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在不同场合听到同一句话。基辛格《论中国》里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我以为这些最勇敢的人是孔子的子孙。
学生问孔子的志向。孔子说了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养之。”诸侯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说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慈子孝是人的天性。不需要说教就会做。而由这个自然延伸到国家的治理。家国同枸。将心比心就能理解。
这些朴素的东西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精神和思维基础。孔子帮我们写好了底层的操作系统。中国人一直为“责任”而不是为“自由”活着。
当今的西方文化源头是古希腊哲学和犹太基督教。前者的奠基人是苏格拉底。后者的奠基人是耶稣。这两个人跟孔子有很多相通之处。他们一生从事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主动亲近平民。他们把内心美德而不是自然法则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遵从神灵或者说天命。
苏格拉底跟孔子都主张专家治国。他们的教育主要为了培养治国人才。他们都把音乐作为治理的重要成份。他们都把孝视为一个人做人处世的前提。耶稣跟孔子的教法都有一个核心。就是“推己及人”这个黄金法则。
可他们三人也有不同。苏格拉底和耶稣一生远离政治。苏格拉底曾说。一个为正义斗争的人如果从政就会很快被搞死。耶稣的说法是。让凯撒的归凯撒、让上帝的归上帝。这被当作政教分离的依据。
这两位西方文明的奠基人即使一生远离政治。却最终都被迎合民意的审判处死。苏格拉底和耶稣以死来展示他们的理性、自由、博爱。他们的死是西方文明里最神秘最悲壮的画面。
孔子却不同。他大胆寻求实现政治抱负。在鲁国做大司寇时捕杀了“蛊惑人心”的少正卯。代理宰相时助国君削弱权臣的势力。后来被排挤而周游列国游说君王。总能做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孔子不怕死。可以“杀身成仁”。也可以“朝闻道夕死可矣”。但勇猛从政却能自我保全。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治学。尽享天年。这不能不说是个奇事。
苏、耶、孔都是大智大仁大勇之人。西方这两位的智仁勇体现在慷慨赴死、以死弘道。他们是圣灵下凡而非世俗之王。而孔子的智仁勇是在于追随他的祖先尧、舜、禹、文王、武王。这些都是内圣外王。也就是西方哲学奠基之作《理想国》中的“权力和智慧合一的哲人王”。是苏格拉底认为的最好的统治形式。
我们是孔子的子孙。
1.标本
10年前去新加坡采访大事件时接触到当地富商。他们似乎是本能的埋冤政府什么赚钱的生意都要插一脚。埋冤李家王朝一手遮天。缺乏言论自由。他们有能力去任何一个国家定居但偏偏还是留在新加坡。
再之前在新加坡上学时跟出租车司机聊天。我说我在这里上学是免费。有全额奖学金足够吃喝住还能存下一半。也不用为新加坡工作随时可以走。他的第一反应是太不合理了。沉默了一会儿又很有信心的说。“我们政府这么聪明一定有他的道理。”我才告诉他。这是全球通行的做法。为了争取最好的学生。
一个国家的中下层跟富人对其政府的评价是可能很不一样的。很难从富人的嘴里得到整体真相。听其言不如观其行。更重要是得去问老百姓的心声。他们到底是要安稳过日子还是要可以随便骂人。当鲁迅过嘴瘾是容易的。当家长造出粮食和武器才是天下第一难事。
一部分CBD的富人和文人想要自由说话的欲望。想要接管国家的控制权。但郊区老百姓要安定要效率的朴素需求。这两者之间是某些国家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部分富人和文人吃饱饭看哪里都觉得有问题。任随他们在群和朋友圈里发泄荷尔蒙。也翻不了天。穷人才会真的跳起来干架。富人和文人只会躲起来说激愤的话挑拨别人去做牺牲品。走在脱贫或小康路上的普通人一直在使劲干活。只要生活有奔头。占大多数的这群人才是社会的压舱石。
归根结底采取什么国体不是人耍脑袋决定的。是文化惯性决定的。李光耀建国初期面对着两个传统。这是一个被殖民后的多种族国家。他不认为一人一票是最好的。但英国人留下了这个制度遗产。但同时作为华人族群的一员。对儒家思想已有体察。这让他选择放弃西方放任式的民主及个人权利至上的思想。他把儒家经典翻译成英文编写进中小学课本中。
