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庆存院士,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为黄旭华院士和曾庆存院士点赞的同时
让人更自豪的是
我们陕西也有28项科技成果
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陕西28项获奖
据悉,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5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5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含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60项。此外,共有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本次,陕西2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2019年度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总数的9.46%。28项获奖成果中,通用项目20项,主持完成10项,参与完成10项,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较上年度增加2项,居全国第6位;获得表彰的8项专用项目占专用项目授奖总数的14.04%。
我们的青联委员和青科协代表
也出彩提气
位居其中
真是让人激动啊
我国飞行器强度领域专家、陕西省青科协副主席、陕西省青企协副会长、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研究员,带领团队完成的"大型飞机研制强度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青联委员、陕西省青联常委、省青科协副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赞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王彬文
中国航空工业飞行器强度领域首席专家、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陕西省青科协副主席、陕西省青企协副会长
他带领团队历时十年通过二十余个科研项目,实现了耐久安全长寿命技术、轻质结构抗冲击技术、全机实验低风险技术三大创新,攻克了国际公认的三大世界性难题。
李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陕西省青科协副主席
研制出我国新一代自主的流星余迹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系统,并出版国内该领域第一本专著《流星余迹通信理论与应用》;创建了基于加密思想的智能跳频序列族理论,开发了跳频加密芯片;构建了无线传感网频谱监测系统,经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测试,相关技术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榜样就在身边
与秦小青一起行动吧!
 - THE END -
◆陕西共青团新媒体中心综合整理自 | 新华社、人民日报、秦科技等
◆编辑丨一休
◆校对丨小红、村长
◆审核丨闫博、李宁
猜 你 喜 欢
 致敬科学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