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天下,完美同行!
www.perfecttravelusa.com 或点击阅读原文搜索,美国旅游首选完美之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纽约各地华人超市从上月底陆续停业,众多华裔民众不得不通过网络购物、或加入各式买菜群来购买食材;休整近一个月后,众多华人超市陆续宣布将恢复营业。多名业者25日表示,鉴于政府下令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将订于下周起陆续恢复营运,但将缩短营业时间、严管店内人流;而受肉品产染疫停工、进口物流停摆影响,肉蛋、速冻食品及部分亚洲进口食品等价格均上涨。
3月底包括昌发、新世界、中国城、中美、金城发和大中华等纽约华人熟悉的连锁华人超市宣布因疫情日趋恶化,人手短缺且物流遇阻,部分较小超市也大大缩短营业时间,往往大排长龙,许多华人只能无奈配合;华裔民众陈琳表示,自从华人超市关闭后,不得不靠亲友拉进各类微信“买菜群”,除了得拼手速抢鲜货外,货品也不够多元,还有最低购买金额等限制,颇觉不方便。
随着纽约疫情逐渐稳定,州府及市府也相继颁布“遮掩口鼻令”,在超市等公共场所戴口罩已成纽约绝大部分民众的共识,停业近一个月的华人超市陆续宣布恢复营业;包括新世界、金城发、中美超市等近期公布,将于29日(周三)起重启门市,大中华在北方大道的店面,则已于25日提前回归,中国城超市在布碌仑(布碌仑)8大道门市则在26日重启,艾姆赫斯特(Elmhurst)店面订于27日(周一)重开。
●营业时间缩短 严管人流
中国城超市集团董事长邓龙表示,目前恢复上班的员工仍不到原先一半,但集团感谢坚持工作在一线的收营员等员工,超市工作人员虽不像医护等在一线医治病患,但也通过身体力行服务民众;他说,重新开张后,超市营业时间为上午9时到下午5时,且一次只允许30人以内入场,同时鼓励民众采取预约取货,“这样不但能轻松选购必需品,也能减少在外排队入场的时间,把交互感染可能性降到最低”。
中美超市经理吴建锡则表示,门市重开后,营业时间将为上午10时到下午4时,顾客进店前必须消毒、量体温、检查个人防护品是否配戴齐全;虽然人力也只有原先的40%,吴建锡表示,超市对返工上班的收银员等员工提供最大保护,“除了收银台架设隔离版,也提供防护服、护目镜、一次性手套”。
●肉蛋、进口食品 将涨价
超市业者也表示,日前美国最大肉品厂及部分物流公司因员工染疫而停工,肉类货源相对紧缺,但华人喜爱的五花肉、排骨等并不受影响;邓龙表示,当前蔬果价格未提高,部分外州农场仍能送货入纽约,除了一小部分菜品暂时无法提供外,高丽菜、油菜、上海菜、上海苗等常见蔬菜货源充足。
不过,吴建锡则表示,干货、速冻汤圆、点心、水饺类的货源不足,价格也提高,“从中国、台湾等地进口的杂货,运输费、加班费等成本提高约10%,让该类货品少了近六成”;另外,麦片、罐头等则因供应商关闭而库存不足,鸡蛋供货量较疫情前则减少超过五成,也会涨价。
●排队风险高 网购势持续
很多华裔民众对华人超市终于重开感到欣喜,表示能让疫情期间的生活稍微恢复中场;不过,一些在华人超市关闭近一个月来,已逐步习惯网络买菜的民众则表示,疫情期间排队购物仍需承担极高风险,尽管超市重开,但估计一段时间仍会持续居家、网上购物。
关键行业工作者陈立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有感染的可能,“我希望下班后可把和人的接触减少到最小”;常使用买菜群购物的黄世莉则认为,超市重开虽对买华人食材带来更大便利,但多数人已开始适应新规律,“现在网上也买得到大部分需要的东西,除非有必要,否则还是不太会去超市”。
请关注:大观天下USA,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点击蓝色标题看推荐阅读:
经典推荐:
--------
最新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