新加坡发展成了一种独特的威权主义。李光耀和他创立的组织就是那个威权。他的亲信和大儿子先后接班。他在2010年接受西方采访时说。“我迫于无奈做过些丑恶的事。比如不经审判就把一些人关起来。我不是说我做的所有事都是对的。而是我做的所有事都是出于崇高的目的。”
这个目的不是必须继承谁的思想或者遗产。而是要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弹丸之国在其他种族大国的包围中存活。
疫情期间看到一个视频。有个小孩闹着出去玩。家长说外面有病毒。小孩说我看不见。这时有两个选择。自由派就是放小孩出去。自己承受感染风险。责任派就是即使你大哭大闹也会被禁足在家。
后一种选择体现的正是“父权”。对你负责所以要限制你。我无法让你理解。所以只能用强权。这里面产生的不理解和冲突都只能由父亲来承担。延伸下去就是国家的一种管理逻辑。所谓家国同构。国家之主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父亲。我以为“威权”的源头就是父权。孔子说“君君、臣臣”后面跟着“父父、子子”。
新加坡是实践得最好的国家。这是世所公认。上世纪90年代有记者问李光耀。新加坡人是不是全世界生活在最多规矩里的人。李光耀说。“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所有的繁荣都是因为我们去干预相当私人的事情。比如你的邻居是谁、你怎样吐痰。否则不会有今天的我们。”
李光耀曾表达过。某些亚洲国家如果成为一个自由的西方式民主国家。会有崩溃的风险。因为人民经常犯错误。有时会非理性地选择领导人。菲律宾实行的是美国式的宪政。但社会混乱、发展低下。如果一种制度已经被证明能推动科技繁荣、解决实际问题、给人民带来幸福。那就不该放弃。
李光耀认为自由的民主制未见得是唯一选项。他主张有家庭的、40到60岁的人应该一人两票。这些人是社会中坚。会考虑孩子。理应让他们决定国家的走向。
这可能是在暗示。一个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级决定西方式民主的成败。前几天法国的马克龙也说了类似的话。如果中产萎缩而底层人成为多数。那么那些掌握国家机器的精英就会跟被底层选出来的人对抗。社会会撕裂。这正是目前美国以及亚洲的效仿者比如屡次政变撵走民选总理的泰国所面临的。
“李光耀的治国理念并没有遵循任何教条。而是通过实践而来。”在李光耀逝世后新加坡《联合早报》的评价。
那么李光耀和卡扎菲的区别是什么。父权还是独裁是什么决定的。我以为是他们所处的强势文化决定的。民族根性里的精神基因是谁写进去的。孔子说五十知天命。中国人的天命是孔子确认出来的。
芒格说过。“李光耀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国家建设者。考虑到他开创事业时的起步情况。你会觉得新加坡是一个奇迹。当然。我不知道其他各地怎么创造这样的奇迹。如果没有一群中国人在那里。我不确定李光耀是否能做到。”
顺便说一句。芒格是孔子的粉丝。王传福的大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去培养这个天才弟弟。芒格盛赞这就是儒家精神。责任。
2.父亲
李光耀认为40到60岁的人应该一人两票。但前提是有家庭。这意味着他们得是父亲和母亲才行。父母才会为孩子考虑。为未来奉献。
父权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根深蒂固。比如。如果你的父亲死了那么长兄就当父。父这个角色在家庭里是不能缺的。君王叫“天子”。上天是所有人的父亲。所谓“父母官”就是做官就是做父母。我以为这是大政府的源头。
中国人讲棍棒出孝子。这是天经地义的。打痛了才长记性。而西方父母打儿子是可以被投诉的。是侵犯人权夺人自由。背后就是父权文化的差异。其实苏格拉底的古希腊时代也跟孔子时代一样。对父母不敬是不需要任何起诉就可以直接惩罚的。父母对儿女是有制裁权力的。所以今天的西方理念已经不是古希腊的传统而是地理原因造成的结果。这一点本文稍后会提到。
如果一个社会里父亲是可以暴揍儿子且不担心邻居投诉或儿子记仇的。那这个社会就有父权治理的土壤。人们潜意识觉得理所当然。如果反过来父亲没有那个心气去揍儿子了或者又怕投诉又怕记仇。那父权治理就没土壤了。
制度是文化的外延。文化就是群体潜意识。日用而不知的心智底层。制度就是人跟人共存的可见规则。老子对儿子负全责是文化。暴揍一顿不会被报警就是制度。所以“童蒙养正乃圣功也”。在你还没开始学会用脑袋之前就奠定你的心智底层。这是圣人功德。这一点也是苏格拉底和孔子们的共识。
AA制在老外是个再自然不过的东西。《老友记》里这六个人出去吃饭也是AA。要一个人请客反而谁都过不了那个心坎。凭什么要我帮你付账。凭什么要你帮我付账。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AA制在中国人这里就过不了那个心坎。至少我周围的朋友是这样。一个人请客反倒是再自然不过。AA制多见外啊。请客是表一份心。我愿意与你分享。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的。
