系的差异性,美国真的很难做到照抄中国的作业。这次疫情就像一个照妖镜,照出了美国医疗体系的沉疴和政府的挣扎。
呼吸机与制造业
疫情当下,美国的呼吸机短缺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纽约州州长科莫也因跟特朗普关于呼吸机的隔空battle而频上热搜。
特朗普2月份发推骂Cuomo
4月4日,科莫在其推特上发文感谢中国捐赠的1000台呼吸机到港。同时,美国各州及联邦政府也在竞价采购中国的呼吸机。
“中国制造”在这个时候成为了拯救美国的救命稻草。
纽约州长Andrew Cuomo在推特上感谢中国捐赠的呼吸机
很多读者可能会费解,美国作为现在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有着顶尖的科技能力,为什么会被一台小小的呼吸机难倒?
这里就牵扯到了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分散知识产权,以及市场至上的资本主义的问题了。
想必大家在中学的时都有学过,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产业链拆分于各个国家,比如苹果手机的生产,欧洲提供半导体解决方案,日韩提供相机屏幕的生产,中国负责组装,而美国只是负责最核心的设计。
随着美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美国产业结构正在转型,制造业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截止至2017年,制造业占gdp比重不足11.2%。
不止是手机产业,美国很多别的产业为了降低成本也已经把生产线转移到国外尤其是中国,而美国只负责提供核心技术和贴牌售卖。
而呼吸机的生产包括九大部分--气源、电磁阀、混合空气装置(即压缩机)、限压阀、空气湿化器和温控电路、气道阻力表、呼吸阀、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控制电路。美国的呼吸机公司将其中很多的生产线都置于国外,加上呼吸机对于各部分精密度的要求,使得生产线改产无比困难。
纽约爱蒙赫斯医院急诊科收到了来自另一个医院的呼吸机支持,却只有五台。
这一次,习惯了外包生产的美国,也变得束手无策。同时,知识产权也为改产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除了气源(氧气瓶)之外,其余八大部分都存在专利障碍,很多都是各公司独立研发投产的。要想快速投产,整合资源打通渠道则变成了重中之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汽车公司不能像改产口罩一样快速地改产呼吸机。
可是美国真的没有能力做到这些吗?倒也不是。若是倾举国之力,我相信以美国的能力也是可以做到不小的产能的提升的。
特斯拉工程师用电动车零件制造呼吸机
然而,由于美国联邦制的特殊性,目前还是处于各州独立奋战的状态。同时,资本主义逐利的本质也是带来这次呼吸机困局的一大原因。因为上述的种种原因,企业转产呼吸机是一项极为耗时耗力的行为。
而在疫情期间,时间就是生命。呼吸机的生产必须与时间赛跑,若是跑赢了便是皆大欢喜,若是跑输了,企业将面临着呼吸机售卖不出的风险以及生产线改造和人员复工等等不容小觑的成本。
福特和通用医疗计划从4月20日开始生产呼吸机
目前,联邦政府还没有给企业下达战时命令,这也意味着企业是否改产全凭自愿。在这种情况下,向中国求援似乎变成了各州政府的最优解。
医疗保险与新冠
让我们再来说回新冠的治疗和防控。在中国,新冠肺炎患者是可以得到免费治疗的。中国国家医保局称,新冠治疗人均花费为1.7万元,这一治疗费用的65%会由社保及一些医疗补助承担,剩下的将由财政进行补助。
这一点不仅直接拯救了很多生活贫困的患者的生命,更是有效地阻止了新冠肺炎的传播速度。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的全民医保体系基础之上。
纽约一家新冠检测站护士在调整口罩
对比之下,美国人民的处境就艰难很多。首先,美国是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全民医保的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里的医保主要分为MedicareMedicaid。前者只服务于65岁以上的老人,后者只服务于低收入人群。
而剩下的人群则需要自行购买商业保险或者由工作的企业来购买商业保险。
关于Medicare和Medicaid的形象描述
这样的医保体系下就会造成一个尴尬的情景,中产及以上的人群不会面临太大的就医压力,因为她们往往都享受着公司购买的有着很低的co-pay和自费上限;
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同样有着政府提供的免费医保,虽说比不上高端商保,但是终归还是有一层保障;
最惨的就是没有那么穷但是又够不上中产阶级的那些美国人,他们往往需要自己购买保险,但是他很多人是没有选择投保,或者他们只有能力购买赔付比例低,自费上限高的保险。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这种医保体系会在这次疫情暴露出哪些问题。
