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陆蓓发自北卡夏洛特 20200415
 413号龙卷风加暴雨过后转晴天
今日凌晨一点多,南部来的龙卷风和暴雨掠过夏洛特,造成了很多损失。树木倒地很多,电缆及车道被封。我家附近断电八个小时。
(龙卷风暴风雨之后断掉的树枝阻断交通、造成断电,警车及消防车准备抢救)
今天我是休息两天以后去上班。Urgent Care门前竖立了一个很大的警示牌,上面写的Stop ,牌子上有条形码。病人刷条形码注册,然后去自己的车子里等。同时,停车也有social distance,在停车场一个车位间隔一个车位停。现在大家担心无症状传染。纽约的高峰已经快过去,一两周后会传到夏洛特。所以防护措施越来越严格。
(Urgent Care 入门处的 “禁止入内” 招牌)
(车与人一样保持间隔距离)
先看我上周做的核酸检测结果,果然不出所料,二十多例中至少又有三四例是阳性。打电话给病人,根据病情要把他们区分安排,是跟他的家庭医生联系,还是要到医院去住院。有三个轻症病人都会在家里面,因为都是轻症的。他们知道结果以后,也知道怎么防护,心里也安定下来了。其中有一位老太太八十五岁是阳性,有慢肿肺的病史。当时我做咽试鼻试的时候,就说很有可能是阳性要去医院。她当时说不太想去医院。现在结果出来了,我还是劝她去医院,她老伴87岁了。我希望他也来检查一下。上周来的时候,老太太是戴着口罩,先生是没戴口罩的。我当时给了他们几个口罩,但是后来防护的效果怎么样,真的不太知道。
另外已经住院的我的父子病人情况有所变化。儿子已经完成了五天用药羟氯喹加阿奇霉素,体温几乎正常了,如果他在后面两天之内没有发烧,就可以出院了。老父亲先前的病情还比较稳定,现病情加重需要吸氧,几乎四升用鼻饲管才能维持他的氧饱和度在百分之九十四以上。现在老人的情况还是在危险当中,为他祈祷。
今天我也做了五六例新冠病毒测试的鼻拭。其中一个病人是养老院的护士,病了两三天,他的先生已经被确诊了。她现在赶快要来检查,她前两天还在上班。但愿检测出来是阴性,不然的话对这个养老院的影响太大了。从这个方面来看,我们橄榄树基金召集华人的力量为社区的养老机构捐赠口罩是非常及时的。另外一个病人是一个墨西哥裔,发烧咳嗽两个多礼拜。他的家庭医生也给他做了X光片胸片,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当时也给他吃了阿奇霉素,五到六天以后,他的病情没有好转。我今天发现他的血氧浓度在八十六到九十二之间。一个年轻人这个血氧水平是不太正常的。我当时就给他做了鼻拭,又复查了一个胸片。果然他的新胸片就发现毛玻璃样的改变,双侧都有肺炎。我建议他尽快去医院,当时他不太愿意,感觉自己还可以行走。最后还是去了医院,马上就被收入住重症病房,一直在吸氧。
(病人双下肺毛玻璃样、双侧肺炎改变)
现在在医院核酸检测大概几个小时就可以拿结果。我们Urgent Care是送到专门的检验中心去测,一般要三四天。现在在美国检测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检测,必须病情比较重才能检测,这是完全不能原谅的事情,感到很遗憾。
 414星期二晴天
我继续去Urgent Care上班。今天美国疾控中心发表了资料,总共有九千多例医护工作者被感染新冠病毒,其中有二十七位医生殉职。我觉得这个数字比实际情况要低,因为大多数轻症和中症都没有查新冠病毒。即使医务工作人员都很少有人查。我有一个医生朋友在纽约,他有典型的新冠症状。查了一次是阴性的,然后就不给他查了,居家隔离。医务工作者感染的数量是比较大的。特别是疫情刚开始PPEN95口罩比较缺乏的时候。我觉的这是当时很大的问题。医院面对疫情,足够的PPE,足够的医务工作人员,足够的呼吸机。这三个非常重要。不过在美国很少有人用ECMO,可能跟美国的医药方式有关系。美国觉得ECMO运用上去效果并不是很好。
另外一个数据让我很感动。在意大利医生并不是发病率或者死亡率最高的人群,而是罗马天主教的神父。据报道大概有67位神父因为新冠感染去世,其中一位72岁的神父把呼吸机捐给另外一个比他年轻的人,自己的命都不要了。这些神父不顾危险去安慰病人,不仅是逆行者,而且是殉道者。很困难的时候,看见这样人性的光辉真是让我感动。
今天继续跟踪我的两位父子病人,65岁的儿子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终于可以出院。在美国并不需要测阴性以后才出院,建议病人回家再观察十四天,或者是你不发烧至少三天以上。我会跟他远程视频讲一下家里怎么布置以免再传染给其他家人。老父亲还是在吸氧,所以也没办法出院,我担心的就是他的炎症指标并没有改善。
另外跟踪我昨天送到医院的那个病人。现在他在ICU病房,但是没有上呼吸机,只有高流量的吸氧,他的炎症指标也是偏高。他这是刚开始第一个礼拜的后期,第二个礼拜是最关键的时候,但愿他没什么问题。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上周的一个阳性病人是墨西哥裔,我的助理很好心,她把所有的资料打印成西班牙文希望病人能够看懂。但问题是请假条的那封信也是用西班牙文打的,病人的老板是美国人,他看不懂。我们最后通过谷歌翻译把那封信翻成英文,花了好长时间。所以我觉得双语比较好,以后根据病人的情况,推出英语和西班牙语,或者中文的双语版本。
我们诊所是一个很大的连锁医疗机构,在美国很多州都有,在纽约有五十多个诊所,他们受影响非常大,得病的医务人员也很多。人力完全不够。总部的行政人员很聪明,病人打电话到纽约诊所,他就把电话转到我们夏洛特地区,让护士做初步的电话接待和转诊手续。我们的护士现在都可以用纽约腔说话了。美国的新冠病人到了高峰了,包括纽约。很多人都在讨论什么时候要复工,什么时候要解封。我觉得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国不能一刀切,每个地方不一样。必须保证已经到了拐点,发病的人能够在控制的范围之内,有足够的检查和流行病学追踪都很重要。美国已经在筹备对抗原抗体的检查,这个非常重要。复工解封是在健康生命和经济恢复之间做平衡。作为一个医生,我选择健康和生命重要一些。

磐远控股联合AAED等组织发起驰援美国计划,疫情无国界,全球共冷暖。如您希望参与驰援美国行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捐款。谢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