AA制或者请客就是制度。后面的潜意识就是文化。请客跟父权是近亲。我们都彼此负有责任。集体主义。而AA制就是个人主义。
德国人用20张图完整表达了德国人跟中国人的不同。其中3张正展示了个人主义跟集体主义的不同。第一张是生活方式。德国人是一个人。中国人是一群。
第二张是自我。德国人ego很大。中国人很小。
第三张是领导。德国人的领导跟其他人一样大。中国人的领导大很多。
这三张图相辅相成。中国人一起生活。所以必须得有一个头。头得为集体负责。然后就需要有相应的权力。权力与责任对等。君不君则臣不臣。
“家天下”一度是个负面词。凭什么把我们老百姓都算做你们一家所有的。不过“君君臣臣”是“父父子子”延续下来的。家天下的另一面是“父母官”。莫大的权力背后是莫大的责任。这是大政府的源头。天下为公。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源头。
我的朋友赵思铭提起他去旧金山碰到趣事。有些地区治安很差。整个城市的公共厕所严重不足。因为纳税人认为自己交的税凭什么给流浪汉修厕所。这放在中国就相反。在特困山区政府在聚居点修房子免费给山民住。而且孩子上学免费。
芝加哥有一条街。这一边是穷人区平均寿命60岁。另一边是富人区平均90岁。这样的差别在中国似乎还没有。北上广跟小县城的治安和寿命差别不大。
佛陀说“一切唯心造”。这句话为“制度是文化的外延”提供了解释。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心性。制度是由其所生。这解释了很多国家照搬西方体制反而崩塌了。因为它缺少了改变民族心性的前提。刻舟求剑而已。
比如佛陀是拒绝做王的。他就只做一件事即启蒙人的心智。而其他都是水到渠成。他不做扬汤止沸、头痛医头的事。“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犯国制、不漏国税、不谤国主、不做国贼。规定得很细致。历史上几次“灭佛”。和尚被勒令还俗或者杀头。没反抗。照做就是了。
耶稣也是一样。“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圣经里记载。耶稣得知群众要来请他做王。他就独自退到山里去。因为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你们要杀我。杀就是了。
谁是最有权势的人呢。嬴政和凯撒的国都崩塌几千年了。但佛法和圣经深入人心至今。
帝王是一代帝王。而圣贤是万代帝王。人们爱说孔子被帝王绑架了。其实硬币的另一面是帝王同时也被孔子驯服了。从“独尊儒术”开始。无论帝王们玩什么阴谋。但台面上一定要尊崇孔子的话。孔子玩的是阳谋。太阳底下你都得承认我是对的。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统治者不一定是在位的人。不管你是世袭的、民选的、还是暴力夺权的。真正的统治者是掌握“统治之术”的人。不按我说的来做就是行不通。这才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从100年前开始延续了半个世纪的“打倒孔家店”。可然后还是以一国之力把“孔子学院”开遍了全世界。你不说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是怎么来的。人家不真正认识你。这就是活生生、硬梆梆的生命力。
法国的勒庞写过著名的《乌合之众》。还写过《心理学统治世界》。这里引用一句。“一个民族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制度。就像它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制度和政府都是民族特征的产物。并不是某个时代造就了它们。一个政治制度形成潜在时间可能几百年。改造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是时间把各种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堆积起来。观念都遵循生物学演化原理。它既是历史的儿女也是未来的母亲。然而却永远是时间的奴隶。”
西方的学界泰斗也不认为他们的体制可以适用于其他民族。如果要强加于别人。那只是别有用心。
3.水与土
中国公知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崇的《河殇》是有其逻辑的。“中国以河流、大地为根基的内向式黄色文明导致了保守、愚昧和落后。西方以海洋为根基的蓝色文明天然是开放、积极、先进的。为了发展。中国必须向以海洋为根基的西方蓝色文明学习。特别是要学习西方自由的制度。”
