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毅博士
来源:美国双博士爸妈(ID:RaiseOurFuture)
2020年春天的这场疫情,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调整生活节奏,回归家庭成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牵着孩子的小手在林间散步,陪着他们一起在小区内骑自行车,听着他们津津有味地分享我基本听不懂的电脑游戏的套路,或者花上好几个小时,跟他们一起开心地玩着大富翁、扑克牌、或者国际象棋的游戏,和他们一页页地读着厚厚的动物百科,和他们一起看漫威的超级英雄的电影。我突然觉得,慢一些的生活节奏,也挺不错的。
今天,我好奇地问两个孩子:“如果满分是10分,你们给爸爸打多少分?” 弟弟歪着脑袋想了想:“嗯,9分吧!” 我问:“那怎么可以变10分呢?” 弟弟抢着说:“If you do not freak out as much (少一些一惊一乍啰!)” 哥哥也补充说:“对的,爸爸,太严格太容易生气了,要酷一点才好。” 我突然觉得有点脸红,因为今天中午,我因为他们练钢琴的事情,忍不住吼了他们一顿。这时,调皮的弟弟很认真地说:“但是,我给哥哥打10分!” 什么!?跟他整天打打闹闹的哥哥怎么有10分?弟弟赶忙补充道:“可是满分是1000分!” 然后赶紧在哥哥生气之前,一溜烟儿跑开了。哥哥一边追一边喊着:“臭弟弟,臭弟弟!” 看着两个孩子追打的背影,我心里觉得一阵暖暖的。

当然,放慢的节奏,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阅读一些教育科研报告,带着人到不惑之年的感悟和中产阶级家长对教育的坚定和执着。带娃的路上,各位家长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带娃的节奏一边是鸡血,一边是鸡汤?带娃的心态也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呢?究竟我们聚焦在孩子身上的、我们所追求的完美的亲子关系和优质的教育,有多少是“好钢用在刀刃上”般的物有所值,又有多少是镜花水月、缘木求鱼呢?
最近读的一篇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让我觉得值得推敲,融入我自身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思考,和大家分享,也想听听大家的高见(文末所有人可以写留言)。
01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的基因,对孩子未来影响巨大
我之前写过一篇《有了娃以后才意识到,找个靠谱的伴侣太重要了》一文,佐证找一个靠谱的伴侣(特别是妈妈)对于将来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也在《你对家人的冷暴力里面,藏着你未曾治愈的童年》一文中,探讨过原生家庭在孩子的成长的黄金时期,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影响。

最近,约克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索菲·冯·史丹姆(Sophie von Stumm)的研究,将我对孩子教育既成观念打回原点。她的研究数据发现,一个孩子的遗传基因和其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决定孩子,至少在18岁以前,的教育成就和学校表现上,至关重要。
1、决定孩子成绩的最重要的先天因素:遗传基因
约克大学史丹姆教授领导的团队,调查了5000多名英国90后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生都有,分析每个学生在不同年级的考试成绩。然后,她还收集了孩子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工作收入等数据。把所有数据放在一起,她有了一些惊人的发现:原来影响孩子在学校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常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已经基本定了:家境和DNA。
在文章中,遗传基因DNA这个因素是通过一个genome-wide polygenic scores (GPS)参数来代表,而家境是通过一个par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的参数来代表。这两个参数和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学术成就的相关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古人云: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这个研究,也就是说,用遗传学的原理,基本可以解释很多事情了。

用她的话说,研究的目的不是要加剧家长的焦虑,而是为了改善教育不平等的现状。虽然,后天的努力和成长环境对成功很重要,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基因优秀的人,变得优秀也会更容易些。
基因不够优秀,想变得优秀就得付出更多,甚至有的时候,优秀有上限。对于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天底下最大的差距,不是天与地,而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同一个班级上的两个同桌,一个考试满分,另一个却不及格。除却后天努力和家庭环境的因素,这其中可能就是基因的关系了吧
我不禁想起,我当初和太太在美国去孕检的时候,见到的遗传学医生。在完成基本的检测和问卷调查后,医生面对面的询问了我和我太太祖上三代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以及详细了解了我们已故长辈的疾病史,来预估我们的还没有出生的孩子,一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
还记得以前,父母一辈结婚的时候,他们的爸妈都要问问对方家族内,是否有有重大遗传疾病史?万万没想到,原来这些谈婚论嫁的背后,是冷冰冰的科学支持。
我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整容会改变基因吗?