尽管参议会在3月18号通过并由特朗普签署了第二项新冠救助法案--其中包括对全民(包括无身份移民)提供免费新冠肺炎检测。
但事实上,也并不能缓解太多美国患者的就医压力,因为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还没有对新冠感染的治疗提出任何明确的补助减免方案。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三月中旬时预计,美国将有240至2100万人新冠病毒感染者需要住院治疗,并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重症监护。而他们的住院费用可能超过每人2万美元,再加上很多低收入人群往往有着慢性疾病,他们所面临的护理和治疗费用往往会更高。
对于有高端商保的人来说,这笔钱他们可能只需要cover一千多美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笔巨款。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保险的穷人或者有着赔付比例极低的保险的人来说,他们一旦确诊,将面临着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要知道,美国的家庭人均收入也不过3万多美元。
美国家庭人均收入
在这种高额的就诊费用和畸形的保险体系下,很多美国人哪怕有免费的新冠检测也不会去做,因为他们担心接下来的后果是自己无法承受的。
人权观察商业与人权高级研究员柯玛拉·拉玛千卓拉称,“对于许多勉强温饱的美国人而言,接受新冠病毒治疗可能有如在健康和破产之间作抉择,没有人应该被迫作出这种抉择,而它可能对美国造成悲剧性的影响。”
高昂的美国医疗
可这种困境要完全怪罪于政府的不作为玛?并不尽然。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世界各国公共医疗支出GDP占比
首先是世界各国公共医疗支出的gdp占比,可以清晰的看出,美国的占比最高,占比超过gdp的17%;而中国的占比只有不到5%(2019年达6.06%)。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在公共医疗的支出上并不算吝啬,但是效果却非常不尽如人意。
美国和中国人均医疗支出对比
第二张图对比展示了在个人医疗支出的费用。我们可以看到,哪怕美国政府已经支出了高昂的费用,美国人均年度医疗费用支持还是高达近1w美元,而对比实现了全民医保的中国,人均健康费用支出还不到400美元。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种现象呢?这就要谈到美国特殊的医疗供给体系了。不同于中国,有着大量优秀低价的公立医院,美国的公立医院特别少
美国6146座医院种类
在6146家医院中,只有965(地方)+209(联邦)家是政府所有的医院,而更多的则是社区医院or私人诊所。
这些社区医院/私人诊所大多是专科医院/诊所,每家医院所拥有的医生数量很少,往往在20人以下,很多医院/诊所甚至只有1人。
因为美国医疗服务提供方有着与保险公司自主议价权,保险公司往往愿意给大型医院提供更高的赔付额度,因为他们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运营和服务,而社区医院或者私人诊所所能拿到的保险支付往往会更少一些,也就意味着患者需要付的会更多。这便是造成上述人均医疗支出巨高不下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说回到疫情,因为这些社区医院/私人诊所并不归政府管辖,所以在特殊时期,政府并不能对这些医院施加行政命令。同时因为他们规模更小,大部分社区医院最多能作检测,而并没有能力收治新冠患者。这也就带来了美国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飙升的结果。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中国的医疗体系实在是太利民了,美国真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但这里,我想最后给大家展示一组数据对比。美国医生人均年度收入超25万美元,而中国医生人均收入只有不到10万元。同时,超过半数的医生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20%的医生每天工作接近12小时。
市场的规则永远是守恒的,我们要想享受低价高效的医疗服务,势必是要以牺牲一定的医护人员的利益为代价的。
另外,根据丁香园和医学界的统计,绝大部分中国的医护人员(包括医护人员)目前并没有拿到应有的补助,甚至很多人收入减少。虽说我并不想歌颂无私的奉献精神,因为这总会让人们觉得奉献和牺牲是一种理所应当。但是,所有辛勤工作在自己岗位上的中国医护人员,都值得我们一声最诚恳的谢谢。
往期回顾请点击以下图片

合作请加微信:biubiuinnyc
点个WOW👇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