这段逻辑的好处是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应该学习比我们强的地方。可坏处是把自己完全否定了。看不到西方的暴力和血腥。对贩奴、屠杀、殖民彻底忽视。也没有预见到中国成为西方工业革命几百年来第一家“和平崛起”。双手没有血。而全靠勤劳智慧。
这样的偏见表示孔子的后人几乎丢掉了“中庸”之道而走向极端。自信崩塌之后看强权。就连残暴也成了他们的优点。
黄土和海洋。是这个生养我们的地球所具有的两种地理形态。偏于任何一方都是抓瞎。
中国地处被高原和大洋围起来的广袤土地。于是以农耕文化为本。我们的人文祖先黄帝就是专门带着这个民族干这个的。然后生出了定居文化。再生出熟人文化。人都在一个大集体里。集体里彼此负有责任。熟人之间不讲竞争而讲温良恭谦让。这跟仁爱的人性共振。显得自然而然。
而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不怎么出粮食。再加上有个小海可以行船。生出了游牧和通商文化。生出了迁徙文化。摩西带领人民出埃及就是其产物。迁徙文化再生出生人文化。生人之间就不讲温良恭谦让而是讲竞争。人们主要靠契约来维持关系。而能定契约的人必须是自由的。这就跟自由独立的人性共振。也是自然而然。
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源头和结晶。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责任和自由。
孔子曾经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个对比今天看来像极了西方海洋文明和东方黄土文明的差异。真心值得好好品味。
集体主义跟自由主义都是为了生存服务的傀儡。人性里的不同的侧面被特定的地理环境逼迫了出来。然后一步步发扬光大固定成文化。
今天中国社会很多撕裂。分两个原因。第一个。西方文明以坚船利炮强行打破了东方农耕文明自己独立进化的历史过程。我们以被征服者的落魄心态开始仰望西方文明。碰撞就在所难免。
第二个。中国被迫进入了全球化的工业和通商体系。大量的人不再定居一处而是四处流通。本身就脱离了熟人文化的基础。进入了通商和生人文化的领地。精神内核必然转变。
所以两种文化在这片土地不可避免的相遇和碰撞。
今天县镇乡村的大片土地上还繁衍着定居和熟人文化。包括市这一级。大量的人还是长期扎根定居的。但北上广深经济火车头这一端。通商、迁移和生人文化已经非常强大。
互联网通过手机深深改变人的精神世界。互联网主要扩展了生人交流。每天大量虚假信息被陌生人创造出来。既有为流量而煽情的文人。也有躲在北美豪宅里处心积虑的挑拨狂。透支信任比建立信任容易得多。制造分裂比建立共识容易得多。在网络空间里面对陌生人可以远离现实里的责任。是可以彻底释放自由的个人领地。而走到极端。就是肖战粉丝群对异见者运动式的攻击。以及疫情期间小学生们因对上网课不满而对钉钉打1星的报复。网络常常是一个脱离现实重力而肆无忌惮的地方。
但作为一个绵延几千年的群体。熟悉的生活方式和代代隐形传下来的精神内核。也恐怕不是几十年就可以挥霍光的。比如中国人骨子里还有老家情结。并非完全的迁徙心态。外出打工的人春节还是要回家团圆。王兴和张一鸣这些最前沿的创业者也会时不时说出来几句孔子、孟子、孙子的话。
新加坡的华人是中国沿海迁徙过去的。新加坡也是通商为主。但新加坡华人传承着传统的精神内核。李光耀才得以量体裁衣构建出成功的父权体制。
面对交错的势力。我们向何处去。
当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个词被造出来以后。解决方案天然就有了。无论孔子、老子还是佛陀都告诉我们“守中”。因为看似对立的两面其实是互不分割的一体。海洋和黄土构成地球。可人类爱走极端。比如那句特别著名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需要水乳交融。
个人无法在现实里生存尤其是子辈必须依靠父辈。这决定了集体主义。人天然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想法和追求自由的天性。这决定了个人主义。
建国初期我们学习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这是传统集体观念的自然选择。而后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这是给个人以自由。两面都有了。
63年肯尼迪被刺杀半个世纪后仍然有60%以上的美国人相信真凶和真相逍遥法外。但调查文件仍然被列为机密不予公开。而美国人对此泰然。川普在疫情严重时宣布实行国家紧急法案。这是西方的集体主义。