其中一个点赞人数最多的回答是这么说的:整容不会改变你的基因,但是可能会改变你孩子的基因,因为你孩子的基因只有一半来源于你,另一半来源于你能找到的配偶。显然整容后的你更能打动异性,从而有更大的概率找到更加优异的配偶,产出基因更好的下一代。
2、决定孩子优秀与否的后天因素:家境
史丹姆教授还发现,除了孩子遗传基因可以预测孩子的学业成就,另一个预测指标是: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实际上,“家境”这个因素的权重,甚至要高过“基因”。
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那些家境贫寒,但是继承了父母高智商的孩子们,只有47%的人上了大学;而出生在家境富裕、长辈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尽管学习基因不够优秀,却有62%的人进入大学。
当然,同时拥有超强智商DNA+家境殷实+祖上高知条件的同学们,毫不意外地掌握了巨大的优势,他们中77%的人上了大学;相反那些不够聪明、家里条件又不够好的学生们,也毫不意外地被前者打败。他们之中只有21%的人上了大学。
史丹姆教授解释说:“基因是先天条件,家境是后天条件,这两方面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都非常大。好的基因,可以让孩子更聪明,它可以增加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机会,但那也比不过那些家境好、智力水平不如他们的孩子考上大学的机率高。”
电影《天才枪手》里,学霸女主小琳和学霸男主班克,因为家境清寒,不得不为了钱,出卖尊严,替人代考,换取报酬;而富二代和他的女朋友,学习智商一般,但是穿金戴银,生活无忧,连出国留学,都是已经是父母铺好了的路,人生成功仿佛指日可待。这是现实,也是悲哀。
“虽然这个研究结果是基于数据统计得出的,但它确实说明了,因为先天基因和后天家境条件的不同,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的确是不平等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出身‘对未来影响巨大。”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顶尖寄宿高中的申请,很多的申请材料都是关于父母和家庭背景的。甚至很多寄宿高中要求学生面试流程时,父母在场或者陪同,也会预留时间和家长进行单独交流,实际上就是变相的“面试”父母的过程。国内的高端学校,“面试父母”也是越来越流行了。
美国最顶尖的寄宿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上是美国名校争抢的对象。因此进入这样精英寄宿高中,基本上就是获得了进入名校的入场券。所以,顶尖寄宿学校,一直是众多中上层家庭争抢的对象,有的录取率甚至低于哈佛、斯坦佛这样的著名大学。
3、家庭环境对孩子成绩的影响
有些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自己的父辈们没有财富和地位,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自己就没有未来了呢?
先不要太悲观啊!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因为自古以来,出生卑微,但是逆袭人生的成功者,比比皆是。
首先,这个研究是针对18岁以下的孩子,主要衡量的指标是成绩。其实,学校的学术成就和人生事业成功与否,并没有绝对的关联;其次,基因和家境这两个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但是,还有很多因素是可以改变的,我个人觉得家庭氛围、环境、和孩子获得的支持也对孩子的学业成功也有巨大的影响。
首先,先谈一下父母的教育观念、理念、和方法,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合理引导、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都很有帮助。
我们通常都认为,书香门第的孩子可能念书都比较擅长和优秀。这里面除了基因的关系,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家庭中父母给予了孩子很多非常有益的熏陶和接触书本的机会,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标杆和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有些培养出优秀子女的父母在被要求分享成功经验时,往往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太多特殊的事情,成功散养的“放羊娃”、“自推娃”很多程度上都是得益于家庭环境,从小获得熏陶,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比如,很多教师和老师的家庭的孩子成绩好,并不是因为老师的基因里掌握知识更快,虽然本身的收入可能不高,但是因为作为教师的父母,可以利用他们教学岗位上积累多年的经验来教育孩子。并且作为教师,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太多了,积累了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因此也可以更好的指导孩子学习。
其次,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也很重要。