为了国家安全和运作可以牺牲掉个人权力比如知情权。《乌合之众》这本书就揭穿了人虽然追随自由独立但潜意识深处无条件的依赖集体。我以为本质上是因为离开集体无法生存的事实让人必须做出妥协。
为西方培养几多总统和大牌CEO的西点军校的校训:责任、荣誉、国家。这几个词浓浓的儒家味。在自由主义的西方也一直是需要集体主义来平衡和自我保护的。
一位前辈认为。美国很可能从眼下的“民粹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发明的词但很精准)。这方面当今最好的楷模是北欧和瑞士、加拿大、澳洲。美国大公司和富人税会增加。目前的社会裂痕十几年后会填平。这可能是美国社会的必然选择。否则底层人群选出来的总统将会与精英阶层掌握的国家机构进行没有尽头的内耗。即使这次桑德斯没选上。下次还会有类似人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是市场经济。国家在二次分配时坚持“照顾弱势群体”的理念。高税收、好福利。
回到《河殇》。从1919到改革开放前。公知们一手“打倒孔家店”。似乎与传统思想有杀父之仇、全面否定。一手欢迎德先生和赛先生。似乎一有这两样就立刻鸡犬升天。似乎孔家店和德赛之间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我以为儒家是不排斥科学的。「大学」讲“格物致知可以诚意正心”。而格物致知就是“即天下之物而穷其理”。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物理”这个词的由来。不过总体应该可以理解为科学的范畴。但即使不排斥科学也不是以科学为目的。格物致知只是诚意正心的手段。
这个看法是跟苏格拉底一致的。苏格拉底说他感兴趣的是城里的人而不是城外的树木自然。苏格拉底认为数学是必须要学习的。因为数学是要抽象理解才能掌握的。借此从外在感官转向内在对灵魂的锤炼。这个说法很像“格物致知可诚意正心”。儒家讲“人心之灵莫不有知”。意思是天下之物的道理其实人本来就是都明白的。这很像苏格拉底说的“学习即是回忆”。
也就是说儒家和苏格拉底对待科学的态度类似。但为什么古希腊孕育了科学而东方没有。清华的吴国盛教授认为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的现实逼迫。地中海的生人文化催生了对契约的依赖。而签订契约的前提是自由人。于是刺激了人性里对自由的向往。人身之自由体现为不依赖他人和环境的控制。而科学正是一种“独立自主存在的理论”。不受人和环境的影响。
如果上面的逻辑没问题。那么可以相信中国人在全球化时代走出本土地理束缚而拥抱科学后的建树不会天然劣于西方人。
我也以为孔子是不排斥民主的。比如孔子尊崇的文王武王。他俩干的事就是把暴君商纣给灭了再建立新朝。君不君则臣不臣。不能爱民如子就不再是天子而是民贼。
但孔子更关心的是底层。也就是民本的能力而不是民主的形式。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学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知人。如果民众既能爱人又能知人。那当然是天下大同了。可如果民众既不爱人又不知人。那无论形式是专制还是一人一票都会很糟糕。
同时期的苏格拉底就以生命为此做了解释。他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被500人投票处死。所以孔子生在专制政体下并没有想要打翻这个政体。这只是形式。正如苏格拉底说“制度来自于民众的习惯”。孔子没排斥专制和苏格拉底不排斥他生于其中的民主一样。他们在乎的是教育改造民众的意识。让人人能“爱人知人”。
中国人尤其需要对苏格拉底的死细心体察。才不会对西式自由化民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才不会以为单单模仿自由民主科学就是安定富强的本质。才不会把失败都一股脑甩锅给老祖宗。以为“打倒孔家店”就万事大吉。
孔子和苏格拉底等等中西圣哲都说了同一个意思。自律是一切品德和能力的基础。
自律所对应的正是自由。自律是刀把。而自由是刀锋。没有自由。人的创造力发挥不出来。没有自律。刀锋会乱砍人包括自己。
所以解决方案是以自律为本。以自由为用。
集体主义强调每个人对他人和集体保有责任。这必须以自律为前提和保障。但若过于强调自律。自缚手脚、抱残守缺。就看不到抓不住创新的风口。这是1840年的大清朝。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但若走到极端。这反过来把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压制到了最低。会造成伤害和系统的瓦解。比如工业革命后西方人的殖民、贩奴、侵略。滔天罪恶并不因今天他们的强大以及自我标榜的自由民主而消失。再比如当前西方人因不愿放弃自由而被新冠撕破了防线。