如果父母都是很优秀和成功的人士,那么他们会更清楚成功的路径,也更有能力和经验去培养下一代。
我在《美国博士后爸爸:为什么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至关重要?》一文中也提到过,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Dana Suskind)发起的“3000万词汇倡议”的活动。
她在《3000万词汇塑造孩子的大脑》这本书中强调:孩子在三岁之前,大脑的发育会达到85%,而使大脑建立神经连接的条件恰恰是语言,准确来说,是爸爸妈妈跟孩子说的话。事实是,父母的词汇量越大,孩子越聪明。
萨斯金德教授带头成立了一个“3000万词汇小组”,对不同的家庭进行观察和记录,得到了这样一组调查数据:靠救济金生活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616个;工薪阶层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数是1251个;高收入的家庭,孩子每小时听到的单词是2153个。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她发现不同家庭的孩子,听到的单词不仅有数量上的差别,还有质量上的差别。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听到更多正面、积极的词汇;而家境不好的孩子,听到更多粗鄙、消极的话语。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并不是家庭经济情况决定孩子智商发展,而是父母创造的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启蒙至关重要。
看到这里我不禁明白了,以前长辈们喜欢说,谈婚论嫁最好双方门当户、实力相当的说法。我原本以为,这些都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糟粕。但是仔细想想,即使是在现实社会的今天,不少未婚女性依然用“有房有车”来评价一个男性的经济地位,用受教育程度和毕业的院校来预测一个人的未来的薪资水准,用家庭出身和父母的职业来预判一个人的修养和素养。这些行为的背后,居然都是有科学大数据支撑的,看来古人诚不欺我呀。
最后,我想谈一下孩子在教育上获得的支持,对于孩子学术表现的影响。这种支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上的支持,另一个是情感、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而这些支持的来源也不仅仅局限于父母。
感情稳定充满爱的家庭,能给孩子提供安全感的成年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和支持的态度,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支持,帮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出身底层身份卑微但是最终逆袭耶鲁大学法学院反转人生的美国小伙万斯(J. D. Vance),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佐证。
他的回忆录《乡巴佬的悲歌:危机中的家庭与文化回忆录》,英文叫做《Hillbilly Elegy》。他出生于美国最穷的白人工人阶层,家里人从没有人上过大学。年幼时,父母离异,父亲的角色长期缺席,母亲频繁换男友,吸毒,性格暴躁。他在高中时开始尝试吸毒,逃课,成绩一落千丈。
最终让他人生逆转是,他离开母亲,和外婆搬到一起住。外婆是个坚强的老太太,但是给万斯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的家庭环境。这位充满爱意的长辈,对万斯的教育格外重视,并禁止他和同龄的问题青少年来往,即使自己不富裕的条件下,却依然愿意在万斯的教育上尽可能“投资”。这也是为什么万斯后来能够专注于学业,成绩优秀,考进好的大学,事业也相当成功。
万斯的基因可能不错,原声家庭的家境肯定是不够好的,但是为什么他能够逆袭成功?除了他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外,我想他年幼时外祖母给他在学业上的支持和期望是他的转折点,也是他后来能够获得阶层翻盘的契机。
我的太太刘晓博士同样是一个在教育上获得的大力支持,最后逆袭成功的案例。她出生在湖南贫穷的乡镇地区,家境并不好,父亲很早去世,但是她人很聪明,也特别的勤奋。她把自己最终“走出来了”的结果归功于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亲人和老师们的支持,以及自己对于教育改变命运的坚信不疑。
譬如,她在初中就读师范院校的她,得到叔叔们的大力支持,也因为优异成绩获得学校老师的推荐,因此有机会被保送到大学;家中亲人和良师益友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她最终有勇气选择出国留学,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她曾在《纪念我的外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亲恩伴我坚毅前行》一文中表达了她对自己过世的外婆的怀念和感激。
她也常常感叹,一个孩子的成长,背后需要无数人的支持,就像英文里说的: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kid. 养育一个孩子往往需要一个村庄的人呀!