以集体主义为本。以个人主义为用。以自律为本。以自由为用。两者缺一不可、不能偏废。次序也不能乱。我以为这是吾国融合东西方长处、70年独立、自强的根本原因。英国汤因比在上世纪预言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能救世界。我以为本质也在于此。
4.务本
大致2500年前人类轴心时代出的几个圣哲中。孔子的相对特征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对于俗人来讲。道是“玄而又玄”的。“创造天地”的神和“一切唯心造”的佛是看不到的。孔子不谈这些。他只讲“本”。只要把本做到了做透了。道自然可得。
孔子说的话没有“玄而又玄”的。都是俗人平心静气就听得懂的。孔子因此显得最普通最有烟火气。孔子讲的本就是“最大公约数”。谁都绕不开的东西。孔子讲“和而不同”。他自己最伟大的实践就是不讲不同。只讲跟各家各派能“和”的东西。孔子跟老子和。跟释迦牟尼和。于是有了儒释道三教合一。我以为孔子跟苏格拉底、耶稣、穆罕默德都和。孔子是百搭。他说自己达不到“圣和仁”。一个好学向善的普通人而已。做好一个人。跟各路神道佛都没有矛盾。这是孔子的谦卑。是无以伦比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这就是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流淌不断的源头。是我们莫大的幸运。
作为一个普通人。却引领了与神道佛们并驾齐驱的强健的文明体。没有创造宗教。却有不亚于几大主要宗教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这就是“本立而道生”的力量。
孔子的本究竟是什么。孝是孔子在提到务本时最直接的指向。第一。孝是人最原始的本能。不用教。第二。对父母孝。自然对兄弟好。自然对儿女好。这是自然延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扩展来就是忠信爱人。第三。孝的境界。就是做任何事都要想到不要让父母担心而要令父母开心。那就只能做个好人。做到极致。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势所使然。从一个原始本能开始。把天下都囊括在其中了。儒家被称为“以孝治国”。实在高明。
学生问有什么可以终生行使的窍诀。孔子说“恕”。己所不欲则勿施于人。这也是孔子务本中的核心一条。做到恕自然做到孝。你想孩子孝你那你就要孝父母。孝是本能。而恕是教育的核心。应对各文化的不同和各文明的冲突。恕是黄金法则。是求同存异的具体实操。是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压舱石。
佛家有与恕几乎一模一样的教法。耶稣传讲的戒律总则“爱人如己”也可看作恕的另一种表达。孔子的另一句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但这个东西懂很容易做到却难。所以我以为恕不是最“务本”的东西。最务本的是孔子讲的另一个东西。“诚”。
“诚”是人的天性。是最核心的本能。有人问为什么要孝。不孝的人也很多。他们怎么没这个本能。可只要你够诚。就会孝。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给我生命我就回报以生命。如果感悟不到这点。那就是不诚。没有真实的面对自己。苏格拉底说的至理名言:认识你自己。这是诚的起点。
「中庸」上讲。人只要诚意正心就可以通达事理。这是天性。是生而知之。反过来。人只要通达事理就会诚意正心。这是教育。是学而知之。诚能自助自觉的贯通万物始终。诚用在内心就是善。诚用在外物就是智。诚是天道。只要以诚贯之。无事不办。
诚意正心就能贯通事理。我以为诚意正心对应佛家的“明心见性”。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贯通事理对应“大彻大悟”。全知全能。「中庸」讲的“至诚如神。不思而得。”孔子另外有一句详解是“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我以为这对应佛家的“如如不动。了了分明。”
诚。是孔子的大根大本。至诚。则如神。则成天道。诚。把孔子和其他家都联通了。
傅佩荣很认真的说过。千万不要小看孔子。他很多东西没说。但实际上他知道。你自己没懂的时候你以为他没说。当你真懂了。你就发现他全说了。他的说法不会打扰你或者惊吓你。这是孔子的妙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那这个道是说得还是说不得。「圣经」上讲“一切都是虚空。”那上帝是不是虚空。菩萨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普通人是理解不了的。孔子没说过这些概念。但他又都说了。只是用一个极为朴素的词:天。
唯天为大、天生万民、天作高山、君子畏天命……天就代表了那些抽象存在。但天是每个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一种客观。她一直在头顶上罩着你。你永远摸不到她但你永远知道她在那里。我们都知道天是空的。但天也是存在的。欧美人受到惊吓会说“oh my god”或者“jesus christ”。佛教徒会念“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中国人会说“天呐”。这个东西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
耶稣是神的儿子。下到世间来为人赎罪。开宗立派。这就是孔子说的“天命在我”以及“天生德于予”。孔子五十知天命。五十一岁出去做官。周游列国期间曾被匡人追杀。学生们慌了。孔子就说。周代的礼乐文化都在我身上。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这些匡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耶稣被钉了十字架。左右还钉了两个江洋大盗。一个大盗说。你若是神的儿子就救我们一起逃走。另一个就打断他说。我们都是杀人放火死有余辜。可耶稣没做错事。他又对耶稣说。你若是神的儿子能不能赦免我的罪。耶稣就说。你今晚(死后)就升天堂。
这就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则夕死可矣。心里敞亮了。还怕什么死。这就是佛家讲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孔子基本不说死后的事。这被对死后世界如数家珍的宗教徒说成是肤浅。说“未知生、焉知死”。被理解为耍小聪明。可佛门莲池大师看到“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就断定这是“真知”。就下了断语“读儒书足了生死”。了生死就是脱轮回。孔子不是不知而是不说而已。把孝做到极致。把恕做到极致。把诚做到极致。就是成佛的通道。把诚做到极致是什么地步。曾国藩讲“一念不生之谓诚”。佛家讲不分别执着、不起心动念就能脱轮回。对应孔子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起心动念却了了分明。正是“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老子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被浅薄后人用来嘲笑孔子浅陋。因为孔子重礼。而礼是细枝末节。可孔子自己就讲过。礼这个东西。是诚于中而形于外。如果心里没有仁。那礼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重礼。是以礼来反向唤醒内心。
笑孔子浅陋的人有。可笑佛法浅陋的几乎没有。佛门博大精深世所公认。佛法各派总离不开“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修行的路径。我以为孔子的礼跟佛法的戒律是一类东西。就是自律是一切的基础。
对于粗俗的人。这些礼法戒律是压制人性。可对于觉悟的人。这些礼法戒律就是他们的本来面目。是自然而然会做到的事。佛门的五条基本戒律跟儒家的五伦一一对应。仁就不会杀。义就不会盗。礼就不会邪淫。智就不饮酒。信就不妄言。孔子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就是守得住礼法戒律。从心所欲就是没有约束和压制。自然而然。这就是悟道的境界。止于至善的境界。
回头来再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跟「大学」里开头一段话正相匹配。“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孔子主要讲善。老子主要讲智。现在社会里打拼的聪明人自然更爱老子。智慧能在丛林争斗里摆平很多事。可他们对老子的理解难免偏颇。老子是不问世事的隐士。还劝孔子别折腾。老子可没使劲打拼。老子五千言是个有机整体。不是东一枪西一棍混在一起的杂家。比如“以德报怨”这一句用心去做了吗。没用心做那表示对老子是不真理解的。拿来主义。喜欢的就用。不喜欢的就装作没看见。