02
学校教育对于不同阶层孩子的意义是不同的
我在公众号的很多篇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学校教育,我认为对于不同阶层的家庭来说,学校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尽相同的。
1、教育改变底层孩子的命运
阶层固化虽然存在,而教育这个上升通道明显的,在社会依然快速发展的时期,会影响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因此如果你要是问我,教育最大程度的上改变了谁的命运?我觉得更多的是底层孩子的。
为什么呢?对于底层出身的家长来说,由于社会资源的缺乏和社会经济地位不高,他们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他们相信学校教育会把他们的孩子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筛选出学习成绩优秀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从而达到通过教育这个上升通道,完成阶层之间的流动和重新划分。这也是底层人民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捷径之一。
对于缺少机会的孩子来说,应试教育是最好的通道。所以越是寒门的孩子,越是卯足了劲儿要出人头地,不少家庭的孩子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标。在类似于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样的高考工厂,孩子们非常勤奋,读书、早起、背诵、题海战术,通过不断的考试在淘汰中生存。但是,这种应试教育的勤奋,虽然值得尊重,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
有的家长看到这里可能就纳闷儿了,怎么?难道勤奋也有错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奋产出的价值是有限的。美国社会学家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在她的书籍指出的一样,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富足丰裕的社会,无数身兼两份工作的底层劳动者连像样的房子都住不起。为了体验生活,专门去美国的底层社会“卧底”了生活体验了一段时间,并且写出一本书,叫做《我在底层的生活》,英文原名叫做《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在她看来“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制”。
好比实体餐馆之间的互相拼比价格、菜品、营业时间等,所谓的勤奋,其实本质上也是一种互拼。当没有办法脱颖而出,也没有特色展示自己过人之处的时候,拼上时间、精力、和不断的简单重复,这样堆砌出来的成就,在揭榜的时候,高分的确感觉挺了不起,但是再高的考试分数,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也是微乎其微的。毕竟,在社会上,拼的不是分数,也不是高分学霸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才。
2、中产阶级的复合型素质教育诉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课外活动
中产阶级的家庭都知道,学校里的成绩和个人成就并不一定成正比。学业完成以后的十年甚至几十年,才是定义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
很多中产阶级的孩子,也不是赢在勤奋上,而是赢在他们拥有的稍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有机会摆脱了低水平的勤奋,可以去培养更高的思维和格局。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家长往往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更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投入程度也更大,而往往这个阶层对于教育资源的选择也多更多。
很多中产家庭追求的是一种介于学校的应试教育和家庭的(或者课外的)素质教育。他们既不想失去应试教育的吃苦精神,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味的为了考试成绩作出无谓的牺牲。除了学习和考试成绩以外,他们往往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习惯、能力、思维方式、和格局,而这些并不是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
中产家庭家长明白教育只是一个过程和经历,硬实力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是除了学习成绩,影响他们更多的是家庭赋予的软实力,而正是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了孩子的见识、眼界、和选择,也决定了孩子能否跑赢同龄人,完成阶层定位。
阶层越往上走,即便家长对于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要求越高,但是同时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和在整个培养孩子的教育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低。
对于上层家庭而言,受教育的方式和目的更加具有多样性,普通的学校教育的作用更微乎其微了,因为他们的选择更多,“容错率”也更高,成才的定义也越宽泛,不用把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寄托在学校教育这一条路上。对于这类家庭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能够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已经具备家族本身代代传承的、与其阶层地位匹配的观念和格局。
依靠教育改变命运,有时候真的是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有一代人尝到了念书的好处,他就会愿意在下一代人的教育上多付出一些精力、时间、还有金钱。毕竟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还是深入人心的。
最近和我孩子学校的家长聊天,谈到了本届和上届高中毕业班的几个被藤校录取的学生家庭。聊天末尾我们得出的结论,一言以蔽之,那就是 “老子英雄儿好汉”。
至少就本校毕业的这几个孩子而言,无一例外的出生在一个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中上阶层的家庭,父母本身都是非常努力并且事业成功的人士,不少父母自己就是私校一路走上来的,或者都是藤校的校友,因此他们不仅对于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有严格的要求和非常高的期望值,并且一路上为了培养孩子花费了超出常人的时间、精力、和人脉。
录到宾大商学院的孩子S,父母都是公司高管,不仅是校排球队的主力,更是小小年纪在父母的帮助下,积累了各种高大上的课外活动和实习的机会,父母早早的就为孩子铺好了路。
录到耶鲁的孩子W,成绩优异就不用说了,父亲是非洲裔的,妈妈是耶鲁的校友,少数族裔和校友资源两项录取优先通道同时占据,不录取他录取谁呢?
另外一个哥伦比亚的和哈佛的学生A和学生T,除了成绩优异自带光环以外,也分别是校队的主力,州内比赛的冠军,早早的宣称了体育生,所以走的是体育特招生的通道,11年级就早早的就被藤校”预订“了。但是这背后父母花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时间培养孩子体育,本地年费上万还不一定收的最有名的私人俱乐部,最好的专业教练和陪练,无数次的外地比赛接送,多少次的受伤和康复理疗,这其中的投入和参与程度,不是一般家长可以想象的。
这种沿袭和传承在阶层固化的美国私立中学系统是显而易见的,家长不仅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还是孩子的天花板。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除了孩子自身天赋、努力、优秀以外,一定和背后给力和持之以恒投入的父母是分不开的。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2017年北京的文科状元熊轩昂说的一番话:“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在接受采访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END-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美国双博士爸妈(ID:RaiseOurFuture)

公众号“美国双博士爸妈”由美国双博士爸妈创建,美国东海岸的国际教育专家,专注教育,精耕细作,以人为本,坚持发布原创教育类文章。同时提供美国留学相关的申请和咨询服务,详情请查看美国双博士爸妈公众号菜单中“服务简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