这事老子当然知道。于是来了一句“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一句话给我们判了死刑。
当然了。老人慈悲还是要负责到底。还有一句“吾有三宝。持而保之。”我的道你们是行不了了。可退而求其次来点你们听得懂也可以做的。“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下就跟孔子无缝衔接了。
慈对应孔子的仁。俭也是孔子主张。宁肯节俭不可奢靡。宁肯节俭至寒酸也不奢靡至傲慢。不敢为天下先。孔子正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太完美了。孔子主要讲善。老子主要讲智。可最后老子的智还是落脚到了善上面。两个人唱的是双簧。我以为善和智是悟道的一体两面。对俗人来讲。从善这个门进去要靠谱得多。其实老子的善比孔子还要圆满。孔子说以直报怨。老子说以德报怨。这跟耶稣的牺牲和佛陀的忍辱差不多了。如果以直报怨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以德报怨。孔子是最大公约数。他讲的是最容易懂最容易做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老子讲。“故常无欲。以观其眇。故常有欲。以观其缴。”这对应孔子的中庸。执其两端而用中。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孔子的具体应用。你厌恶领导对你做什么。那就不要对下属做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反者道之动在人际上的应用。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子说。“素富贵。则行富贵。素贫贱。则行贫贱。”随遇而安。不怨天尤人。这不就是水吗。不就是不争吗。
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孔子感叹。能无为而治的。怕是只有尧了吧。
老子孔子没有矛盾。孔子在筑基。于是后来三教合一。佛把孔老都融为一炉了。我以为融合是必须的。孔老合一。就是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尽人事。结果好坏不挂在心上。不要被做事绑架了。这是佛门说的。因为智慧、不住轮回。因为慈悲、不住涅槃。你看。上半句说的老子。后半句说的是孔子。
苏格拉底认为做一切事都应该量力而行。对量力而行这一原则。苏格拉底本人有彻底的表现。神谕说苏格拉底是雅典最有智慧的人。他则说。这只是因为我是唯一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的人罢了。量力而行的前提是认识你自己。而圣哲中“量力而行”的东方代表孔子是这样表达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否则我们每天都是生活在自欺中罢了。
而这也是孔子区别于其他圣哲的精髓。孔子并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以直报怨已经非常难做到了。逼着自己以德报怨有可能培育虚伪。
孔子主张“亲亲”。对你的亲人应该更好一点。他并没有一上来就教人无差别的博爱。他甚至主张。如果父亲偷了羊。儿子要帮助隐瞒。“直”就在其中了。这个直跟“以直报怨”的直。我以为是同一个直。
孔子一直是作为一个凡人存在的。不是一个圣人。他高兴的时候会跟学生们喝点酒。但绝不多喝。他失落的时候也会叹气。好好做一个人。这就是孔子的量力而行。为什么要量力而行。孔子还说过。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量力而行是保护向善的心不要他夭折。
我们也不应低估孔子的开放性。孔子曾说。夏、商、周的礼我都学过。可夏朝的礼已经没人用了。商朝的礼只有一些小地方在用。大部分用的是周礼。所以我跟从周礼……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中庸》上讲。“愚人好自用。贱人好自专。如果生在今天的世道却要恢复古时候的道。这样就会灾及其身。”可见其不固执、灵活变通。
接下来的中华文化复兴。我相信还是会以孔子为主体。因为他是普通人。用大白话。说人事。他是最大公约数。跟各家各派都可以传承一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法则。将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好粘合剂。孔子五十知天命。我以为这个天命不仅仅跟中华有关。也跟天下有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